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周恩来的智慧-第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比预计的要坏得多,且日益严重。围绕三门峡工程的治黄大论战更加激烈。
1964 年12 月,在周恩来主持下,又召开了一次治黄会议。周恩来说:“治
理黄河规划和三门峡枢纽工程,做得是全对还是全不对,是对的多还是对的
少,这个问题有争论,还得经过一段时间的试验、观察才能看清楚,不宜过
早下结论。”“不管持哪种意见的同志,都不要自满,要谦虚一些,多想想,
多研究资料,多到现场去看看,不要急于下结论。”“不要自己看到一点就
要别人一定同意。个人的看法总有不完全的地方,别人就有理由也有必要批
评补充。”这次,周恩来综合各种意见,批准了二洞四管的改建工程,变原
来的蓄水拦泥为滞洪排沙。改建后效果很好。

周恩来对治水的不同意见,就是这样既不全面肯定,也不全面否定,“而
是集中对的,去掉不对的,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他说:“这样才能不断
前进。”

周恩来对国外治水专家的意见也体现了百家争鸣、博采众长的思想。1944 
年美国萨凡奇提出过“三峡开发初步计划”。萨凡奇拟定的三峡坝址是在石
牌至南津关长约十公里河段上。但那里江面狭窄,且存在“卡斯特”(溶洞)
问题。新中国的设计者拟定花岗岩地质的三斗坪做三峡坝址。1958 年3 月初,
周恩来视察三峡时问林一山,萨凡奇作的三峡设计,你们有吗?并说,萨凡
奇虽然是个美国人,但他是一位科学家。如果要否定南津关坝区,也要有料,
三峡大坝是世界性问题,有了根据也可以说服萨凡奇。19588 月底,北戴河
长江会议上,周恩来再次指出,萨凡奇只搞了一个南津关坝区,可是他提出
了问题,是有功的。为了否定南津关坝区也要多花一些力量。对世界高坝应
作些研究,科学家要摆问题,以论证。1957 年初,周恩来出访阿富汗。考虑
国内根治黄河水的措施,为弄清有关水坝淤塞问题,亲自向正逗留在阿富汗
的德,美国和苏联的水利工程师询问、了解水坝的含沙量等有关资料。对外
国专家的意见,既不盲从,也不排斥,而是取其所长,避其所短。这不仅仅
是周恩来在治水实践中体现出来的一个重要决策方法,而且是周恩来对外关
系的一个重要思想。“一切国家,一切民族,都有长处,也有短处,有优点,
也有缺点”。“敢于向一切国家的长处学习,就是最有信心和自尊心的表现,
这样的民族也一定是能够自强的民族。”

现在建设社会主义,实行改革、开放、搞活的政策,各种问题要复杂得
多。各项重大决策的形成过程中,只有通过百家争鸣,博采众长,才能比较
正确,少出差错;出了差错也能较快地发现和改正。

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说:“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
然心向往之。”我们不能苛求每个领导都要有周恩来那样高超的领导艺术和
卓越的决策才能,然而,每一个领导者根据自己的具体岗位和实际情况,从
周恩来的领导艺术和决策方法中吸取教益,对我们的事业是大有好处的。


南水北调打井抗旱——解决北方缺水与南粮北调问题

中国大陆受季风影响,降水量夏多冬少、南多北少。而且在时程上降水
高度集中,常导致洪灾和旱灾交替发生。因季风出现的频率、强度及挟带水
汽量等在各年间有所不同,降水的年际变化山很大,常有连续多年的丰水和
连续多年的少水情况的山现,加剧了洪灾和旱灾的严重性。在我国北方尤以
旱情为重。

历史上由于北方缺水,严重影响了北方农业的发展。自宋开始,经济中
心南移,长江流域成为漕粮的主要供应地。大运河在唐、宋、元、明、清各
个朝代都是连接北方政治权力所在地与南方经济区之间的生命线,元、明、
清三代更加突出地成为南粮北调的运输线。元、明、清时期许多官吏建议或
尝试用发展海河流域农业生产所得到的粮食代替江南运来的漕粮,虽偶有小
成,但从未扭转过南粮北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北方常常春早秋涝、旱涝交替,有时连年
干旱,严重威胁着农业生产。根据1965 年统计,山西、河北、山东、河南、
陕西、内蒙、辽宁、北京八个省、市、自治区,人口占全国的34%,耕地占
全国的40%,而粮食产量只占全国的27。5%。当时,这个地区的粮食问题没
有得到解决,国家每年都要南粮北调、甚至用进口粮食来解决这个地方的民
食问题。

