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世狼烟-第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俄军残存的军舰集结起来并准备驶往军港之际,遭到日军舰队的围攻,19艘战舰被击沉,7艘被俘,11000余名官兵死伤,而日军仅损失3艘小型舰艇,伤亡700余人。
  日俄海战以电子通信技术在侦听、组织协同、作战指挥等领域发挥重大作用,标志人类战争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这一时期的电子战充其量只能称为“电子通信战”,包括著名的俄德“坦南堡战役”和英德“日德兰大海战”中的电子战,所使用的电子设备都仅局限于电话、电报等。
  但它意味着在寂静的战场上无声的搏杀已经开始。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电子战开始广泛应用于空军。雷达、导航和兵器控制系统相继问世,电子战也由单一的通信对抗发展成雷达对抗等诸多类型。研制出了侦察飞机、电子干扰飞机以及金属箔条干扰投放设备等专用电子战武器,许多国家还组建了电子战专业部队。
  不列颠空战前后,电子战成了战场制胜的关键因素之一。
  1940年7月10日,希特勒为实现入侵英国的“海狮”计划,下令德国空军出动大批轰炸机对英国进行大规模空袭,企图一举消灭英国空军,夺取大不列颠上空的制空权。
  《盛世狼烟》 眺望篇(3)
  无声的搏杀(9)
  空战初期,英国通信侦察部门就利用“超级”译码机破译了德军电报,掌握了德空军试图引诱英战机大部升空后将其速歼的作战计划。因此,英军指挥官只下令少数战机迎击,保留一支精锐预备队,从而使德军的企图彻底破产。
  德军紧接着实施“鹰击”计划,但命令下达还不到一小时,就被破译并送到首相邱吉尔的手中,结果德军这次大规模空袭损失更为惨重,“鹰击”计划不得不被迫停止。
  空战中德军遭到巨大损失,遂决定以夜间空袭为主。为提高轰炸精度,德军研制了一系列导航系统,英军则竭力以无线电假信号干扰来破坏德军的导航系统。这样,以导航与反导航为主的“波束战”在英德之间此起彼伏、愈演愈烈。德军首先在简单的“洛伦兹”导航系统的基础上研制出一种性能更好的“曲腿”导航系统,英国本土因此遭受重创。英国人称之为“头疼”系统。
  双方你来我往,在天空上激战的同时,在无声的战场也进行着道高一尺魔高一仗的较量。德军的“头疼”系统应用不久,英军随后研制出一种专治“头疼”的欺骗性干扰系统——“阿司匹林”系统,它令德军此后的空袭几乎失去了意义。之后,德国又相继研制出“X导航仪”、“Y导航仪”、广播导航系统等先进导航设备,但都昙花一现,依次被英军“密康”电子干扰系统、“多诺米”综合性对抗系统和“溴化物”对抗系统打下擂台。
  德军在不列颠上空电子战中失利,直接导致了制空权和战场主动权的丧失。而英国方面,则利用电子战所创造的有利契机,完成由被动到主动、由防守到进攻的战场态势转变,从而在兵力、装备、数量上均处于绝对劣势的情况下挫败德军,取得了不列颠空战的胜利。而不列颠空战的胜利,不仅挽救了英国,也稳住了整个反法西斯阵营的阵脚。
  在著名的中途岛决战中,美国也是首先破译了日本海军的密码,取得情报优势;然后又利用日军舰队没有雷达的致命弱点,以弱胜强的。众所周知,这场战争决定了日本的命运。
  20世纪最精彩的一幕电子战发生在二战中的诺曼底登陆。那是一部宏大史诗中激动人心的篇章。
  1943年11月,苏美英达成开辟第二战场的协议,英美将于1944年5月在西欧登陆,苏军也将在东线同时发动攻势。这就是著名的“霸王”行动。
  可这一行动被德国察觉了。德军虽然已在苏联、意大利和北非受到巨大损失,但仍然十分强大。仅在西线,就有将近100万军队据守在“大西洋壁垒”后面,并派享誉一时的隆美尔元帅镇守。这堵墙是人类历史上仅次于中国长城的最庞大的一系列堡垒工事。倘若德国人判断出盟军登陆的确切地点,就能以逸待劳,将登陆部队全部消灭在海滩上。即使“霸王行动”在诺曼底取得了立足点,希特勒也会迅速把兵力集中起来,把盟军重新推向大海。
  形势的严峻让即将出任远征军最高统帅的艾森豪威尔将军也心里没底。在给一位朋友的信中他写到:“这一次,紧张的情绪和气氛都是空前的。因为我们不是在冒一次战术行动失败的危险,而是生死存亡在此一举。”
  邱吉尔也指出:“要摧毁那些用现代火力装备起来的由训练有素的将士防守着的钢铁工事,可供选择的余地很小。只能用。。。。。。出奇制胜的办法。”
  怎样“出奇制胜”,在开战一来最大规模的人员和装备集结的时候不被发现,并且隐蔽真实的意图呢?
