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立隋-第30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是说恒山郡李神通?”李世勣扬眉。

郭孝恪正色道:“正是!皇上……”郭孝恪一愣,随即改口道:“李渊就连亲族子侄都能放弃,将军虽然被赐姓‘李’,可是终究并非李氏宗族啊!”

李世勣虽然心情糟糕,可是还是听明白了郭孝恪的言下之意,点点头,李世勣道:“继续说下去!”

“以前,大隋衰微,是以世家纷纷造反,可是如今隋帝已经拥有了河东河北这两个极具战略地位的地区,势力非同小可啊!”郭孝恪摇头,在他看来,河北的实力发展的也太快了,尤其是河东一战,乘虚而入,从而成功的将唐军势力赶出了河东。

“将军,如今摆在将军面前的,无非是两条路而已!”郭孝恪竖起了手指,“一是生,二是死!”郭孝恪说到死得时候,故意加重了语气,让李世勣忍不住的一个颤抖。

“死?”李世勣并没有想过,虽然他是一个军人,有着随时可能战死沙场的觉悟。

再度灌进一口酒,李世勣看着摇曳不停的柳枝,郭孝恪的话已经说得很清楚。

要死,无非就是此地与隋军力战,以身殉国。说起来,李渊将国姓赐予他,这种恩遇可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得到的。只是,李渊虽然待他不薄,可是他李世勣大业未成,怎能就此死掉?这样的话,他李世勣的命也未免太廉价了一些。

要生,很简单,将魏郡、汲郡拱手相让,以两郡之功,隋帝就算不对他进行封赏,至少也能保全全家性命的安全。原唐将张达在投效了定杨军之后,再度投效了大隋,都能受到重用,更不要说定杨军的宋王宋金刚更被赋予了军权,收复马邑诸郡。所以,李世勣认为,自己投降,至少能够获得与宋金刚一样的待遇,毕竟两人的投降“功劳”不同,一个是力尽无奈,而自己尚有一战之力,并且能以两郡的土地归降,功劳比起他人,却是大了许多。

郭孝恪虽然是说两条路,可是在李世勣看来,只有一条路而已!只是,在确定这条路之前,李世勣还有些需要询问的。他可不想前脚投效了隋帝,后脚隋帝被赶出河东等地,那么他李世勣又将如何自处?

“孝恪,你认为,你投效隋帝是正确的吗?”李世勣问道,与其说是询问郭孝恪的想法,不如说是为自己探路,这正是他疑惑的。

郭孝恪苦笑,他忽然举起酒碗,闷闷的喝了一口,道:“或许吧!”其他他也迷惑。

“我郭孝恪虽然是颍川名门,可是无奈家道中落,竟与寒门无二!”郭孝恪的脸上写满了对往昔的回忆,有痛苦,有沉思,他本是颍川人氏,可惜,他出身旁支,其中也不知道与郭氏嫡系一门偏了多少,他知道,自小受尽了白眼。若不是尚有一个姓,证明他的身份,他也不能勉强进入学堂旁听。

正是因为如此,在郭孝恪的心中,自小就有独立的想法,就如在大树大石压迫下的小草,奋力的向上生长。

“为了重振家声,孝恪只能如此了!”郭孝恪缓缓的道。

李世勣沉默,对于郭孝恪的事情,他也是了解的非常清楚,与郭孝恪不同,他是东郡离狐县人氏,家中豪富。他当初参加瓦岗翟让的义军,除了是因为离瓦岗最近之外,就是为了心中的梦想,想要拯救这个乱世,同时,这也是乱世之中博取功名的一个方式。

虽然郭孝恪已经投效了隋帝,在这一刻,是他的敌人,可是很显然,李世勣还是将他视为心腹。

“将军,我虽然在隋军日子不多,可是看隋军行动,快疾如风,军令如山,战斗力更是强悍!”郭孝恪缓缓的说道,似乎在沉吟着说辞,“孝恪听说,河北之地,百姓安定,人民富足。”

李世勣点头,这些事情他也知道。

“想来隋帝似乎是为明君,如今更是气势如虎。势力强盛!”说着这里,郭孝恪微微的叹息,“只是,孝恪有些担心!”

“为何?”李世勣不觉有些惊讶了。

“将军,隋军虽然有些诸多优势,可是,如明帝一般,隋帝似乎对世家大族没有多大的好感,在刻意的打压!”郭孝恪缓缓的道。

李世勣点头,赵郡李氏的遭遇,他自然也是知道的。夹了一口凉菜,喂入口中,李世勣沉吟道:“孝恪,以我之见,这倒不妨!”