如何解决北方缺水、南粮北调问题?周恩来任国家总理期间,对此进行
了精心的筹划,付出了极大的努力。

从长远的目标和根本上解决北方干旱问题着眼,周恩来赞成南水北调。

南水北调的设想是毛泽东提出来的。1952 年10 月底,毛泽东视察黄河
时曾说:“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一点来是可以的。”1953 年
2 月,毛泽东视察长江,目的就是想探求向长江借水,南水北调,解决北方
缺水问题。1958 年3 月,中央成都会议上,毛泽东提出了“打开通天河、白
龙江与洮河,借长江济黄。丹江口引汉济黄,引黄济卫,同北京连起来”的
南水北调方案。

周恩来具体过问南水北调工程。他十分重视把务虚与务实、理想与现实、
目标与步骤、远景与近期、战略与战术结合起来。

1958 年8 月,从北京到北戴河的飞机上,周恩来向林一山询问了丹江口
工程和中线南水北调规划。林一山说:“丹江口工程正常水位175 米最好,
保证有200 多亿立方米水量从方城缺口直通华北平原,是引长江三峡之水北
去的组成部分。”周恩来指着中线南水北调的规划图问:“这里有一个始皇
沟?”林一山说:“这是宋朝程能献带领30 万民工开的,中途停止。现在南
水北调的渠道正好经过这里。”

8 月29 日,北戴河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作出了《关于水利工作的指示》,
强调:“除了各地区进行的规划工作外,全国范围的校长远的水利规划,首
先是以南水(主要是长江水系)北调为主要目的即将江、淮、河、汉、海河
各流域联系为统一的水利系统的规划,和将松、辽各流域联系为统一的水利
系统的规划,应即加速制定。”

8 月31 日,周恩来在北戴河长江会议上指出:“江水北调有四条引水线
路,长江的上中下游都可以设想,要搞一个全面的规划。”

9 月下旬至10 月中旬,黄河水利委员会、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会同有关


部门,对引汉济黄郑州至丹江口段的引水路线进行查勘。确定引水枢纽选在
陈岗,经方城缺口,至燕山水库经调节后沿线经鲁山、宝丰、郏县、禹县、
新郑、郑州,在桃花峪或岗李入黄。不久’黄河水利委员会又组织查勘了郑
州至北京段引水线路。

1959 年春,周恩来在北京主持召开了讨论南水北调问题的会议,讨论了
好几天,充分听取到会者的意见。水电部有个叫肖秉钩的工作人员有一套南
水北调的方案,他知道召开这次会议的情况后也跑了去。警卫人员不让他进
会议室,他就写了一张条子送到周恩来那里。尽管大多数人都认为肖秉钧的
方案离现实太远,并称之为“肖方案”,但周恩来非常重视不同意见,当即
请肖秉钧进去讲了一个多小时。

1958 年至1960 年,在“大跃进”的氛围下,南水北调工作出现了脱离
现实条件急于求成的倾向,并提出了“开河十万里,调水五千亿”等不切实
际的口号。对此,周恩来做了耐心的说服工作,并对错误倾向进行了严肃的
批评。1959 年6 月9 日,他提出水利建设不能把设计能力当实际,把前途当
成现实,新工程上马要非常谨慎。1961 年7 月4 日又提出,理想总是要实现
的,但是要经过一个历史时期,不能急,不能随便搞。他说:“把珠江的水
调过长江,把长江的水调过黄河,设想得非常容易,落实起来有很多困难。”
“实际上这些问题要结合起来研究才行。有多少水可用?多水年、平水年、
少水年的情况各如何?要改变现状,对地下水的影响如何?蒸发多少?渗漏
多少?都是复杂的学问。”

我国在50 年代与60 年代的经济、技术条件下,全面实施宏伟的南水北
调工程是不现实的。但是,在毛泽东、周恩来关怀下,50 年代与60 年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