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周恩来的智慧-第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杨虎城部做地下工作,听到他们已经暗杀了几名高级将领的惊人消息后,
便连忙去报告周恩来。不料,在王炳南来到之前,一些东北军青年军官已经
杀气腾腾地先一步闯进了周恩来的临时住所。

在这紧急关头,周恩来镇定自若,他猛地站起身来一拍桌子,既威严而
又先发制人:你们要干什么?你们这是想救张副司令吗?你们的行动恰恰是
帮了蒋介石的忙!是蒋介石所欢迎的!你们以为这样子就可以营救你们的张
副司令回来吗?不!这恰恰是害了张副司令!因为你们的行动破坏了团结,
分裂了东北军!你们在犯罪!

周恩来一番严词煞了他们的成风。无理闯进来的几个青年军官流着眼
泪,立即跪下来向周恩来认错请罪。

1937 年2 月2 日清晨,东北军主战的“少壮派”枪杀了主和的王以哲军
长,恐怖笼罩着西安城,甚至有人还想嫁祸于中共代表团。

这天下午,周恩来率领中共代表团全体成员前往粉巷吊唁王以哲。

这时,王家忙着准备丧事。一个军官看见周恩来来到,急忙跑回巷里报
信。

“报。。报告,中共代表团来了!”

“什么?”有人以为自己的耳朵听错了。

“周先生来们”

“啊?。。”

哭声嘎然而止。静了片刻,有人问:“他来干什么?”一言提醒了王以
哲的表弟,这位青年军官轻信谣言,认定中共参与了刺杀的阴谋,从早晨起
就叫嚷着要找中共报仇雪恨,只是被人劝住了。现在“仇人”上门来,他岂
肯错过这个机会?“嗖”地拔出手枪,大喊一声,快步奔出屋门。

“给我站住!”在这千钩一发的时候,后堂内传出一声严厉的呼喊。

那个军官居然被镇住了,众人回头看时,只见两个姑娘扶着一位头发零
乱、泪痕满面的人,她是王以哲的妻子。

“有礼不打上门客!。。人家是头一批来吊唁的人,我绝不允许在我家
里发生无理的事情。”


她说着泪水又如雨点般地滚落下来。王以哲的表弟不眼气地插好枪,退
到后面去了。也就在这时,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共代表团,怀着沉重的心情缓
步走进灵堂,献上祭品,向工以哲的遗像深深地鞠了三个躬。

吊唁完毕,周恩来沉痛地对王以哲夫人说:“夫人,王将军不乍被害,
我代表共产党和红军,表示沉痛的哀悼!上将军是东北军的元老功臣,也是
我们忠实的朋友。他是最早沟通我们和张将军的将领,参加了我党和张将军
的延安会谈,在西安事变前后他起了重要的作用,这种友情我们党是永远不
会忘记的;他的功劳,中国人民也是永远不会忘记的。他为维护和谈成果而
被害,这不仅是东北军的损失,也是全同老百姓的损失!那些不顾大局杀害
王将军的人,不但应受到东北军广大将士的谴责,而且应该受到全国老百姓
的谴责!夫人,希望您保重身体,和东北军兄弟,和我们一起为实现收复东
北而努力!”

周恩来的脸色,由于极度的悲伤而变得惨白了,他的一番肺腑之言,感
动了在场的每个人,一个个含着热泪,泣不成声。王夫人激动他说:“周先
生,你们是以哲真正的朋友啊!”

灵堂背后事先躲着的那个人,他把子弹都推上膛了,随时准备射击。听
了周恩来的话,他哭着出来,跪在周恩来面前,声声哀求恕罪,久久不肯起
来。。

东北军少壮派中的一些人原以为只要杀了王以哲等“主和派”,就可以
堵住和谈的路,可以同中央军打仗,可以救回张学良。结果却事与愿违。王
以哲在东北军中是很有威望的高级将领。他的披害激起了广大官兵的愤慨。
消息传到前线,驻防在渭南的东北军立刻调转枪口向西安开拔,前锋到达临
潼。他们提出:少壮派孙铭久等必须离开西安。3 日,杨虎城同周恩来商量
后,派人找孙铭久等问他们何以自处。孙铭久、应德田、苗剑秋等这时也慌
了手脚,三人经过彻夜商量,在第二天提出三个方案:第一,他们三人引咎
自戕;第二,自首投案,听凭处理;第三,将他们送到红军中去。周恩来在
这样复杂而用难的局势下,经过权衡,考虑到少扑派在发动西安事变时是有
功绩的,他们错误地刺杀王以哲的动机还是想拯救张学良,不能轻意牺牲他
们,毅然地决定不避袒护少壮派的嫌疑,把他们送到云阳红军驻地,再转往
平津。这些人一走,要替王以哲报仇的人便失去目标,从而避兔了一场东北
军内部大规模的自相残杀。

