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下枭雄-第68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窦威是投桃报李,刚才裴寂力主换回窦诞等人,令他心中感激,这个时候他也要支持裴寂的意见。
  这时朝堂重臣纷纷发言,赞成增兵者多,主张撤回者少,李渊终于下定决心,“朕就决定派援兵出弘农郡,不知各位爱卿推荐何人为帅?”
  工部尚书独孤怀恩上前施礼道:“陛下,臣推荐齐王元吉为援助主帅。”
  这也是李渊治军的一个惯例,军队主帅必然会是李氏宗族,很少派外姓人为主帅,这样可以保证军权牢牢控制在他的手中,所以唐军中也有很多派系,如李世民派系、李建成派系、李元吉派系、李神通派系、李孝恭派系、李孝基派系等等,偶然有外姓人,也是他的女婿或绝对心腹,如柴绍和裴寂等人。
  现在李氏宗族中,李世民在陇西对付薛举,李神通在河西安抚诸郡,李孝基在蜀州应战南蛮叛乱,柴绍夫妻在房陵郡防御南阳朱桀的入侵,太子李建成不会去,长安只有李元吉在负责练兵,只能是他领兵去援助李孝恭。
  这时,一直没有说话的兵部尚书屈突通上前谏言道:“陛下,一战不设两帅,既然有河间郡王为弘农主帅,援军也应由他一并统领,便于调度,再者,臣不赞成裴相国刚才所言,臣以为杨元庆用兵只会审时度势,是否渡河作战,他掌握着主动,不存在他忌惮王世充而不敢渡河的道理,臣至少有八分的把握,杨元庆的军队一定会渡河,至于是渡风陵渡,还是河北县渡口,臣没有把握。”
  屈突通的谏言惹恼了裴寂,他重重哼一声道:“屈突尚书,现在河间郡王遭遇到两军三地的威胁,你却让他一人应对,假如北隋从风陵渡过河进攻阌乡县,难道阌乡县守将还派人去数百里外向河间郡王请示吗?贻误战机不说,还会真正陷河间郡王处于腹背受敌的困境。”
  裴寂又向李渊禀报道:“陛下,这本来就是两个不同的战场,一个是保潼关,兼防御阌乡县,另一个是保陕县,对阵王世充,臣非常赞成独孤尚书的建议,以齐王元吉为主帅,率军东援。”
  裴寂在朝廷内很强势,同时他也是一个极为狡猾的政客,他真正考虑的并不是李孝恭的战局如何,他在考虑如何把窦氏和独孤氏拉到秦王李世民这一派来,所以他力主换回窦诞以讨好窦威,同时反对屈突通也是为了支持独孤怀恩的建议,虽然不是一次就能成功,但长期的潜移默化,一定会让他如愿以偿。
  李渊沉思了片刻,裴寂提到潼关的安全,一下子提醒了他,不仅要考虑弘农郡的战局,也要考虑潼关的安全,屈突通的谏言也有一点道理,可以派重臣辅佐元吉。
  “朕准了,封齐王为潼关大元帅,兵部侍郎赵慈景为行军长史,率军三万东援弘农郡。”
  圣旨下达,齐王李元吉当天晚上便率两万军浩浩荡荡开向潼关,连同潼关本身的一万军队,共计三万军支援弘农郡。
  ……
  齐王李元吉率领大军是在第三天抵达了潼关,此时潼关前往华阴县的官道上挤满了西撤的洛阳民众,这些都是大业元年被强制迁去洛阳的关中人,洛阳暴涨的米价使他们思乡若渴,纷纷举家迁回自己的故土。
  此时洛阳民众西撤运动因即将爆发的战争而中断,这一批人是从弘农郡迁来,也是最后一批西迁的关中人。
  李元吉率领两万唐军也在官道上向东行军,和无数逃难的民众擦肩而过,前方不远处便是,李元吉目光冷漠地打量着这些逃难民众,从太原败退回来后,他被父皇一顿斥责,不准他再领兵,只让他负责练兵,这使他心中一直不高兴,心中充满了一种暴虐的冲动,他想杀人,但在长安他不敢,现在出了长安,他心中暴虐的欲望越来越强烈了。
  这时,一名老人步履蹒跚,行人太挤,他没有站稳,身子一歪,正倒在李元吉战马旁,李元吉战马急向旁边避让,使李元吉的身子剧烈晃动了一下。
  李元吉勃然大怒,他抽出战刀,侧身一把抓住老人头发,猛地一刀砍下……
  周围路人一片惊呼,跌跌撞撞向地里奔逃,李元吉哈哈大笑,随手将人头扔进人群中,更引起一片恐惧的惊叫。
  李元吉用布擦去战刀上的血,收刀入鞘,继续前行,仿佛什么事都没有发生一样。
