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周恩来的智慧-第7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共大”的日子很不好过。1963 年秋,江西省委派“共大”总校的三位同志
赴北京向周恩来汇报。周恩来在百忙之中接见了他们,听取了汇报,并详细


地询问了“共大”总校各系的课程设置、学习和劳动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
周恩来都一一作了具体指示,为进一步办好“共大”指明了方向。

1965 年,“共大”根据周恩来的指示,作了一些系科调整,增设了农业
机械等系科。

1966 年夏天,全国农业机械化现场会议在武汉召开,周恩来由于工作繁
忙,不能亲赴参加会议。8 月上旬,现场会进入讨论阶段,周恩来把全体会
议代表召到北京继续开会。他对代表们说:“只有加速实现农业机械化,才
能大力发展农业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会议期间,他还找到刘俊秀嘱咐
说:“实现农业机械化,就要培养科学技术人才,共大是培养农业科学技术
人才的学校,有农机系很好,一定要办好啊!”

在周恩来的支持和关怀下,“共大”为农业战线培养了一批科学技术人
才。1977 年,“共大”总校被列为全国重点高等院校,改为全日制,1980
年改名为江西农业大学。


关注现代国防筹建军事院校——四商建立解放军最高学府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解放军的任务除继续完成肃清国民党反动军队的残
余,解放一切尚未解放的国土外,主要担负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重要
使命。而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相当长的时间里,我国周边国际环境一直处于十
分紧张的状态。对新中国持敌视态度的美帝国主义极力插手我周边国家事
务,企图四面包围封锁我国。1950 年6 月,美国出兵入侵朝鲜,把战火烧到
了鸭绿江边,同时公然以武力阻挠我军解放台湾。我国的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在这样一种新的历史环境下,迅速发展军事教育,建设一支现代化、正规化
的国防军,就成为我国防建设的首要任务。

对我军干部军事素质有深入了解的周恩来更是感觉到发展军事教育的紧
迫性和重要性。他深知,我军大部分军事指挥干部来自农村,文化程度低,
虽然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但对军事理论,特别是对
像诸兵种大规模协同作战等现代军事战争知识还缺乏了解。1950 年6 月,周
恩来以中央军委副主席的身份,主持召开中央军委会议,研究创办全军军事
院校的有关事宜,以解决教育和训练全军掌握现代军事科学技术,学会诸兵
种协同作战的问题。朱德总司令、聂荣臻代总参谋长等出席了这次会议。会
议商定:在战争年代原有学校的基础上,改造和新建适应现代化战争条件的
各类正规院校,各军兵种都要着手建立自己的专业院校;全军首先创办一所
教育和训练中高级干部的最高学府——陆军大学。

远在四川重庆任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第二野战军司令员刘伯承得知创
办陆军大学的决定后,心情非常激动。他立即致信党中央,请求辞去现职,
去参与筹建陆军大学的工作。党中央考虑到他早年曾是苏联最高军事学府的
优等生,一向注重并长于军事理论研究,便批准了他的请求,派这位身经百
战、威震中外的军事家去办陆军大学。

11 月初的一天上午,周恩来邀请刚刚奉命到京的刘伯承和原华东军区参
谋长兼第八兵团司令陈土榘等陆军大学筹委会的成员,到中南海西花厅商谈
学校的筹建问题。

会议开始后,刘伯承说:”总理,我来是来了,就是怕搞不好。”

周恩来用笑声鼓励说:“你搞得好,搞得好。你有儿个特长:一有学问,
二又非常严格。严师出高徒嘛!”

随后,周恩来、刘伯承和其他成员一起研究讨论了陆军大学临时党委的
组成方案和学校的组织机构及有关领导干部”的人选问题。

几天后,周恩来又约刘伯承等人谈话。首先,周恩来传达了毛泽东关于
办好陆军大学的指示,并告诉说,为办好陆军大学,已决定从苏联聘请一批
顾问来学校帮助工作。

在请苏联人当顾问的问题上,我党有过教训。中央苏区革命时,共产国
际派来的军事顾问李德,不了解我国具体国情,却以共产国际代表自居,搞
瞎指挥,结果给中国革命造成了巨大损失。鉴于这样的教训,刘怕承坦诚地
提出:“总理,我考虑了很长时间,叫顾问不如叫专家好。顾问顾问,就是
要顾我们的问。可是,叫专家就超脱了。他当他的专家,我们干我们的工作。
我请你,你就讲;我不请你,你就不要顾我的问嘛!”

