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世狼烟-第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些军事专家对日本特种部队不久前到美国演练夺岛,格外关注。其实,日本在军事领域的巨大进步几乎是悄无声息的。
  在2005至2009年新的“中期防卫力量发展计划”期间,日本准备为海上自卫队采购20艘舰艇,并对3艘“宙斯盾”级驱逐舰进行技术改造。海上自卫队还准备在其舰艇计划中增加采购高速运输舰。该舰的排水量将超过大型补给舰“摩周”级(排水量13500吨),可改装成航空母舰;航空自卫队将完成对26架F…15战斗机的现代化改装,同时采购22架F…2战斗支援机、7架新型战斗机、8架新型运输机,并引进1架空中加油机;陆上自卫队采购49辆90式等新型主战坦克。
  日本政府已正式做出引进2006年底开始部署BMD导弹防御系统部署的决定。在2005年度的防卫预算中,日本斥资1188亿日元用于采购“爱国者—Ⅲ”型和“标准—Ⅲ”型导弹等陆基低层导弹拦截系统和海基高层导弹拦截系统。日本防卫厅计划从,在2010年前部署124枚“爱国者—Ⅲ”型导弹。其中,首批30枚“爱国者”导弹将由美国制造,其余的94枚导弹将由日本三菱重工制造,日本国产的“爱国者—Ⅲ”型导弹将从2008年4月开始部署。日本还专门列出10亿日元的预算用于推进1999年开始的日美联合导弹防御技术研究。
  日本军方高官提出要发展太空军事力量。日本有着在2015年建立太空基地、在2030年成为超级宇航大国的计划。目前,宇宙开发计划的公司有三菱、三菱重工、日产汽车、石川岛播磨重工、东芝、士通、日立制作所等50余家。日本航天工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已取得重大成就。截止1996年3月研制出了多种型号运载火,发射各种卫星58颗。目前正在加紧研制新的火箭,为宇宙开发提供新的投送工具,并投入了巨大的人力和财力研制各种型号航天器。
  所有这些举动,都是在不引起世界军界注意的情况下,抢占未来战争的制高点。信息化军队的优势不是人数,也不是武器平台的数量,是国家的信息技术实力,是太空力量。从明治维新后,日本就始终与西方军事发展相同步,在21世纪初的今天,依然如此。日本的军事能力和军事机器的效率,曾经在二战中吓了西方一跳。今天谁敢轻视日本,未来谁还将大吃一惊。
  印度在“立足南亚、控制印度洋,争当世界强国”的国家战略目标的引导下,对传统军事战略进行大幅调整,强调主动出击,打“有限战争”。在努力构筑以陆基核打击力量为主体,以空、海核打击力量为辅的“三位一体”核打击力量体系的同时,印军2004年明显加快了三军转型步伐:海军向具有远洋进攻作战能力的“蓝水海军”转型,空军向航空航天部队转型,陆军向战略打击部队转型。印军高度重视军队信息作战能力,计划在各军种C4I系统建设的基础上,实现三军在战略、战役、战术层次上的信息系统一体化。
  根据世界新军事变革的一般规律和顺序,军备体系的变革是基础;军制体系的变革是核心,而指挥体系的变革则是新军事变革的重心。在前三个步骤之后,才是整个战争体系的变革——这也是一支军队是否能够完成新军事变革的关键;最后是理论体系的变革。以这些顺序、步骤和标准来衡量,美国是基本完成新军事变革的国家,它最新的转型其实是在新时代的军事跑道上迈开的脚步;而德国和俄罗斯都处在第二、三步——即进行军制和指挥体系调整阶段。日本、印度和其他国家,则尚处在第一阶段,即发展新型军备阶段。但不管怎样,世界期待已久的新军事变革大竞赛的发令枪打响,一场没有硝烟和轰鸣的另类“世界大战”实际上已经发生了。战争史一再证明,战争的胜负虽然直接表现于战场上,但却决定于平时军事发展的竞争中。在这场以新军事变革为核心的角逐中,落在后面的国家和军队,实际上就是未来战争的被淘汰者。
  《盛世狼烟》 眺望篇(2)
  新军事革命正催生新型军队(1)
  第五章新军事革命正催生新型军队
