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再读鲁迅.鲁迅私下谈话录-第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做点什么别的呢?” 

  ·与姚克的谈话,录自姚莘农(姚克)作,许佩云译 

  《鲁迅:他的生平和作品》,原刊1936年11月 

  《天下月刊》3卷4期,转自《鲁迅研究资料》第10辑。 

  我像所译述的Kupoin的一篇小说的主人翁,是一个在明暗之间的彷徨者。 

  ·与高长虹的谈话,录自高长虹《写给〈彷徨〉》,文收董 

  大中著,河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9月版《鲁迅与高长虹》。 

  (我)没有读过《资本论》。 

  ·与增田涉的谈话,录自增田涉著,钟敬文译, 

  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鲁迅的印象》。 

  我对于马克思的著作不曾读过一页。 

  ·与日本友人的谈话,录自郭沫若《不灭的光辉》, 

  文刊1936年11月25日《光明》(半月刊,上海)。 

  我从未看过孙文的《三民主义》。 

  ·与增田涉的谈话,录自增田涉作,卞立强译《鲁 

  迅与“光复会”,译文刊《鲁迅研究资料》第2辑。 

  (茶楼外一阵鞭炮声响起) 

  这种声音并不单调,也堪悦耳,但……旧历除夕的鞭炮声,我是很怕听的。 

  ·与尸一等的谈话,录自尸一《鲁迅先生在酒楼上》, 

  文收《鲁迅研究学术论著资料汇编》第1辑。 

  “我从来不买发财票”(指奖券、彩票之类/编者)。 

  ·与吴朗西的谈话,录自吴朗西《片断的回 

  忆》,文刊1956年第9期《文艺月报》。 

  我想骂的人不一定是国民党要骂的人,国民党要骂的人我不一定想骂,所以我不加入国民党。 

  ·与高长虹的谈话,录自高长虹《一点回忆》, 

  文刊1940年9月1日《国民公报·星期增刊》。 

  我是畏见生人的。 

  ·与国风的谈话,录自国风《鲁迅怕见生人》, 

  文收《鲁迅研究学术论著资料汇编》第1辑。 

  “有一点病,不大舒服。” 

  “有病,没病,我总是不愉快的。不过也很奇怪,没有病的时候,拿起笔来,也写得叫人欢喜一点。有病,不欢喜,我想就不应当拿笔……” 

  ·与黎锦明的谈话,录自黎锦明《一个印象》,文刊1945 

  年12月15日上海《文艺春秋》月刊第2卷第1期。 

  “我存在着,我在生活,我将生活下去,我开始觉得自己更切实了,我有动作的欲望。” 

  ·与杨之华的谈话,录自文尹(杨之华)《回忆敬 

  爱的导师——鲁迅先生》,文刊1937年2月12日 

  巴黎《救国时报》,转自《鲁迅研究资料》第8辑。 

  “我有铜钿在袋子里,别人家来借,我总不能说没有的吧!” 

  ·与阮和森的谈话,录自景宋《鲁迅故居》, 

  文刊1946年12月21日上海《文汇报》。 

  章太炎可以写,既写他前期革命业绩,亦述其晚年“渐入颓唐”。蔡元培坚持民主进步,值得写(指写传记/编者)。。至于我自己就不必写了。 

  ·1936年7月27日下午与许寿裳的谈话,录自罗慧生 

  著,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鲁迅与许寿裳》。 

  不很好看,三十年前还可以(此指自己的丰采/编者)。 

  ·与于伶等人的谈话,录自于伶《鲁迅“北平五讲”及其 

  他》,文收上海文艺出版社1978年版《鲁迅回忆录》第1集。 





 

您所在的位置:再读鲁迅—鲁迅私下谈话录>正文回目录
第40节:与冬藏老人的谈话
作者: 吴作桥

  “我更老时,将来还会更漂亮。” 

  ·1933年2月17日与萧伯纳的谈话,录自镜涵《鲁迅比高尔基漂亮》,文刊1992年第11期《鲁迅研究月刊》。 

  “我这个人脾气真不好。” 

  ·与许广平的谈话,录自许广平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2版《欣慰的纪念》。 

  “我自己容易和朋友们‘闹开’。” 