那些日子,可以说是周恩来在西安事变期间最困难的日子。在他周围就
像堆满了火药桶。各种对立力量之间的大规模冲突已到了一触即发的地步,
而他们几乎都是共产党的朋友。情况的发展常常是风云突起,瞬息万变。稍
微处理不慎,就可能前功尽弃,使己取得的初步胜利全部付诸东流。

这,几乎是常人难以承受的。当时在西安协助周恩来工作的罗瑜卿、吕
正操、王炳南后来回忆说:“那些天,周恩来同志忙到不可再忙的程度。他
顾不得吃饭,顾不得休息,几天几夜睡不上几个小时,夜以继日地工作。眼
睛熬红了,人累瘦了,舌敝唇焦。然而,当他出现在会场上,出现在客人面
前,仍然是那样神采奕奕,谈笑风生。周恩来同志乎易近人,对和战两派平
等相待,尽力说服大家团结合作。”他的态度是诚恳的,谈话是有说服力的,
终于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使大局得到维持而不致崩溃,并且在东北军和十七
路军的广大将上中赢得了信任,赢得了友谊。

“二·二”事件发生后,中共中央十分关心周恩来、博古的安全,致电


要他们在紧急时立即移至三原。但周恩来很清楚:环境越危险,他就越不能
离开西安。如果离开,正在建立的红军联络处就难以在西安正式存在,红军
就难以在关中立足,国共正式谈判也难以进行。因此,他将大部分工作人员
撤出了西安,要博古、叶剑英、李克农、刘鼎等转移到三原。他自己仍然坚
持留在西安,在险象丛生中靠他的机智勇敢,沉着果断地平息了“二·二”
事件。


东奔西走五次谈判——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周恩来不仅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们导者,而且是其得以实现的强有力
的推动者。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蒋介石虽然承诺了联共抗日的条件,但要使之变
成现实,仍需付出极大努力。正如周恩来曾说过的,“蒋要走到同我们合作,
距离还很远”。因此,为促成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周恩来作为共产党代表
团首席代表,不畏艰险,不辞劳苦,从1937 年2 月开始,历时七个月,东奔
西走,往返于西安、杭州、庐山和南京之间,唇枪舌剑,陈辞恳切,同国民
党进行了五次谈判。谈判的对手,最初是顾祝同、张冲等,后来是蒋介石本
人;谈判的内容更涉及红军改编,边区政府改制、国共合作的组织形式和发
表两党合作宣言等一系列根本性的问题。蒋介石从其阶级利益考虑,总想把
共产党、红军和边区控制起来,进而予以吞并:周恩来则从民族利益着眼,
坚持“要他们承认我们的军队,承认我们的边区,承认各党派的合法地位,
组织各党派的联盟,就是统一战线。”

第一次,二月西安谈判。西安事变过程中,是以东北军、十七路军和共
产党联合的“三位一体”共同和南京谈判,由张学良主持。张送蒋离开西安
后,由杨虎城主持。为了谋求和平,杨两次派代表到南京、奉化谈判。蒋介
石为了防止在南京的何应钦插手其事,令在潼关的西安行营主任兼第一集团
军总司令顾祝同和西安方面谈判。“二·二”事件前后,为了坚持和平,周
恩来通过东北军军长何柱国向顾况同提出,中共也派代表参加潼关的谈判。
顾请示蒋介石,蒋回电顾:红军驻地陕北,南京每月给20 万至30 万元经费。
周恩来派李克农到潼关后,又争取到顾祝同同意红军在西安设立办事处。

“二·二”事件后,西安三位一体不复存在,2 月8 日,顾况同率兵进
入西安。第二天,周恩来就与顾祝同、张冲开始谈判。不久,财剑英也赶到
西安参加谈判。

2 月10 日,中共中央致电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提出五项要求、四项保
证。中旬,同民党三中个会通过《根绝赤祸案》,决定“必须彻底取消其所
谓‘红军’”;“彻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