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立隋-第4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攻打荆襄?”

这其中,有着原因。阚陵虽然是齐州临济人氏,可是久在江淮,精于水战,这次攻打江陵,就用的着。其二,也是试探,试探杜伏威是真降假降。若他肯放人,就是真降,若他推辞搪塞,就是假降。这个道理,就如同古代君王,令手下诸侯入朝,入则为人质,不入则授君王口实,有了征伐的理由。

杜伏威明白,于是就点头,说道:“李尚书,陵儿精于水战,麾下士卒更是水中的好汉,可随大军而行。希望能够相助一二!”

“如此,甚好!”李靖就笑着道,众人又聊了一些各地风情,李靖最后说道:“既然如此,李孝恭已经兵进夷陵,本将明日就准备西进。”这西进,其实并不简单,其中还要经过林士宏的地盘,经过九江等郡,若是那林士宏不识相,领兵来战,恐怕又要延误时日。

杜伏威闻言,就说道:“既然李尚书就要西进,我等就此告辞,挑选军士,随李尚书西进!”

“如此,有劳杜总管!”李靖说着,就将杜伏威送到了船边。

跨上战马,杜伏威一言不发,心中似乎在沉吟着什么,阚陵就问道:“义父,你……”

杜伏威却是截口说道:“你可是不愿意?”

“义父的决定,自然是有着道理,可是义父真的认为,这天下,终被隋杨一统么?”阚陵说着,心中有着不安,就显露了出来。

“陵儿,你可是觉得,为父的决定,太过于孟浪?”杜伏威问道。

“孩儿不敢!”阚陵说着。

杜伏威骑在战马上,半响不语,将进历阳城,就说道:“那李靖神色之间,有着自信,洛阳失陷,想来定不是虚言。”顿了一顿,回头瞧了一眼东方,又说道:“听闻那一支水师,是他亲手创建,在战舰之上,蒙上铁皮。更是闻所未闻,如今亲见,的确非凡,虽然没有亲见其中的威力,可是想来李子通江都战败,定然不冤!”他与李子通的恩怨,纠缠数年,虽然心中恨不得喝他的血,吃他的肉,可是不得不承认,李子通此人,性子坚韧,屡次失败,总是能振奋军心,稳定局势,自己换成是他,未必比他强。

“可是,焉知那李靖不是诈言?”阚陵的心中,有着疑惑。

杜伏威却是笑了一声,正要说话,只见一骑奔来,正是王雄涏的亲兵,到了杜伏威的面前,一抱拳,说道:“大王,洛阳军报传到!”说着递过军报。这是杜伏威得知隋军围攻洛阳之后,派出的探子,负责探查洛阳的战况。军文传递回来的速度,比隋军晚了一些,不过说起来也不慢了。

杜伏威接过一看,顿时就沉默着,将军文递给了阚陵。

“义父,这……”阚陵一时无言,他不知道将要说些什么。

“陵儿,我决定入朝,去洛阳!”杜伏威沉默半响,方道。

“义父,你这是为何?”阚陵大急,就想要劝阻。

“陵儿,你用多说了,那李靖对我等,尚有怀疑,否则怎么会提出让你随军出征?”杜伏威说着,轻轻的叹了口气,说道:“洛阳的那位,还是不放心啊!”

“义父,你若进京,那人又能如何?”阚陵说着。他指的是辅公佑,如今的江淮军中,谁都知道辅公佑与义父的矛盾。

“我已经想好了,就让王雄涏掌管江淮军的军权!”杜伏威说着,义父思索的表情,“陵儿,你可要好好作战,不要丢了江淮军的脸面啊!”

“义父,孩儿出征荆襄,雄涏贤弟若是守卫历阳,那谁陪你去洛阳?不如就让孩儿陪你进京吧!”阚陵说着。

“糊涂!”杜伏威说着,脸上露出了怒色,喝道:“你随李靖出征断无疑问,至于雄涏,也不可动。否则这江淮军中,何人能镇住那辅公佑?若是他掌控了江淮军造反,岂不是陷我等于不义?”

