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017、[历史小说] 曹贼 作者:庚新(起点vip2012-06-19 完结)-第4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是,这步驾又是哪一个呢?
    “步莺字子山,本淮阴步氏族人。
    建安二年,侄儿与家兄到海西之后,陈登太守曾举荐三人,一个名叫卫旌,因桀骜不驯,不愿帮助家兄,所以被我骂走,后来去了江东,下落不明;一个是戴乾,就是此前与王旭火焚海陵,烧死祖郎的功臣。此人性情刚烈,忠直不阿,可惜”第三个,便是步莺步子山。
    他如今恭为盐渎长,今春广陵之战时,也曾参与其中。
    步鸳追随我的时间最久,而且为人谨慎,颇有才华。世父若问我谁可替代,我首选步子山。”
    曹原本也只是问问,并没有指望曹朋真的会推荐什么人物。
    哪知道”
    曹笑了,“阿福,许都城中,名士如云,有才华者更多不胜数,你为何如此看重这步莺呢?”
    我能告诉你,步莺在历史上,曾做到了东吴的宰相吗?
    曹朋也笑了,“许都城中名士如云,多如过江之鳞。可是有一个问题,我和他们不认识啊 …”
    “啊?”
    “再说了,步子山的堂妹,是我身边的侍婢,我对步鹭的了解,远胜他人。”
    曹脸se一沉,“阿福,尔不知要举贤避亲吗?”
    “既然是举贤,为何还要避亲?步莺明明是最合适的人选,我为什么要去避嫌呢?”
    如果换做别人说出这样的话,曹说不定会很不高兴。可偏偏曹朋说出这样的言语时,曹感觉很高兴。这更说明了,曹朋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想法,一心是在为自己做事分呃”
    “那你说说,步莺怎么就是最合适的人?”
    “其一,步莺是广陵人,而且从建安二年开始,便到了海西,对海西可说是非常的熟悉。”
    “恩,这倒说得过去。”
    “其二,家兄在海西立足后,得益于两人。
    一个是近伊芦长濮阳闯,另一个就是步莺。勿论是平定海西,整顿商市,推行屯田,步莺都参与了最初的谋划。如果说,对海西情况最了解,除了家兄之外,便是步莺和濮阳闺两人。
    濮阳先生才学过人,但有些拘泥,变通之能不高。
    其实,我一直觉得濮阳先生为地方官,并不算合适。他最适合的位子,应该是在太学中做个五经博士,教书商人“嘻嘻,世父莫要怪我,我也是有感而发,并没有其他的意思。”
    早在曹朋离开徐州的时候,便知道濮阳闺身体不太好。
    海西荒僻,虽说如今已隐隐成为两淮富庶之地,可环境还是有些不好。邓稷在和曹朋的书信里,曾提到希望能在许都给濮阳闺找一个职务,令他安享晚年。毕竟,濮阳闺年纪也大了。
    曹笑道:“休得卖弄小心思,你且说下去。”
    “而步驾不同,他虽出身望族,却自幼贫苦,得婶娘照拂长大,故而通晓民间疾苦。他懂得变通,更通兵事。这一点,他犹胜于家…”而且呢,他心思细腻,有大局,足以主政一方。世父说的不错,许都能人多不胜数,但侄儿以为,适合海西屯田都尉者,唯有步子山。
    另外还有一点,步子山接替家兄,可是政令连贯。
    世父,为证最怕朝令夕改。若海西能够持续发展,必须政令延续。说实话,我很担心若换了一个陌生人,会出现政令改动的情况。急于树立自己的威望,建立自己的功绩,而将前任的努力全盘否定,对上而言,是数载辛苦前功尽弃;于下来说,更会让百姓迷茫而不知所措。”
    对于这一点,曹朋是有感而发。
    前世工作经历,这种朝令夕改的事情,屡见不鲜。
    上一任主政修改街道,下一任到来,就认为这不是他的政绩,于是中途停止。选择其他工程。
    于是使得城市建设混乱不堪办初入一条大道,感觉很不错,可走到一半,发现这街道变得崎岖不平,简直是两个模样。
    这大概也是后世一个极富特征的官场现象。
    用曹朋的话说,初入光鲜,败絮其中……”
    太平时,可以如此乱来;但战乱时,却不能如此。似屯田这等国策,更需连贯性。
    曹连连点头,露出满意的笑容。
    “还有呢?”
