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东莱太史慈-第3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清晨,一声辽远的鸡鸣,清脆、豁亮。

太史慈悠悠转醒,清晨柔和的阳光从破旧小屋的门缝和窗缝中露了出来。懒洋洋的令太史慈不想睁开眼睛。

太史慈暗暗运气,发现经过一个晚上的回气,自己的内伤已经好了大半,只是自己的肩头还是有隐隐的麻痹感,不过看样子没有关系,相信不用多长时间自己就可以完全的复原。

太史慈心知自己又多了一份逃命的把握。

窗外传来了鸟鸣和流水的声音,天籁祥和,好似云端。光是这种声音就已经让人流连忘返,不想离开。

太史慈却知道自己不可以在这里停留太多的时候。

眼前的平静安详事不过是个虚假现象而已。

大自然和人类的社会是不同的。

大自然的进化总是恰到好处地照顾到万事万物的生死明灭,而人类则选择了一种相对的真理来推动社会的发展。

自以为是实在是人类最大的悲哀,发明了汽车,就有人认为城市里没有了马蹄嗒嗒声的噪音,可是到了二十一世纪,汽车的轰鸣声却在严重地困扰着人类,二氧化碳更导致了温室效应,南极的冰山开始融化,可是令人类面临着灭顶之灾。

为何人类总是会顾此失彼呢?到底有多少的经验教训还要等着我们去吸取?

太史慈的感慨并非是无缘无故,实在是一种心底潜意识的自责。

只要想一想昨天发生的事情,一种强烈的自责和悔恨便涌上心头。

虽然现在还不知道武安国等人的消息,而且太史慈心知肚明自己的那一击绝对不会令吕不好过就是了,吕布肯定是受伤在身,故此太史慈的心中还有一丝希望,但是太史慈自己都知道自己是在痴心妄想。

吕布是何许人也?即便是被自己击伤,但是绝对不会像自己这般如此严重,只要不是自己这个级别的高手,以吕布之能要想获胜还是轻而易举地。

还是没有绕开历史,武安国终于和吕布交手了。

不过这错误却在自己,若是自己思虑再周全一些的话,昨天的事情完全可以避免。

不过心中却没有半点怨恨吕布的意思。

在战场上,大家各为其主,吕布至少没有那么多的勾心斗角,要说到恨意的话不,太史慈也会想起张任,这个卑鄙小人实在是在可恶之极。

对于吕布,抛开他在做人方面的缺陷,太史慈对其出神入化的武功始终都有一种深深的敬意。尤其是在经过了昨天和吕不的一场恶战之后。

自己和吕布的差距已经不再是招数又或者力量强弱的问题了。

坦白而言,吕布的用“力”技巧实在高明,非自己所能比拟。

自己的用力技巧无非就是带有前推力量的螺旋力而已。带有着极强的规律,但是太史慈和别人交手时却可轻易获胜的原因在于即便是敌人已经知道了自己武功的特点也没有办法化解。

即便是以赵云的本领,赵云也仅仅只能做到利用自己的玄奥枪法如他大地般的承受自己的冲击。

但是吕布则完全不同,方天画戟的变化是无穷无尽的。

太史慈突然想起了后世武侠小说家金庸先生笔下变幻莫测的“独孤九剑”。但是吕布的可怕处并不仅仅在于吕布方天画戟外在的招数,而是吕布本身的力量技巧难以捉摸。故此速度也是无法估量的。

自己若是想胜过吕布,只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学习吕布的用力技巧,用更加变幻莫测的力量和速度去战胜吕布。不过这种办法等于改弦更张,放弃他自己武功应有的特色而去学习别人。

这条道路只要想一想就令太史慈望而却步,武功到了太史慈这个境界,对于武学的追求已经不再是一般意义上恃强硬碰,而使转为对人世间万事万物的一种本源认识。

在对敌的一瞬间内看穿敌人武功的内在与外在规律并且加以破解乃是太史慈这等高手孜孜以求的梦想。

这就等于那些物理学家皓首穷经地去追求宇宙间的内在规律一般,漫长、繁琐、艰辛、寂寞,甚至会错误重重,更多的时候是前功尽弃。

万事万物皆有规律。

太史慈的武功已经在自己的道路上走了许久,而亦只有在这条个人闯出来的道路继续坚持下去,才会获得更大的突破,否则若受他物影响,又或心有外求,功力将大幅减退,得不偿失。

