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东莱太史慈-第9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庞统还派出了陈到带领其余的无当飞军在山地围剿特种精英;但是效果可想而知;无当飞军毕竟是新军;虽然有成为白耳军那样地军队的潜质;但是在现阶段还无法和青州军抗衡。如此一来,特种精英地军队牵制住了所有的无当飞军,大大削弱了庞统的山体战斗力量,而且令庞统想不到的事情孟获也因此而满腹牢骚,他是个渴望打仗的人,可是现在他却变成了后勤部队,这一点令他心中十分不舒服,这个信息已经被诸葛亮所掌握,并且正在加以利用,若是可以兵不血刃的拿下孟获,纳闷安曼问题将会得到彻底的解决。关于这一点,太史慈对诸葛亮当然是充满了信心,无论是历史还是演义上面,都是诸葛这干净漂亮的解决了南蛮的问题,所以太史慈认为虽然解决孟获问题的地点变了,但是结果却不会变,唯一需要提防就是庞统,这小子未必不会放上一手,这时候就看谁更加技高一筹了。

当然,现在庞统已经是焦头烂额,有很多的事情弄得他抽身不开,军师人才的鼎盛乃是青州军的优势,这一点是其他诸侯所无法比拟的,分身不暇已经成为了敌人越来越致命的问题。看来益州的很多问题都会在近期内得到解决呢。

一想到这里,太史慈便畅快的长叹了一口气,又看起了另外一封信,这封书信的内容令他的眉头一皱,那是从长安来的,吉平写信告诉自己,最近皇宫中迎来了一位客人,那就是刘虞的那个败类儿子刘和,不知道这小子是从哪里冒出来的,听说是被管宁抓回来的,不过却赦免了他的罪过,并且把刘和弄进了皇宫,要这小子陪伴在汉献帝的身边。美其名曰是为了汉献帝快点醒过来。吉平现在很着急,因为这小子的原因,现在很多的事情没有办法进行,所以才写信来问问太史慈到底应该怎么办。

太史慈没有想到居然会出现这种情况,这个刘和到底是从哪里冒出来的?不行,自己看来要找机会回长安一趟,这个刘和的事情绝对没有那么简单,自己绝对不可以等闲视之。隐隐约约中,太史慈觉察到这似乎和自己手下的谋士有关,但是要他清楚地说出来却又有所不能,故此唯有放下此事。只是回信给吉平,要他沉着应付,不要再有所举动。等着自己回到长安再说。

想了一想,太史慈还是有点不放心,于是就给自己的妻子蔡文姬写了一封书信,希望她能够暗中调查下,关于汉献帝的事情太史慈只告诉了蔡文姬,毕竟蔡文姬乃是看着汉献帝长大的,自然对汉献帝有着深厚的感情。所以自己不在的时候由蔡文姬打点一切自然是最妥当不过。做过这些事情之后,太史慈才长出了一口气,拿起了另外几封书信,低头看去,都是一些好消息,比如田丰大军在西凉地区逐步稳固。正在征讨一些小股的叛逆部队;再比如张郃与高览在幽州北面又大有所获。公孙家族已经逐渐安稳,放弃了与青州为敌的念头。还有的就是田畴弄得幽州地方大治,建造新城,那些黄巾军士兵已经逐渐的安稳下来,在幽州开始了新生活,能耕田的就耕田。更有不少人向游牧民族学习了放牧技术,在幽州开始牧民生活,每年都有大量的牛羊被送到中原地区,以至于现在北方牛羊肉的价格变得低廉起来,吃肉对于百姓而言不再是奢侈品了;冀州的甄氏家族、辛氏家族、徐州的糜氏家族、并州地王氏家族、郭氏家族的生意已经进入了良性发展,这些世家大族在青州的改革和蓄意支持下不再依靠土地,只是以从事商业活动为主,但是财遇比原来不知道多了多少,这给天底下所有的世家大族做了一个很好的榜样,很有意思的事情是这些文人还是脱不了“名”重于“利”地观念,为了给自己地行为找借口,居然把若干年前管宁宣扬的那一套拿了出来,说孔子活着地时候就注重商业,孟子更是承认社会分工,商业必不可少云云,俨然是想要在失去土地之后为自己的垄断创造新的学术。这一点太史慈倒是不害怕;垄断的确不好;但是在现阶段还是有好处的;至少可以极大地改变重农抑商的思维方式;虽然现在天下地百姓现在对新〃五德终始说〃十分的认可;但是世家大族的这些人可就难说了;这些文人最擅长于篡改别人的本意;断章取义;以至于坏了天下的大事。

宋代;明代;清代的文人不是最擅长这一套吗?而且流毒日久;否则为何到了新中国建立之后;大部分中国人都在误解诸子百家的先秦散文?就连学生用的教科书中的

都在犯这种错误。都说后世的国人把中华传统文化丢弃了;可是太史慈却战斗这原因只怕不在国人和孩子身上;那根源都在曲解古人的程朱理学和所谓的道士身上;弄了一堆孔夫子做梦都想不到的糟粕来愚弄百姓;百姓就以为那就是孔子或者老子的本意;还能不丢弃这些东西?

