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301-为历史流泪-第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伊拉克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是人类早期文明的摇篮之一,具有十分丰富的历史遗存。历史学家说,只要局势平静下来,在这里几年的考古发掘就足以改写人类早期文明的历史。但是,此次战争所带来的盗墓狂潮,却正在摧毁着全世界考古学家的这一梦想。    
    来自伊拉克文物部门的估计说,目前,伊拉克境内至少还有1万多个历史遗迹等待发掘,但是其中不少已经被盗贼抢先光顾了。伊拉克文物管理部门的专家穆罕默德说,目前,巴格达陷落导致的权力真空和抢劫风潮虽然已经基本平息,但是散落在伊拉克各地的古迹依然无法得到很好的保护,来自各国的文物大盗可以随意进出并且轻易地把赃物带出国境。他说:“战争首先解放的,也许正是这些胆大包天的盗墓贼。”    
    在伊拉克,盗墓者趁着夜色将古迹里的东西成箱搬走已不是什么秘密。已经在地下埋藏了5000多年的文物,成为这个战后混乱依旧的国家无法诉说、无法抗议但同样无力自卫的受害者。穆罕默德说,虽然没有飞机导弹,盗墓贼们用的只是手铲和手电筒,但是他们比任何高科技的武器都更具破坏性,“占领者自顾不暇,根本无力负起对历史的责任,这是对历史的犯罪”。    
    他说,在巴比伦寂静的旷野里,“阿里巴巴”们在无人看管的庙宇、宫殿和坟墓中大肆掠夺,拿走了稀世珍宝,也切断了历史留给未来的线索,使一些人类早期文明的秘密成为永远解不开的谜。    
    “没有人知道那里究竟还有什么,所以也就没有人知道到底丢了什么。历史在被发现之前就已经丢失了。”他说。    
    伊拉克纳西里耶省文物局局长哈姆达尼说,文物的走私从10多年前伊拉克遭受制裁初期就开始了,但是在过去战后的一年里,这类行为急剧增加,发展为有组织的国际性犯罪风潮,“现在,伊拉克的文物珍品每天都通过秘密渠道被运送到中东、欧洲、美国等地的富豪手中”。    
    哈姆达尼说,盗墓贼主要是一些贫穷的村民,一套楔形文字残片在他们手里也许只卖13美元,但是在国外值好几万美元。“它们实际上是无价的,因为它们的数量是十分有限的,被贩卖一件就少一件。”    
    最近,在伊拉克南部的联军士兵已经开始驻守一些重要的文物古迹,但是相比于庞大的古迹群落来说,他们能抽出的兵力实在有限,所追缴的东西也只是凤毛麟角。    
    伊拉克国家博物馆的导游迈赫迪希望我们能帮他呼吁国际社会对这一问题更多的关注。他看着空荡荡的展厅说:每一件文物的丢失,都意味着人类早期一段记忆的丢失。这对人类来说,“就像孩子丢失了母亲”。


第三部分第35节 逊尼三角地之谜(1)

