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立隋-第2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李世民看来,在进行之前,务必要弄清楚定杨军的真实意图。只有确切知道定杨军是否有阴谋,他李世民才会出手。而这一出手,就要宋金刚血本无归,就算不能生擒刘武周,也要打的他有生之年,不敢再下河东!

只是如今众将求战心切,他李世民倒不好灭了自家的气势,所以,他一直沉默着。

当殷开山说出那番话的时候,帐中群情汹涌,人人奋而请战,争做前锋,生恐别人抢了功劳。

“这……”李世民正要准备开口,这个时候,帐外一名士卒大声的喊道:“殿下,公主殿下派使者马三宝前来!”

李世民的声音戈然而止,他知道士卒说的公主是谁,可是他的心中仍有些疑惑。

在这个时候,平阳派了心腹家童马三宝前来,难道有什么要事吗?

殷开山也是一愣,对于马三宝,他也是非常熟悉的。当年,皇上于太原起兵之时,平阳公主身在鄠县,她派出家童马三宝,说服群盗李仲文、向善志、丘师利等盘踞在关中各县的山贼,使得平阳公主的军队多达十余万,并一度攻下盩厔、武功、始平诸县!从而威震关中,他马三宝可是说是功不可没!后来平定西秦薛仁果,马三宝也甚有功劳,只不过他甚是念旧,虽有大功,却一直跟在平阳身边。

“请!”李世民虽然不明白马三宝为何来到这里,可是他知道,一定是有什么大事情,不然,平阳公主不会将她身边的心腹派出来的!

片刻之后,一个长满胡须,看起来很是剽悍的男人出现在李世民的帐中,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此人是何屠夫,断不会将他同那个凭借三寸不烂之舌说服关中群寇的马三宝联系起来。

马三宝在诸将的注视之下,走进大帐,然后拱手施礼,道:“参见殿下!”

“免礼!”李世民急忙道,他的心中有些着急,不知道平阳出了什么事?

马三宝快步走了过来,诸将知道有要事,均是纷纷放低声音,屏住了呼吸。帐中安静下来之后,马三宝在李世民的耳边,低声说着什么,不过看他的表情,似乎是好事啊。

“当真?”李世民闻言,心中大喜,脸上不由露出惊讶的神色,这个消息,还真是太意外了!

马三宝重重点了点头,然后道:“殿下,如今公主正准备赶往苇泽关,还请殿下速速发兵,一举击溃宋金刚。只要宋金刚一败,苇泽关的定杨军必然不战而降,届时公主夺取了苇泽关,才能阻止隋军西进河东啊!”

李世民重重的点了点头,然后低声问道:“如今可知隋军动静?”对于隋军的西进,通过前些日子父皇派来的使者,他已经有所耳闻了,在这种情况下,他李世民既要击败定杨军,更要在取得胜利之后,防住隋军,才能保住胜利果实。本来,李世民还在犹豫,毕竟他虽然厉害,可是毕竟不能分身去取苇泽关啊,帐下不是没有将领,可是这里,离苇泽关还是太远了,途中更是要经过上党诸郡,而这些地方,如今是属于定杨军的地盘,就算因为宋金刚的溃败,这些郡县纷纷投降,可是,路途还是太远,就算一路狂奔,日夜不休,起码也需要五天的时间!四天,究竟会发生怎样的事情?

幸好,平阳有先见之明,去取苇泽关。如今平阳在张难堡(今平遥西南),从那里奔袭苇泽关,只需要两日即可到达。

天不绝大唐!

李世民猛地站了起来,马三宝的消息,让他确定,定杨军并非故弄玄虚,而是因为真正的缺粮而撤退!当然,李世民深知,在这种情况下,才要越发的小心谨慎,毕竟,对面的可是宋金刚。

宋金刚撤兵,自然毕竟早有准备,他以寻相为后军,掩护大部队,缓缓的向太原撤退。同时,宋金刚让尉迟敬德埋伏在太岳山的某个山谷之中,只要李世民胆敢追来,尉迟敬德就会从唐军的后军杀出,或许,这样还可以反败为胜呢?

