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中枢一木匠-第2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045章 太子少保

一晃夏去秋来,秋收之后,各省的赋税陆续送往京城。每年这个时候,也是九边催饷的日子,尤其是辽东,孙承宗修建关锦防线,花钱如流水一般。孙老头是东林党,再加上辽东最为吃紧,有了银子,当然先给他。

湖广的税赋,按照原定计划,是要拨给岳肃的,不过现在岳肃有钱,朝里的人都知道。反正您生财有道,福王他们要账,您也能压得住,行了,这钱就先安排给更加需要的地方吧。叶首辅这一倒手,湖广的赋税去了辽东,不过他终究也得给皇帝老子一个交待不是。这个借口就是辽东吃紧,孙承宗催钱修建城池,要不然努尔哈赤就打过来了。

相比于保家卫国,不受外地入侵,黄河那点灾民,也就不算什么了。再加上百官纷纷上书,说岳肃现在手里有上百万两银子,赈灾绰绰有余,也不差这点赋税,请皇上以江山社稷为重。

岳肃抄来多少钱,皆是如实奏明朱木匠,朱木匠权衡一番,最后还是将银子拨给孙承宗,毕竟那也不是外人,是自己的老师么。可是,不给岳肃,他又觉得亏欠岳肃的,想来想去,冒出一个主意来。

这日早朝,朱木匠故意说道:“各位爱卿,湖广赋税原本是拨给岳肃赈灾用的,现在却划拨给了辽东。虽说辽东吃紧,但赈灾也同样重要,岳爱卿以五万两银子赈灾,解朕之忧,救民与水火,实在难能可贵呀。”

完,他扫了一眼满朝文武。

殿上众臣,不知皇上这么说是什么意思,不过能看懂风向的还是有的。像现如今的礼部尚书,刚刚入阁的东阁大学士顾秉谦老人家马上看出苗头,出班说道:“陛下言之有理,岳大人以五万两白银赈灾河南,解百姓于倒悬,实在难能可贵。由此也可看出,岳大人一片忠君爱国之心,不仅可贵,而且还可敬,实乃我满朝文武之楷模。”

顾秉谦不仅无耻,还深得魏公公的真传。魏公公曾经告诉过自己的党羽,千万不要去学东林党的那些王八蛋,竟和皇上对着干,那是迟早要完蛋的。咱们呢,只要皇上说什么,咱们就马上跟着说好,保准没有错。

顾老头这一出面,不久前继承他礼部右侍郎的魏广微也站了出来,大声说道:“陛下所言极是,岳大人清正廉洁,实乃百官之楷模,我等倾其全力也难及其万一,只能效仿岳大人鞠躬尽瘁之心,以报万岁。”

这边有不要脸的,那边就有要脸的,东林党这帮人心中大骂起来,“什么百官楷模,你们这些人也真是太不要脸,皇上说什么,你们就顺杆来。就他岳肃,算得了什么。”

心里这么想,可嘴上不能这么说,毕竟是皇上说说嘴,就遂了他的意。且看看他下一步想做什么。

东林党不发一言,阉党那边,除了工部尚书冯权之外,在顾秉谦和魏广微的带领下,是一起赞扬岳肃。

等到赞扬声停下,朱木匠终于说出自己心中的打算。“岳爱卿公忠体国,凭一己之力,解朕烦忧,诸位也声称岳爱卿可为百官表率。既然如此,朕打算加封岳爱卿为太子少保,想来各位应该没有意见吧。”

什么没有意见!意见大了

这一回,东林党可忍不住了,礼部尚书**星第一个站出来说道:“臣启万岁,三公、三少之衔,乃无上荣耀,即便加封,也要给那些为国操劳多年的老臣。想那岳肃,不过为官几载,蒙陛下器重,领刑部尚书衔巡抚河南,已是莫大恩典。他虽赈灾有功,可却擅杀朝廷官员,如此酷吏,怎配得上太子少保的头衔,还望陛下收回成命。”

“陛下,赵大人所言极是。”这一次,站出来的是内阁大学士史继偕,“岳肃持五万两白银出京赈灾,这是不假。但他凭借先斩后奏之权,擅杀朝廷命官,肆意抄家,横征暴敛,所获之财,远比朝廷赈灾预算多得多。那些抄来的财产,他分文没有上交国库,其中有何图谋,还望陛下明察。”

“陛下……”“陛下……”“陛下……”

这两位大佬一挑起头,东林党的那班虾兵蟹将立刻站了出来,纷纷参劾岳肃。所说内容,无非是岳肃持宠而骄,在外无法无天,这等人,不治他的罪就不错,岂能再行封赏。若是封他为太子少保,尾巴还不得翘上天。

