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下枭雄-第11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高士廉的意思是提醒他,荆襄战役的重要,关系到整个大唐战局,这一战他必须打,就算是引蛇出洞他也要去,一旦江夏军增援江陵,江陵城破,那荆襄战役就很难再挽回了。
  这不仅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也是唯一的机会,李孝恭一咬牙道:“我亲自率五万军增援江陵,务必全歼杨元庆的隋军。”
  他又对杨恭仁道:“我去江陵,荆襄防御就拜托杨尚书了。”
  杨恭仁知道李孝恭决心已定,无法再劝,只得暗暗叹息一声,躬身道:“愿为殿下守城!”
  ……
  向城县位于淯阳郡和南阳郡的交界处,这一带山高林密,人烟稀少,县城位于群山环绕中,一条官道绕县城而过,直接通向北方。
  在距离官道以西约十里处,有一座宽三里,长十几里的山谷,叫做藏兵谷,传说曹操曾经在这里藏兵而得名。
  不过此时的藏兵谷确实有一支三万人的军队,已经在山谷里驻扎了数天,大帐密密麻麻布满了山谷。
  在一顶大帐前,高子开坐在一块石头上全神贯注地读着兵书,这是徐世绩借给他的兵书,最近几个月他酷爱兵书,他已经决定由悍将转变为儒将,文武双全,徐世绩就是他的师父。
  “高将军!”
  一名偏将笑着走了上来,“又在看兵书啊!”
  “闲得无聊,看兵书解解闷。”
  高子开笑了笑问道:“找我有什么事吗?”
  偏将有些为难道:“弟兄们让我来问问,究竟要几时才北上,大家实在是在山谷里呆腻了,而且大家都很担心颍川郡的乱匪。”
  高子开狡黠一笑,“我几时说要北上了?”
  偏将一怔,“将军不去镇压郝孝德造反了吗?”
  “什么乱匪,郝孝徳早就死了,只不过消息封锁得很严罢了,早就死的人,只能在阴曹地府里造反罢。”
  偏将完全糊涂了,他挠挠后脑勺,“高将军,我不懂你意思。”
  高子开微微笑了起来,“这就是谋略,懂吗?兵不厌弃诈,我们若不离开南阳郡,隋军怎么可能增援江陵呢?”
  偏将恍然大悟,他有点懂了,“那……那我们几时回南阳?”
  “等!等总管的命令,耐心一点,很快就会有消息了。”
  他话音刚落,远处山谷口传来了急促的马蹄声,高子开腾地站了起来,直觉告诉他,他要等的消息来了。
  一名报信兵骑兵飞奔而至,奔至高子开面前翻身下马,单膝跪下禀报,“启禀高将军,总管急令!”
  报信兵将一封命令呈给了高子开,高子开打开命令看了一眼,笑了起来,对手下亲兵令道:“通知所有将领,准备南下襄阳!”
  ……
  入夜,一层薄薄的轻雾笼罩在长江之上,一般夜晚,长江上很少行船,更何况是这样的雾夜。
  但今天晚上江夏城却有点反常,江边站满了准备上船,黑暗中人头密集,足足有四万余人,在大江上停泊着三百余艘大江船,这是原来萧梁军的船队。
  一队队士兵踏着船板向船上走去,在一座高地上,杜伏威正凝视着士兵们上船,这时他回头对副将李海岸道:“李将军,江夏城就交给你了,虽然有两万军队守城,但希望你不要有半点大意,江夏城是隋军后勤重地,不可有失。”
  李海岸也是隋军大将,被杨元庆安排为杜伏威的副将,这次杜伏威奉命进军襄阳,配合徐世绩攻打襄阳城,杨元庆便指定李海岸率两万军镇守江夏城。
  李海岸点了点头,“请杜将军放心,江夏城绝对万无一失,无论谁来挑战,我都严守不出。”
  “那我就放心了,希望我们凯旋时相见。”
  杜伏威微微一笑,催马冲下高地,向江边大船而去。
  “杜将军,一路顺风!”
