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蝴蝶效应之穿越甲午-第10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大战爆发伊始,中国不顾美国和英国的反对向德国在太平洋地区的殖民地下手,这更加引起了美国的警惧。此时,对于正处于加紧建设时期的美国海军而言,出现了一个非常严重的两难局面一大西洋和太平洋这两个海域相隔过于遥远,要想牵制中国的扩张野心,美国海军就必须在太平洋地区配备强大的舰队,这对于传统上将海军力量的重心放在大西洋的美国海军而言,不啻是一个巨大的压力。而适当的减弱大西洋舰队;加强在太平洋地区的军事力量,虽然说在军事上是允许的,但是当时在政治上却是难以被接受的。最初中国海军的超无畏舰只有搬,这样的规模即便是为了确保大西洋舰队的战斗力,也不会影响美国在太平洋地区的优势。然而,随着战争的爆发,世界海军列强已经将争夺的焦点放在了超无畏舰上,中国继续建造的搬“龙员”级战列舰计划将在旧旧年完工,到时美国海军面临的压力并不算大,但中国正在酝酿的造舰计划;对美国海军的将领们来说,仍然是让他们想起来就感到不安的因素。

早在凹巧年幻月,当时的美国海军部长约瑟丹尼尔斯制定了一个海军扩充方案。即以每年一亿美元的资金预算,实施一场连续五年的海军扩充计划。根据这个扩充方案,美国每一年将建造包括搬主力舰在内的多艘舰艇。这个计划于凹年幻月日被威尔逊总统正式确定并提交国会审议。但是。由于这个,方案在国会进行讨论的时候,英国和德国海军之间发生的多次海战让大多数国会议员认为主力舰的建造势在必行。而如果还继续保持原来方案的节奏,显然将无法保持日后造舰竞争削优势,因此。美国政府最终决定增加海军造舰预算,同时将建造计划由五年期缩减为三年期。这样,该计划;的主要内容就变成了在凹旧年到凹旧年的三年之内。开工建造主力舰物艘,并于。;年内完成。

新通过的这个海军扩充计划小也被称为“三年造舰计哉;”这个计戈的中心也是屿艘主力舰的建造,尽管在这个计划提交的时候,中国新式的“龙岚”级战列舰依然在设计的初始阶段,但美国国内仍然有很多人对中国海军的造舰计划;感到不安,中国海军的“龙员”级战列舰在“太平洋危机”当中成功的逼退了英国舰队给美国人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由于德国在太平洋地区的所有殖民地都落在了中国手中,对美国来说,加罗要群岛、马绍尔群岛和马里亚纳群岛抚守夏威夷至菲律宾的咽喉,一旦中国使这几个,群岛要塞化,就将掐断菲律宾的补给线,而帛琉群岛北端的雅浦岛是太平洋地区海底电缆的交汇中心,亚洲大陆、日本、澳大利亚和美渊大陆的多条海底电报电缆在这里登陆中转,一旦中国海军控制该岛,将使美国失去同东亚地区联系的唯一备用通讯线路,为了防患于未然,美国海军必须要在太平洋地区对中国海军保有绝对的优势,因此这个在别的国家看起来有些小题大作”的“三年造舰计划;”在美国人看来是相当正常的。

但威尔逊对此仍然疑虑重重,因为他知道,击败了“欧洲碾路机”俄罗斯帝国的华夏中国已经变成了一个极为强大的国家,除了她那战功赫赫令人胆寒的海军以外,她还拥有一支近百万人的庞大陆军,而一旦这个国家完全转入到战争轨道当中,可以动员的兵力将是这些常备军的几倍,无论是哪一个,欧洲强国,想要和这样的国家开战,对他们的领导看来说。都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在“太平洋危机”爆发的时候,就曾经有人向威尔逊建议,美国应该帮助英国阻止中国获得德国在太平洋的殖民地,而由于那时的美国在太平洋的兵力还很薄弱,出于对中国可能进攻菲律宾的考虑,美国在向中国发出警告没有被理睬之后,只能无奈的选择了袖手旁观。

如今欧洲国家都陷入了战争的血腥泥潭当中,威尔逊知道,自己谋求建立世界“和平新秩序”的时机已经到来,但现在自己需要考虑的,不光是欧洲国家的态度,还有这个亚洲最强大的国家。

