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立隋-第3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派人,沿岸搜寻,一定要擒获朱粲!”徐世勣说着,目光阴冷。这个办法,有些损害阴德啊,只是为了取得大胜,为了得到杨浩更加的信任,他也只能如此了。

“是!”几名队正说着,带领士兵沿岸搜寻。

而就在此时,郭孝恪看到水势已经平缓,也带着士卒乘船东下,一路上,捞起那些仍然浮在河水中的死尸。

虽然是敌人,可是收殓还是有必要的。毕竟这些人被河水淹死,身体大都浮肿,如今又是夏日,极易引起瘟疫,如果是那样,就算攻下了洛阳,隋军仍然是得不偿失。

正是这个原因,隋军每到一地,只要时间允许,就会四处找寻敌我两方的士卒尸体,进行处置。当然,敌人的死尸,不过是挖上一个大坑,集中焚烧,这样,任何细菌都不能生存,也就不会发生瘟疫。焚烧完毕,将大坑掩埋,事情就完毕了。

至于隋军战死的士卒,自然是一一记录在案,等到战争结束,自然会有相关部门依据姓名,寻到他家的地址,发放抚恤金,同时还有一定的土地,各依战死士卒的职位,家庭情况而有些许不同。而那些战死的士卒,则是各自被焚烧成灰,送还他们的家中。虽然这样麻烦,可是那些战死的家人,看到亲人的骨灰,自然是非常感激。实际上,这样做的人不多,并且还有抚恤,让人感到,就算为隋军战死,也是“值得”的,因为比起其他势力,这显得较为温馨。

很多时候,恩威并施,才是良计。如朱粲一般,只有所谓的“威严”,并不能止住败势。就如《三国演义》中的燕人张飞,脾气暴躁,最终因为手下凑不齐白色战袍,只知用威,只知责打,一旦逼得人走投无路,反而会出现弑主的事情。

派出了士卒寻找,徐世勣想着金镛城也应该平稳了,这才引着亲兵,缓缓朝着金镛城进发。

而此时,卢照夕瞧着从金镛城南面呼啸而过的河水,忍不住的心惊。如今,他才明白,徐世勣为何要他趁着朱粲出兵迎战的时候,设计夺取了城池。这样的计谋,还真是阴毒啊!如果自己不是因为孩子的原因而选择了投降,恐怕面临的,是其他更为恐怖的计谋吧!

想到此,卢照夕忍不住的擦了一把冷汗,毕竟他只是一个商人,往日看见战争,逃避还来不及,并没有看见真正的战争,如今这事,却是躲不过了,看到眼中,心中却是害怕而惶恐啊!

看着洛水渐渐平静,上面仍然浮着死尸,卢照夕只希望赶快离开这里。

这时,有人来禀告,说:“少爷,徐将军进城了!”

卢照夕点头,这才匆匆的赶去迎接。这一次,是在金庸县衙见到的徐世勣。对于这里,徐世勣很熟悉。当初,李密攻取了金镛城,便将瓦岗的总部迁到了这里,这县衙,也就是当初的魏王府,后来李密兵败,王世充夺取了此地,改成了县衙,作为金镛城的办公之地。

心中微微的叹息,再度来到这里,已经物是人非,当初他是瓦岗李密的手下,虽然不得宠,可是对李密的那份忠心,还是不曾改变,只是,李密兵败之时,却没有选择投奔黎阳,而是选择了西进长安,不久就因为郁郁不得志而产生叛意,被盛彦师斩杀于熊耳山。

从翟让到李密,再从李密到李渊,然后是因势而降,投效了隋杨,似乎上天在和他开着玩笑。本来就是隋人,后来从“魏臣”成为“唐臣”,最后又成为“隋臣”,绕了一个圈,可是最终,他从一个富甲一方的富商,变成了手握重兵的大将,这样的变化,还确实不小啊!

他深通兵法,有大将之才,在这个乱世之中,自然要卖与帝王家,建立不世的功勋。

瞧着旧地,徐世勣的心思千回百转,想起了许多事情,就在这时,脚步声却是响起了,一人说道:“启禀将军,卢照夕求见。”

徐世勣点点头,道:“请他进来!”

