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卧龙逆天 作者:本尊是个小虾(起点vip2013-01-26完结)-第1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辈懿倌抗馍ü暮類锷馈
    “末将领命。”夏侯惇等人纷纷出列道。
    “文远(张辽),吾任命汝为寿春太守,领横江将军,乐进为副将,即刻领军三万,出镇合肥,威慑江东兵马。”
    “末将领命。”张辽乐进应声而去。
    “妙才(夏侯渊),汝为东路军主将,李典满宠为副将,领三万大军,由汝阳一线南下,进攻章陵一线。”
    “末将领命。”夏侯渊等人起身出列,领命而去。
    “公明,仲康,汝二人整备中军,做好出征准备。”曹操接着又把目光投向了徐晃和许褚二人。
    “末将领命。”徐晃和许褚慨然应道。
    数日之后,曹操亲率十万大军,良将数十名,以及一干谋士,奔赴襄阳而去,此次出征,曹操各路兵马共计二十万人。
    八月初旬,曹操大军抵达襄阳,收编了荆州降兵四万五千余人,得战船千艘。
    五月中旬,刘表病逝的消息传到章陵时,诸葛亮正在章陵郡,安排布防之事,得知刘表病逝后,诸葛亮随即推举刘琦担任荆州刺史一职,并且说服他往巴陵暂住。
    同时诸葛亮任命了徐庶为章陵郡太守,兼左军师中郎将一职,负责统率章陵郡内的魏延和徐盛所部的飞虎飞豹两支军队,由三人负责章陵郡的军伍,新城令诸葛瑾负责军需供应。
    五月下旬,诸葛亮返回夏口之际,与锦帆左军都督吕蒙会面,让他督导汉水一线防务。
    这日,诸葛亮正准备乘船离开夏口,返回巴陵之时,码头边上,一名头戴斗笠,手持钓竿的男子,扬声道:“孔明贤弟,欲以何往啊?”
    站在船头的诸葛亮,举目望去,见到对方面目之时,不由欣喜的奔下船只,冲到对方跟前,抚其手笑道:“士元兄此来,必有教我之策,走,我们船舱再叙。”说罢,诸葛亮随即挥了挥手中的羽扇,让陈楚下令开船。
    “知我者,孔明也。”来人正是与诸葛亮齐名的凤雏庞统,庞士元,当今之世,会称呼诸葛亮为孔明贤弟的人,也只有庞统了。
    “阔别多年,士元兄风采更胜往昔,愚弟欣慰之极啊。”在船舱入座,诸葛亮为庞统倒了杯茶水,一脸喜悦的笑道。
    “为兄不过蹉跎过日罢了,不比贤弟,一飞冲天。”庞统虽然自谦,但却没有半分妒忌或羡慕,对于他来说,诸葛亮有这番成绩,并不觉得奇怪,有着‘卧龙’称号的诸葛亮,自然不是浪得虚名。
    “士元兄过谦了,如今刘荆州已死,荆州的号角已然响起,曹军不日即将南下,还望士元助亮一臂之力。”诸葛亮知道庞统来这里见自己,必然不是来闲谈的,当下他也没有藏着,直言恳求道。
    庞统正色道:“敢问孔明,现今可用之兵多少,对阵曹操有几分胜算?”
    诸葛亮没有隐瞒,沉声道:“集结众军,能用之兵不超过五万人,若正面与曹军步战,毫无胜算,若与曹军决战大江之上,有三成胜算?”
