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周恩来的智慧-第10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周恩来的关怀下,李四光担任了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地质部部长等负
责工作。为了报答党的关怀和周恩来的一片深情,李四光把自己的晚年毫无
保留地贡献给为人民服务的伟大事业。


病榻问候用人不疑——对李四光的关心与信任

李四光是一位卓越的科学家。周恩来关心李四光的身体健康,关心李四
光入党,十分信任李四光的科学研究能力,极为重视李四光的意见。

1955 年1 月14 日下午,周恩来约李四光、钱三强谈话,薄一波、刘杰
在座。周恩来仔细询问了我国原子能科学的研究状况、人员、设备以及铀矿
地质等情况:并告诉李四光、钱三强,中央要研究这方面的问题,到时请带
上铀矿探测仪器进行探矿模拟表演。

晚上,周恩来写信给毛泽东,约15 日下午中央主要负责同志同李四光、
钱三强一谈,并观看表演。信中,周恩来说:“下午3 时前,李四光午睡。
晚间,李四光身体支持不了。请主席明日起床后通知我,我可先1 小时来汇
报一下今日所谈,以便节省一些时间。”

1957 年初,李四光患肾脏病,组织上送他到杭州疗养。3 月的一天,阳
光温暖,春风宜人。吃充早饭,李四光和夫人许淑彬到院子里散步。突然,
一辆汽车开来,停在山坡下面的竹林旁边。一个熟悉的身影走下车来,顺着
小路登上山坡,健步向他们的住地走来。啊,是周总理!李四光喜出望外,
快步迎了上去。

“总理这么忙,还来看我!”李四光紧握着周恩来的手,激动得不知说
什么好。周恩来是趁着陪外宾到杭州参观的机会抽空来看望李四光的。他看
到李四光精神很好,两人就亲热地谈了起来。

周恩来先谈了当时国际上为人们所普遍关注的一些事件。接着告诉李四
光,根据毛主席的意见,党内很快就要整风了。他要李四光考虑一下,有什
么意见尽可以提出来,帮助党搞好整风。他还问李四光自己对参加中国共产
党有些什么想法?他诚恳地对李四光说,很需要知识分子为党工作,入党后,
可以更直接接受党的教育和领导,可以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周恩来又说,入
党是自愿的,要李四光好好地再考虑一下这个问题,可以和他所在单位地质
部以及科学院党组织的领导同志再谈谈自己的想法。

这次谈话不久,李四光就因病住进了医院。李四光的病被诊断为恶性肿
瘤以后,周恩来曾几次到医院去看望他。第三次看望他的时候,周恩来在病
榻边又一次谈到了他的入党问题。李四光激动地对周恩来说:“我的入党申
请书已经写好了,请党考验我吧。”

临走时,周恩来请李四光考虑是否请董老做他的入党介绍人,因为董老
对他了解得是很清楚的。周恩来这样关心李四光的政治生命,使李四光感动
极了。从李四光当时的神情看,再没有什么能比这件事使他在病中更加感到
安慰的了。

1958 年12 月22 日,李四光终于光荣入党。他说:“我入党了,这是我
一生中最愉快不过的事情!我活了70 岁,到现在,才找到了归宿。”入党以
后的李四光更加严格要求自己,更加努力地工作。1959 年,他完成了科学名
著《地质力学概论》一书。接着,又和其他地质工作者一起,在找矿,以及
开发地热、地下水方面取得了许多重大成果。

1966 年3 月8 日,河北省邢台地区发生强烈地震后,周恩来召集有关人
员开会,讨论震情和震后所应采取的措施。会上,周恩来问大家:我们能不
能预报地震?如果可以预先知道地震的时间,那么就可以减少损失。周恩来
问话之后,会场沉默了好一会儿才陆续有人发言。有人作难地说,这个问题


不大好办。有人直截了当地说,地震预报国外搞了许多年都没有解决,我们
更解决不了。

最后,周恩来转过头来,问坐在身边的李四光:“李四光同志,你的意
见呢?”

