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东莱太史慈-第2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鲁肃并不追赶,而是按照原定计划赶到安熹屯兵。

匆忙赶回的公孙瓒遭遇到了在半路上设置埋伏的于禁大军,威震塞外的公孙瓒的白马义从在青州骑兵面前败下阵来,公孙瓒狼狈逃走,倒是袁谭先一步发现事情不对头,在半路上偷偷溜走,取道并州,一路向豫州而来。

于禁大军在打败了公孙瓒后,刘虞郭嘉如同预料般的一样站出来当和事佬,于禁严守太史慈的命令,只要求刘虞交出公孙瓒,其他的事情一概不予计较。

这件事情在幽州内部引起了很大的争议,刘虞的手下分成两派,一派认为公孙瓒毕竟是幽州的官员,岂可交由青州处置?再者说公孙瓒乃是不可多得的人才,若是趁此机会收为己用,岂非美事?

另一派则认为收容公孙瓒乃是得罪太史慈,乃败亡之道,更何况公孙瓒桀骜不驯,根本就是难以收服,应该趁此机会收拾公孙瓒。

两派各执己见,谁也不能将对方说服。于禁要的就是这种结果,乐得看笑话。

不过这样却给公孙瓒了喘息的机会。公孙瓒回到了右北平表面上在老老实实等着刘虞的处理,暗中却开始招兵买马,以图东山再起。

而这结果正是太史慈想要的,幽州眼看就是一场大乱。

邺城刺史府的议事大厅中。

带着一路风尘而来的太史慈并没有感到丝毫的疲惫,反倒是精神抖擞。

在太史慈来之前,郭嘉已经接到了太史慈的亲笔书信,那内容自然是按照诸葛亮的意思写的,郭嘉看时不由得惊出了一身冷汗,同时对太史慈的关怀备至和信任充满了感激。

故此,两人见面时,心中没有一丝一毫的芥蒂。

看着在大厅中济济一堂的冀州官员,太史慈意气风发道:“冀州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诸君更是蜚声海内外的名士猛将,某长恨不能与诸公把臂论交,与公等游,今日情景早在魂梦中萦绕几多回,岂意今日竟美梦成真,某幸何如之!”

众人纷纷向太史慈客气。

太史慈负手卓然而立道:“自黄巾之乱以来,我大汉火德失统,天下纷纷扰扰,莫衷一是,究其原因乃因汉室衰微,火德不在我天子之掌,至令天下诸侯为所欲为,今我太史慈不才,尚明‘五德终始’之理,欲收流毒天下之火德为我皇所用,诸君才德出众,定可助我完此宏愿,还天下一片朗朗!若何?”

众人慨然道:“敢不誓死用命!”

打蛇顺竿爬,郭嘉和太史慈之间自是非常的默契,见此场景便道:“主上,所谓‘国不可一日无君’,冀州新定,内政外交、千头万绪,不可一日无州之长吏,主上天资纵横,英明神武若可坐领青州,可谓众望所归。”

郭嘉此言一出,高顺等青州将领自然齐口称是。

太史慈谦虚一番,就要答应。

这时,甄氏家族的代表甄俨却道:“主上统领我冀州自然是理所当然,不过如此一来,青州、兖州、冀州三州的重担就完全落在了主上身上,主上原本就日理万机,实在不易负担过重,所以在下建议冀州刺史一职应该由主上另择人选,这样才可为主上分忧。”

甄俨的这句话登时引起了大厅中众人的议论。

青州方面的人闻言先是一阵不悦,但是仔细想来,却不得不承认甄俨的话很有道理,毕竟以太史慈一人之力统领三州有许多不方便的地方。若是太史慈可以找出一个人来代替太史慈执行命令,那当然是十分理想。

只有郭嘉和太史慈闻言脸上微微变色。

郭嘉脸色改变的原因是没有想到一向对自己言听计从的甄氏家族居然在这时发表出了自己的意见,这绝对不对劲,不由得看向甄俨,岂料甄俨根本就不看郭嘉。

太史慈更是心中警觉,又是这个甄氏家族!