    “五万之兵虽少,但却可堪一战,吾料曹军此番南下,大军不会超过二十万,若加上襄阳投降之军,也不过二十五六人马,正面决战,确实难以一争长短,但水上交战,兵马再多,若没有舟楫代步,也不过如雄鸡下水,折腾不出几多浪花。”庞统淡淡一笑,伸手抚着下颚的几缕黄须,傲然的笑道。
    庞统虽然与诸葛亮齐名,但两人的长相,确实天差地别,诸葛亮身高八尺,长相英俊,而庞统身形短小,浓眉掀鼻,面黑黄须,长相怪异之极,这幅尊容,若不是相熟之人,只怕第一眼都对他难以产生好感。
    “士元兄,看了信心十足,莫非有了应对之策?”诸葛亮惊异的问道。
    “孔明,现在我有两条策略,供你选择,一是回到巴陵,立即整军,吾助你拿下江陵城,把江陵的粮草军械据为所有,二是放弃江陵,待曹军抵达之时,吾与城中众官员,一起投入曹军营中,帮你寻找破敌机会,不过这两点,都有缺陷,若你选第一条,虽然最后无法守住江陵城,但却可以得到大批粮草军械金钱,足够你支撑一年所需,不过我也无法投往曹营,选第二条的话,不但会白白错失江陵城中的大批物资,很可能即使我投入曹营,最后也许什么忙也帮不上。”庞统举杯抿了口茶,淡然的说道。
    诸葛亮没有丝毫犹豫,便笑道:“吾若打败曹军,江陵城迟早也是我的,粮草军械曹军一时半会也搬不走,迟早也会属于我的,而且我坚信士元兄若入曹营,必可助我一臂之力。”
    “好,孔明果然没有让我失望,不过要向对付曹操,光凭你一人之力,还不足以成事,江东的孙权不妨拉拢结盟在一起,虽然不一定能成为臂助,但起码不会拖后腿,兄言尽于此,后会有期。”庞统长身而起,与诸葛亮走出船舱之时,随即让船夫在码头靠岸后,飘然而去。
    望着庞统远去的背影,诸葛亮轻摇手中的羽扇,不由笑道:“庞士元归心,吾大事成矣。”
    回到巴陵之后,诸葛亮立即命刘封,持自己的将令,率两队亲兵,分别去了顺平营、顺忠营,把这两部兵马,调回巴陵,同时又命苍梧的步骘,让廖化率领平越军和顺义营两部一万军士回调巴陵。
    这几部兵马加起来共有两万一千士兵,目前巴陵城中的锦帆右军有六千人马,黄忠的飞羽军有六千人马,陌刀军有三千人马,骁骑军有四千人马,亲卫军目前扩编至三千兵马,全部兵马加起来,共有四万三千兵马。
    虽然章陵和江夏还有兵马,但却都是不能动的,若兵马一调动,诸葛亮的整个防御体系就会瓦解,所以诸葛亮对抗曹军的主力,也就是巴陵城中的四万三千兵马。
    当诸葛亮各部兵马集结道巴陵之时,号称八十万大军南征的曹军,兵锋也已抵达了襄阳城下。
    (求一个收藏。。。。。求收藏,谢谢!!!)

第一百三十九章 出兵抗曹
    第一百三十九章出兵抗曹(求一个收藏。谢谢!)
    八月中旬,曹操大军抵达襄阳,刘琮投降的消息传到巴陵时,城中的一干文官,都不由慌了神,吏曹从事杨仪和礼曹从事习祯,在面见诸葛亮时,公然提出了投降的建议。
    对于二人的言论,诸葛亮虽然大是不满,但他却并没有责怪二人,毕竟他们是荆襄大族出身,面对曹操几十万大军,直指荆南的势头,心生恐惧也是正常的。
    文人虽然怯战,但武将却纷纷请战,尤其是张颌和甘宁二人,听到曹操大军南征的消息,二人立即就来到诸葛亮府邸,表示愿意担任先锋。
    当天午后,诸葛亮就召集了一众文武将官来到议事堂。今天的诸葛亮,特意换了一身黄金锁子甲,头戴金兜鍪,肩上披着深红色的锦袍,双手按着剑柄,昂首立于主位之上。
    进来的一干文武官员,看到诸葛亮一改往日的装扮,心中都预感到了事情的不同寻常,待众将官到齐后,诸葛亮环视了众人一眼,沉声道:“曹贼南下,吾意已决,率兵迎战,现在我给你们一个机会,想离开的,现在我可以发放盘缠路引,任他离去,但一旦选择留下的,胆敢乱我军心,心怀鬼胎者,定斩不饶。”
    诸葛亮目光平静的扫过大堂的众人一眼,微微闭上了双眼,等了了一刻钟时间,见没有人开口要离开,他这次睁开双目,道:“好,既然大家愿意留下来,与我同甘共苦,那我们就团结一心,共抗曹贼。”
    “共抗曹贼!”众将官轰然应道。
    诸葛亮满意的点了点头,扬声喊道:“子仲(糜竺),你负责筹备粮草和征募徭役,伯苗(邓芝),你负责训练新兵,督导荆南各郡军事,威公(杨仪),你负责运护送粮草军械补给。”
    “谨遵主公军令。”三人出列作揖拜道。
    月初之时,诸葛亮就下了一道军令,让荆南四郡,各自征召两千新兵,前往巴陵城中集训,而这事交给邓芝来负责,无疑是最适合的,这批新兵不一定会参战,但起码可以负责留守和运输粮草,以及补充前方的兵员之用。
    “兴霸,汝立刻去准备渡江船只,供我大军明日渡江之用。”诸葛亮点了甘宁的将,扬声吩咐道。
    “末将领命。”甘宁长身而起,出列喊道。
    “汉升将军,汝率飞羽军,立即立刻出发,前往蒲圻南岸的赤壁扎下营寨,设立鹿角栅栏,等候军令。”
    “末将领命。”黄忠沉声接令而去。
    诸葛亮接着目光扫过众将,扬声道:“子龙,俊义,汝等立即回营,整备兵马,明日随我渡江,并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