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东莱太史慈-第10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出来之后自然是心情大为畅快,不说别的,仅仅是甄宓的婚姻大事就灵太史慈十分的欣慰,甄宓这古代的单身主义者显然不用自己操心,而且只对生意感兴趣,若是如此,自己还担心什么呢?太史慈兴冲冲地向前走,却一头撞见了管宁。看见这对自己中心耿耿的手下急匆匆的样子,太史慈心中涌起温暖,连忙招呼他,把管宁拉到一边,然后把刚才发生的事情有重点地说了一遍。管棕闻言后登时眼前发亮,显然也想到了这其中的好处。不过至于金银方面的事情他不明所以,自然也就向太史慈请教其中的奥妙。但是太史慈很难跟他解释清,唯有接口托词自己希望以后发行新的钱币。

管宁这才释然,在他看来,新的王朝当然要有新的钱币,但是他却不明白这和金银有什么关系。在这时代,金银虽然珍贵,但是并不是通用的货币,而且数量很少,根本无法用于流通。太史慈很为难的摇头,他很难解释什么叫做货币的信用度问题,还有什么通货紧缩和膨胀,在这时代,这些东西都是并不存在的问题,若是说起来,唯一使得通货失去信任度的问题就是乱世,百姓对一个王朝的货币无法认同,所以更加喜欢以物易物,在管宁看来,只要一个王朝繁荣稳定,发行铜币就可以了,但是太史慈的目光并不仅仅是盯着现在,他还要想到很久的将来。想了半天,太史慈才想出来了一个比较合适的理由,对管宁笑道:“幼安兄,我只是想要在铜币之外发行之中用金银作的钱币,这种钱币上面雕刻上一些我青州的法令,如此一来,定可令青州的法令深入人心。”

管宁闻言登时眼前一亮,赞叹道:“主上这个文章实在大妙,属下怎么没有想到,嘿,主上不是一直担心我们青州的新‘五德终始说’不能贯彻持久吗?若是用了这种办法,用不子多长时间,青州的精神就会深入人心!”太史慈闻言一楞,没有想到管宁居然得到这么一个结论,不过想一想,太史慈也不由得激动起来,若是在钱币上弄上“商贾永不加赋”“损有余而补不足,五德互补”“君子配五德”这些话,天长日久,岂不妙哉?正想着,管宁却又为难道:“不过主上,这事情我看在铜币上做就可以了,若是换成了金银,只怕百姓会把这些金银藏在家中,起不到流通的作用啊。”

第三部 一统 第六章京城(七)

当然知道管宁的意思,这时代,金银是在太过稀缺,若是西作货币根本不切实际,一般的百姓只会把这东西收藏起来,所以按照管宁的观点,用金银铸造钱币并不合时宜,但是太史慈却知道金银的确是货币,一个国家的金银数量的多少决定了这个国家发行的货币符号的价值。尤其是在商品社会,这一点无比重要,因此太史慈对于撮取大量的金银是十分热衷的,但问题是自己实在没有办法和管宁解释自己的苦衷,当下大感头痛。不过管宁显然没有想那么多,对太史慈:!“不过主上不比气馁,说实话,金银本来就是十分稀有之物,主上想要大量的弄到国内来自然又好处,即便是做不了钱币,那也是好处多多。所以主上要甄宓带回大量的金银来到也是一件好事,对了主上,和甄氏家族做生意这件事情我们还是要小心,毕竟我们只是在合作而不是君臣关系,甄氏家族当然是能多占便宜就多占便宜了。”

太史慈微笑道:“这一点我当然知道,是了,祢衡和陈琳两人走了吗?”管宁看着太史慈微笑道:“正要向主上汇报,属下准备找时机要他们把当初许子将先生的判词的本义说出来,也好为主上造声势。”

太史慈心中一动,脸上却带出沉痛来,对管宁道:“幼安兄,你要知道。当今圣上昏迷未醒,我们这么做是不是有点操之过急?”管宁却摇头道:“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属下才出此下策。属下已经问过了华佗和吉平两位先生。他们都认为圣上醒过来的可能性非常小,而国不可一日无君,天下五德不可一日无君子,故此在此时刻,主上必须站出来继承大统,否则天下便如同没有舵手地巨舟,将会迷失方向,最后不知所终。”

太史慈知道华佗和吉平是按照自己的吩咐这么对管宁说的,故此一点也不吃惊,只是在表面上摇头不说话,管宁看着太史慈的样子,温声道:“主上,管辂先生就在长安,他对人地寿命长短研究得尤其地精深,有此人在,我们便可知道身上的寿诞了。”太史慈看着管宁。很想问问管宁是不是另有一手,若是管辂看出来汉献帝的寿命来。正是命不当绝,那么管宁又当如何?