  ·与川岛的谈话,录自川岛著,四川人民出 

  版社1979年版《和鲁迅相处的日子》。 

  “只是……其实,我这个人,只是在文章里给了人许多忌讳,至于其他……倒并不如一般人想象中的那么使人可怕……” 

  ·与冬藏老人的谈话,录自冬藏老人《雪夜访鲁 

  迅翁记》,文刊1936年6月25日《越风》半月刊, 

  转自四川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大先生鲁迅》。 

  我的社会关系太复杂了。譬如这封信(指某大书局要人作寿的征文信/编者),看似很简单,而其实包含有我的地位,声望,和各方面的情况等等,才会有这样的信到来,这,是我积了多年的精力,物力,苦心所致的,所以即此一端,就看出我这个人的社会关系太复杂了。 

  ·与许广平的谈话,录自许广平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欣慰的纪念》。 

  他们(指叶灵凤等/编者)比得我太大了(指将鲁迅比成高尔基/编者),我只恐怕承当不起。 

  ·与郁达夫的谈话,录自陈子善、王自立编 

  注,花城出版社1982年版《郁达夫忆鲁迅》。 

  有脾气有什么不好。人嘛,总应该有点脾气的。我也是有脾气的,有时候,我还觉得有脾气也很好。 

  ·与丁玲的谈话,录自丁玲《鲁迅先生于 

  我》,文刊1981年第3期《新文学史料》。 

  脾气也确实愈来愈坏,我可真的愈来愈看不起人了。 

  ·与冯雪峰的谈话,录自冯雪峰《回忆鲁迅》,文收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雪峰文集》第4卷。 

  “我好像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牛奶、血。” 

  “我不晓得,什么是休息,什么是娱乐。” 

  ·与许广平的谈话,录自许广平在鲁迅灵前的献辞, 

  转自江苏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许广平文集》。 

  “中国多几个像我一样的傻子就好了。” 

  “有一百个,中国不是这样了。” 

  ·与许广平的谈话,录自景宋《鲁迅的日常生活》,文刊1939 

  年10月《中苏文化》4卷3期,转自《鲁迅研究资料》第7辑。 

  你怎么知道我的学问好,……听别人说是靠不住的。老实告诉你,我的学问并不好,我写的文章,常要挨人骂的。 

  ·与俞芳的谈话,录自俞芳著,浙江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我记忆中的鲁迅先生》。 

  谁说我有本事,又能干?我常常上人家的当,吃别人的亏的。 

  ·与俞芳的谈话,录自俞芳著,浙江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我记忆中的鲁迅先生》。 

  论理讲,我是没有承受这么多的攻击的资格的。我有过什么值得人们这般注意的呢,我不是总共才写过两本小说,两本小品,几本杂感吗?要我倒掉是颇容易的,假使他们也稍稍努力地作出一些实际工作来,然而就是这点点,他们都不能作,这是颇使我悲哀的。 

  ·与韩侍桁的谈话,录自侍桁著,上海杂志公司1932年版《文学评论集》。 

  “弄政治宣传,我到底不行的;但写点杂文,我比较顺手。” 

  ·与冯雪峰的谈话,录自冯雪峰《党给鲁迅以力量》, 

  文收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雪峰文集》第4卷。 

  “出版社呢,让我写些国民党不禁止的好卖的小说,但是,那样的小说,我绝不能写。” 

  ·与浅野要的谈话,录自原胜(浅野要)作,陶晓燕 

  译《紧邻鲁迅先生》,文刊《鲁迅研究资料》第14辑。 

  “我一个人不能样样都做到,在文化的意义上,长篇巨制自然是需要的,但还有别人在;我是斩除荆棘的人,我还要杂感杂感下去。” 

  ·与冯雪峰的谈话,录自雪峰《过去的时代 

  ——鲁迅论及其它》,转自刘一新《真的声 

  音,美的言词》,文刊《鲁迅研究资料》第21辑。 

  我是不要给自己做纪念,但我给别人却可以大做特做。 

  ·与郑伯奇等人的谈话,录自郑伯奇《最后的会 

  面》,文刊《文学》第7卷第5号(1936年11月1日)。 

  “我不是什么文士,只不过是偶尔拿起笔写写文章罢了,我不是什么文士。” 

  ·1933年5月22日与申彦俊的谈话,录自申彦俊《中 

  国的大文豪鲁迅访问记》,文刊1934年4月号朝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