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什么都干……也许这里有某种东西吸引着他们,也许就是这种不死不活的状态吸引着他们。他们感觉到了这种状态,但不能理解它。他们上这里来为所欲为,却不报名学习这个专业,也不来上课,大家对辛梅里亚文学没有兴趣。辛梅里亚文学已被埋进这些书架上的图书中了,犹如埋进坟墓中去了……”

  “我却有兴趣……我是来请教您,是否有本辛梅里亚小说,开头是这样的……不,最好还是立刻告诉您,小说的人物名叫格里茨维,茨维达,蓬科和布里格德;故事发生在库吉瓦,哦,也许这只是个农庄的名称,后来好像移到了泊特克沃和阿格德岸边。”

  “哦,有了!”教授高兴得大叫起来,脸上的疑云一扫而光,顿时放出了异彩。“毫无疑问,这是《从陡壁悬崖上探出身躯》,是本世纪初叶辛梅里亚最有希望的年轻诗人之一乌科·阿蒂留给我们的惟一一部小说……喏,就是这本!”他一个鲤鱼跳龙门的动作,准确地跳到某个书架某一点附近,像老鹰扑小鸡一样抓出一本普普通通的绿皮书,然后拍拍上面的尘土。“这本小说从来没有被翻译成别的语言。要翻它困难太多了,没人敢于问津。您听这句:‘我正使信念指向……’不,听这句:‘我渐渐使自己相信这个传递行为……’您可能已经注意到了,这两句话中动词都表示反复的动作……”

  你立即发现,这本小说与你已经开始阅读的那本小说完全是两回事,只是一些人名地名相同。这事非常奇怪,但你并不去深究,因为乌齐…图齐缓慢的即席翻译渐渐勾画出了那个故事的梗概,他对动词时态详尽的解释则使那个故事广泛展开。

  

  '①'作者在这一章中提到的辛梅里亚,完全是虚构的一个国家,因此与之有关的历史、地理、语言、文化等都是虚构的。历史上曾经有过辛梅里安人,公元前八世纪以前居住在高加索和亚速海以北地区,后来在斯基泰人驱赶下进入安纳托利亚。公元前七世纪在民族征服战争中被吕底亚国王阿利亚德击溃,这个民族就不复存在了。可见古代辛梅里安人与作者虚构的国家辛梅里亚毫无关系。荷马在他的诗歌中亦曾提到过辛梅里亚人,是否就是前面提到过的辛梅里安人,无法考证。但荷马使用过的“辛梅里亚人”、“辛梅里亚的”这些词却被当做“奥秘”、“神秘”的同义词至今使用着。因此,作者虚构的这个国家,可能与这个意义有联系。

  '②'这是作者虚构的一个语系,事实上并不存在。

  '③'巴斯克语是巴斯克人的语言。巴斯克人是欧洲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居住在法国与西班牙交界处的比利牛斯山西部地区,至今保存着他们古老的民族服装、风俗习惯与文化传统,主要从事农业和渔业,有强烈的民族独立与自治的要求。

  '④'布列塔尼语通行于法国布列塔尼半岛。专家们认为它是英语的一种方言,非常接近威尔士语。布列塔尼语形成的历史原因是:公元五、六世纪盎格鲁…撒克逊人入侵英国南部,将部分英国居民迁到法国西北部的布列塔尼地区。这些英国居民操着英语,又受当地操法语的居民的影响,渐渐形成了这种布列塔尼语。但是,现在法国政府并不鼓励使用布列塔尼语,操这种语言的人数日趋减少。

  '⑤'吉卜赛人原是居住在印度北部的居民,公元十世纪时开始外迁,到处流浪,现在几乎遍布世界各地。吉卜赛语属印欧语系新印度语族,但吉卜赛人现在主要是讲所在国的语言,这种统一的吉卜赛语现状如何不得而知。

  '⑥'威尔士从十三世纪被英格兰统治者征服后,一直努力保持本民族的语言文化和风俗习惯,争取民族独立。

  '⑦'奥克语亦称朗格多克语。朗格多克是法国南部的旧省,位于西班牙与意大利之间,罗马帝国时期曾是连接两地的主要陆上通道,受罗马文化影响很大。流行的语言为奥克语,与拉丁语关系十分密切。直到十至十二世纪该地区的文化发展都与这种语言和罗马的影响有关。十二世纪以后摩尼教异端控制了这个地区,罗马教皇组织对它进行讨伐,随后法国北部军队又入侵该地区,朗格多克地区从此失去了政治独立。但是,奥克语的文化传统至今仍旧存在。