周恩来略加思索,当即赞同刘伯承的意见:“对,对,叫专家好。”此
后,国务院专门发出通知,规定除过去按顾问名义聘请来中国的苏联专家仍


称顾问外,以后新聘者和过去未按顾问名义所聘的苏联方面的人员,一律称
专家。

接着,周恩来就陆军大学的正式校名、校址、干部人选等问题,与大家
一起磋商。刘伯承建议:今后空军、海军还要发展,叫陆军学院太局限,可
考虑叫军事学院。周恩来综合刘伯承等人的意见,最后确定:(一)为了便
于学校今后增设海军系和空军系,将原拟陆军大学正式定名为中国人民解放
军军事学院。(二)校址暂设南京华东军政大学所在地,待条件成熟后再迁
北京。(三)以华北、华东军政大学一部分干部作基础,依靠华东军区组织
军事学院各级机构。

两三天后,周恩来第三次邀请刘伯承等人继续商谈军事学院的建校问
题。

在谈到教学方针时,周恩来说:“就是要在人民军队现有的军事素质的
基础上,熟悉并能指挥各技术兵种和陆军步兵的协同动作,同时熟悉参谋、
勤务和通信联络,以适应现代化战争的要求。”在谈到军队文化课教学问题
时,周恩来又指出:“由于历史的原因,军队学员的文化水准低,但只有具
备了相当的文化、科学知识,才能掌握现代军事科学技术。因此,一定要搞
好文化和科学知识的教学。”

鉴于在军队中选调合适的教员有困难,刘伯承建议:有一些起义、解放
过来的国民党军官可以利用。他们当中有黄埔军校毕业生,还有国民党陆军
大学的教官,既有相当的文化水平,也懂一些军事。周恩来当即拍板肯定了
这一建议。他说:“行啊,可以让这些人当教员,团结、教育他们为新中国
的国防建设事业服务。以后,再陆续从学校每期的毕业生中选留一些任教。”
他还说:“搞现代化的军事建设,搞现代化的军事学院,我们都没有经验。
要认真研究现代战争的特点,把人民军队丰富的作战经验加以总结提高。同
时需要不断地学习外国的先进经验,学习外国现代军事科学。”

会议结束时,周恩来提议由刘伯承召集筹委会成员根据这二次会议商谈
的精神,尽快地搞出一个办校的书面综合意见,然后再开一次会讨论定案,
报中央军委批准。

1950 年11 月13 日晚,周恩来在西花厅召开总参谋部、总政治部、军训
部和军事学院筹委会负责人会议,讨论刘伯承、陈士榘拟出的《关于创办军
事学院的意见》,对《意见》的部分条款进行了补充和修改。

三天后,周恩来写信给毛泽东、朱德,汇报座谈修改《关于创办军事学
院的意见》的情况,建议予以批准。当天,毛泽东、朱德批准了这个《意见》。

1951 年1 月15 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在南京宣告成立,刘伯承
任院长兼政治委员。此后,军事学院为我军的正规化、现代化和革命化建设,
培养了大批的军事指挥人才。


经济文化一车两轮——处理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关系

1952 年10 月,周恩来在政务院第156 次政务会议上说:“经济建设和
文化建设,好像一辆车子的两个轮子,相辅而行。”这是对正确处理经济建
设和文化建设关系的科学表述。文化建设离不开经济建设,经济建设也离不
开文化建设,二者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

周恩来认为革命和建设归结到一点都是为了人民能过上好日子,建设更
是直接为了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需要。人民的生活水
平包括物质生活水平和文化生活水平,人民的需要包括物质的需要和精神的
需要。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必须同步地协调发展。无论是经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