  著名的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在《未来的战争》中说,人们生产的方式,就是军队作战的方式。在技术内因的强劲推动下,人类不断发生着生产方式的变革,因此推动社会形态从农业时代向工业时代再向信息时代迈进。与之相伴的世界性军事形态,也同步体现为从冷兵器到热兵器再到机械化、信息化。而每一次军事变革的开始和完成,都是以一次或几次新型军队对旧式军队的大屠杀为“开幕”或“闭幕”的:鸦片战争、二战的亚洲战场,海湾战争等标志性的战争无不如此。我们可以以平静的语调回顾已成陈迹的从大刀到大炮的军事发展史,但我们不能不为每一次重大军事变革对当时世界疾风骤雨般的“鞭挞”而惊心动魄。
  一、新军事变革实质是关于国家发展和命运的生死“豪赌”
  世界新军事变革,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场没有硝烟的和平时期的“世界大战”。在19世纪中领先世界的军事大国,几乎主导了整个20世纪的国际事务,目前仍然走在走在世界新军事变革前列。根据历史经验,21世纪的世界政治军事“故事”,仍将要由这些国家“主演”。
  隐藏在人类发展史中一个血迹斑斑的事实是:每一次重大军事变革,都会涌推出几个捷足先登者,最早也是最典型的是古代的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这两大世界帝国都是由西方国家建立起来的。其崛起之初,都是在巩固了国内统治和壮大自身实力后,倾力进行新军事变革,以打造一支武器精良、战术先进的进攻性军队。然后,凭借这支军队南征北战,纵横天下。似乎是基因和传统的关系,近代英国、荷兰又称雄世界大洋。拿破仑时代的法国和希特勒时代的德国;彼得时代向荷兰学习的俄罗斯和明治时代向欧洲学习的日本,也凭借军事改革的成功相继登上世界舞台,“威风”一时。至于说眼下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更是以往各国经验的集大成者。这些西方和“类西方国家”,乘着技术革命对时代的冲击,在社会变革的同时积极展开新军事变革,乘机打造一支完全新型的军队,从而在残酷的生存竞争中,取得巨大的优势地位。它们最值得借鉴的一个地方是,不仅仅是从安全、防卫的狭隘角度看军事,而是从国家、民族的强盛和长远发展,思谋军事与国家利益和未来定位的问题。这就超越了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哲学思维屏障。
  战争史一再证明,战争的胜负虽然直接表现于战场上,但却决定于平时军事发展的竞争中。在以新军事变革为核心的角逐中,落在后面的国家和军队,实际上就是未来战争的被淘汰者。世界格局因为那些强者的出现而永远地改变,一些后进的国家和民族则同时成为它们的牺牲品。这样的情形比比皆是,最新的例子是萨达姆脖子上的绞索。盛行于西方政治中的丛林法则,体现的主要领域就是军事。国家富裕不等于国家强大。史前的希腊城邦斯巴达不仅远比雅典经济落后,文明程度更相差甚远,但是斯巴达的军事大大强于文学、哲学辉煌的雅典,结果,雅典“明灯”在斯巴达“石头”上被撞得粉碎。清朝也比日本有钱,照样被日本打败。当年中国因为错过社会变革的良机,连带地也被长久挤出世界政治和军事舞台。李鸿章叹息说“洋人论势不论理”,什么“势”?就是军事的“势”。强大就是公理,实力就是尊严。抗美援朝停战协定虽然签署在纸面上,但实质还是“大炮和机关枪辩论”的结果。新中国强盛的军事面貌,让饱受列强欺凌了一百多年的整个中华民族扬眉吐气神采奕奕。今天中国如何把握世界新军事变革提供的巨大历史机遇,适时打造新型军队,对于巩固改革开放的已有成果和推动中国和平发展向纵深推进,格外重要。
  二、当今世界新军事变革已进入最后的、关键性的质变阶段
  当前世界正在进行的新军事变革,是20世纪80年代末冷战结束后,以海湾战争为标志正式展开的。在这场被称为“第2。5次世界大战”的战争中,精确制导武器的大量应用和强大威力;以空中袭击为主要方式,以斩杀政府首脑为核心、打击经济设施为重点、以低伤亡高效益为理念的新型战役模式,让整个世界为之震撼。此战后,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群的发展为动力,以非接触、非对称、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