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下枭雄-第8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他不能一口答应,让李密觉得太容易了,温大雅脸上露出为难之色,沉吟一下又问:“不知魏王殿下第二个条件是什么?”
  “至于第二个条件嘛!”
  李密拖长了音调,语气变得冰冷起来,“我要一个人头,封德彝的人头,作为结盟条件。”
  温大雅吓了一跳,第一个条件还是他装模作样,但第二个条件他就真的不能接受了,怎么可能!封德彝现已是唐朝的内史侍郎,已是显耀高官,唐朝怎么可能再把他的人头交给李密,否则,以后谁还敢投靠唐朝。
  “第二个条件有点强人所难,请魏王三思。”温大雅委婉地拒绝了李密的第二个条件。
  “这样我就很遗憾了,我本想和唐朝结盟,可惜啊!”李密摇了摇头,言语中充满了遗憾之情。
  “殿下,可否换一个条件,将心比心,如果唐朝提这样的条件,殿下能接受吗?”
  李密仰头想了片刻,眼中露出一丝狡黠的笑意,“既然是强人所难,那我只好换一个条件了,好吧!我不勉强唐朝,我就换一个条件,我要十万匹绢布。”
  这才是李密的真正条件,封德彝的背叛虽然令他恼火,但那只是面子上的损失,现在李密更看重的是实际利益,粮食、布匹这种最现实的财物,用一个封德彝人头换取十万匹绢布,这可是大买卖。
  温大雅一下子明白了李密的意图,他心中暗骂一声无耻,好在这个两个条件都没有触犯了土地和人口的底线,他可以答应。
  “魏王殿下还有别的条件吗?”
  “别的就是希望我们双方能以诚相待,共同对付隋军南扩。”
  温大雅郑重地点了点头,“就凭魏王殿下‘以诚相待’四个字,两个条件我都答应了。”
  ……
  温大雅离去,邴元真也退下了,房间里只剩下房玄藻和李密两人,房玄藻是坚决反对和唐朝结盟,他并不像邴元真那样存有私心,而是他认为和唐朝结盟,是战略上的失误。
  “王爷可意识到我们魏朝和隋唐相比还缺什么?”
  这一点李密心知肚明,他负手慢慢走到沙盘前,久久凝视着沙盘,良久,才叹口气道:“我现在最缺的就是人口。”
  “王爷说得不错,唐朝有关中和巴蜀,又占据了富庶的荆襄,人口众多,而隋朝有河东和丰州,我听说丰州正陆续向河北迁移人口,这些都是极为重要的战略资源,而我们就缺少一个像关中或者河东那样人口密集之地,所以实力上始终比不上隋唐两朝。”
  房玄藻看得很透彻,说出了李密现在最大的软肋,其实李密还有一个软肋,那就是名不正言不顺。
  虽然他俘获了杨倓和萧后,那隋朝的皇后和太孙,而他建立的朝代却叫魏朝,军队也叫魏军,这就有点不伦不类,使他丧失了正统,萧后和杨倓的政治优势也没有能发挥出来。
  但和名正言顺相比,没有战略之地的软肋更为严重,他为什么提出要三十万石粮食为条件,就是因为他的军粮严重不足。
  他占据的地盘根本无法养活二十万大军,只能用军队屯田,但军队屯田也解决不了燃眉之需,没有人口,就没有粮食和赋税,也没有兵源,这是李密最大的软肋。
  而房玄藻知道李密的问题所在,他也想到了应对之策。
  “王爷,其实我们可以向南方发展,以江都为都城,以吴越之地为腹地,北可控江淮中原,南可达吴越三闽,足以和隋唐三分天下,如此,为何要替唐朝卖命,被它所利用?”
  房玄藻的一席话使李密有些动心了,虽然在隋朝前期,南方经济人口不能和北方相比,但在隋末大乱中,北方遭受极大破坏,大量人口南逃。
  相反,江南遭受战争破坏却相对小一些,反而成为经济发达之地, 虽然在隋末后期,江南也有李子通、杜伏威等人的造反,但在那个时候,各个诸侯都已经比较重视民生,不再掠夺杀戮,懂得放水养鱼了。
  李密首先想到的是江都城,城池高大宽阔,人口众多,后来成为隋朝陪都,是一座可以和太原、长安媲美的大都城,若能得江都,那他就可以直接登基称帝。
  “这件事让我再好好想一想,再想一想!”
  房玄藻其实也不是要李密立刻答应什么,毕竟事关重大,不可能一下子答应什么,同时也不是要他反悔和唐朝结盟,关键是只要李密心中有自己的利益,他就会悠着点,不会倾尽老底替唐朝卖命。
  “那卑职告退了!”