这就比如说让吕布放弃方天画戟拿起自己的银枪学习自己的枪法一样般不切实际。

所谓“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再矫健的飞鸟也不可能在水中游,再光滑的游鱼也不可能在天空飞。

另外一种办法则是在自己的道路上继续的走下去。

这条道路看似是一种比第一种更不可能实现的绝路,在外人看来,太史慈已经达到了枪法的巅峰,再难有寸进。

但是太史慈却宁愿选择这一条道路。

那并非是因为太史慈的贪心令太史慈放不下现在的武功成就,而是因为太史慈知道枪法和万事万物的规律一般永远真正的没有穷尽。

那就好像巨大的物体都是由一个个微小的分子和原子组合成的,而分子和原子可以再分为原子核和电子一般。

的确,在二十一世纪时,原子核和电子还没有办法再往下分,但是只要是对科学有常识的人就绝不会妄下断言说原子核已经不可再再分。

宏观世界“波”是“波”、“粒”是“粒”,但是光却可以有波粒二象性。

人的认识总是有狭窄的地方,越是在看似没有出路的地方,越是人类即将要面临突破有巨大发现的地方。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这个道理,太史慈实在是再清楚不过了。自己又怎么可以说自己在枪法上已经走到穷尽了呢?

太史慈不想学牛顿,在“宇宙”观念上一有自己想不明白的问题就说是上帝干的。怨天尤人绝对不是太史慈的风格。

想到这里,太史慈精神不由得振奋起来,更强迫自己不去想武安国等人的生死,抛开一切杂念站起身来,拿起自己的银枪这在自己生命中最忠诚的朋友,缓缓地推开这间小屋的破旧柴门。

蓦地,一片阳光照射到了太史慈的身上,

在这光辉中,太史慈背影闪着金黄,威武如同天神。

举目望去,太史慈历史被外面的美好所倾倒。他的耳际首先传来山泉流淌的“叮咚”声,其中夹杂着蝉呜鸟唱,四周一片宁谧。只见左方一条山泉由这小村子背后的小山处奔流而下,流水在石头上欢呼雀跃,石头上激越水花翻卷如银,而在一旁的清幽小潭因为有这股山泉注入,所以在狭小的入水口处白浪翻滚如雪,在阳光下回旋激溅,美丽异常。

再环目四顾,这小村四处群山环伺,野树盘恨错节,奇异层出不穷。

盘虬卧龙,清风流水,清潭小山,在眩目的阳光里飘渺得一片金黄,美若世外桃源仙境。

而因为清风吹拂小潭而扑面而来的春意盎然的清寒,使太史慈的灵台蓦地一片清爽,更感觉自己和这小山村已经融为一体,自己的精神不断地飞旋上升,就像这山中小村已经超然于尘俗之上。不再是人间所有了。

在清风阳光中,太史慈的心声一片空灵,就好似佛祖座下的莲花灵台,不会染上一丝尘埃。

无数个关于自己枪法和人生的明悟纷至沓来,好似万道清泉欢快的流过自己的自己疲惫不堪的心底,那晨风的清新令自己好似焦灼大地的心灵再一次活了过来。

太史慈深吸一口气,后过头来留恋地看了一眼这间自己昨晚避难的残破小屋,然后迅速而又坚定地回过头来,向门外的那个新鲜世界走去。

过去只是一种人生经历,而非是沉重负担。

有时忘记乃是最好的记忆。

化悲痛为力量正是人类生命勃勃向上的本能。

提枪、上马、出村。

太史慈此时已经戴上了特种精英为自己精心制作的面具。

多年的特种兵生活使得太史慈早已经熟练地掌握了多种伪装的技巧。而且太史慈身上本身也带着一些伪装时的必备工具。

比如现在,太史慈已经化身为一个虎背熊腰的大汉。自己的肩头和腰间已经垫上了一些不影响自己行动的垫子。

至于嘴巴上则带上了假胡须,额头则出现了一些假皱纹,眉毛加粗了一些,鬓角头发都染得花白一些,看来年纪大上十年左右。

自己胯下的那匹战马则已经被太史慈有特殊的染料弄成了黄白相间战马,手中的银枪则被分成了谅解,藏在了马匹的身上。

身上的武器从表面上看只有一把普通的长剑。不过那又如何?什么武器到了太史慈的手中不是杀人的利器?

可以说太史慈现在的形象再普通不过。

太史慈当然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