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周恩来的智慧-第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部,将傅作义集团就地全歼,以加速国民党统治的总崩溃。而要做到这一
点,就必须在一定时间内,隐蔽战役企图,抑留敌军,等敌军发现之时,已
陷于插翅难逃之境。

平津战役是自11 月29 日发起的,而准备立作从10 底就已开始。根据毛
泽东指示,东北野战军组成先遣兵团,由第二兵团司令员程子华等率领,先
行入关。11 月初,东北野战军主力在锦州、沈阳、营口诸地休整;华北第1
兵团正围攻太原;第2 兵团位于阜平地区准备参加太原作战;第3 兵团已包
围归绥,准备夺取该城,第7 纵队正围攻保定。综合分析华北形势,周恩来
于11 月9 日,为中共中央军委起草致华北、东北领导人的电报,指出:傅作
义正徘徊于平、张、津、保之间,对坚守平洋或两退绥包似尚未下最后决心。
如我攻打归绥,有促使傅及其嫡系三个军及骑兵三、四个旅提早西退可能。
为抑留傅军,待我主力入关协同华北力量彻底歼灭该敌,特改定华北第2、3
兵团部署:第2 兵团主力向太原地区移动,准备参加太原作战;第3 兵团停
止攻打归绥,主力移至归绥、集宁之间休整;程子华部担任监视北平之敌,
如该敌再向石家庄进攻,则以全力攻击北平拖住该敌。这样,华北战场暂呈
平静态势,对傅作义集团起了麻痹作用。

这时,在淮海战场,人民解放军作战取得了重大进展。11 月11 日,华
东野战军已将国民党军第7 兵团合围于碾庄地区,并发起猛攻。华北放军更
为动摇,而蒋介石则要更多地考虑收缩兵力,加强长江防线问题。

11 月12 日,周恩来为中央军委起草致程子华、黄克诚并告林彪、罗荣
桓等电,再次强调:对付傅作义部,重在抑留它在平津张保地区,不使西退,
也不使其得以由海上南撤。11 月17 日,周恩来又为中央军委起草了致林彪、
罗荣桓、刘亚楼并告东北局、华北局电,指出:淮海战役第一阶段,我已可
达歼敌18 个至19 个师的胜利。在我胜利威胁下,蒋必将考虑其长江防线问
题,而蒋嫡系24 个师从华北海运江南,是蒋介石今天唯一可以使用的机动兵
力。不论他将这个兵力直接使用于防守江南,或先使用于协同黄维、李延年
向北接出邱、李、孙三兵团,然后集中约90 个师的兵力,布防长江下游两岸,
对于延缓蒋介石反动统治的最后崩溃说来,都会起较大作用。电报指出:“从
全局看来,抑蒋系二十四个师及傅系步骑十六个师于华北来消灭,一则便利
东北野战军入关作战,二则将加速蒋匪统治的崩溃,使其江南防线无法组成,
华东、中原两野战军既可继续在徐淮地区歼敌,也便东北野战军将来沿津浦
路南下,直捣长江下游。但欲抑留蒋、傅两部于华北,依华北我军现有兵力
是无法完成的。”据此,要求郑重考虑下述两种方案:其一,东北野战军提


前本月25 日左右向关内开动,预计现在锦义(指锦州、义县——引者注)地
区的部队,下月10 日以前可到天津、唐山地区,如敌正在南撤,我可歼灭其
一部或大部;如敌尚未开动我可抑留该敌,继续休整并修复北宁路,然后大
举歼敌。其二,仍按原计划休整到12 月半,然后南进,这样,则准备到平津
后无仗可打时,好沿平汉路南下,先在长江中游作战,逐步东进与刘陈会攻
京、沪。电报中还说:“太原甲克确有惊动蒋傅促其西撤南撤的危险,现在
与徐(向前)、周(士弟)电商是否可以暂时停攻,就地休整,待你们攻平
津时再打太原。”

18 日,中央军委致电东北林彪、罗荣桓、刘亚楼,决定:着东北野战军
在一二天时间完成出发准备,于21 日或22 日全军或至少8 个纵队,“取捷
径以最快速度行进,突然包围唐山、塘沽、天津三处敌人,不使逃跑,并争
取使中央军不战投降。”电报要求东野首长先行出发,到冀东指挥。电报还
说:“我们已令杨、罗、耿在阜平停止,并准备出张家口附近,协同杨成武
阻止傅作义西退,徐、周已复电同意停攻太原。”东北野战军先遣兵团程子
华、黄克诚致电中央,请示派部队占领滦河铁桥一事。19 日,周恩来为中共
中央军委起草复电:“此举将会有惊动榆关滦州之敌,使其过早退缩唐山津
沽,从海上撤退的危险,应暂缓执行。东北野战军正提早入关,派队占桥问
题应在林罗整个计划之内。”