  ……
  李密独自一人负手站在沙盘前,他又想起了往事,其实说起来他和杨元庆的渊源很深,当年第一个赏识他之人便是杨素,他在牛背上读书,被杨素看见,一番交谈之下深以为奇,命儿子玄感和自己交往。
  杨玄感是他平生第一挚友,包括杨玄感的造反,也是他一手策划,但却没有想到,他现在最大的敌人,竟然是杨玄感的儿子,杨素之孙,使他深感人生际遇之奇妙。
  李密又负手走到窗前,望着远方绚丽的晚霞,将整个天空都染成了紫红色,李密最后悔之事,便是击杀了张须陀,正是击杀张须陀,使他和杨元庆结下了不解之仇,他们之间的恩怨只能是至死方解。
  这个死结让李密忍不住长长叹了口气。


卷十八 西风残月冷沙场 第四章 江淮伏威
  隋末各路乱匪之中,势力最大的有三家,第一是瓦岗翟让、李密,第二是河北窦建德,第三就是江淮杜伏威。
  杜伏威的势力主要在淮南,在江都郡以西,江淮之间的广大土地,包括历阳郡、丹阳郡、钟离郡、淮南郡、庐江郡五地,有兵力十余万人,其中最精锐之军有四万,被称为‘上募’军。
  江淮一带也并不是只有杜伏威一支势力,只是杜伏威最为强大,此外还有吴郡沈法兴和余杭李子通,以及江都郡陈棱,这四支势力占据着江淮和江南。
  陈棱在宇文化及兵败后逃回了江都,手下有一万多残军,他利用隋朝留下的粮食和物资重振旗鼓,赈济灾民,招募士兵,渐渐使兵力扩充到了三万人,据守江都城。
  在江南、江淮四大势力中,李子通和沈法兴皆奉李密为主公,陈棱自立为江都王,而杜伏威则是效忠于洛阳皇泰帝,去年被皇泰帝封为淮王、淮南五郡兵马总管,但此时,洛阳王世充篡位,使杜伏威处于一种深度迷茫之中。
  这天下午,一支小商队赶着数十匹满载货物的骡马走进了历阳城,商队为首之人正是从太原而来萧琎,二十几名士兵扮作商队伙计,保护萧琎一路南下。
  他们要穿过李密的势力范围,不可能披甲戴盔、穿着朝服南下,只能改扮成商人,历阳是杜伏威的都城,人口密集,商业繁华,城内客商来来往往,叫卖声此起彼伏。
  萧琎带来的是北方皮毛,在江淮一带比较少见,一进城便被几家商铺的掌柜围住了,争着要买他带来的皮毛。
  他们把毛皮脱手,便在城门附近找了一家客栈,众人进了客栈,这是一家历阳城内颇有名大客栈,掌柜姓王,四十余岁,长得肥肥胖胖,看起来十分和蔼和亲。
  手下们去休息了,萧琎则找到了掌柜,他有一些事情需要问问掌柜,两人在后堂坐下,王掌柜命伙计上了茶,笑眯眯道:“听萧兄口音好像是北方人,偏偏萧兄又是江南大姓,这倒是有点少见。”
  “这很正常啊!隋破南方,被送往北方的南方大姓不计其数,我不过是其中一人罢了。”
  “这倒也是!”
  王掌柜又笑眯眯道:“这次来历阳,除了卖货外,还有什么别的事情吗?”
  本来是萧琎想打听一些消息,不料却反被掌柜盘问,他笑了笑,“也没什么事?只是还想找几个流落江南的亲人,倒有件事想向掌柜打听一下。”
  “你说,只要我知道,一定奉告。”
  萧琎沉吟一下道:“我和几个洛阳朋友走散了,也是商人,他们也要来历阳县,不知这两天,历阳县可有从洛阳过来的人?”
  萧进是想打听王世充的使者,他知道杜伏威原本是效忠皇泰帝,现在皇泰帝被废,王世充篡位,他肯定会派人收买杜伏威,就不知使者到了没有?
  “从洛阳来的?”
  掌柜想了想,笑道:“三天前倒是有一队人马从洛阳来,不过不是商人,听说是使臣,别的洛阳人就没有听说了。”
  萧进的心顿时一沉,王世充果然派使臣来了,就在这时,外面忽然传来一阵喧闹,一名伙计跌跌撞撞跑进来。
  “掌柜,外面冲进来好多士兵……
  王掌柜腾地站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