“将军何出此言?”郭孝恪惊讶了。

李世勣苦笑一声,道:“说起来,你我并无根基啊,算得上哪门子的世家?”

郭孝恪一愣,随即也是想到,当初他带着颍川家中旁支的子弟加入瓦岗的时候,那些自诩为世家大族的嫡系子弟是那么的不屑,更有人想要将他们赶出家族,因为,他们参加的是民变军,是反贼,是为世家大族所敌视的!

郭孝恪点头,道:“将军,那你……”

“不错!”李世勣苦涩的笑意浮现在脸上,是该做出决定了!“隋帝要防范的,不过是世家大族的互相勾结啊!”李世勣端起酒碗,又是一口酒,这才道:“孝恪,如今中原纷乱,可是你算算,这些势力之中,有哪些人是民变军造反?”

郭孝恪细数:“杜伏威、李子通、林士弘,各大势力之中,也只有这三人拥有一定的势力,至于朱粲、高开道,不过跳梁小丑而已!”

那么,也就是说,民变军中,如今稍有气候的不过三人而已。

李世勣微笑,继续问道:“那么当今各大势力之中,是世家大族出身的又有多少?”想了一想,李世勣补充:“包括当地的当权者!”

郭孝恪再度沉思:“李渊、萧铣、沈法兴、梁师都这些人出身名门,乃是当地的世家大族,至于当权者,王世充,此外还有刚灭亡的刘武周。”

“不错!如果没有隋帝崛起于河北,恐怕隋室之亡,并不是亡于民变,而是世家大族啊!”李世勣点头,轻轻的叩着石桌,道:“所以,当初明帝才会刻意的打压世家!而如今的隋帝也是如此!”话锋一转,李世勣续道:“可是你忘记了一个人,此人才是最大的世家大族啊!”

“你是说,如今的隋帝?”郭孝恪想了一想,终于坚定的道。

“正是!”李世勣笑道:“陛下以王爷之位,领一郡之地,看似弱小,可是却得到了清河世家的支持!而且,更为更重要的是,他的父系乃是皇室,母系却是博陵崔氏!”说道这里,李世勣加重了语气,“听说皇后乃是清河崔家,正是得到了各大家族的支持,所以他才能发展迅速!”

“可是……”郭孝恪有些反应不过来,他张大了嘴,想要说些什么,可是却始终没有说出来。

但是李世勣显然明白郭孝恪想说什么,“孝恪,你是想说,作为最大的世家的皇室,以前借助世家,如今为何却要过河拆桥,打压世家?”

郭孝恪机械的点点头,似乎有些明白。

“以前,隋室暗弱,正是需要世家帮助,更何况,帮助他的世家乃是他的母族,博陵崔氏因为利益也会帮助他。至于如今,哼!”李世勣冷笑一声,道:“如果你是九五之尊,能够容许诸多威胁自己统治的世家大族的存在么?”

郭孝恪摇头,他饱读诗书,自秦汉以来,这种教训已经足够多了。所以,李世勣的话说到这里,他已经明白了。

“孝恪,只要你我忠心不二,就没有事情!”李世勣猛地将最后一碗酒喝尽,然后将酒碗远远的抛弃,酒碗掉落在河中,然后顺着河流缓缓的向前飘起。

站起来,李世勣终于下定了决心,经过与郭孝恪的这番商谈,李世勣的思绪已经理清,投降是他做出了最后决定。

很快,杨浩就接到了消息,对于李世勣的投降,他并不感到意外。或许是因为李世勣是名将的缘故,杨浩对他了解比较多一些。

他知道李世勣此人,在绝对的强大势力面前,定然会选择投降。当然,李世勣,不,如今改称为徐世勣或是徐茂公了,因为他投效了大隋之后,李渊所赐的“国姓”还继续使用的话,就显得不合时宜了。

杨浩认为,徐世勣虽然投降,可是他并不一定是真心,所以这需要考察。

毕竟,在原来的时空之中,窦建德在攻陷黎阳之后,擒获了徐世勣的老父徐盖,本来已经逃跑的徐世勣为了成全孝道,无奈投降了窦建德。窦建德对他的才能非常欣赏,让其统领本部人马,待遇非常的恩宠。可是,他却一心想要归唐,后来更是偷袭了窦建德,事败之后,抛弃了老父,奔回关中。窦建德非常的仁德,在诸将的力劝之下,并未斩杀徐世勣的老父,反而令人将徐盖还给了他,后来,虎牢关一战,窦建德被擒,押送长安被斩之时,徐世勣浑然忘记了窦建德对他的恩德,不曾说上好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