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周恩来的智慧-第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共御强敌早开谈判——首倡第二次国共合作

1931 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在中国东北三省恣
意践踏,中华民族的危机空前严重。这时,周恩来连写数篇有关“九·一八”
事变的短文,分析民族矛盾已尖锐地摆到中国人民面前。

1932 年伊始,日本帝国主义又在上海制造了“一·二八”事变,把妄图
吞噬中华民族的血口张得更大。面对此严重形势,肩负着解放中华民族这一
历史任务的中国共产党,必须制定新的方针、政策。此时,周恩来参与了党
的一系列正确的方针政策的制定。

1934 年初,蒋介石不顾民族敌人的逼近,调集军队进攻要求一致对外的
福建“人民革命政府”和十九路军。此时,周恩来起草了以毛泽东、朱德名
义发出的《向福建人民革命政府的紧急提议》的电报,提出六条挽救危局的
具体建议,体现了“反日反蒋联合战线的精伸”。7 月15 日,他又和毛泽东、
朱德联名发表《为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宣言》,重申愿“同全国武装队伍
联合起来共同抗日”。

随着日本帝同主义侵略的步步深入,1935 年6 月,当中央红军还艰苦跋
涉在长征途中的草地上时,周恩来己清醒地意识到华北危急,便与毛泽东、
项英、张国焘、朱德、王稼祥联名发布《为反对日本吞并华北和蒋介石卖国
宣言》,号召全国工人、农民、海陆空军及一切爱国志士、革命民众起来,
“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占领华北,反对蒋贼等卖国,坚决对日作战,恢复一切
失地,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

8 月1 日,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以中华苏继埃中央政府和中共中央名
义发表了《为抗日救同告全体同胞书》,表明愿与一切参加抗日救国的党派、
团体、军队和个人,共同组成统一的国防政府和抗日联军。中央红军在艰苦
跋涉完二万五千里长征到达陕北后,周恩来参与中共中央发出《为目前反日
讨蒋的秘密指示信》,强调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不仅要有下层统一战线,而且
要有上层统一战线。所有这些,既表明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问题
的认识上日趋一致,也为把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作为党的政治路线提出来的瓦
窑堡会议作了直接的思想准备。12 月中、下旬,中央政治局瓦窑堡扩大会议
以决议的庄重形式,明确确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治路线。会议规定中
同共产党的策略路线是“发动、团结与组织全中国全民族一切革命力量去反
对当前主要的敌人一日本帝国主义与卖国贼头子蒋分石”;决定将苏维埃工
农共和国改变为苏维埃人民共和国;确定国内战争同民族战争结合的方针,
主张成立国防政府与抗日联军;决定红军东征山西,以便对日直接作战。周
恩来出席了这次重要会议,在会上几次发言,和毛泽东、张闻大等一起,为
会议的成功作出了重要贡献。

瓦窑堡会议之后,为贯彻会议精神,周恩来以其主要精力,致力于抗日
民族统一战线工作的开展,并首先选准了东北军这个突破口,成立了以他为
书记的东北军工作委员会。于是,使有1936 年4 月同张学良的肤施会谈,且
取得了重要成果——双方具体分析了逼迫蒋介石参加抗日的可能性,讨论商
定了红军与东北军互不侵犯、互相帮助、互派代表以及帮助东北军部队进行
抗日教育等具体协定。这次会谈,不仅对张学良走上联共抗日的道路具有决
定意义,而且对中共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也有极重要的收获。

几乎是在开展东北军工作的同时,周恩来又受中共中央的委托,统一主


持对东北军和西北十七路军的工作,且与蒋介石秘密谈判的渠道也逐渐打
开。

针对国民党内部在抗日问题上的斗争更加尖锐化这一情况,在8 月10
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周恩来最先建议,应放弃“抗日必须反蒋”的口号。
毛泽东作结论时,同意周恩来的意见。既然放弃反蒋,就意味着不排除联蒋,
而联蒋则是实现国共再度合作的关键。显然,这比既主张国共合作同时又要
反蒋的方针和口号深刻、实际了一大步。

