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东莱太史慈-第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引的园中那些早已注意到这美女的男人们纷纷把目光向着刘璇行注目礼。

这人应该是鲍信吧?

此时,与陈琳和徐干在交谈的那位公子哥也向曹操走去,执晚辈礼,只不过态度相当勉强。

不远处的秦周却也上前与曹操寒暄。

太史慈大感奇怪,秦周毕竟是受过党锢之乱的清流党人,看到曹操,应当会想起他的祖父十常侍之一——曹腾,虽说对清流党人的平反本就是曹操一手促成的,但秦周也不应如此亲热!?

太史慈摇摇头不去想它。

任燠和管统也不过来打招呼,显是与曹操关系一般。倒是那个口若悬河的瘦竹竿儿看到曹操后声音小了很多。

孔融此时也不知道从哪里冒了出来,加入了这个行列,转眼就和曹操等人言笑甚欢。看着两个人一付知己的模样,想想日后曹操杀孔融,太史慈就生出沧海桑田之感。

这时,太史慈隐隐约约听见孔融提及自己的名字。

果然,孔融转身看见他后,便高声召唤自己,连忙上前,向众人施礼。

曹操见到太史慈后,眼中爆出异彩,明显被太史慈过人的风采所打动,呵呵笑道:“几年前,我与正礼兄道左相逢,倾盖而论,闻青州战神大名久矣,今日又听文举兄对子义的文才大加赞赏,曹某真是三生有幸。”一付相见恨晚的样子。

太史慈这才下想起,曹操与刘繇和刘岱的关系始终不错,记得历史上曹操击溃青州兵就有为与黄巾军战死的刘岱报仇的意味。

心下凛然。不过想想历史上的曹操唯才是举,岂是仅仅计较之辈,也就放下心来。自是与曹操亲热地打着招呼。心中亦明白,日后相见只怕便是仇敌,故此分外珍惜今晚的相聚。

当然心中更不会兴起现在就干掉曹操的想法。一是源于对曹操的欣赏,二是为日后的发展考虑,如果没有这曹操,日后那十八路诸侯能不能组织起来还是一回事。自己又如何乘势而起?

转眼看向刘岱的好友鲍信,此君对自己亦是一付兴趣盎然的样子。难怪他也能成为曹操的好友,“人以类聚,物以群分”一点都不错,自不会因为别人的评价而盲目的对一个人下定论。

孙邵冷着脸,与一脸好奇的刘璇相映成趣,原来刘璇刚才听孔融说起太史慈昨晚技惊四座,才压全场,连管宁亦为之倾倒,对太史慈更是刮目相看。

管宁是什么人?这太史慈居然能让管宁引为知己,眼前的男人越来越神秘了,刘璇心中自是泛起了小女孩儿崇拜大英雄的心理。

那公子哥显是对太史慈一脸的不耐烦,自是看不起太史慈这寒族子弟。倒是在他身边的文士在仔细地打量着他。

徐干则亲热地与太史慈打了个招呼。

这时,孔融才为太史慈介绍,原来这个公子哥竟然是袁绍的大儿子——袁谭,太史慈看看他二世祖的样子,心中暗叹难怪袁绍不喜欢这大儿子,非要把自己的位置留给袁尚。

又想到袁绍与曹操自幼即是好友,难怪袁谭见到曹操执弟子礼。

旁边与徐干非常熟络的人赫然是王修,也就是历史上袁谭出任自家封的青州刺史时的助手,青州别驾王修(字叔治,北海营陵人)。

太史慈大感奇怪,这王修明明是先在孔融手下任高密令,然后才追随袁谭向后出任治中从事、即墨令、和青州别驾的,怎么现在就与袁谭搅和到了一起?

这王修也是自己竭力想要得到的一个人物,只是他与管宁一个脾气,喜爱游学,听他家的邻居说,此人游学南阳,据说去找自己的朋友张奉了。

太史慈知道这王修一时半会儿是回不来了,史书上写着王修此去正逢张奉全家生病,是这王修照顾才渐渐地好起来的。俗话说“病去如抽丝”嘛,太史慈也只得放弃。

孔融却解开了太史慈的疑问,原来这袁谭也在“游学”,名为游学,实则在招揽天下名士,这王修与袁谭半路巧遇,袁谭有点眼光,看出此人大才,又听到王修几天几夜不眠不休照顾朋友的美闻,当然蓄意笼络。

太史慈趁机向孔融问起宴会的主人孔义,却原来孔义在后堂与那个大商人糜竺有事商谈,不问自知,自是有大交易。而太史慈一心惦念的武安国则因为城防问题不能出席晚宴。

不过太史慈却猜这是武安国自己主动要求的,这粗汉原本就不习惯这种场合,有此借口哪还不大为利用?