    “还有就是,我了解步子山,却不了解那些许都能人。”
    曹不由得哈哈大笑,“你这孩子,却是个不肯服软的家伙。”
    曹朋搔搔头,露出了憨厚笑容。
    “奉孝,你以为如何?”
    待曹朋离去后,曹扭头,冲着亭外轻声道。
    从亭外假山后面,走出一人,正是郭嘉。他穿着厚厚的裘衣,迈步走进亭中,笑呵呵坐下。
    “主公既然已经有了决断,何必问我?”
    “只是我有些不明白,文和为什么要推荐邓稷?他二人,似乎并不太熟悉吧。”
    郭嘉笑道:“贾文和确有本领,只一眼就看穿了主公的意图。依我看,他所以推荐叔别,是想要报复一下阿福而已。若非阿福一句话,他说不定会继续躲着,做那韬光养晦之事……”
    现在,阿福逼得他不得不走出来,他若不报复一下,焉能心气平和?
    海西,由叔习执掌,倒也算不得什么。可时间长了,毕竟也不太好,换一个人,依我看也没什么了不得。步子山这个人我不太了解,若主公犹豫,何不命人去洛阳,询问一下长文?”
    说罢,郭嘉突然笑了!
    “你笑什么?”
    “我在想,如果阿福知道这件事是贾文和所谋,他会如何反应呢?”
    曹想了想,也笑了……”
    “那孩子,可不是个容易吃亏的主儿。”
    他和郭嘉相视一眼,眼中流露出一抹兴奋之se。
    曹朋出了司空府,已经快午时。一连几日阴云密布,忽而阳光明媚,是一个难得的好天气。
    街上的行人多起来,一个个看上去挺繁忙。
    年关将至,新年即将到来,该置办年货的置办年货,该走亲访友的走亲访友,使得许都一下子变得很热闹。虽然袁绍的橄文,传遍了天下。可是对许都百姓来说,那檄文并没有掀起太大的波澜。许都今年的收成虽说比不得去年,但是也算不差。纵观各地,曹治下算得上最好。袁绍远在河北,与我等又什么关系?就算他兵精粮足,又能奈何得了我们几命”
    看得出,曹这些年来的治理,民心可用。
    曹朋离开司空府后,径自返回家中。
    先向母亲张氏问安,然后又拉着黄月英说了会儿话,带着小外甥邸艾在院子里跑了两圈。
    邓艾,已快三岁了。
    *咱呀呀的,已经唤出‘阿舅,。
    曹朋越发好奇,邸艾将来会是什么样子?
    他究竟是不是那个历史上,大名鼎鼎邓士载呢?
    看着白白胖胖,在门廊上爬行的小邓艾,曹朋突然间灵光一闪:唯贤是举…”
    他似乎,找到了一个合适的人选!
    只是这个人过”
    吃过了午饭,曹朋便来到了府中那偏僻的跨院中。
    李儒正在佛堂上端坐,一旁的火塘子里,炭火熊熊,使得佛堂的温度很高。一进门,曹朋就感到那扑面而来的热气。看着火塘子里堆放的满满当当的火炭,曹朋不由得哭笑不得。
    “文成先生,至于嘛?”
    “什么?”
    “这么小的一佛堂,你把火生的这么旺。”
    李儒眼睛一翻,“闲着也是闲着,我又不能出去,自然希望这房间里,能暖和一些。”
    曹朋本就是带着调笑之意,倒也没有在意李儒的语气。
    他推开窗子,让空气可以对流一下,然后坐下来,把他刚才在司空府中的经历,说了一遍。
    “你说,好端端的,司空为何要让家兄回来?”
    李儒伸了个懒腰,“还能因为什么?你那位内兄政绩卓著,在海西声望太高,孟德担心了。
    不过你也不用着急,你今天应对的挺好。
    你越是坦荡,孟德就越是不会怀疑你。你推荐的那个步驾,十有八九会接替你内兄“只是,孟德把你内兄召回来,恐怕不仅仅是因为他在海西根基日悔“说不定有大用啊。”
    “什么大用?”
    李儒长出一口气,摇摇头说:“这个可说不准了。
    也许留守许都,也许外放主政一方。他有了海西这个资历,再加上你父子,应该没有问题。”
    曹朋仔细想想,似乎的确如此。
    算起来,邓稷已经在海西两年多了。
    随着海西的发展,那里已经成为一块许多人垂涎的肥肉。
    如果继续让邓稷留在那边,的确会有麻烦。不过,海西现在也是曹朋最为重要的一块财富。
    九大行会这两年,为他赚取了大笔利益。
    这年头,土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