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立隋-第2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初,薛氏兄弟都以为难逃一劫,想不到杨浩竟然饶了薛氏兄弟一命。

“陛下,臣有本奏!”张文瓘道。

“玄成,有何事?”杨浩问,他的身边有几个小太监,那是宇文化及从江都带来的,这些太监,出去也不能做什么,所以当初索性就留在了清河。

“陛下,臣这几日计算了一下府库,因为征战多时,加上又恢复了州县学等各项事宜,开支甚大,府库已经入不敷出。”张文瓘侃侃而谈。

杨浩点点头,他自然知道这事,以前,他就是靠着清河崔家还有张家的支持,才勉强将收支抵消。后来,他陆续攻占了其他诸郡,积极的恢复生产,消耗更是巨大,可是他的农税收的很低,所以在收支上,很难平衡。

“张爱卿有何良策?”杨浩问道,其实他的心中已经有了主意。农赋于大隋,是一项基本的国策,永不加税,这是杨浩的想法。中国,人口众多,可是农民却是占了大多数,如果赋税一旦加重,就有可能造成农民的贫穷。中国历史上的许多大一统的政权,开始之初,因为多年的战乱,人口减少,农田很多,所以人人有田,人人有地可以耕种,并不存在土地的矛盾。可是随着经济的复苏,人口的增长,就会出现有的人家土地不足以养活家人,从而出现土地兼并等许多情况,更加上,许多人喜欢买土地,因为在他们看来,有了土地,就有了一切。许多原因综合起来,会造成在政权的后期,土地集中在少数人的手中,而大多数的百姓却没有土地,只能卖身为奴,或是直接占山为王,四处抢劫,从而激化了社会矛盾。

张文瓘听了杨浩问道,沉吟了片刻,之后道:“陛下,臣有一策,可以增加赋税,只是……”

“但说无妨!”杨浩斩钉截铁的道。

“鼓励经商!”张文瓘说道。

士农工商,是先秦时期就划出来的分类,因为中原的政权性质,历来的农耕王朝都会注重农业,至于于“工”都在“商”之上,由此可见,商人的地位是非常之低的,张文瓘的这番话说出来,心中着实也有些忐忑不安。毕竟,“商”历来被统治者瞧不起,这不是什么秘密。很多时候,一种观念,在人们的心中根深蒂固了许久之后,很难改变。

“嗯!”杨浩点点头,他想不到的是,张文瓘居然能想到这一层,历来,世家大族可都是瞧不起农工,更不用说更低人一等的商人了,富可敌国又能如何?

看着杨浩沉思,张文瓘受到了鼓励似地,续道:“如今陛下掌握了幽蓟,可以与异族通商,当然,铁器等物,还是要限制流通,以锦缎盐巴等物为重。”

杨浩目光瞧向张文瓘,此子虽然年轻,可是堪大用啊,点点头,道:“文瓘,你详细的拟个折子上来,朕再看看。”其实杨浩的本意,也就是经商。

随后,众臣又有欺压诸事,一一上奏,早朝完毕,已是巳时末了。

随后几日,是各部门之间的相互配合,军粮兵械,众人忙的不可开交。

而这个时候,河东的情况再变!

宋金刚在度索原击败裴寂之后,九月中旬,准备领兵攻打太原。

齐王李元吉得到消息之后大惊,裴寂在度索原失败,使得太原通往关中的路线已经被刘武周截断,那意味着,太原已经成为了一个孤城!虽然太原城高墙厚,守城器械齐全,护城河宽广,而且,城中有足够的粮食,还有两三万的精兵。可是,让李元吉固守孤城,是他不愿意的。天知道,什么时候,会陷落?

更何况,在这种情况下,太原城的军心不稳,那些可恶的世家大族实在是让人放心不下啊,秀容、寿阳诸县不就是因刘武周的兵锋南下,那些世家大族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而纷纷投降的么。在这种情况下,李元吉非常的害怕有人出卖自己,毕竟,人心隔肚皮啊,谁知道,这些人中,有谁会暗中倒戈一击,出卖自己呢?