  惯于别出心裁的邱吉尔首相开始了绞尽脑汁的策划。伦敦监督处受命制定一个“对敌人实施心理欺骗”的计划,代号“卫士”。计划将从5个方面为“霸王行动”提供掩护,包括窃取情报、反间和保密、敌后特别行动、政治宣传和心理欺骗。“卫士”计划中,又包括6个“子计划”,36个附属计划以及一些零散的相关计策。
  其中,专门围绕诺曼底登陆的欺骗计划被命名为“坚韧”。它又分为两个部分:一个用来把德军27个师“钉”在斯堪的纳维亚的,称为“北方坚韧”;另一个用来把德军最精锐的装甲部队第15军“栓”在加莱地区,称为“南方坚韧”。
  在描述这一计划时邱吉尔说:“在战争期间,真理是如此宝贵,因而必须用谎言去保卫它。”
  根据“卫士”计划,这场心理欺骗战的范围将覆盖参战双方和每一个中立国家。堪称一场不折不扣的“国际玩笑”。
  “卫士”计划成功的前提条件是英国已经掌握了德国的无线电密码,通过这一“超级机密”,不仅已经知道希特勒对盟国行动的预测方向在加莱海峡,并且随时可以掌握德军统帅部的最新动态。
  “北方坚韧”计划的主要目的在于诱使希特勒把他部署在丹麦、挪威和芬兰的27个师在登陆日之前一直滞留在这些国家,坐等英美苏军的联合进攻。为此,一支虚构的英国第4集团军——一支拥有25万人的强大军队——在无线电波里开始向苏格兰“集结”。它将配合美国第15军和一支并不存在的苏联部队,准备向挪威发动大规模的进攻。
  “部队”的大规模调动都是在电磁波中进行和完成的。
  《盛世狼烟》 眺望篇(3)
  无声的搏杀(10)
  1944年4月初,苏格兰的上空开始充满各种密码电报、明码电报和无线电电话的信号,“营”在跟“旅”讲话,“旅”在跟“师”讲话,“师”转接到“军”,“军”又转接到“集团军”。“集团军”所发出的全部无线电报,逼真而具体,电报的性质和发报设备都体现各个级别的特点。
  德国人很快就测出了“第4集团军“的位置。不久,一架德国战斗机来到爱丁堡上空进行了扫射,这是该集团军在整个大战期间所经历的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战斗洗礼。临时拼凑的老弱病残破枪烂炮煞有介事地忙碌着。
  真正的“军队”——电台没有受到任何损失,所以“调动”也一如既往地继续进行。
  盟国报界和电台也装模作样地进行恰如其分的渲染和夸张。
  配合无线电通讯和报纸宣传,英国特种部队还于1944年春天对挪威的工业和军事设施发起了一系列打了就跑的袭击,这些袭击都带有登陆攻击前“预攻战术”的特点。
  此外,伦敦监督处还采取了其他一些特别措施,以便让德国人感到对挪威的进攻已经迫在眉睫。英国的本土舰队在挪威沿海寻衅;皇家空军和美国空军增加了他们在芬马克上空的照相侦察飞行;特种行动局拍发了大量电报,仿佛是向挪威抵抗力量下达指示;英国广播公司的丹麦语节目中进行的隐语广播也骤然大量增加。
  这都是辅助计划要求的。
  各方配合天衣无缝,“北方坚韧”计划取得惊人的成功。希特勒相信盟军很快会向挪威发动登陆进攻,他不仅让原来驻守挪威的部队留守该地,还加强了那里的防务。到1944年夏季,德军仅在挪威一地就留守了13个陆军师,9万海军部队,6万空军部队,6000名党卫军和1。2万名准军事人员。
  这些部队中包括一个机械化装甲师,一个小型的然而却是威力强大的潜水艇和鱼雷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