    驻伊美军准备行动    
    想到不知道哪天哪架飞机就得从天上掉下来,我的心里也充满对他们的同情。拿枪的人并不总是强者,占领者的身份使得任何盔甲也不能保障他们的安全。    
    大年初四的早晨,巴格达再次传来巨大的爆炸声。我后来了解到,这是一次火箭袭击,但是所幸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但各大通信社都在爆炸后抢发快讯,我们也着实忙乱了一阵。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联军总部传来的消息说,一架隶属于美军101空降师的OH…58D直升机当天傍晚在伊拉克北部城市摩苏尔附近坠入底格里斯河,两名飞行员失踪。    
    这位发言人对新闻界说,这架美军飞机是在对一艘在底格里斯河翻船的美军巡逻艇进行搜救时坠毁的。飞机在坠毁时曾触到高压线,但是目前还不能确定飞机是在触到高压线后坠毁还是被反美武装分子击落的。据悉,此前的翻船事故已经造成两名陪同的伊拉克警察和一名当地翻译死亡、一名美军士兵失踪。    
    拿枪的人并不总是强者    
    2004年以来已经有至少5架美军直升机在伊拉克坠毁。2003年伊拉克战争期间曾经有当地农民用步枪击落美军直升机的消息,尽管很多人不信,但美军的确在这里损失了太多的直升机,人们已经开始在问:为什么美国的飞机一到伊拉克就特别容易往下掉。    
    实际上我们对美军飞机并不陌生。每天都有美军直升机从我们头顶飞过,无论白天黑夜,它们巨大的轰鸣肆无忌惮地滑过巴格达的天空。渐渐地,飞机一来我就神经质地头疼。每次飞机飞过,高度都很低,仿佛在楼顶就能伸手触摸似的。一般这些飞机两侧的门都大开着,全副武装的士兵坐在门边,有的腿还吊在空中,十分警惕地注视着地面的一举一动。想到这些整天在天上飞来飞去的大兵,不知道哪天哪架飞机就得往下掉,我的心里也充满对他们的同情。    
    拿枪的人并不总是强者,表面看来横行霸道的人实际上是最为自己的安全担忧的。大兵也是和我们一样的人,占领者的尴尬身份使得任何盔甲也不能保障他们的安全,谁又能知道他们内心的恐惧呢?    
    摩苏尔位于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北部约400公里处,那里是目前反美暴力活动最频繁的“逊尼三角地”的最北端。这个所谓的“逊尼三角地”北起巴格达以北400公里的摩苏尔,西至巴格达以西110公里的拉马迪,东至巴格达东北60公里的巴古拜,萨达姆的老家提克里特、被称为“抵抗之都”的费卢杰,还有经常发生炸弹袭击的萨迈拉、拜拉德、哈勒迪亚等城镇均坐落于此。目前,伊拉克境内绝大多数反美武装袭击都发生在伊中北部逊尼派阿拉伯人聚居的三角地区。    
    在为一次次的伤亡叹息的同时,我也在思考这样的问题:“逊尼三角地”为什么成为战后伊拉克抵抗势力的核心呢?    
    这个题目布置了,大家讨论,最后形成了一些主要的观点,认为这一局面的形成与这一地区前伊拉克军队人士集中、美军占领者对逊尼派的强硬镇压以及逊尼派阿拉伯人对占领当局扶持起来的临时管理委员会不满有关。    
    在推翻萨达姆政权之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联军当局解散了40万伊拉克前军队以及国防部、新闻部及前政权的情报部门等核心部门,而这些部门中相当多的人都和萨达姆一样来自这一逊尼派聚居的三角地带。例如,费卢杰之所以被称做“抵抗之都”,与大部分前伊拉克情报人员来自费卢杰镇不无关系。这些前军队和政府的职员被解雇后,绝大多数找不到适当的工作,难以维持生计。在反美武装势力的积极招募下,很多人很快就加入了暴力袭击行列。    
    同时,据有关部门估计,伊拉克战争及此前长期的制裁还使伊拉克的工业基础几近瘫痪,有超过800万的人失去了工作。作为战争和长期经济萧条的结果,目前伊拉克的失业率超过了50%。战后,除了一部分为联军和外国商人工作的人之外,普通伊拉克人的生活水平整体下降。这些也都促使一部分人聚集到美军比较集中的逊尼三角地带进行抗击美军的暴力活动。    
    在战后初期,伊拉克的暴力活动主要是抢劫成风、治安混乱。但随后,暴力活动迅速转向反美和抵抗,目前更有将目标扩大为所有外国人和为联军工作的当地人的趋势。这一转变与美军以占领者姿态对当地人尤其是逊尼派阿拉伯人进行粗暴镇压有关。由于从一开始美军就对包括萨达姆家乡在内的逊尼派三角地进行重点防范,频繁搜捕、宵禁,他们滥伤无辜的行动激起了更多当地人的反美情绪,形成恶性循环。当地逊尼派人士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就提到,不少人是由于无法忍受美军在搜索行动中侮辱性的言行而拿起武器的,有人参加反美暴力行动则是为了给被美军误杀的亲朋好友报仇。


第三部分第36节 逊尼三角地之谜(2)

    “萨达姆残余势力”    
    美军习惯于将这些抵抗势力称做“萨达姆残余势力”,但在包括萨达姆在内的绝大部分美军通缉的前伊政权高官相继被擒获后,这一地区的反美袭击虽然在数量上有所减少,但是袭击的激烈度和命中率却有增无减。这说明,反美武装分子的抵抗并不是出自对前政权的忠心和幻想,而是出于对被占领这一事实的激烈反抗。    
    对美国扶持的伊临时管理委员会的组成强烈不满也是“逊尼三角地”反美暴力如此集中的一个重要原因。    
    伊拉克民族、教派构成复杂,但主要有三大派:逊尼派阿拉伯人、什叶派阿拉伯人和主要为逊尼派的库尔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