所以;太史慈最怕的就是这些世家大族故意念错经;在这时代;虽然自己已经普及了教育;但是不可否认;在世家大族中因为数代的文化积累;世家大族的子弟还是才华横溢的;他们左右政治的能力也最强;改善世家大族的观念可以有效的避免今后政策的反复。现在已经有世家大家开始宣扬商业文明了,这就是一个好现象,用不了百年就可以让世家大族把经商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东西。更随着时间大族子弟因为长子继承制的原因而到各地开枝散叶,对于世家大族的改变不在仅仅是政策上的了,而是他们的思维观念上的革新

这东西一样讲究攻心为上。年龄越大,太史慈便越发地现实起来,革新这个东西需要缓缓施行,制度和政策本身是冷冰冰的东西,但是他们针对的对象却是人,故此,照顾每个阶层的人的感受和他们的利益是革新者必须注意的,你利用乱世剥夺了世家大族的土地利益,那就不要永远趾高气昂,还应该给他的其他利益,否则打天下的时候他们悄无声息,等到你治理天下的时候他们就会跳出来与你作对。自己到底在这时代应该做什么呢?原本自己曾经以为自己在这时代实行民主是愚蠢地;并且认为自己可以推进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现在看来;即便是这件事情也是一个长期工程;而且也不是自己能控制的。华夏大地分分合合地时候太多;历史时期不同;原因也各异;自己能过做到跨越过世家大族扰乱中国政治的时期已经是巨大的胜利了。至于其他;自己只能尽力而为。

当然;利用新〃五德始终说〃来改造天下人的思想还是切实可行的;至少可以教会国人永远要面对现实。在注重〃名〃的同时还要注重〃利〃。在这封信中令太史慈更加快乐的事情是现在很多的地方交通开始方便起来,“要想富,先修路”,太史慈不自觉的傻笑出来,这句话放在这里再实用不过了。

其实修路这件事情不用太史慈说什么,那些世家大族自己就会自觉自愿的参与,毕竟道路方便了他们做生意也方便。嗯。苏双和张世平倒是大赚特赚,他们贩卖的马匹现在已经不在主要用于军用。更多的是转为民用。当然,王豹那里想必也是这般场景吧?可以想见青州的马车也是越来越以民用为主。

太史慈越想越高兴,顺手拿起了最后一封书信,那是从荆州送来的,里面写着吕蒙的计划。太史慈当然还不知道荆州现在已经取得地胜利;毕竟这封信使很多天前写的;今天才刚刚送到。不过太史慈看过信件之后也可看出这个计划地切实可行;太史慈甚至已经感觉到现在荆州已经取得了胜利;当下站起身来;走到议事大厅的门口;召唤过来一名亲兵;要他去叫鲁肃来。

不多时;鲁肃便匆匆赶来;太史慈也不要他多礼;而是直接把吕蒙的那封信交给了鲁肃;要他看看。鲁肃不明所以的接了过来,等看过了这封信之后登时欣喜若狂道:“主上大喜,如此一来,荆州唾手可得也。有吕蒙在,只要运用得当,长江防线根本不起作用。”

太史慈微笑道:“这个吕蒙干得不错,不过我却以为只靠吕蒙是不够的。”鲁肃点头道:“主上地意思我明白,的确如此,等到夺下荆州之后,吕蒙便会和邓当回到荆州南部,周瑜和廖立两人一定不会对长江防线等闲视之,对这里密切注视,虽然在周瑜等人看来我青州军渡江而战地可能性很小,但是他们天生谨慎,自然会对这里倍加关注,吕蒙这小子虽然不错,但是和这两人相比还差上一些,若是在两人的注视之下露出了形迹那就不好了,所有我们要为吕蒙牵制视线才可以。”

太史慈哈哈一笑道:“知我者子敬也,我也是这个意思,而且单线作战始终不如双线作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