11 月23 日,东北野战军主力10 个纵队和特种兵全部,分别由锦州、沈
阳、营口地区秘密出发,夜行晓宿,向关内进军。同时,新华社、广播电台
大量播发东北野战军在东北地区祝捷、庆功、练兵、开会的消息,造成东北
野战军正在休整的假象。29 日,华北第3 兵团攻击张家口,吸引傅作义部两
援,平津战役由此开始。

12 月初,傅作义发觉东北野战军开始入关,加强了北平的防御。为不使
敌军决策狂跑,人民解放军对敌实行了“围而不打”、“隔而不围”的方针,
抓住西线,稳住东线,迅速将敌分割包围于北平、天津、张家口、新保安和
塘沽5 个孤立的据点上。待傅作义反应过来的时候,其南撤、西退之路已被
完全切断。接着,人民解放军采取先打两头,再取中间的战法,逐次歼灭新
保安、张家口和天津诸敌,北平国民党守军25 万人,陷入解放军百万大军的
重重包围之中。最后,在人民解放军的争取下,傅作义率军接受改编,北平
和平解放,平津战役结束。

平津战役是解放战争战略决战三大战役中的最后一个战役。这一战役历
时64 天,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1 个“剿匪”总司令部、1 个警备司令部、3
个兵团部、13 个军部、50 个师,共52 万余人。至此,华北全境基本获得解
放。这次战役之所以能取得如此重大的胜利,关键之一,在于人民解放军通
过各种手段,成功地将傅作义集团抑留于平津地区,并首先完成了对这个集
团的战略包围和战役分割,从而能够周密部署,各个歼敌。周恩来在这一战
役指挥中所作的杰出贡献,在毛泽东军事思想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久困长围覆巢毁卵——参与指挥太原战役

1948 年7 月晋中战役后,国民党阎锡山部主力龟缩太原孤城,一部困守
大同。中共中央军委命华北军区所部17 个旅共10 万人于太原附近休整,准
备发起太原战役,夺取太原。

太原是阎锡山的老巢。它位于晋中平原北部,南为平川,北为丘陵,西
濒汾河,东依罕山,地势复杂,易守难攻。该城工业发达,有钢铁厂、机械
厂、兵工厂等重要工厂80 余座。经多年经营,具有以5000 多个各式地堡为
骨干、纵深30 余里的环形防御体系。城周有铁路,南北市郊有机场。敌守军
总兵力约10 万余,火炮600 门。

鉴于敌城守备坚固,且敌我兵力相当,周恩来指示前线我军全面作好攻
击准备工作,在对太原守敌实行军事进攻的同时,加强政治瓦解。7 月16 日,
周恩来为中央军委起草给徐向前、周士第的电报,指出:为配合太原攻城行
动,应对阎锡山部开展政治攻势,如与太原工人、工程师等有关系的,望派
人送信进去,保护机器勿遭破坏。徐向前、周士第等就对阎锡山劝降的内容
及条件向中央请示,中央复电指出:据薄一波同志电话谈,阎锡山在我兵临
城下控制机场情况下,逃走之望既绝,自杀又非其所愿,故投降的可能是有
的。阎及其部下,最顾虑的是他们的家产,别的都不容易打动他们的心,最
击中要害的是如能保全他们的私人财产,则阎的部下会纷纷劝阎投降,即使
阎不同意,也可能发生内变,或者在我军攻入城后,愿以保护公共财产自赎。
故我方在与其交涉时,可告以如阎及其部下任何人肯早日自拔,将功赎罪,
我们不但保证其本人及其家属生命安全,即其私人财产,只要不是以特权掠
夺的官僚资本,我们亦将予以保护。

为加强对太原守敌的军事攻势,聂荣臻、薄一波、滕代远致电中央,要
求抽调兵力,增援攻坚部队。7 月26 日,周恩来为中共中央军委起草复电,
指出:目前尚是围困阶段,故可暂不增派。但支前后勤工作需要加紧准备,
而对已收复的十几个城市及恢复铁路的工作,更需人检查、领导。9 月28 日,
华北军区第一兵团前委决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