  队伍最后到潼关前,这里两边有不少店铺,家家都开张营业,卖干粮和一些日常用品,生意很不错,最后离开的是一批大户人家的家眷和子弟,他们买了不少东西,每家店铺前都挤满了客人。
  这时,一辆描金马车从军队旁边驶过,跟着四名随从,车窗里露出一张长得极为娇媚的俏脸,女子年约二十岁,一双狐媚眼勾人魂魄,满头珠翠,她却在好奇地打量浩浩荡荡开来的军队。
  李元吉一眼看见了这个女子,他的眼睛蓦地一亮,直勾勾地盯着她,李元吉动心了。


卷十五 风起云涌河东道 第二十五章 抢人事件
  李元吉回头望着马车远去,他眼睛里的贪婪之色尚未消褪,李元吉的亲兵们早已心领神会,齐王殿下看上的女人,怎么可能让她跑掉,有两人急忙去打听,片刻回来禀报,“殿下,那女人便是洛阳名妓苏万春,听说已被李孝恭副将黄君汉收为小妾。”
  李元吉眼中光彩更加炽热,原来是她,早有耳闻,据说几年前有人曾千金买她一宿,李元吉倒不在意什么黄君汉的小妾,黄君汉在他眼中屁都不是,只是这个女人是名妓出身,自己若收纳,他父皇知道后必然会震怒。
  这时一名亲兵替他出主意道:“殿下可以在别宅养她,不让她进府,圣上就不会知道。”
  李元吉点了点头,这是个好办法,他立刻给亲卫们使了一个眼色,百余亲兵迅速调转马头,向那辆马车追去。
  李元吉得意一笑,催马向关城内奔去。
  从李元吉看上那个女子到亲兵们前去追赶,并没有太大的动静,这些过程一般人不会注意,但有心人却不同,左面第二家的店铺名叫张记杂货铺,掌柜姓张,是一名三十余岁的壮汉,他一面给客人称果子,同时也将李元吉的一举一动都看在眼中,他见李元吉的亲兵已经追去,便立刻找来一名伙计,低声嘱咐几句,伙计转身迅速离开了店铺。
  大约过了大半个时辰,伙计回来了,给张掌柜使了一个眼色,张掌柜立刻跟他到了小店后面,后面是一条小河,小河内停了几艘小船。
  “看到什么了?”
  “卑职看见那女人已被李元吉的亲兵抢走,往华阴县方向去了。”
  张掌柜的真实身份是北隋的情报探子,杨元庆的情报体系经过数年的建设,已经渐渐形成一个巨大的情报网,情报官员隶属于内卫府,由内卫府将军魏贲统帅,这个张掌柜名叫张少华,军职是校尉,是长安情报堂的副手,负责收集潼关和蒲津一带的情报,这家张记杂货铺便是他们的情报中心,今天他们在观察李元吉带来的援军,却无意中发现了李元吉抢夺女人的一幕。
  “那个女人的身份能确认吗?”
  “卑职问过那女人的随从了,女人确实是李孝恭副将黄君汉的小妾,原来是洛阳名妓。”
  伙计话音刚落,远处官道上疾奔来两名骑马之人,满脸是血,正是那个女子的随从,他们也是黄君汉的亲兵,本来是护送主将小妾回长安,不料在潼关却被李元吉抢了,还杀了两名兄弟,两名亲兵又惊又怒,赶回去向主将禀报。
  张少华注视着两人进了潼关,他特殊职业的敏感性使他立刻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个情报的重要,他当即回屋写了一份情报,吩咐伙计,“放鹰给河北县!”
  ……
  夜晚,河北县城,杨元庆正在第二次会见王世充的特使王仁则,双方同盟合作的意向已经达成,下面是一些细节商谈。
  “殿下,我叔父虽然控制了军器监,可以直接把三千军匠送过黄河,但如果要送他们家属,则需要户部和京兆尹的协作,可能没有这么快,叔父的意思是,请殿下稍微等一等,人一定送来,只是希望给我们一点时间。”
  王仁则一边说,一边偷偷地瞥向坐在一旁的杨师道,他心中很震惊,礼部尚书杨师道怎么会出现在杨元庆的大帐中?难道皇泰帝也在和杨元庆暗中联系吗?
  想想又不可能,杨元庆不可能在皇泰帝使者的面前谈论和他们的合作,那只有一个解释,杨师道已经投降了杨元庆。
  杨元庆看出了王仁则心中的不安,便笑道:“杨尚书过去是洛阳的兵部尚书,但现在是我的行军长史,王将军不用太担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