8 月31 日,周恩来复信曾养甫:9 月1 日,他又致信陈果夫、陈立夫,
均表明中国共产党“早已准备随时与贵方负责代表作具体谈判”。至此,周
恩来就第一次代表中国共产党把国共再度合作明确提出来了。这表明,周恩
来是共产党内“逼蒋抗日”的最早提出者,也是两党再度合作的最早倡导者
之一。当然,其中也不排除国民党蒋介石在民族危亡日益严重的情况下,顺
应历史潮流而对共产党关系作了自动的松动。但毕竟前者的努力才是最有诚
意的。

也正是在9 月1 日,中共中央书记处向党内发布《关于逼蒋抗日问题的
指示》。这个指示写道:“目前中国人民的主要敌人是日本帝国主义。所以,
把日本帝国主义与蒋介石同等看待是错误的。‘抗日反蒋’的口号也是不适
当的。”“在日本帝国主义继续进攻、全国民族革命运动继续发展的条件下,
国民党中央军全部或其大部有参加抗日的可能。我们的总方针应是逼蒋杭
日。”“我们目前的中心口号,依然是‘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在全
中国民主共和国建立时,苏区可成为统一民主国的一个组成部分,苏区代表
将参加全中国的国会,红军将服从统一的军事指挥。”

这是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蒋介石方针的重大转变:正式完成了以“抗
日反蒋”到“逼蒋抗日”的过程。正因为有了这个转变,所以在后来的西安
事变时才能采取和平解决的方针,它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

当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作为党的方针确定下来之后,周恩来又是最强有
力的推动者。在9 月16 日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他进一步刚明:联蒋抗日
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他还强调说明,蒋要走到同我们合作,距离还很远,但
我们不应放弃他,应逼蒋抗日。

9 月22 日,他再次致书陈果夫、陈立夫,希望他们“力促蒋先生停止内
战,早开谈判,俾得实现两党合作,共御强敌,则两党之幸,国家之幸也。”
24 日,潘汉年携带周恩来的信件和中共中央起草的《国共两党抗日救国协定
草案》离开陕北,前往上海,去表达中国共产党人的这种良好愿望。


铁肩担义战斗古城——参与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1936 年12 月12 日晨,在十一朝古都的西安,发生了一件震撼世界的大
事变——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粑顽固坚持“攘外必先安内”,拒绝联共
一致对外的蒋介石扣起来了。

捉住了蒋介石,如果杀了他,国民党内部的亲日派就会抓住借口,扩大
内战,公然投降日本帝国主义。这对中国人民是不利的。

怎么办?张学良、杨虎城两将军一时拿不定主意,他们立即打电报请共
产党派代表来协商解决这一关系到祖国前途命运的大事。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在远离西安的陕北黄土高原上得知这一消息,感到很
突然。中共中央政治局随即召开会议,讨论事变的性质初中共对张杨、南京
政府以及蒋介石的态度问题。

关于这次事变的性质,会议认为是革命的,抗日的,没有帝国主义的背
景,应该给事变的发动者以支持,并决定派周恩来去完成这个艰巨而复杂的
任务。当天深夜,毛泽东、周恩来即复电张学良,告知“恩来拟来兄处,协
商大计”。

为了制定正确的解决这次突发事变的方针,中共中央政治局13 日继续召
开政治局会议。在会上,周恩来作长篇发言,分析南京政府内部各派系和地
方军阀以及国际上各种力量对事变可能采取的态度,提出共产党应取的对
策:在军事上应准备迎击南京方面对西安方面的夹击,在政治上不采取与南
京对立,应努力争取蒋之大部,孤立何应钦,巩固我们的力量。

中共代表团赴西安参与解决事变,面临的政治局势将是错综复杂,瞬息
万变,许多事物由周恩来当即立断,慎重处置。他勇敢而沉着地挑起了这副
重担。

那时候,红军总部所在地保安(今志丹县)还没有飞机场,必须到延安
去乘飞机。那天,大雪纷飞,积雪盖注了道路、山峦,北风呼啸着、狂吼着。
在这风雪交加的日子,祖国的命运,民族的存亡,都到了危急关头,周恩来
和红军参谋长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