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晚清的特种狙击手 作者:东一方(17k2013-06-30完结)-第9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石达开朗声道:“请大总统放心,石达开必不辱使命。”

顿了顿,石达开又说道:“大总统,要发展农业,肯定会遇到诸多的困难,有阳奉阴违的,有不服命令的。我恳请大总统授予调遣军队的权利,能调遣驻军帮助。一旦出现事情,可以随时调兵镇压。”

彭玉麟阻止道:“不可,军队岂能随意调动。”

作为国防部长,彭玉麟在军队有极大的话语权,他一反对,石达开脸色大变。

石达开说道:“彭部长,我是为国家着想。”

彭玉麟神色不卑不亢,说道:“我知道石副总理是为了国家着想,但军队有军队的规矩。你如此随意调动驻军,会影响军队的规定。而且,你没有恶意,但不代表其他的人都是为了国家的。文武分家,文官不经过国防部的同意随意调动军队,一旦遇到别有所图的人,岂不是危险么?”

石达开哼了声,把目光投向李振。

李振皱眉,也感到为难。

赵烈文微微一笑,说道:“驻军不可轻易调动,但法院的人可以抽调出来协助石副总理。一旦遇到问题,由法院方面介入。”

李振说道:“不错,法院已经遍布全国,我认为可行。”

赵烈文和李振都开口,石达开只得无奈点头答应。

第1291章 全国枢纽线

李振一锤定音,农业的事情就此定下。

他拿过笔,记下了刚才的安排,然后才接着说道:“农业之后,我们谈一谈交通的问题。此前,交通方面的事情已经有过讨论,并且当时我阐述了交通的作用。今天,再详细的说说。”

李振目光一转,落在曾国藩身上,问道:“伯涵兄,你对全国的交通有什么看法?”

这个问题,让曾国藩一阵错愕。

之前,都是李振一个人说,他们听,现在成了李振发问。

曾国藩略作思索,不急不缓的说道:“这些年忙于治国,民生方面,我比较熟悉,交通方面的事情我懂的不多。不过我说一件事,大家肯定深有感触,知道交通便利带来的好处。满清时期,从北京到南方广州,没有十天半月不可能达到,甚至遇上炎炎夏季或者阴雨天气,时间拖得更长。现在有了火车,只需要几天就可以南下。十天半个月可以跑一趟来回。交通的构建,对国家的发展有巨大的帮助,我赞成继续扩大铁路的修筑规模。”

李振又问道:“彭部长,你呢?”

彭玉麟回答道:“铁路的建立对国家的稳定是极为有利的。拿南北来说,火车开通意味着军队随时能南下,轻易的掌控南方。故此,建立全国性的交通枢纽,那是必须的,我全力支持。”

李振又问道:“左校长,你呢?”

左宗棠耸了耸肩,说道:“曾总理和彭部长都说了,我没有说的。”

李振目光转向会议室中其余人,问道:“你们呢?”

一个个人都摇头,面无表情。

李振心中轻叹,碍于这个时代的局限性,即使曾国藩、左宗棠等人是当世人杰,是国家最优秀的人才,但他们终究是这个世界土生土长的人,尤其是还饱受封建思想的禁锢,难以开拓思维,想法难以达到李振的地步。甚至,他们不可能有发明家们那样的思维,所以论及交通的时候,仅仅想到了刚开通的铁路。

李振并不责怪,说道:“火车的出现,铁轨开始在中国大地上出现,串通无数地方,使得我们对全国的掌控力增强,这的确不错。但交通并不只是火车,全国的交通应该有更多的方式,才能构成全国的交通枢纽线。坦克你们已经看到,这是在陆地上行驶的武器。自行车你们也是知道的,自行车已经取代人力的马车或者是轿子,接下来,必定还有更方便的交通工具,犹如汽车,这是构建枢纽线的关键点。”

“汽车??”

曾国藩眨了眨眼,一脸不解之色。

左宗棠问道:“大总统,汽车是什么东西?”

石达开、赵烈文等人也是一脸古怪之色,不知道汽车是什么玩意儿?