为了摸清中国的态度,威尔逊在给欧洲各交战国出“和平倡议”的同时。也给中国政府的最高领导者写了一封信。

但让威尔逊意想不到的是,中国方面的反应不同寻常的“热烈”中国的那位执政先生不但对威尔逊的和平倡议完全赞同,而且表示愿意和美国一道。调停欧洲战事。

只,我完全赞同总统阁下的和平主张,我本人一向认为,战争斗不是解决国家之间的纠纷的最后手段。一址的战争只能带来痛苦和灾难,一一中国人民和我愿意和照皮数国民一道,共同努力用和平的方式去结束这场悲剧”

这是中国的那位执政先生给威尔逊的回信。

在威尔逊看来,中国方面能够作出如此积极的回应,已经超出了他的预计。

但让威尔逊完全没有想到的是,欧洲各交战国却没有一个国家的元首对自己的“和平倡议”作出任何答复和说明!

威尔逊隐约的感觉到,现在的各个。交战国,也许早已经说不清这场战争的目的了。

是为了土的?为了财富?还是为了开拓海外市场?

可没有任何一片土地、任何一个海外市场,值得用这么大的代价来

取!

现在这些国家已经不再为土地、为财富而战了。他们只为胜利而



但胜利又是为了什么?

胜利的本身所代表的又是什么?

现在,所的有一切都已经被无边的鲜血淹没。现在战争本身差不多成了唯一的目的。

难道战争的目的仅仅是为了不失败?

这真是疯狂的逻辑。

威尔逊总统对这个逻辑感到迷惑。

现在,倒是一些人认为一直对战争充满兴趣的中国,坚定地站在了自己一边,为和平而呼喊!

对于自己接下来应该怎么和中国一道采取行动,威尔逊自己也不知道。

也许,只有美国和中国加入到这场战争中的一方,迫使另外一方完全屈服,才能够停止这场战争。

这是又一个疯狂的逻辑。

别说现在自己无法接受这个逻辑,美国的公众也不会接受。

让众多的美国青年去为了欧洲人的和平而打仗,想一想都是罪



华尔待的金融家们倒是非常愿意接受这个逻辑,但他们无法强迫美国的公众和他们一样的接受。

因为打仗的事,是金融家们做不了的。

“中国同意和我们一起来取和平行动的承诺是我们以前不敢奢望的,也是我们现在所无法完全相信的”兰辛国务卿说道,“我们不能指望一个潜在的敌人同我们进行真心的合作。”

对于中的。兰辛一直是抱着警怯和怀疑的态度的。

在进入二十世纪以后,没有一个国家象中国这样的发展得如此之快。事实上。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中国已经成长为一个经济巨人,虽然她因为远离欧洲、她的政府将主要注意力集中在了国内工商业的发展和改变农村落后艰难的生产条件和生活水平上等情况使这一事实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掩盖,但事实上,中国所取的的成就还是引起了很大的注意。在旧旧年,中国在世界工业制成品的总产量中所占的份额还要低于英国、美国和德国、但却大大超过了法国和俄国,中国的城市人口比例比以前大大增加,是俄国的旧倍,而她的铁路总长度是俄国的丑倍,所拥有的为商业贸易服务的商船总数超过了德国,中国的经济开始以一个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起来,而这种情况令欧洲和美国的一些经济学家吃惊不已。

“中国正在试图通过经济方面影响日本,把日本变成象朝鲜一样的依附于中国。”豪斯上校也说道,“而英国现在忙于战争,对中国向日本施加的这些影响根本无能为力。”

“我们对此能也做些什么?”威尔逊问道。

“除非我们在太平洋地区的军事力量能够占有绝对的优势,否则我们什么也做不了。”豪斯上校说道。

“如果我们的海军力量足够强大。中国的陆军就没有可能威胁到我们”兰辛国务卿说道。

“我真不愿意看到,中国将来会成为我们的敌人。”威尔逊叹息了一声,说道。

“我们只是在为我们的未来可能出现的最坏情况作准备”兰辛国务卿说道,“如果能够想办法通过军事以外的手段约束中国的行为,对我们来说。将是最好的结果

“我们需耍欧洲的力量,可他们现在正在一场不必要的战争中无情地消耗着自己的力量。”威尔逊自言自语的说道。“怎么才能结束这场该死的战争?难道非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