李四光答道:“地震也是一种自然现象,它的发生是有个过程的,是可
以预报的,不过还需要做大量的探索工作。”

周恩来听了他简短、明确的发言,非常高兴地说:“李四光同志独排众
议,说地震是可以预报的。这很好。我们就是要有这个决心,有这样的志气!
世界上没有解决不了的困难。我们的前人只给我们留下了地震的记载,我们
就要给我们的后人留下预报的记录。”此后,李四光投入了探索地震预测的
工作。

60 年代后期有段时间,北京周围地区小震活动很频繁,有人向国务院打
了一个报告,预报第二天早晨七点钟,北京将会有7 级地震发生,要求国务
院通知全市居民都搬出去住,并建议毛主席也搬到帐篷里去睡。气氛顿时紧
张起来。周恩来在国务院小礼堂主持开会,紧急通知李四光参加。周恩来在
听了各种意见之后,又问李四光情况是否这样紧急?

李四光根据几个地应力台站的数据判断,无异常现象,就对周恩来说,
问题不大,北京不像有大地震马上要发生的样子,最好不要发警报,天气那
么冷,老人和小孩都出来过夜要冻病的。他还轻轻地对周恩来说:“最好毛
主席也不要出来,万一受冻感冒了,怎么办?”

周恩来信任李四光,采纳了他的意见,决定不发临震预报。会议结束后,
为了照顾李四光的身体,周恩来让他早点回家休息,自己却和大家一起,坚
守工作岗位,直到第二天早晨七点后,才放下心来。由于周恩来采纳了李四
光的意见,使人民群众避免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保证了生产和生活的正常
进行。

正当我国地震地质工作陆续取得一些进展,可望有所突破的时候,1971
年4 月29 日李四光与世长辞。周恩米对李四光的逝世感到非常沉痛。他指示
把李四光遗留的科研成果资料整理出来。

5 月2 日,周恩来参加了李四光的追悼会,并致了悼词,指出:“李四
光同志是一面旗帜”,“对社会主义作出了很大贡献”,“是卓越的科学家”。
周恩来号召全国科技工作者要“继承李四光同志的遗志”,“向李四光同志
学习!”


微言大义乘机解围——对钱正英的严格要求和精心保护

1950 年春天,苏北人民刚解放不久,就着手治理沂河。苏北地处淮、沐、
沂、泗诸河下游,淮阴历来是洪涝严重的灾区,人们叫它“洪水走廊”。为
了分泄洪水,在这里首先开挖了新沂河。可是,第一期工程开工后,就遇到
困难,对这条新河,认识不一致,粮款又没有着落,工程没法进行下去。后
来华东军政委员会派钱正英到北京找水利部请求支持。钱正英在招待所住下
没几天,李葆华通知说:“总理要直接听你汇报。”钱正英喜出望外,没有
想到能够见总理。李葆华带钱正英进中南海,因为第一次见总理,钱正英很
紧张。到了总理的办公室,原来是一间普通的平房。周恩来亲切地和李葆华、
钱正英握手。他是那样平易近人、和蔼可亲,钱正英的紧张心情很快就消失
了。周恩来耐心地倾听下情,询问了新沂河工程的情况。他对苏北解放不久
就能办这个工程,十分高兴,并表示支持把工程搞好。钱正英汇报得非常清
晰和十分有条理,给周恩来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在周恩来关怀下,开挖新沂
河工作得到推进,到秋天,顺利完成了第一期工程。不久,发了一场大洪水,
新沂河分泄了洪水,减轻了淮阴地区的灾害。

1950 年淮河大水后,周恩来亲自主持召开治淮会议,集各有关机关负责
干部与水利专家,用了19 天的时间拟定了蓄泄兼筹的方案,汪胡桢、钱正英、
肖开瀛、王祖烈等按照蓄泄兼筹的方案,制定治淮总体规划,定名为《治淮
方略》。周恩来在中南海办公室内亲自审阅《治淮方略》的图文,认真听取
了汪胡桢、钱正英的汇报,并肯定这个《方略》原则可行。中国大地上首次
建成的钢筋混凝土连拱坝工程——佛子岭水库就是在《治淮方略》中第一次
提出来的。

钱正英30 年代末就读于上海大同大学土木工程系,40 年代初参加革命,
并在解放区做水利工作。1952 年,钱正英担任水利部副部长,时年29 岁,
是年轻的人民共和国中最年轻的女副部长之一。1968 年6 月19 日,周恩来
向坦桑尼亚总统尼雷尔介绍钱正英时说:“她原是大学生,学工程,抗日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