李振微微一笑,解释道:“如果你们多了解外国的情况,就知道汽车是什么东西了,这其实也是一种代步的工具,和自行车一样不用走路就可以前进,所消耗的只是储藏的能源。两百多年前,荷兰的物理学家研制出一种风力车,借助风力可以达到一个小时行驶二十四公里,可惜的是没有风,也就无法前行,只能在有风的地方行驶。”

“一百多年前,法国的科学家制造出来靠蒸汽驱动的三轮汽车,可惜技术太落后,也难以大量的生产。”

“三十多年前,英国的科学家詹姆斯发明了一个小时二十五公里的蒸汽车。这样的蒸汽车,已经是比较符合条件的,但因为汽车需要经常添加煤炭,而且发动的时候声音嘈杂,并且不容易控制,以至于经常出现事故,又被迫停止,这样的汽车便消失在视线中。”

“不管如何,汽车在不断的前进。”

“几年前,法国的一个工人已经发明了内燃机,开始改进汽车。到现在,汽车又有了长足的进步,只是还没有得到推广。就目前来说,内燃机已经是比较符合汽车构造的,不过还有待改进。中国的科学很薄弱,但可以去做。只要肯做,肯向国外学习,一定可以从无到有,逐渐的建立起我们自己的汽车。”

“汽车出现,意味着交通将会更加便利。交通靠汽车、火车并行,那么全国的交通枢纽必定搭建起来。不过,代步的交通工具有了,还得修路。想四通八达,就得修筑道路,把全国的道路进行修建。”

李振神情严肃,眼中有无限的期待。

彭玉麟说道:“国家这么大,要修路恐怕非常难。”

李振说道:“我知道困难,但有困难就不做了么?必须要去做,想方设法去做。”

顿了顿,李振说道:“彭部长啊,交通枢纽的最终肯定是发展国家,但目前来说,交通的第一作用是稳固国家。所以,修路的这件事交给你去做。由你组建一个小组,勘测全国的地形地貌,把各省的道路修建草图描绘出来。你是国家的国防部长,知道如何修建道路对国家的稳定更有利。第一步的修建就从这个目标出发。等第一个目标达到后,再想办法修建道路帮助百姓。”

“大总统,我不合适啊!我一窍不通。”

彭玉麟知道接到手的是烫手山芋,不想答应。

李振皱眉道:“有什么不懂的?难道曾总理和石副总理的就容易么?我们没有专业的人才,只能一边学一边做。若是你找得出专业的人才,我把你换下来。”

彭玉麟自然找不到,无奈的道:“我干就是。”

李振点头说道:“交通的事情有了,接下来是最后的工业!”

他的声音变得异常深沉,严肃的说道:“可以说,工业发展是必须的,国家要发展起来,就必须要有工业的发展,这是必经之路。甚至,农业、交通、人口等等的发展,都是为工业的发展夯实基础。一旦国家有了稳固的基础,工业发展才能有了发展的条件。”

涉及工业的事情,在场的人更加糊涂了。

何为工业?

他们都是一问三不知的。

李振表情严肃,说道:“近一百年前,英国的工业开始萌芽发展,时至今日,接近百年时间,早已经成熟。正因为如此,英国才会如此的强盛,发展才会如此迅速。同样,法国、美联邦等国同样如此,因此发展相当迅速。只有满清闭关锁国,以至于被欺负。”

第1292章 中国工业

左宗棠气呼呼的说道:“大总统,过去这么多年时间,中国没有劳什子工业,但在您的带领下,依旧击败了各国的联军。”

对所谓的工业,左宗棠不屑一顾。

想一想也是,曾经的满清被洋人打得一败再败,只得割地赔款。李振出现后,带着军队不断的反击,不仅一统中国,还把割让出去的土地都抢回来,甚至还开疆拓土,有了海外的夏威夷群岛,还有了贝加尔湖区域,以及南方的一大片区域,这都是没有所谓的工业发展取得的成就。

左宗棠认为这不是工业的功劳,是因为国家有了强有力的领导人。一个国家没有英明的领导人,皇帝昏庸,才导致国力下降,而李振英明神武,领军取胜,所以能取胜。

显然,这和工业没有关系。

曾国藩一脸认同的表情,点头说道:“大总统,我也赞同左宗棠的说法。圣人说玩物丧志,所谓的工业,都是些奇巧的东西,一旦百姓都沉迷进去,会让国家动乱的,甚至会导致国家的人不思进取。”

李振说道:“伯涵兄,你是无稽之谈。”

曾国藩坚持道:“不管如何,读书才是最重要的。若是人人都沉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