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下枭雄-第10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时,身后传来一声惊呼,打断了杨元庆的思路,他一回头,只见一匹战马摔倒在地,口吐白沫,四蹄不断地抽搐,这是极度疲劳的样子。
  杨元庆立刻勒住战马,目光关切望向从马上摔下的亲兵,亲兵翻滚出一丈多远,很快爬了起来,地上有厚厚的积雪,他并无大碍,杨元庆点点头,又向前方看了看,这里离河东城只有十几里了。
  “大家放慢速度,休息战马!”
  他又对程咬金道:“知节,你先去河东城,告诉来将军,就说我已经到了。”
  “哎!”
  程咬金答应一声,换了一匹马,加快速度向河东城奔去。
  这时,罗士信终于找到了机会,上前低声道:“殿下,解洛阳之围应该去河内郡,我们来河东城,是不是……”
  “你小子想说我牛头不对马嘴,对不对?”杨元庆瞥了他一眼,脸上终于露出一丝笑容。
  罗士信脸一红,挠挠后脑勺道:“卑职不敢这样说,卑职只是想说远水不解近渴。”
  “谅你小子也不敢乱说。”
  杨元庆笑了笑,却不回答他的疑惑,他们又走了一段路,罗士信终于忍不住,又问:“我们是不是准备从风陵渡过河?截断唐军后路。”
  杨元庆笑着用马鞭在他头盔上敲了一下,“我有这么笨的师弟吗?给你时间考虑,你竟然想到风陵渡,真是让我失望,你为何不想到蒲津渡?”
  “蒲津渡!”
  罗士信愣住了,忽然,他脑海里一道灵光闪过,他顿时明白杨元庆的意图了,他一下子捂住嘴,激动得简直叫出声来,杨元庆是要直接攻打长安啊!
  杨元庆见他一脸激动,知道他明白自己的意图了,便笑问道:“怎么,你觉得不妥吗?”
  “没有不妥!”
  罗士信连连摆手,“卑职只是觉得太刺激了,直接进攻长安,最好能攻破长安,把李渊老儿从皇座上赶下来!”
  罗士信越说越激动,他拍打自己的脑门,“我真是笨,这么好的计策居然没有想到,关中空虚,这就是围魏救赵啊!”
  罗士信忽然又想到什么,迟疑一下,问道:“只是……这条计策为何不早实施,其实在唐军出潼关时就可以实施了,也不用我们千里迢迢急赶而来,一路上担惊受怕。”
  “你以为我想不到吗?”
  杨元庆摇了摇头,“这条计策风险太大,如果贸然杀入关中,李建成从关内撤军,李孝恭再从潼关增援,就变成瓮中捉鳖了,更要命是,隋军杀入关中,河东必然空虚,这时候李世民再趁虚北上河东,而隋突还在马邑大战,你说怎么办?”
  罗士信清醒过来,默默地点了点头,“这就会得不偿失。”
  杨元庆也微微感叹一声,“还不止得不偿失,这样非但不能围魏救赵,反而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停一下,杨元庆又道:“这条计策的关键就在于隋突之战结束,这样隋军就能腾出手来,李世民不敢轻易北上河东,所以我才急急南下,只要我在河东郡露面,李世民就能知道隋突战役已经结束,他不敢再轻举妄动,而且防止万一,我又从河内郡调一万人增防河东郡,这样,便可以实施这条围魏救赵之策了。”
  杨元庆刚说到这,只见远处奔来一队人马,为首大将正是镇守河东的主将来护儿。


卷十九 励精图治正当时 第一百零六章 雪夜踏关
  在河东郡的防御主将上,杨元庆一直在考虑最优人选,作为河东主将,首先是要稳重,其次则要有名气,能震得住关中唐军,使其不敢轻举妄动,杨元庆先想到的是秦琼,但秦琼虽然稳重,但名气不够大。
  这样一来,来护儿便成了最佳人选,他是隋朝老将,在军中极有资历,无论权谋兵法,都是上佳人选。
  唯一的遗憾就是年事已高,不过杨元庆不需要他征战,只要他能替自己守住河东郡,那就是天大之功了。
  “楚王殿下来得好快!”
  来护儿笑呵呵迎了上来,在马上抱拳施礼,“殿下一路辛苦了。”
  杨元庆心念一转,便明白过来,急问道:“莫非太原有消息传来?”
  来护儿点点头,“昨晚半夜太原传来急报,让我转告殿下,有一个好消息。”
  “可是三万突厥骑兵的消息?”
