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路-第1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打个头破血流,但心里一直还是不服气,希望找机会可以教训公孙家一下,这次正好借程玉北伐的机会也为自己泄泄私愤。

这个年头消息虽然闭塞,但程玉出兵塞北的消息还是很快传遍了各势力,最大的影响就是曹操开始蠢蠢欲动,他命令现在兖州的夏侯渊部作好出击的准备,自己也在长安附近集结人马,准备伺机而动。

不过还好江南的孙策听到这个消息,只是一笑了之,甚至还对程玉发来了慰问信,毕竟他与程玉是连襟,对程玉取荆州而南下的意图也彼此会心,干脆就按他画下的道来,整顿兵马,准备西进。

其他各方暂且按下不说,先说说程玉带领的人马配置,因为是北方作战,大多是骑兵冲击,所以程玉带了一万的骑兵,因为和乌丸的关系良好,战马已经不是主要问题,骑兵的数量和素质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自然赵云带来的白马战法也是骑兵精悍的主要原因。

赵云作为徐州骑兵的主要统领,也随程玉北上。其他将领方面程玉考虑到水土原因,除了管亥以外,大多带的是河北降将,无非是高览张郃吕旷吕翔等人。

随军的军师,程玉本来想带徐庶,——他实在是怕郭嘉在这样一个熟悉的环境中,再犯熟悉的毛病,可郭嘉却坚持要随军北上,他曾经在北方居住过一段时间,对北方的各民族势力也都非常了解,至于程玉跟他提到身体原因,他不过是一笑说:“生死由天,非人力所能改。能够上扶社稷,下安黎庶是我的心愿,怎会因为一点潜在的危险,而放弃自己的志向。”

程玉听到他的话,不仅想起一句名言,口中喃喃的说:“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趋避之。”

郭嘉闻言,脸上神色一肃说:“谢主公褒奖,奉孝定将此言铭记心中。”

出于林则徐的这句名言对每一个封建年代的士子都有着强烈的共鸣感,包括郭嘉在内的每个文人都将此作为自己的行动准则。

军马刚行到幽州地界,镇守幽州的沮授父子已经迎接在边界上,随同他们同来的还有乌丸校尉田畴,看到他也来到这里,自然也是非常高兴,对于北方的情况,不会有人比他更熟悉了,有他在,正好可以作为向导。

不过见到他的第一件事情,程玉还是先询问了一下乌丸现在的状况,自从程玉允许乌丸人进入中原以后,有大量的乌丸人已经搬到中原去居住,但还是有比较恋家的留在北方的草原上,因为人口减少,相对来说资源的占有量也高了很多,生活应该说是比原来富足。中原有不少的商人也经常到草原上与乌丸人进行交易,甚至有一些就干脆定居在草原上。

作为人来说都是比较乐于接受先进东西了,已经开始有一些乌丸人在学习中原的文字礼仪和语言,恐怕用不了很多年,大多数乌丸人和中原的汉人就看不出什么区别了。

等程玉随沮氏父子进入幽州城的时候,也要说他们确实要比袁家强,街面上的状况比自己上一次来的时候要好了很多,处处都是欣欣向荣的感觉,街面上的商铺也较过去要明显的多,甚至能看到身着乌丸服装的商人,看来徐州一向的经济策略在沮授这里的推行还是不错的。

其实虽然沮授代表的也是封建势力,但他属于比较开明的部分,对以商富国的思想还是能够理解接受。

徐州军在这里不过是暂时的落脚,虽然这次程玉只带了三万人出征,但长时间的停留在一个地方也难免会对地方经济造成破坏。

就在徐州军到达长城边的时候,辽东的公孙度也早得到了消息,他一直认为自己的军马说不上无敌起码在中原也没有多少对手,没有想到将自己手下精锐派到中原却是了无声息,如今中原的势力又联合自己的老对手乌丸人一起发起对自己的进攻,应该可以认定是全军覆没了。

不过不管来的是什么人,要是在中原自己或许怕他,可到了塞北就已经是自己的地盘了,在这里谁的威望和号召力又能比的上自己呢?