其实甄俨的这个建议相当合理,按照太史慈原本的打算就是自领冀州刺史之名,然后再任命一人为冀州别驾,帮他打理冀州事务。

甄俨的提议和太史慈的想法本就有异曲同工之妙,只是区别在于太史慈是否登上冀州刺史这个位置上。

而问题恰恰出在这上面,冀州刺史乃是一州的最大官职,在行政级别上,和他的青州刺史乃是同一级的,若是自己任命一人出任冀州刺史的话,那就会出现青州刺史管辖冀州刺史的笑话,更是与理不合。

郭嘉显然也想到了这个问题,对甄俨沉声道:“甄公子是在开玩笑吗?主上乃是青州刺史,哪里有资格任命冀州刺史?即便是兖州刺史一职也是由原兖州刺史刘岱举荐而来,没听说刘岱想要让位给谁就给谁的。”这番话种称呼甄俨为甄公子,显然是对甄俨不满之极。

甄俨满脸委屈道:“郭嘉先生何必着急?我没有别的意思,毕竟为政之道譬如流水在乎畅通,若是主上身兼三州刺史之职,政令如何可以迅速地上传下达?难道冀州和兖州的事务要到青州的临淄批示吗?这事情说起来只怕也是笑话吧?”

郭嘉没想到甄俨居然会与自己针锋相对,冷哼一声道:“二公子此言差矣!主上完全可以在每州只设立别驾一职,日常事务交由别驾打理就足够了。不知二公子以为然否?”

甄俨闻言一楞,没想到郭嘉会有此招,登时说不出话来。想了半天才道:“不管是刺史也好,别驾也好,正如郭嘉先生所言,日常事务有人打理便好,不过正因为如此,别驾这一职位的任命还请主上考虑我冀州本土的旧有官员为宜,毕竟他们比别人更加了解冀州。”

太史慈心叫戏肉来了,甄氏家族果然不会放弃自己的利益,若是自己答应了这个请求,那自己就是回到了一般军阀割据地方的水平上。

什么叫做对冀州事务熟悉?根本就是要找一个可以任他们摆布的人。

这种事情太史慈岂能答应?不过太史慈却想知道甄俨口中的这个冀州别驾的人选会是谁。不动声色道:“你说的不无道理,依你之见,你认为这个冀州别驾的人选是谁呢?”

甄俨看着太史慈,不露半点情绪道:“其实也不一定要冀州的旧有官员,属下倒是觉得要是有个人不但要对冀州事务熟悉,还要对主上的各种政令熟悉的话,才是最佳人选。毕竟三州均在主上的治下,政令一致才是正道。”

太史慈淡淡道:“哦?若是有如此人物,还真是不错的选择呢。”

甄俨笑道:“主上说笑了,其实甄俨心中的人选乃是郭嘉先生。”

此语一出,郭嘉脸色微变,显然是想到了其中的不妥当处。

不过能看出此点的人并不多,大厅中的人只是觉得这个提议相当不错。只有高顺等人因为听过了诸葛亮的分析,才觉得甄氏家族另有所图。

至于赵云、张郃这些随着郭嘉出生入死的人觉得甄俨的提议很有道理。至于其他冀州的世家大族以辛氏家族和荀氏家族为首则纷纷表示同意,毕竟郭嘉乃是太史慈眼中的红人,而甄氏家族又和郭嘉走得那么近,也许甄俨说的话代表了郭嘉的真实想法也说不定。更何况他们一向就以甄氏家族马首是瞻。

更有不少人认为郭嘉现在的行为不过是以退为进罢了。

田丰和沮授保持沉默,他们虽然留了下来,但是显然还是举棋不定,显然是想要看看太史慈到底是不是自己要投靠的主子。也许现在太史慈面临的难题就是上天给自己观察太史慈,决定何去何从的大好机会。

太史慈哪里知道这些?他只是心中冷笑,果然,甄氏家族想要在郭嘉身上下手,不过,以郭嘉的智能会上当吗?

果然,郭嘉对太史慈沉声道:“主上此事万万不可,郭嘉所长乃是两军阵前出谋划策,而非是治理州郡事务,还请主上三思。”

郭嘉此言一出,不少人大感错愕,这才看出郭嘉是真的不想担任冀州别驾这一职务。

太史慈当然知道这是郭嘉在向众人表明自己的立场,故作神秘道:“这事情我早有打算,到明天时我便告诉大家答案。”

众人听得一头雾水,又不好刨根问底,只好岔开话题,又和太史慈不痛不痒的说了些话后,便纷纷散了。

郭嘉见大厅中无人,才要对太史慈说话,后者却笑着摸着自己的肚皮道:“奉孝,你的意思我明白,不过等我们吃完午饭后再说好吗?”

郭嘉点头,太史慈起身要郭嘉坐下,自己先去换套衣服。

待太史慈走进自己的房间后,早有一人恭候太史慈多时了,这人赫然便是樊涛。

太史慈见到樊涛也不客气,直奔主题道:“我要你调查的事情有什么眉目吗?”

樊涛先是沉吟了一下道:“主上,属下有一句要说,无论如何,郭嘉先生对主上是忠心耿耿,决无二心的。”

太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