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读梅里美之嘉尔曼-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寻找到解决方法。最低落的时候读读这本书中一些情节,感动到想哭,却由此释解而平衡。99年、00年在Book版写过不少关于这本书的文字。
 
      而傅雷简直比罗曼罗兰更加伟大。即使仅以翻译论,他的成就已经无人可以媲美了。他翻译的文字,平实却又生动感人。英国人定义“诗歌”的概念为“翻译中失去的东西”,或许傅雷的翻译也会失去原作中的一些东西,但是他却又再创作了一次,才华在翻译中显露无遗。
 
      凡尔纳、大仲马、傅雷是法国小说吸引我的原因。前两者主要靠情节,后面则是靠文学自己的动人处。后来陆续读了莫泊桑、巴尔扎克、卢梭、司汤达这些名著,基本上都是傅雷的译文。
 
      听说罗曼罗兰自己的文字更加美丽,于是开始学法语,期待某一日能够亲自看一看。学了一年后不得不放弃,因为距离能直接欣赏其文学性实在太遥远,而我又不得不认真做本职工作以养家糊口。是个梦想,也许会有实现的一天。
 
      写了半天“法国小说”,标题中的“玫瑰”又在哪里呢?说起来又是一堆,且让我略过并且继续以“法国小说和玫瑰”作为小标题吧。
 
(三) 武侠的世界与〃愤他达〃的世界 
 
      大仲马、莫泊桑、梅里美等人的小说多为通俗小说,读起来有些象读武侠小说的感觉。而其中所塑造的世界之与我们却是全新的。两个世界的文化差异如同现今一样,十七世纪的一个法国小村庄发生的一件小小的案件,参与人之认真让我想到民主这个词。换作武侠,杨过随手就把一个守城小兵丢进火坑。
 
      这个世界最流行的是“决斗”和“情妇”,流行到决斗的每个细节都有套繁复的仪式。
 
      好,回到大标题上:高龙巴。毫无疑问,我以前看过高龙巴,否则不会有最前面关于天堂的那两句话。令我诧异的是我竟然忘记了,而今日重读,高龙巴却成了我见过的最完美的女子形象。
 
      高龙巴,科西嘉岛上的一个“野蛮”女子,对比来自伦敦的上流社会女子而言。美丽,正直,善良,聪明,诗才横溢,勇敢,灵活,体贴,坚强,几乎用上所有的美好的形容词。初见时是个固执的令人反感,尤其是因为这段固执会危及哥哥的前途以及爱情,然而后来她的正确之处却一点一点的表现出来。小说不长,但是几乎每一处都在丰满着她的形象。最后一切成为定局之后她与爵士的对话尤其让人觉得其可爱之处。
 
      小说字数不多,仅一百多页纸。叙述的是高斯岛上一起“愤他达”事件,以恋爱故事穿插其中。“愤他达”有复仇之意,但涵义远不止复仇。高斯岛上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得风俗闻名内外,充满原始情调和血腥味,然而小说却是轻松活泼,谈笑风生,难得是仍再现了其中的紧张。很值得一读。
 
      “从故事的中间开始说起”,游玩的贵族父女路遇返乡复仇的亡故英雄的儿子。主人公高龙巴未出场先作一曲悲壮的“伏采罗”烘托气氛:我九死一生换来的勋章钉在墙上,钉在我的床前,丝带那么红。我的衬衣更红。留着我的勋章,留着我的血衣,为我的儿子,远客他乡的儿子…。。。。
 
      不说内容,这种结构上,就觉得非常巧妙。描述的科西嘉岛的风俗、愤他达的世界也是引人入胜。
    
      另外,如果要读高龙巴,一定记得要看傅雷版本的。Book版精华有一版本,但是翻译的实在太差。真是奇怪,傅雷已经翻译过了,你再翻译一遍干什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