管宁看着太史慈,却会错了意,低声道:“主上不要误会,管路先生不但可以看出人的寿命,还可以看出别人的福格莱,主上乃是有德之君子,当摄天子位,只是如此一来,当今圣上也就没有这福格了,只要管辂先生能够看出当今圣上没有天子之命也就够了。”太史慈闻言一怔,没有想到管宁有这么一个主意,说起来这个办法也是不错,既能让太史慈登上大宝之位,又能令汉献帝保住性命,实在是不错。

蓦地灵光一动,若是如此,自己岂非可以将计就计?只要管辂能够证明汉献帝没有帝王地福格,那么自己再利用假死,岂非可以轻易地送汉献帝出城?再想一想这时代的皇帝死后都需要用金缕玉衣,若是如此,自己的把握就更大了。因为金缕玉衣是把皇帝的尸体全部盖住的,自然不会露馅。

想到这里,太史慈连连点头,对管宁道:“还是幼安想得明白,就按你说得去办,对了,那个刘和是怎么一回事情?”

管宁当然知道刘备难免要有此问,微笑道:“这件事情以主上的无上智慧自然能够明白,诸葛小子这么做也是为了主上好。而且这六合也没有什么过激的行动,主上就不要责备这个小子了。”太史慈哈哈一笑道:“我当然不会责怪诸葛小子,这小子小心谨慎惯了,说实话,圣上不醒过来也是一件好事,诸葛小子担心也是有道理的,不过未免有点过火了,不行,我得写封信给诸葛小子,要他不可胡思乱想,否则跑了刘备我可没有地方哭去。”

管宁闻言哈哈大笑,两人便一起说笑,向前厅走去。随后的几天,太史慈便暗中加紧布置一切,更利用史阿间隔刘和,令刘和不能时时刻刻待在汉献帝的身边,至于管辂那里,太史慈反倒不在意了,这个管辂看来不是个说假话地人,任何人都无法威逼利诱管辂,所以管辂那里自己还是不去为妙,而且这个管辂这般厉害,自然也可以看出汉献帝即将当不了皇帝的事实。

若是如此,自己便不要节外生枝了。表面上,太史慈则还算是轻松,因为管宁这三国第一内政高手已经为自己打点好了一切,而且自从衽科举制度之后,政府各个部门地运转犹如机器般精准,大家各司其职,很难相互推诿,就是管宁也比往常轻松了不少,不再那么繁忙了。故此,太史慈这些天虽然在到处视察,但是日子却清闲得很,更多的时候则是陪伴自己的娇妻美妾,享受尽了鱼水之欢,这许多时候未见面,众女痴缠,尤其是太史慈和张夫人暗中交往的机会,更是令太史慈刻骨铭心,张夫人这床第经验十分丰富的女人对着太史慈是曲意承欢,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令太史慈大快朵颐,无比销魂。好消息更是连续不断的传来,张合与高览在闵柔和田畴的大力支持下在北疆大展神威,和弱小民族联手一同对付强大的鲜卑人,鲜卑人在很多的地方无法立足,只能仓皇北逃,田畴却没有贪多嚼不烂,建造新城的步伐是一步一个脚印,十分地坚实。在这些年的蓄意的培植之下,幽州地人口激增,队了本地人口外。甄氏家族和黄巾军地移民。还有很多被太史慈的政策所吸引的无业者纷纷聚集在了幽州,故此新城的建造十分顺利,而且有更加繁荣的迹象。苏双和张世平这两个大富豪更是与青州和做得不亦乐乎,随着幽州人口地激增,他们手下地马批生意越发地繁荣起来。配上青州特制的马车。自然是大赚特赚。最近更和甄氏家族与辽东的公孙家族联手,做起了人参和皮毛的买卖,开辟了新的财富增长点。正是因为有这么一群人,所以现在在幽州鲜卑人是最被痛恨的人。因为大家都知道只要鲜卑人一来就做不成生意。一旦做不成生意大家就发不了财,不要说是汉人了,就是各个少数民族的部落现在也对青州的双赢的政策十分了解,他们都明白,与其打打杀杀,倒不如大家坐下来心平气和地谈判。得来的是会更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