公孙度也并非是全无来由的自大,果然他一发出号召,周围不少的小势力就派兵马前来助阵。

其中有鲜卑人扶罗韩、轲比能、素利、弥加、厥机五部,又有夫余和高句丽两大属国与附庸于他们更小的国家和民族,拢拢总总十余国数万人,加上公孙度自己的数万兵马,竟然也纠集了十万联军。

这让公孙度也是大大的风光了一把,自以为如此的兵力就是在中原也足以割地称王,何况就是在自己的地方上,战胜敌人更不在话下。

在乱七八糟的联军正在集结的时候,程玉已经吹到了塞外凉爽的风,难怪塞外的人大多豪爽而开朗,每天看着如画的草原,吹着这样舒服的风,又不需要去勾心斗角,人想不简单一点都不成,不过他就想不明白,为什么草原上的异族总在向往中原的繁华呢?在自己看来,中原与这里的差距似乎也不大,如果真的只从生活角度考虑的话,恐怕这里较中原更让自己神往。

想到这里,程玉回头看了一眼身边的无瑕,也许真的如过去人理想中那样与心爱的人携手归隐塞外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突然间程玉警醒过来,自己怎么又会有这么奇怪的想法,归隐不归隐的事情不应该是现在想的吧,自己还是先想一想去怎样结束这个乱世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他刚提起精神,突然陪侍在他身边的田畴纵马到程玉身边对他说:“主公,楼班单于来了。”

程玉往他所说的方向望去,只见一片马队由草原深处奔来,等离的近一点,大概可以看清来人的面部,最前面的两匹马,其中一个是年轻人,大约也就二十多,面目消瘦阴沉,身上传着草原贵族常穿的貂裘服饰。另外一匹马上是老朋友踏顿,在草原上能与踏顿并驾齐驱的只有乌丸名义上的最高头领楼班了。

等马靠的更近了一点,田畴首先迎了下去,跳下马到楼班蹋顿等人身前,说了些什么,大概是介绍一下程玉,蹋顿也由马上跳了下来,楼班却在马上没有动,身后的其他人大多从马上下来,众人一起缓缓来到程玉的马前,田畴喊道:“乌丸单于楼班携手下人众求见汉大司马程大人。”

这些不过是一些繁文缛节,就算说不见两个人都已经能看到彼此的面孔了,程玉也是淡淡的一笑说:“请。”

蹋顿听到请字跑到程玉的面前,对程玉说:“大司马单于,你总算来了,听说你要讨伐公孙度那个狗贼,我特地回到了乌丸人这里等你,听说是要与公孙度算帐,每个乌丸人都斗志高昂,都愿意鞍前马后为您效力。您说是不,楼班单于?”

楼班这才缓缓来到程玉面前,对程玉一拱手说:“大司马好。”他却可以将程玉的官职叫的很清楚,看来不是每个乌丸人都是像蹋顿一样没有记性的,程玉不由多看了楼班两眼。

楼班在这里继续说:“乌丸人感激大司马的恩德,如有差遣的地方,不敢有丝毫怠慢,如今整个乌丸最精锐的儿郎都在这里了。”

虽然话说的很客气,程玉却还是不喜欢楼班这个人,他看起来太阴沉了,让人总在怀疑他的企图,不过这是想法,却不能表现出来,只是淡淡的对楼班说:“楼班单于说话太客气了,我代替天子讨伐无道,如果能得到您的帮助,定然可以事半功倍。”

几个人不过是有一搭没一搭的说些客气话,程玉不知道要和楼班说些什么,而楼班和蹋顿的关系似乎也不是很好,正说话之间,程玉突然见到乌丸人中有一张文弱的面孔,一点也没有塞外人粗旷或者硬朗的感觉,应该是个中原人,于是程玉问道:“这位是?”

蹋顿向他所指的方向看了一眼,然后转过头来说:“这位是阎先生,是楼班单于的幕僚。”然后似乎很不想提起他的样子。

程玉有点奇怪,如果是姓阎的话照理说应该是大名鼎鼎的阎柔,据记载,他应该是和蹋顿更接近一些,历史上他就是乌丸人的幕后军师,怎么会和楼班搞到一起去了?

后来在没有人的时候田畴才告诉程玉,根据他的观察,阎柔应该是蹋顿故意埋在楼班身边的一粒棋子,不然以蹋顿那种简单的性格,能算计过楼班才是一件奇怪的事情。

不过这个时候程玉还不清楚这些,只是对蹋顿的态度感到奇怪,他也仔细的观察了一下阎柔。只见阎柔白面长须,脸颊有些消瘦,一双三角眼,眼角也有了一些皱纹,看起来似乎有种很熟悉的感觉。

程玉想了一阵,终于知道阎柔比较像谁了,他和贾文和有几分神似,某非这就是乱天下者的气质?

会见过乌丸部族首领以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