可是李世民虽然年轻,却已经是久经沙场的老将了,当年,杨广被困雁门关,李世民就已经初展峥嵘,后来更是经历了大唐入关的历次战役,又经历了第一次浅水原的失败和第二次的扬眉吐气。可以说,正是有了第一次浅水原的失败,李世民才真正的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将帅。面临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一蹶不振,从此失去了信心,失去了对胜利的渴望!李世民显然是韧性极强的人,当面临困境的时候,才能激发出李世民的潜力。

在追击宋金刚的时候,他并没有轻易的追击,而是派出大量的斥候,四处的探查,以防宋金刚隐藏在太岳山中的伏兵。同时,他派出小股的骑兵,对定杨军不停的骚扰,攻击定杨军的四角。当宋金刚停下来,准备以主力同唐军对决的时候,李世民又停驻不前,并不以主力军队同宋金刚相抗。这种时候,宋金刚并不敢追击,深怕陷入了唐军的圈套之中。宋金刚无奈,只得继续撤兵,可是这个时候,唐军的那支精骑又开始对定杨军开始骚扰起来。

宋金刚对李世民的这种战术非常的头疼,真是欲战不能,要走又不行!所以,思考之后,他只能果断的做出了安排,再拨出一些士卒,由寻相带领着,在后面抵御唐军的骚扰,而自己率领主力部队,迅速的向北方挺进!在这种情况下,宋金刚只能像壁虎一样的,使出断尾求生的本领了,牺牲少量的士卒,来换取其他士卒的求生机会!

虽然这是无奈之举,可是在这种情况下,无疑是最好的选择,现在他只希望寻相带领的后军能够挡住唐军的攻击,而追击则带着主力部队快速的向北推进,希望能摆脱唐军主力的追击。

宋金刚有他的策略,可是李世民也不笨。他只是死死的咬住寻相不放,不断的派兵攻击。同时,派出更多的斥候四处的打探。在这种情况下,宋金刚隐藏在太岳山山脉之中的尉迟敬德就毫无用武之地了。而且,因为李世民的不断侵袭,寻相的后军伤亡惨重,宋金刚不得不继续派兵支援后军,以保证后军有足够的力量,来挡住唐军的攻势。

在宋金刚加快逃跑的速度之后,李世民曾经一度的疑惑。他以为,宋金刚又有了什么诡计。果然,在李世民亲自率领着翟长孙、秦武通诸将追击的时候,尉迟敬德出现在了唐军的侧翼,并随后发动了猛烈的进攻。

尉迟敬德以为这次的进攻势在必得,远远地,他看见了李世民的大旗,在东南风中猎猎作响,战马在山坡上奔驰,尉迟敬德已经看见了李世民的一张有些苍白而兴奋的脸,那一刻,尉迟敬德以为,李世民必将成为他的刀下鬼魂!

可是下一刻,尉迟敬德就笑不出来了。为了防止定杨军的埋伏,李世民出了派出大量的斥候之外,还将唐军分成数队,每队相隔不过二三里的样子,并且由于都是骑兵,即使是中了埋伏,也能够很快的赶来救援。而且,在尉迟敬德出现的时候,李世民派出的斥候已经将信息传递了回来,所以,尉迟敬德反而落入了唐军的圈套。

只是一个交锋,尉迟敬德就落荒而逃,他的队伍已经被唐军冲的七零八落,在这种情况下,尉迟敬德再继续奋战,就殊为不智了,所以,他当机立断选择了逃跑。

唐军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紧紧的咬在尉迟敬德的后面。定杨军的军心已溃,慌不择路,只能如丧家之犬,疯狂的向太原的方向狂奔,可是这样一来,反而冲垮了寻相部的阵型。寻相大怒,斩杀了几名不听话的逃兵,可是紧追而来的,是李唐的部队,为首的,正是李世民、殷开山等诸将!

隋中兴二年,唐武德三年,四月二十三日,与宋金刚整整对峙了将半年的李世民,在定杨军宋金刚粮尽而全线撤退的时候,李世民却亲率大军死死咬住不放,一日一夜追出了二百余里,与定杨军大小数十战,连战连捷,一直把宋金刚追到了高壁岭。这时。宋金刚的主力部队进入了雀鼠谷。

这个时候,刘弘基觉得无论如何不能再往前追了,他决定劝阻李世民,对他说道:“大王破贼,追逐至此,功勋已经很大了。再说将士们已经疲惫不堪、饥渴难耐,应该就地扎营,等到大军主力和粮食全部集结,然后继续北进也为时不晚。”

李世民拒绝了刘弘基的建议,他满怀信心的笑着道:“宋金刚军中缺粮,仓皇而逃,计谋已然枯竭,军心崩离,一旦让其喘过气来,局面就难以预料了!所以一定要一鼓作气将其消灭。倘若停滞不前,让他们有充分的时间休整和戒备,就不能再攻击了。我现在只能考虑如何尽忠报国,不能考虑自己的生命!”

于是,李世民扬鞭打马,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