不一会,那人领着卢照夕进来,卢照夕一拱手,道:“徐将军。”

徐世勣自然明白卢照夕为何求见,当即笑道:“卢先生请坐。”说着,让人奉上香茗,那是杨浩的赏赐。据说乃是清河的某一个道长特制,非常的稀少。

这自然是杨浩的手段,能有这种赏赐的,不多。而且因为其产量不多,几乎成为了贡品,那道长也因此受到厚待,杨浩从私库中,取出了一些金银,让他将庙宇翻修了一番。这种事情,杨浩之所以从私库,而不是公开,就是他对佛、道等庙宇之类的,还有着顾忌,尤其是佛家,在南北朝时极盛,那南梁武皇帝萧衍,对佛教甚为崇拜,一度献身佛门,吓得大臣赶紧以赎金赎回。

这些佛门,有大量土地,却不纳税,影响不好。至于,道家,也是如此。要合理利用,却不能过度打压。

当然这是外话,回头再说卢照夕,瞧着茶水,却是不吭声了。

徐世勣知道他的心中所思,这时笑着道:“卢先生,你不必急,那朱粲被大水冲走,本帅已经派人去寻了,想必不久就有消息!”

卢照夕这才心中稍安,他看见大水,明白就算找不到尸首,那朱粲也是凶多吉少,应该是活不成了,只是他心中,还是想着,取了朱粲狗贼人头,祭奠孩儿。听到徐世勣如此说,知道急也没用,只得端起茶水,饮了一口,心中叫着,“好茶!”纵使他到过无数地方,饮过无数茶水,还是这次的最佳。

就在这时,有人进来,禀告道:“将军,已寻到郑军主将尸身!”

听到这话,卢照夕猛地站了起来,眼睛却是瞧着徐世勣。

徐世勣笑着挥手,走出门去,只见在县衙门外,却是放着一具尸体。浑身胖肿,肚皮高高鼓起,想来是喝了不少河水。额头上,有着淡淡的血痕,想来是在河水中,撞着了硬物,才成了这番模样。

“卢先生,朱粲已经伏诛,人头你就拿去吧!”徐世勣说着。

“多谢徐将军!”卢照夕千恩万谢,虽是有些害怕,可是一想到眼前这人乃是吃了自己孩子的恶人,顿时勇气陡升,借了一把刀,将朱粲的头颅砍了下来。朱粲似乎是刚死不久,血液尚未凝固,被卢照夕一刀砍下,顿时喷出鲜血,此外还有带着泥沙的河水。

卢照夕眼中流出泪水,捡起头颅,自回家去了。

徐世勣却是微微一叹,转身回屋,准备修书一封,向陛下报告金镛的战况。

辉煌之章 第八十七章 孤城

洛河水,顺着偃师城南端绕了一个圈之后,悠悠的向东流去,然后又汇入了大河,奔腾到海。

就在昨日黄昏时分,洛河水位突然暴涨,这种异象自然引起了杨浩的注意,派人探查之后,却是发现尚有几具郑军的尸首,被泡得全身浮肿,已经断气了。从这样的情形来看,杨浩已经猜到了一些了,想不到,徐世勣居然用水淹的办法。

而就在稍晚一些的时候,时间刚进子时,就接到了徐世勣的情报,详细的记录了金镛城一战的情况。

“卢照夕?”杨浩沉吟,初唐四杰之中有个卢照邻,只是不知道这两人有什么关系?不过随后,抛开这个念头,关注起战报起来。

郑军总计两万人,溺死者至少上万,因为尚有一些人寻不到尸首,但是计算出来的,是大约有万余人,俘虏七千人,余下的缺口,应该就是朱淕以及两军对阵时被隋军斩杀的士卒。而自己,则损失不到两千,这样的战绩,可以说是不错。这不是击溃战,而是近乎于歼灭战了。

这些俘虏,留着,会消耗粮食,而且不可用,忠心度大打折扣。至于斩杀,却不可取。夺取洛阳之后,杨浩的目的就是要迁都洛阳,从而可以更好的掌控中原,明帝建造东都,并不是没有理由的。如果斩杀,洛阳民心不稳,想了一想,让人安排这些士卒,前去武安郡,还是挖矿。河北的武器较为精良,就是因为燃料是石炭,燃烧的温度高,打造出来的铁,杂质少,虽然还比不上钢,却比一般的铁要好上许多。

本来河东多石炭,杨浩是知道的,后世中,山西的存煤品质好,易开采,多是浅层开采,成本低廉,短期内就可以投入使用,比起印象中的其他地方,尤其是南方的煤矿,有着巨大的优势。

只是,河东初定,石炭这种东西,一定要掌控在政府的手中,以避免世家取得开采权,那便是暴利。政府开采,同时设立有效的监督机构,反腐倡廉,尽量避免有人利用石炭大做文章,甚至是暗中卖给李唐。因此,杨浩并不急于开采,只要邯郸一带的石炭矿藏,能够及时生产,在这个时代,就足够了。

七千俘虏,就是押送至武安郡,这样不仅没有屠杀的罪名,还可以开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