“这,这……义父,总之你不能独上洛阳!”阚陵一时之间,不知道怎么反驳,就咬牙说着。

“陵儿,你且放心,此去洛阳,为父已经有了准备,这一行,就如人质,带多带少,有何分别?”杜伏威悠悠的说着。天下大势基本明朗,早些进京,还能博得隋帝的好感,若是等到隋帝降下圣旨,那时就有着猜忌的成分了。只要阚陵立有军功,就是表明了心迹。王雄涏若是再牢牢掌控了军权,等到隋军掌控荆襄,腾出了手来,他就可以将江淮军的军政拱手相让,自然能够博得一世富贵,就是阚陵、王雄涏两人,以他们的才能,自然会有封赏。

阚陵听完,一时间,只觉得左右为难,不知道该如何劝慰了。

定鼎之章 第二章 南北决策

瞧着渐渐落下的夕阳,李子通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他称帝之后,就住在了江都的离宫之中,从这个地方,可以看见滔滔的江水,还有杨广的坟墓。

“陛下,听说杜伏威已经投效了隋军,此次李靖西征荆襄,杜伏威让阚陵相助,而自己准备去洛阳。”谋士毛文深说着。作为李子通的心腹谋士,这些事情,他是第一时间就知道了。

“哼!”李子通冷哼一声,就说道:“枉自那杜伏威纵横江淮数年,可惜心无大志,居然还是选择了投降。”李子通与杜伏威虽然是敌人,可是也不得不承认杜伏威英勇善战,他瞧不起杜伏威,只是觉得如此乱世,男儿自当建功立业,岂能屈膝求人,这也就是当年他突然发难,攻打杜伏威的原因之一。只是可惜,功亏一篑,没有杀掉这个大敌,要不然江南、江淮一带,就是他李子通与沈法兴对峙了,那里是三足鼎立的局面。

“陛下,那杜伏威投效了朝廷,可就大大的不妙了!”毛文深说着。

李子通听了,望着夕阳,就点点头,说道:“历阳在江都上游,若是杜伏威发兵来攻,就有地利,的确不妙!”

毛文深想了一想,又奏道:“陛下,历阳虽然在江都上游,可是短期内,无论是隋军还是杜伏威均不会对江都用兵!”

“哦?”李子通将目光收回,就问道:“这是为何?”

咳嗽一声,轻了轻嗓子,毛文深就说道:“隋军已经平定洛阳,虽然取胜,但是这一战,从出兵河东到中原,就有半年,士兵疲惫,军心厌战。而且,中原战乱,刚刚平定,百废待兴,隋帝一定会休养生息!”

“可是,为何又要攻取荆襄?”李子通又问道。打仗他自然是有一套,可是若要他分析这些,就头痛了。

“隋军攻取荆襄,一则是他乘胜追击,打击王世充的残余势力!”毛文深说着,这王世充的残余势力,指的就是镇守襄阳的王弘烈,李子通自然是知晓,当即点点头,示意毛文深说下去。

“二则,攻打荆襄,也是为了制止李唐的扩张。”毛文深说着,瞳孔微微的收缩,他的心中有一个计划,可是还没有等实施,天下的大势,就显出了端倪。三年啊,当初他劝占据了海陵的李子通,招募流民,安心生产,置备军械,操练兵马,足有三年之多,虽然实力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并在随后的战斗中,一举夺下江都,击败了沈法兴的儿子沈纶,声威在江南一地,一时无两。

可是,李子通毕竟出身寒门,一个在东海郡依靠在海中捕捉鱼类为生的渔民,能够在天下大乱之际,建功立业,说起来其实不差。可是,他虽然发展迅速,可是那些脱胎于世家大族的势力,发展更为迅速。就在这三年,李唐就定关中,下巴蜀,取陇西之良马,据潼关窥视天下,若不是今年年中之际,丢失河东,这天下,几乎就是李唐的了。

而杨浩,也在这三年的时间里,定河北,据幽蓟,西进而取河东,南下定中原,这天下,就有了三分之一,实力不容小视。

这就是出身不同,从而造成起点不同,在相同的时间里,发展的速度也就不同。

李子通听到毛文深的话语,也是深以为然,他自然知道,对于隋杨来说,最大的敌人是王世充、李渊这等人,至于自己,虽然称帝,可是这江南一地,尚未平定,如何能抗拒隋朝大军?

“李唐,是隋帝的最大敌人,这荆襄就算取不下,可是只要能阻止李唐,对于隋帝来说,就是胜利!”李子通点头。

“陛下说的极是,因此,隋军就不会对江都有异心,否则李靖就不会直接率军西进!”毛文深说着,继续分析道:“至于杜伏威,阚陵随李靖西进,杜伏威又要入京,那王雄涏就离不开江淮军。不过,这样一来,杜伏威的嫡系在江淮军的控制力就难免削弱,那辅公佑必然会蠢蠢欲动,江淮军,恐怕就有纷乱啊!”

毛文深这话,有点事后诸葛亮的味道,前些日子,让李子通出兵,就是他的建议,本来想捞上一把,只是可惜偷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