从陡壁悬崖上探出身躯

  我越来越相信,世界希望告诉我什么,正在向我发送信息、警告与信号。我来到泊特克沃之后就发现了这个情况。每天早晨我都要走出库吉瓦旅店到港口去散步。经过气象台时,便想到日益临近的世界末日,其实这一过程早已开始了。如果什么地方可以测定世界末日的话,那么这个地方就是泊特克沃气象台。这是一个摇摇欲坠的棚子,四根木柱上罩着一块铁皮当房顶,房顶下砌有一个托座,上面摆着各种记录气压、湿度和气温的仪器;它们那带刻度的钟筒慢慢转动,发出钟表般的嘀嗒嘀嗒声,记录杆上的笔尖在钟筒上往返滑动。风速器与风向标像天线一样高高耸立,而雨量计的漏斗却像个小矮子挤在气象台其他仪器之间。这个气象台孤零零地建立在本市公园内一座山坡的顶端,头上就是珍珠蓝色的晴朗的天空,仿佛被有意安置在那里以吸引气旋与热带海洋中的龙卷风,并心甘情愿地忍受暴风雨的摧残。

  有时候我不论看见什么,都觉得它充满含义。我觉得很难把这些含义传给别人,很难形容它们或把它转换成语言。正因为如此,我才认为外界事物包含的意义十分重要,是对我也是对整个世界的提示或警告。对我来说,这个含义并不是外界事物,而是发生在我内心深处的现象;对世界来说,它表明这些并非偶发事件,而是普遍现象。讲述这些东西没有别的办法,只能通过一些迹象,你们一定能理解我的这个困难。

  星期一。今天我看见一只手从监狱的窗户里伸出来,伸向大海。我习惯地沿着港口的防波堤散步,一直走到古堡的后面。这个古堡外面有一圈斜墙,斜墙窗户外面加了两层或三层铁栏杆,仿佛被完全堵死了。虽然我知道里面关着犯人,却一直把这个古堡看做是一件没有生命的东西,看成是矿物世界的一部分。因此那只手的出现使我大惊失色,仿佛岩石上长出了一只手。那只手的姿势极不自然;我想大概由于牢房里的窗户很高而且镶在厚厚的墙壁之中,囚犯如果没有杂技演员,不,如果没有柔术演员那种功夫,不可能使手臂穿过几层铁栏杆伸到外面来这样晃动。这不是囚犯传给我的信号,也不是传给别人的信号;起码我不认为那是囚犯传给我的信号,当时我甚至没有想到囚犯。那只手苍白而瘦弱,与我的手没什么区别,一点也不像囚犯那种粗糙的手。我认为那是岩石传给我的信号:岩石想告诉我,我与它的实质是相同的,因此构成我这个人的物质不会由于世界末日的来临而完全消失,总有些东西会保存下来;因此,在那个没有生命、没有我、也不知道我曾经存在过的世界里,某种信息传递活动仍然是可能的。我是说这就是我看见那只手时获得的最初的也是最重要的印象。

  今天我一直走到古堡瞭望台那里,那下面有一小块海滩。此时海滩上尚无游人,前面是灰蒙蒙的大海。那些柳条椅子(这种椅子椅背很高而且向内凹陷,以防海风)排成半圆形,似乎要表示一个没有人类的世界,在那个世界里一切事物都表明人类已经消失,人类已不复存在。我感到一阵头晕目眩,仿佛我正在跌入有人的世界与无人的世界这两种世界之间的深渊之中,而且不论我跌到哪个世界里,世界末日都已经来临了。

  半个小时之后,我又来到这瞭望台上,发现海滩上一把背朝着我的柳条椅子上有条浅紫色的丝带在飘荡。我沿着一条陡峭的羊肠小道下到一处平坦的地方,变换个角度向下观看:不出所料,是茨维达小姐坐在那柳条椅上,完全被椅背遮盖住了。她头上戴顶白色草帽,膝盖上摊着速写本,正在对着一只贝壳写生。我见到她并不感到高兴;今天早晨碰到的一些不吉利的征兆也劝我不要同她讲话。二十天来我出来散步时总看见她独自一人待在海滩上,很希望能和她谈谈;每天走出旅馆时我都抱着这种打算,但每天都遇到一些事情使我欲言又止。

  茨维达小姐住在海葵旅馆;我是在服务台打听到她的名字的,也许她已经知道这件事了。这个季节来泊特克沃度假的人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