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东莱太史慈-第58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地命令当一回事情啊!至少也要让将士们知道本大师空亲自督战吧?”

众人心领神会地大笑起来。

这的确是在瞬间提高全军士气的好办法。贾诩在旁微笑,自己刚才的一番分析是为几日来因为战局僵持和张辽大败而心中焦躁的众将打气,而现在太史慈则是在利用汉献帝对自己和张绣的嘉奖振奋全军的士气。

有皇帝的圣旨和嘉奖、有大司空亲自督战,有振奋的军队和将领,这场仗想不赢都难。

经过太史慈等人的一番动员,前线全军士气如虹,不多时,太史慈带领众将和一万西凉骑兵、五千特种精英出营迎敌。望着对面有各色旗帜的军队,太史慈心中振起豪情,由这一刻起,自己居长安而窥汉中,进而占据益州、争夺天下的霸业就此开始了!

庞统又如何?刘备又如何?放马过来吧!

第三部 一统 第二卷 第九章 混战(十一)

太史慈今番排兵布阵采用的是鱼丽之阵。

一方面凉骑兵被太史慈一分为二,安置在左右翼,若是混战的话,便可两翼齐飞,可以其强劲的冲锋击溃敌人的战阵护翼。

五千特种精英和五千荆州兵则泾渭分明地排在了鱼丽之阵的中间。虽然是步兵,但是因为特种精英的强横,其实力绝对超过两翼的骑兵。

这么排列阵形本身就带有诱敌意味,让敌人在混战时误以为太史慈这一放的弱点在中央进而集中力量攻击中间,等发现特种精英那枪横的势力的时候命就已经错恨难返了。张辽此时正在太史慈的旁边,他本身就是沙场上征战多年的将领,看了看自己的整形,马上领会到了太史慈的意图,不由得对太史慈叹道:“兵法有云:‘攻而必取之,攻其所不守也。守而必固者,守其所攻也。固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今观主上之排兵布阵,张辽已得三味咦。”

太史慈和贾诩相视一笑,举目向对面望去。

对方也是杀气腾腾,旗帜鲜明,更有数十将在对面耀武扬威。太史慈一眼便看到了自己的“老朋友”刘备。

此君此时正与张任端坐在马上指指点点,一脸的严肃。

一段时间不见,刘备竟好似脱胎换骨一般,在那种满世浮沉的沧桑之中居然生出了无限的威严,这令刘备在对面的敌人中间有一种鹤立鸡群的龙虎之姿。关羽和张飞这两员绝世虎将不离刘备左右,一静一动,关羽凤目微眯,手中的青龙偃月刀好像木刻一般,被提在手中一动不动,好像千百年来就是如此一般。

张飞却怒睁环目,头发与胡须正如他蔓延的杀气四面支出,难以阻挡。

和张任与刘备的亲密不同的是。相貌英俊的马腾满脸肃穆地向这边看过来,虎目中的眼光只在太史慈的脸上为停留,便一扫而过,有一种目空一切的感觉。在他的身边正是西凉第一虎将…——马超!一身白银铠甲。。。一匹白马。。。一把银枪。。。似一块寒冰,一堆瑞雪。肃杀冻结了所有人的视线

在马腾身旁的一人。。。一上呢打扮十分奇怪。。。很箱出家的道士,但那身衣服又像是达官贵人的衣服

他身后的大崎上写着个大大的张字。此人想必就是张鲁了。

在此人身后文官无奖有10多个一个个趾高气扬。对着这面冷笑看了半天,太史慈和贾诩的眼睛不约而同地落在了一个少年人身上。

这少年人面白无须。绝对不会超过十八岁,在敌人的马超和马岱外,这个少年人年纪最小。

这少年人五官长得极不协调,甚至可以说是丑陋。但是神情举止却有一种动人心魄的哲人味道,尤其是他高高地颧骨,配之以炯炯有神的眼神,更显得他眼中的智慧的光辉神秘的不可揣度。不问可知,这人便是庞统了。

好像感受到了太史慈和贾祤地目光,庞统把头转过来看向这一边,向两人微微点头。

贾祤把眼睛眯了起来,不露半点内心中的想法。太史慈却是一付大感兴趣的样子。

看样子,好戏该上场了。刘备提马上前。对太史慈等人喝道:“张绣贾诩,可敢出来见我刘备!”言下之意,当然是借机寻找开战的理由。

太史慈心知今日一场大战不可避免,但是两军阵前最忌讳的就是名不正言不顺,那将对军心士气影响极大,于是一拉胯下战马,向前一步。从容道:“刘玄德请了,可还记得我太史慈?”