上面的朱木匠,是越听脸色越难看,手指紧紧扣住龙椅,脸阴沉得有些骇人。

下面的百官,自是看的出来,不过阉党中人,夸奖岳肃两句是可以的,真要让他们赞成封岳肃为太子太保,那是打死他们都不愿意的。

司礼监秉笔太监一般是不跟着上朝的,站在皇上身边的,都是掌印太监王体乾。王公公看出不对,心中琢磨一下,便打了一个手势,给前边的顾秉谦看。

顾秉谦当即会意,出班说道:“几位大人所言差矣。岳大人此次出京,陛下御赐尚方宝剑,三口铜铡,皆有先斩后奏之权。当日皇上御赐之时,诸位大人也是在场的,为何不出声反对。没人反对,那便是赞成,岳大人既有了先斩后奏之权,杀些贪官污吏,便是奉旨行事,岂有擅杀之说。河南官员,贪赃不法,按照大明律例,皆是杀头抄家之罪。岳大人依法惩治,如何称得上是娇纵妄为。皇上既付岳大人便宜行事之权,所抄没来的贪官之家产,先行赈灾济民又有何不可?若按赵大人、史大人的意思,岳大人只墨守成规,怕是黄河两岸的灾民早就饿死了!”

他这一番话,将东林党人的说辞辩的是体无完肤,朱木匠的脸色也是由阴转晴。

魏广微也是有眼力的,见皇上面露喜色,知道顾秉谦抢了头彩,自己岂能再落于人后,连忙出班随声附和。这一来,阉党中人也跟着跳了出来,大赞岳肃有功无过,实该加封。

魏公公一向对大伙有个教诲,一是要顺着皇帝说话,二是但凡东林党反对的,咱们就赞成,东林党赞成的,咱们就反对。横竖就是和你对着干。

凡事都要讲个道理,不用讲理的时候,都是强弱分明的时候。眼下阉党论实力,虽然比东林党稍逊一头,但却是顺着皇上的意思,这一来,便是势均力敌。如此争辩,靠的就是谁在“理”上。

阉党的话在情在理,东林党那是强词夺理,现在实力并不比对方强,这个“理”自然就夺不走了。

双方在朝堂之上,是唇枪舌剑,争论不休。东林党是读书人,骂人不带脏字,阉党这帮人,能站在庙堂之上,那也是科班考上来的,比嘴皮子,谁怕谁呀。反正后面有皇帝撑腰,自己又站在理上。

一番辩论下来,也不知过了多长时间。朱木匠最讨厌这种争辩,现在看东林党人的眼神都有些发狠,不过再看阉党的时候,多少还是还有温和的。

辅叶向高,一直都是一言未发,这只老狐狸向来都是有个合计,冲锋陷阵的时候,让手下的人上,这样即便出师未捷,也能有个回旋余地。眼下看出皇上站到阉党那头,自己这边再行争辩,已是徒劳,反而会加深皇上对东林这一边的不满。搞不好,皇上一怒之下,自行下中旨封了,咱们岂不是里外不是人。罢了,给你岳肃一个太子少保又能如何,毕竟咱们最大的敌人,目前还不是岳肃。

打定这个主意,叶向高站了出来,躬身说道:“臣启陛下,微臣以为,岳大人以五万两白银赈灾济民,重修黄河,实乃为国分忧,厥功甚伟。至于擅杀大臣,也确是依法办事,有功无过。臣以为,加封岳大人为太子少保,实属应当。”

他这话一说完,东林党再没有出声的了。

朱木匠也当即说道:“内阁拟旨,加封岳肃为太子太保。”

这一番争辩,看似围绕着岳肃,实则也是阉党和东林党的一次正面交锋。凭借皇帝的支持,阉党占得了先机,而东林党只能被迫妥协。

朝堂上发生的一切,马上传进魏公公的耳中,魏公公竟得意的放声大笑起来,“做得好!东林覆灭不远矣!”

金秋时节,既是收获的时节,也是欢庆的时候。洛阳城每到这个季节,就会举行一个盛大庆典,名曰龙门会。洛阳共有两大庆典,末春的时候是牡丹会,初秋的时候便是这龙门会,寓意为鲤鱼跃龙门。

讨了这个彩头,自然少不得名流学子欢聚一堂。洛阳共有两大书院,一曰东明书院,二曰龙门书院。这两个书院,每到龙门会的时候,就要比上一比,斗上一斗,来一个以文会友。

文人比试,虽然不用舞刀弄剑,生死相搏,但是事关名誉,也少不得唇枪舌剑,有时那势头,都不弱于战场厮杀。之所以如此激烈,原因有三:第一,文人都有风骨,尤其是还未踏入仕途的文人,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