正在这时,园子的门口处传来刺史府中负责接待的军官的惊喜的声音:“许子将许先生到!”

众皆哗然,院内一片混乱。

孔融忙叫过一个仆人,命他去通知孔义。

管宁、邴原、曹操、鲍信、袁谭、秦周等等,就连那任燠和管统以及太史慈始终不知姓名的与任燠和管统自顾自说话的那个文人和那个一直滔滔不绝的家伙,齐齐向园门口涌去。

太史慈也想要见见这位号称三国时代最擅长于相人之术的许子将的风采。随众人向前挤去。

幸好没有出现昨晚初见管宁的那种局面。

这许子将早已年过五十,但却得养生之道,看上去只在三十岁许,仙风道骨,配之以如雪白衣,自具飘然出尘之姿,那一双眼睛清澈见底,仿佛可轻易把别人的内心看破。

此时许子将正神采飞扬的与众人打着招呼往里走,身后是陆康和国渊,显然是在刺史府外巧遇,一道进府。

太史慈却注意到许子将旁边的一名魁梧大汉,年纪与自己相若,但气度不凡,长得有若峻岳崇山,比他太史慈还要高了半个头,手脚粗壮之极,脸骨粗横,肩膊宽厚,眼若铜铃,带着刚毅决绝的神色,外貌雄伟,浑身散发着骠悍慑人的魅力。一看便是一员勇悍绝伦的不世战将!

这人是谁?太史慈深吸了一口气,观其气度步伐,武功绝不在自己之下!

在场的其他武将明显被他比了下去,就是远在黄县,这两年武功突飞猛进的王豹也比他逊了几筹!

曹操此时也落在这大汉的身上,充满了惊异。

许子将此时也看到了曹操,身躯明显一震,神色一变道:“原来孟德也在此处。”

曹操注意到了许子将脸上的变化,哈哈笑道:“子将先生,十多年不见,可喜风采依然,我心甚慰,小时孟德不懂事,对先生多有得罪,还望见谅。”

太史慈听得莫名其妙;曹操何时得罪过许子将?

徐盛在旁凑近太史慈的耳朵道:“这曹操年幼时曾经拜访过子将先生,求子将先生对他点评一二。”

太史慈点头表示知道,“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就是许子将对曹操的评价,可谓中肯,且后世尽人皆知。

徐盛又道:“不过这曹操胆子太大,见到许子将开始时不愿意评价自己,居然抽出了家传宝剑倚天剑横在了许子将的脖项处,逼着许子将点评。”

太史慈呆了起来,这才知道此种尚有如此精彩的内幕。

想想也是,这许子将大概是因为曹操是宦官之后才不愿意点评吧?

看来这曹操当年也是个愣头青。也难怪许子将见到曹操神色大变。要知道小时的曹操连权倾朝野的十常侍之首张让也敢得罪,居然敢半夜三更翻墙而入张让府内,要把张让府中一位色艺双绝的绝色舞姬偷偷带出府去。

结果被人发现,大打了一场,这曹操陆战功夫极高,手使短把双铁戟伤数十人,突围而去。

事后张让顾及曹操的祖父曹腾是十常侍一脉,也不计较。由此可见曹操的胆大妄为。

许子将听到曹操的话,眼中的神色很复杂,有欣赏有疑惑也有思索,可唯独没有太史慈意料中的愤怒。

太史慈看得心中一震,难道事情并不像徐盛说的那么简单?

许子将拉过身边的大汉,肃容道:“仲康,这就是曹操,字孟德。”语气平淡,不加任何感情。

仲康是谁?太史慈大搔其头,这古人的字总也记不清。

许子将转向曹操道:“孟德,这是我许氏族中的虎儿,许褚,字仲康。”

原来是许褚!虎痴许褚!

那个与马超大战百多回合不分胜负输赢的绝世悍将。

太史慈大骂自己疏忽,早该想到这大汉是许氏宗族中的悍将许褚。

太史慈看着许褚恭敬的对着曹操行礼,刚刚兴起的招揽许褚的念头即被浇灭。

看来曹操与许子将之间的事情决非徐盛说的那么简单。如果许子将瞧不起曹操,绝不会在日后默许许褚带着许氏家族尽数投入到曹魏集团。

袁谭在一旁自是不甘落后,出声道:“小子袁谭,见过子将先生。”

曹操在旁解释道:“此乃本初的大公子,袁谭袁显思。”

许子将闻言呵呵笑道:“原来是本初的大儿子,不必多礼。想我云游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