刘备早就看到太史慈了,此时故作恍然道:“原来是青州刺史太史慈将军,幸会幸会,只是不知太史将军不在青州享福,却跑到汉中这兵荒马乱之地所为何事?”太史慈奇道:“刘皇叔,然道您不知道吗?本人现在乃是大司空,掌管天下兵马,所谓赏罚分明,像张绣将军和贾诩先生这样圣上极为看重的忠臣孝子自然在封赏之列,本大司空此来就是颁布圣上和朝廷对两位大人的奖赏的,尤其是他们为了大汉江山不惜身陷险地,独挡三方敌人,和逆贼王允决裂的精神,实在是我大汉臣子的楷模。反倒是刘皇叔,你借来这许多的兵马,甚至和汉中张鲁这刘焉的走狗帮凶为伍,真是奇哉怪哉也。”

太史慈区区数语便把刘备要拿贾诩和张绣开刀的企图封住,要刘备知道,对付张绣和贾诩就是和朝廷与汉献帝作对。刘备一愣,脸上浮现出怒容道:“太史慈,你口口声声说是奉了圣上之命,到底谁人可以证实?王允乃是大汉司徒,有功于国家,你为何说他是叛逆,王允大人现在到底如何?”

看着刘备这般怒发冲冠的样子,不知道的人还以为刘备和王允是莫逆之交,并且还不知道王允的死讯呢,有谁能想得到这是故作不知?太史慈看着刘备那出色地演技,亦不由为之绝倒,当下从怀中拿出汉献帝的圣旨,淡然道:“圣旨在此,刘皇叔可以看一看。至于王允一事不日天下皆知,更有满长安的王侯公卿作证,杀王允的命令是圣上亲自下的。”

刘备一摆手,厉声道:“自我圣上登基以来内忧外患,何曾做的一日主过,今天你拿出圣旨又有何用?如果不亲眼看见当今圣上,不亲耳听到圣上的言词,我当然不相信,自长安之乱以来,张绣和贾诩便四处挑拨,西凉和汉中战事便是两人的杰作,像这等人太史将军居然说是我大汉的忠臣,真是荒天下之大稽!”太史慈冷哼一声道:“刘玄德才是大言欺人,天下谁不知刘焉私造天子衣冠车辇,有图谋不轨之心?张鲁乃是刘焉的别驾。正是助纣为虐之徒,况讨伐益州必先攻占关中,张绣贾诩何罪之有?”刘备脸色一沉。朗声道:“张鲁将军本是刘焉手下之人不错,不独张鲁如此,就是我刘玄德早年在幽州起兵讨伐黄巾军时,何尝不在刘焉手下?若是论其辈分。刘焉还是我刘玄德之叔父,但是自古忠孝不能两全,刘焉大逆不道,人人得而诛之。但其行迹暴露太晚,张鲁将军和我刘玄德也之最近才知道刘焉种种大逆不道之事,此时更早已脱离刘焉,他日还有大义灭亲。效仿荆州我兄刘表上书之事,张鲁将军更早已经弃暗投明,又岂会是叛逆?张绣和贾诩为逞一人之私欲,穷兵黩武,令汉中妄动刀兵。难道我这大汉皇叔还不可出兵征讨吗?”刘备这一番话说得冠冕堂皇,正气凛然,好像他和张鲁都是大大的忠臣一般。

太史慈闻言心中大骂无耻,冷笑道:“刘玄德之言真是好笑,唯独刘皇叔和张鲁用兵是忠于大汉朝廷,难道张绣和贾诩就不是忠臣吗?出兵伐汉中就是为国为民,不过既然今日你我之间话以说开,大家都是忠臣,那刘玄德就应当既日退兵。现在明天子在上,你身为大汉皇叔不知守土安疆,反倒进逼长安,与乱臣贼子何异?”刘备还未说话,旁边一人策马而出,大喝道:“太史子义,你这是在强词夺理!刘皇叔说的十分清楚。不见圣上,一切言词皆是话柄,不足为凭,焉知你不是挟天子以令诸侯?再者,贾诩在李催郭汜两位将军军中安插内鬼,挑动西凉大战之事又怎么解释?”

太史慈大怒,对方如此咄咄相逼恰恰是因为还未得知自己大军进入长安的事情,若是自己现在在长安有绝对的势力,只怕对方就不会这般嚣张,现在反倒说自己挟天子以令诸侯,因此冰冷道:“阁下何人,在此胡言乱语!”那人把脖子一梗,昂然道:“本人乃是杨奉!”

太史慈一直都在想李催郭汜欲马腾韩遂之间初步停止战争是谁的功劳,现在终于明白了,这个杨奉和双方地关系都不错,而且饶有才智,看着他得意洋洋地样子,看来贾祤的奸细露馅的事情就是此人的手笔。当下的淡然道:“原来是杨奉大人啊,敢问一句,两军对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