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五胡乱华-第1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多久,城墙上一名中年人排众而出,大声道:“老夫贾摹,你等何人,何故来此?”

张灵芸还未说话,一名亲卫便出声斥骂道:“大胆,奋威将军讨伐车师前国凯旋而归,你等不出列相迎,反而刀箭相向,是否欲谋反不成?”

中年人也不以为意,拱拱手道:“呵呵,倒是老夫误会了,族内事务繁多,老夫不便出堡相迎,奋威将军请自便即是。”

顿时,张灵芸脸上挂满了阴霾,冷冷的盯视着对方,随后猛一挥手,喝道:“走!”

大军继续缓缓前行,就象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可是云峰却陷入了深思,前世,对于坞堡,他多多少少也了解一些,是特定历史时期的特殊产物。

坞堡始于王莽天凤年间,时值北方大饥,战乱不休,豪强之家纷纷构筑坞堡营壁以求自固。

汉光武帝一统天下之后,曾下令摧毁坞堡,却禁之不绝,由于西北边民常苦于异族侵扰,百姓便常常自行组织武力。至汉未黄巾之乱,因坞堡驻有大批部曲及私军,成为故吏、宾客的避祸首选。

不可否认,坞堡对于守乡护土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坞堡不纳税、不服劳役、不遵王命、圈占大量田地人口,甚至有时据险对抗官军讨伐,形如一个个的独立王国。对于任何一个统治者来说,坞堡既为心腹大患,同时又是拿之无可奈何的一颗毒瘤。

往往政权出现危机时,第一个投敌的就是坞堡,古人重家不重国,只要能保全家族,投敌不算什么,如北方刘曜与石勒辖地,投靠的坞堡至少有上百座,其中有名望者,往往被招至麾下或为官或为谋士,最有名的,当属石勒的首席谋士张宾。

骑在马上,云峰转头向张灵芸问道:“坞堡自视狂傲,目无王法,西平公为何不讨伐拆除?”

张灵芸苦笑道:“拆堡?谈何容易。我凉州境内共有坞堡一十三座,相互守望,互为姻亲,少者部曲两三千,多则达至万余,且部众同宗同族,上下齐心,若要征讨,未必就能胜之。反恐一着不慎,招至大祸临身,因此也就听之任之,只要不公开造反即可。就如方才所见的贾氏坞堡,为其中最大的一座,圈占良田数万顷,人口近十万,其中私军约一万五千人。”说着,摇了摇头,显得无奈之极。

第一百零八章 劝进称王

春季,大地返青,万物勃发,到处都是绿油油的一片,间或有不知名的野花点缀于其中,散发出清新的气息,令人心情舒爽。在这样的天气里,一行近三万人马历经两个多月的长途跋涉,于三月上旬抵达了姑臧。

张寔照例带着文武官员于城门处相迎,尽管之前已经收到了张灵芸派快马送来的缴获清单,可是,当看到随军的一万多辆车驾以及跟在其后的近两万百姓与难以计数的牛马羊骆驼的时候,还是忍不住的一阵目瞪口呆,既使这里面只有一半是属于他的,也令他差点就当场撸须狂笑。

他清楚,眼前所有的资财都是云峰给他带来的,这个人不但战必胜,攻必克,并且每战均能缴获无数。更为难能可贵的是,还能带来大量的百姓归附于他张寔,把此次讨伐车师前国计算在内,经他手已经给凉州带来了五万人丁,在如今这个人力资源稀缺的年代,人口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要知道,凉州一十二郡六十九县,以后世的标准来看,面积为六十七万平方公里,然在册人口只有七十万上下,坞堡不在统计范围之内。这还是永嘉之乱发生以后大批北方士民逃亡来此的结果,永嘉之前在册人口约为四十八万。

其中包括驻军在内,姑臧占了二十万,其余六十八个城池,平均起来一万不到,人均占地面积超过了一平方公里!许多地方根本就是一片荒野,处于未开发状态,可谓是地广人稀。

如今一下子弄进来五万人,说成雪中送碳一点也不过份,对于张寔来说,光是开荒种地,每年缴纳的赋税就是一笔不小的数目,更何况还有大批的商贾投奔,这些人与两手空空的奴仆不同,可是把全副家当都带来了,都是有钱的主。

不由得,张寔看向云峰的目光充满了欣慰之情,同时心里暗暗想着:‘看来,是时候把灵芸许配于他了。’

其它的文武官员包括百姓代表亦是面带着各色表情,这次的队伍比上次战胜蒲洪那次还要壮观。

“快看,那是什么?”典学陈珍突然惊叫起来。

众人纷纷看了过去,顿时,个个都瞪大了眼珠子!队伍中竟然有六头长鼻子大耳朵的大家伙。

“啧啧,瞧那体型,恐怕十头牛也比不上吧?”