在这种情况下,李元吉认为,太原根本守不下去,所以,必须要另谋出路了。

九月十六日,李元吉召见行军司马刘德威,道:“你和老弱残兵留下来守城,我率领精锐部队出战。”是日夜,李元吉率兵出城,同行的还有他的一大群妻妾,另外还有打好包的家财装载在数十辆马车里,浩浩荡荡的出了城。

出战还带妻妾?还没等守城的刘德威回过神来,李元吉已经马不停蹄地向南疾驰,直奔长安而去了。

李元吉前脚刚刚出城,刘武周就已兵临城下。当地的土豪薛深事先就和刘武周有联系,准备投靠他。当刘武周兵进太原之后,他趁城中人心不稳,军心散漫之际,率领家族子弟打开了太原的城门,迎接刘武周军进城,刘德威措不及防,只能领着剩下的那些老弱残兵乖乖地缴械投降。并州就此陷落。

而此时的李元吉正在通往长安的路上一路狂奔。这一路上,可谓艰辛万分,李元吉多次遭到了定杨军的阻击。每当这个时候,李元吉如惊弓之鸟一般,派出一部分的军队前去阻击,而自己则带着娇妻美妾、金银珠宝狼狈逃窜。就这样,他到达长安的时候,娇妻美妾、金银珠宝倒是没少,不过他的士卒已经不足一千人了,其他的士兵,或战死或投降或是失散了。

李唐立国的根基,有着精锐部队数万,存粮足以支持十年的太原陷落。放眼李唐占据的地盘,无论丢了哪块地方都不会像并州这样让他心痛!这让李渊大为震怒,他当即召集臣下议事,这件事,必须要有一个承担罪责的人。

要让谁来承担呢?李元吉吗?不行,他毕竟是齐王、堂堂大唐王朝的四皇子,治他的罪就是在扇李渊自己的耳光,也无异于是在承认自己用人不当。窦诞呢?也不行,他是外戚兼驸马,拿他治罪势必引发许多皇室成员的反抗情绪,而且政治影响也不好,副作用太大。

既然他们都不行,那就只剩下一个人了。

宇文歆,听说榆次也是他丢的。

面色铁青、极度愤怒的李渊道:“元吉幼弱(这一年虚岁十七),缺乏治理政事的经验,所以才派窦诞和宇文歆去辅佐他。没想到晋阳这个强兵数万、食支十年的龙兴之地竟然被他们一朝舍弃!听说是宇文歆出的主意,我准备把他斩了,灭他的三族!”

群臣凛然,均是惶惶然,知道这个时候,不能去捋老虎须,众人均是不敢回话应答。

他们都很清楚,皇帝是想抓宇文歆当替罪羊,可这么做必将寒了满朝文武和天下人的心,实在不是高明的做法。所以,礼部尚书,时任太子詹事的老臣李纲站了出来,据理力争道:“齐王年少骄逸,可窦诞不但从未规劝,而且替他遮盖掩饰,导致士民怨愤,今日之败,罪在窦诞。宇文歆屡屡劝谏,齐王概不接受,这些事都有奏疏在案,宇文歆是一个忠臣,岂能杀他?”

李渊很是无奈,他沉默半响,知道李纲说的是实话,也明白他的想法,看来,是谁也动不得啊。

他叹了叹气,对李纲说道:“元吉自己不学好,不是两个辅臣所能管教的。多亏爱卿提醒,朕这才没有滥杀无辜啊!”

正当李渊为丢弃太原而郁闷的时候,九月下旬,也就是清河还在整顿兵马,准备夺取山东、恒山郡的同时,刘武周再有异动。

刘武周占领太原后,即命悍将宋金刚乘胜南下,迅速攻克了晋州,俘虏了唐右骁卫大将军刘弘基,后刘弘基杀了守卫,逃回了李唐。随后,宋金刚又进逼绛州(今山西新绛县),攻陷了龙门(今山西河津市)。

在这种情况下,李唐在河东的土地,几乎丢失了大半,长安的门户已经豁然洞开。接下来,宋金刚只要一步跨过黄河,兵锋就可直指长安。

李渊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忧虑和张惶,以前,在面对西秦薛氏的时候,李渊都没有这般的惊慌,毕竟,太原,可是自己的根基啊。

该怎么办呢?放弃河东,固守关中?

正在李渊为此而忧虑的时候,河东战场上,身为唐晋州道行军总管的裴寂却消极怯战、毫无将帅之略,根本无力抵挡宋金刚的兵锋,只能一味退缩,坚壁清野。他不断下令催促虞州(今山西运城市东北)和泰州(今山西万荣县西南)等少数几座未被占领的城池烧毁城邑外围的所有村落、以及所有的粮草和物资,然后把百姓驱赶入城。

这样的做法无疑在自毁长城。

裴寂的做法很快引起了河东百姓的惊恐和怨恨,一时间民间骚然,人人欲反。不久,夏县(今山西夏县)人吕崇茂聚众起兵,自称魏王,响应刘武周。裴寂出兵攻击,反而被吕崇茂打败。

河东的形势岌岌可危。李渊只好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