  这是他最关心之事,楼烦郡和太原郡除了太原城未受损外,其余县城皆被破坏焚烧殆尽,死亡上万人。
  这令杨元庆极为恼火,他临走前着令李靖和秦琼,联手歼灭这支突厥军,所以来护儿提到好消息,他首先便是想到此事。
  “正如殿下所想,就是三万突厥军之事,他们听说马邑突厥兵败,便从井陉转道河北,卑职估计他们是想去辽东,太原急报上说,秦将军率两万军堵住了井陉关,侯莫陈乂将军率军一万,扼住了东面的土门关,这样便将三万突厥军困在井陉之内。”
  这个消息令杨元庆大喜,他立刻回头令亲兵道:“立刻发鹰信去鄯阳县,命李靖再向土门关增援一万军,务必将突厥人困死在井陉内。”
  三万突厥军被困井陉,迟早必亡,搬去了杨元庆心中的一块大石,但此时,他更关心的是关中和洛阳的情况。
  “走吧!去城内再详谈。”
  一行人加快马速,向河东城疾奔而去。
  ……
  河东郡衙议事堂内,杨元庆的亲兵们很快拼出了关中地区的沙盘,沙盘只有一丈大小,分解为十六块,便于携带。
  杨元庆站在沙盘前,凝视着关中地形,却在聆听来护儿关于洛阳战况的汇报。
  “洛阳战役打得很惨烈,二十万唐军连续三天攻城,死伤至少数万人,但城池还没有攻下,听探子说,王世充逼迫全城男女皆上城防守,又在城头上浇水,使城墙光滑无比,唐军很难攻城。”
  杨元庆微微叹了口气,“不得不承认,王世充很善于打仗,不过……他最后还是会守不住。”
  这时,旁边新任河东郡太守魏征起身施一礼道:“王世充待民残暴,百万人的大都最后凋零破败,他在洛阳是民之不幸,殿下何必为他伤感?”
  杨元庆看了魏征一眼,笑了笑,“我不是为他伤感,若是我攻下洛阳,我也会杀他平民愤,魏太守不必想得太多。”
  不等魏征再说话,杨元庆便对来护儿道:“不提洛阳了,来将军说说关中和长安的情况。”
  来护儿取过木杆指向长安道:“现在唐军倾巢而出,蜀中和荆襄几乎无兵,不过长安还有一万羽林军和一万金吾卫,另外,在潼关和蒲津关还有五千守军,由蒲津关守将王长谐和潼关大帅李神通率领。”
  杨元庆眉头一皱,“李神通怎么在潼关当大帅?”
  来护儿冷笑一声道:“听说只是临时兼任,李神通准备出任洛阳留守,现在潼关等唐军攻下洛阳,他就要上任了。”
  杨元庆沉思片刻,毅然道:“那就今晚出兵,夜袭蒲津关。”
  ……
  入夜,空气清晰而寒冷,一轮孤月挂在深蓝色的夜空,星辰寥寥,清冷的月辉撒在大地,雪月相映,使大地变得格外清亮,宽达十几里的黄河早已冻得结结实实,厚厚的白雪覆盖在河面,没有人走过的踪迹。
  自从银钱事件后,唐朝已经断绝了和隋朝的贸易往来,严禁商人过河,也不准河东商人进入关中,再加上战争持续不断,使得隋唐之间几乎断绝了往来,偶然会出现的人影,大部分都是两军派去的探子。
  在清冷的月光下,一支约万余人组成的骑兵队正在河面上疾速踏雪而行,直向对岸的蒲津关进发。
  蒲津关是秦晋之间的一道险关,也是古渡口所在,蒲津关以北的黄河两岸皆是悬崖峭壁,也就是著名的秦晋大峡谷,或者再北上两百余里,可以从禹门渡过河,然后沿驿道南下。
  但走禹门渡,时间上已来不及,隋军只能从蒲津渡入关中,离蒲津关还有七八里时,杨元庆手一摆,队伍渐渐停止了前行,从河面向西望去,已经隐隐可以看见西岸黑黝黝的山体轮廓,蒲津关便矗立在两边的悬崖峭壁之中。
  杨元庆远远凝视着关隘,他在等待着前锋的消息……
  月光下,一支商队无声无息地上了渡口,沿着斜缓的山道向一里外的蒲津关而去,商队约两百余人,牵着三百多匹毛驴和骡子,满载着箱笼草包等各种货物,几匹毛驴上打着旗帜,旗帜上写着‘蒲南商行’四个字,看得出这是一支规模很大的商队。
  为首的商人叫做张元重,是河东郡的商人领袖,体重足有两百斤,又高又胖,走路都困难,必须坐在乘舆上,由四人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