  两个时辰后,四万大军全部上了船,船队起动了,穿过大江,进入了汉水,沿着汉水浩浩荡荡向襄阳城而去。
  ……
  正如杨元庆所言,荆襄本是一体,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当杨元庆用计将李孝恭的援军调出襄阳城后,襄阳城的兵力只剩下三万人,而这时,南阳郡的四万隋军和江夏郡的四万大军,都分别向襄阳城方向浩浩荡荡前进了,将以八万大军攻破襄阳城。
  就在杜伏威军队离开江夏城前往襄阳城的同一时刻,另一支从夷陵县赶来的三千骑兵渡江抵达了隋军大营,杨元庆率军已等候他们多时了。
  统帅这支军队的将领是大将刘滔,是王君廓的部将,他被士兵领到营门前,杨元庆金盔铁甲,立马和数十名将领一起站在营门前。
  在大营内,一万五千骑兵已整军就绪,随时准备出发,没有手执火把,黑暗中只隐隐看见无数的黑影。
  而此时是四更时分,正是夜色最黑暗之时,城头上看不见隋军军营中的任何调动。
  刘滔快步上前,单膝跪下行礼,“卑职刘滔,参见殿下!”
  杨元庆摆摆手一笑,“刘将军一路辛苦了,请起吧!”
  刘滔站起身又道:“卑职带来三千骑兵,请大将军调遣。”
  杨元庆回头对王君廓令道:“把三千军队编入队伍中,准备一同出发了。”
  “遵命!”
  王君廓骑马跟着部将刘滔快速向三千骑兵而去,他带领骑兵队进入军营,将三千骑兵安置在队伍中,至此,一万八千骑兵已经完全准备就绪了。
  杨元庆回头深深看了一眼不远处黑黝黝的江陵城墙,毅然下达了命令:“全军出发!”
  一队队骑兵离开了隋军大营,声势浩大的骑兵队跟随着杨元庆逶迤向北而去……
  城头上,唐军大将刘方智站在城垛前久久地注视着隋军大营,他的目光十分复杂,没有人知道他在想什么?
  这时,一名亲兵飞奔而至,“将军,府中管家来了,说有事找将军。”
  刘方智一怔,这么晚了还来找他做什么?
  他转身向城下走去,城下刘府的管家正在等着他,见刘方智下城,管家连忙上前道:“老爷,夫人请你回去一趟。”
  “有什么事?”刘方智有些不高兴地问,从来没有这么晚来找过他。
  管家上前在他耳畔低语几句,刘方智一下子愣住了。


卷二十 长风破浪会有时 第四十九章 萧家试探
  刘方智怎么也想不到,居然有客人在四更时来拜访他,这是不符合正常交往礼仪,除非是另有所图,想到‘另有所图’,刘方智立刻打马向府宅里奔去。
  整个襄阳城内一片漆黑,包括刘府也是黑沉沉的,只有会客堂内亮着灯光,客堂内,萧彦钦正背着手来回踱步,虽然他也知道四更时来访极不礼貌,但萧府周围一天到晚都有士兵巡逻,只有三更以后巡逻士兵减半,才能找到机会。
  这时,堂外传来一阵脚步声,刘方智出现在门口,“萧兄,这么晚还有闲情雅致来做客吗?”刘方智笑得十分爽朗,静夜中笑声传得很远。
  萧彦钦慌忙上前躬身行一礼,“这么晚来打扰贵府休息。实在是过意不去,望将军见谅!”
  刘方智的家族也是江陵大族,虽然不能和萧氏的名门郡望相比,但也算是一郡豪门,而且是江陵土人,几百年来一直住在江陵城,这也是柴绍重用他的一个原因,想笼络江陵地方势力。
  而萧氏家族虽然是名门郡望,但毕竟是前几年才从外地迁来,其实更多是得到了萧铣的全力支持和沾了萧氏贵族的光,平日里两家往来也并不多,不过都是本地人,抬头不见低头见,彼此之间也很客气。
  更重要是,刘方智知道萧家底细,知道他们是从敦煌迁来,而并非他们自己对外宣扬的那样从丹阳郡迁来,这种事情可以瞒过柴绍这样的外来强龙,却瞒不过土生土长的刘氏地头蛇。
  知道了萧氏是敦煌迁来,刘方智便猜到了隋朝官场中的敦煌派系极可能和萧家有关系,那么萧琎是萧家的什么人?
  刘方智城府很深,从不会轻易让人知道他的真实想法是什么?他知道萧家的底细,甚至他的心腹将领余寿仁收了萧家贿赂,私放萧家子弟出城之事,他也知道,只是他从来不发一言。
  刘方智笑眯眯一摆手,“贵客上门,不在早晚,萧兄能上门,这就是刘府的荣幸,请坐!”
  两人分宾主落座,萧彦钦叹了口气,“本应该正常时分来拜访,只是萧宅前后总是有一些士兵往来,实在是不便,请刘将军见谅。”
  刘方智当然知道那些士兵是柴绍派去监视萧府等十户江陵名门,他呵呵一笑,“那是柴大将军为了保护萧家的安全,派万一江陵城发生骚乱,会有军中的散兵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