“这…这究竟是何物?怎生成了这般模样?”

“此为异兽,可是象征着祥瑞啊!”

众人七嘴八舌的指指点点着。

就在这个时候,张灵芸带着云峰与李柏来到了张寔面前,下马施礼道:“未将见过使君。”

张寔捋了捋须,微笑道:“无须多礼,你三人扬我凉州威风,并带回大量物资人口,实为大功一件,老夫必将重重有赏。”说完,目含深意的看了云峰一眼。

云峰给看的有些莫名其妙,但还是与二人一同道了谢。

这时,陈珍指了指那六头大家伙,问向了张灵芸:“敢问奋威将军,此为何物?”

张灵芸虽然听云峰解释过,但对这些大家伙并不了解,便看向云峰说道:“还是由云将军来解说下罢。”

云峰点了点头,拱手道:“使君,诸公,此物名象,于车师前国国王庄园中所获,产于宁州永昌郡及其以南,性温和,力气大,且通人性,特以此物进献于使君。”

“好,好!”张寔连连点头,开怀大笑道:“难得云将军有心,老夫收下便是。”

站在一边的治中阴预拱手笑道:“此乃瑞兽,天命该使君所得。如今天下大乱,晋祚不振,我凉州与江左几至往来断绝,孤悬于西北一隅。今日上天托云将军之手赐来祥瑞之兆,合该使君称王,请使君顺应天意,继大王位!”

“呃~?”张寔一怔,说实话,他早就有心称王了,如今阴预劝进正合他心意,但历来称王称帝都讲究个‘三推让’。

新朝君王登基,于即位之前,明明心里已经期盼了数年或是数十年,却不能表现出急吼吼的样子,一定要装作心不甘,情不愿。表达出称王称帝,是天命所归,民心所向,是为了大局着想,是百官万民推举的结果,而不是出于个人野心,是迫不得已,推让不过去了才勉强登上了宝座。而且,推让一次二次还不行,不足以说明他的谦虚,必须要推让三次,最后实在没法可想了,勉强顺应民心称王或称帝。

‘三推让’是一个姿态,以借此表现出政权是天命所授,臣民推戴,是合理合法得到的。比如曹魏篡汉,司马氏代魏,都经过了‘三推让’这一最为虚伪不过的仪式。

有了阴预带头,其他官员包括百姓代表也纷纷相劝,并拿出各种理由出来,仿佛张寔不称王,凉州百姓就将生活在水深火热中一般。

云峰却是无比的后悔,他真恨不得把这六头大象给宰了!没事把大象带回来干嘛?谁能料到只是形状长的怪异点,竟然也能被说成是祥瑞的象征?

要知道,张寔称王,对他最为不利。目前张寔为凉州牧,为一地方官员,最多也就是个军阀而已,日后取而代之,毫无礼法上的障碍,可一旦张寔称王,如果云峰再想占据凉州,那性质就不同了,属于谋逆篡位,在民心向背上,就要失掉了一大片。不由得,苦苦的思索起了对策,只是他嘴上和众人一样,也在摆着笑脸向张寔劝进着。

渐渐地,他却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全场只有一个人没有向张寔劝进,而这个人居然是张灵芸!并且还面带不豫之色。

这让他猜测起了个中因由,可是,任他想破了脑袋,也想不出来,按理说,身为张寔的女儿,张灵芸没有任何反对的理由,看来只有找机会从侧面来向张灵芸了解了。

不过,云峰也知道,这个劝进要经过三次,一般要历时好几个月,因此,他还有些时间来从张灵芸身上着手。

对于官员和百姓的劝进,张寔心里已是乐开了花,但第一次他是万万不能答应的,当即向东南方向拱了拱手,正色道:“诶~!老夫身为晋臣,当替主上(司马睿)保土守疆,岂可自行僭位为王?不妥,不妥,此事诸公休要再提,还望莫要陷老夫于不义之中啊。”

众人也都清楚,劝进一次不行,必须要经过三次,便连连改口称赞起了张寔对晋朝的忠心与仁义,并暗暗盘算着下一次劝进的机会,不能再让阴预抢了先。要知道,一旦张寔称王,自已则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