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深浅-第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歌成就。然而,同样有趣,尽管德意志民族将浪漫主义〃狂飚突进〃化,其最高成就却是以反浪漫主义的古典主义面貌彪炳于世的。歌德以他那份量过重,根本不可能上演的诗剧《浮士德》,与但丁、莎士比亚平起平坐。他从《圣经·约伯记》、民间传说、英国天才克利斯托弗·马洛的《浮士德博士的悲剧》 

  以及德国批评家莱辛那里,获得灵感和启迪,通过浮士德与魔鬼靡菲斯特的东游西逛,歌德总结了自文艺复兴到他那个时代欧洲300年间的精神、文化历程。他像浮士德…样思想复杂,内心矛盾,同时所谋远大;他像靡菲斯特…样具有否定的精神,看出〃凡物有成必有毁〃。他深入到虚无之中,但又以道德之力反对辩证法,在抒情短诗的写作方面他同样不同凡响。冯至等人在他们编著的《德国文学简史》中曾将歌德的《游子夜歌》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这看来是对歌德的褒奖,实则是对歌德的贬低。《静夜思》有类乘兴口占,而歌德却,运用巨大的静力(而不是暴发力)预言了自己的死亡:〃群山一片沉寂,树梢微风敛迹,林中百鸟缄默,稍待你也安息。〃在魏玛,歌德和席勒在推动古典主义文学写作方面志同道合,但差别依然明显:歌德生活在感觉中,而席勒生活在概念中;歌德是位半神,而席勒是位痛苦的英雄。可能唯其痛苦,席勒对全人类乃有至高的祝愿。浪漫的时代必是理想的时代,这时谁提问,谁就不朽。几乎是被席勒的理想塑造而成的荷尔德林把席勒本人吓了一跳。荷尔德林问道:〃在一个贫乏的年代,诗人何为9〃人们应当怎样〃诗意地栖居于大地?〃他感受到了贫乏,他感受到了生存的狭窄,所以他决定飞翔,他要成为古希腊众神世界的一部分。现在看来,他做到了。在今天,他的德语比海涅那已然相当完美的德语赢得了更大的尊敬。 





 

您所在的位置:登陆网站>深浅>正文回目录
鸟瞰世界诗歌一千年(九)
作者: 西 川

  二十二 

  1607年当首批英国人横渡大西洋抵达现今美国弗吉尼亚的詹姆士河口时,他们转身称欧洲为〃旧大陆〃。相对于亚洲大陆,欧洲大陆并不算〃旧〃;但对欧洲人来讲,它是有些〃旧〃了;而当时〃旧大陆〃最〃旧〃的一部分恐怕非俄罗斯莫属。俄罗斯之〃旧〃主要在于其文化的荒蛮和经济的落后。俄国到17世纪才有第一部史诗《伊戈尔远征记》,尽管此前该史诗已在民间传唱了几个世纪。但是,正如捷克教育家夸美组斯所说:〃瞧那些野蛮人,他们比上帝还富有创造力。〃到19世纪,俄国文学便已是群星灿烂,而冲在最前面的大天使便是普希金。他写过太多的诗,睡过太多的女人,太热爱自由,最终死得太不平凡。但这一切都还不足以使他永垂不朽,真正使他永垂不朽的是他把粗陋的俄语变成了一种丰富的、有光泽的文学语言,使得莱蒙托夫、索洛维约夫、陀思妥耶夫斯墓、托尔斯泰得以工作。比较普希金与莱蒙托夫的诗歌,普希金的诗歌高贵、柔情、馥郁,而莱蒙托夫的诗歌更平民化,更精神化,并且忧郁而苦涩。当普希金已经变成一种文学知识的时候,莱蒙托夫依然打动我们。我们需要来自〃旧大陆〃的最〃旧〃的打动。 

  二十三 

  这时,在新大陆,在南美洲的阿根廷,何塞,埃尔南德斯正在为邦巴草原上的高乔人创作史诗《马丁·菲耶罗》,这几乎是人类用韵文书写民族史诗或英雄史诗的最后一次尝试,所幸他成功了,而在北美洲,沃尔特·惠特曼也在写着他的史诗《草叶集》,但《草。十集》与传统史诗毫无共同之处:首先这不是一部叙述个别英雄丰功伟绩的叙事诗,而是一部民主的有关众人的抒情之作。其次,尽管惠特曼在诗中写到〃惠特曼〃,但那却是三位一体的〃惠特曼〃,即作为英雄的〃惠特曼〃,作为大众的〃惠特曼〃和作为 

  诗人的〃惠特曼〃。第三,惠特曼使用粗暴的方言土语探索了肉体的迷宫,这是传统史诗从未做过的事,所以这真是一部新大陆的新作品,它塑造了20世纪诗人们的诗歌观念。美国另一位改造了世界诗歌的人是埃德加,艾伦·坡,坡的幽冷诡秘正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趣味。而且他耸人听闻的做诗法(先有观念再依观念摸索出诗歌),对喜好走小路的诗人们确有智力上的诱惑。他诗歌的缺点是,韵律顺滑到像抹了发蜡,过分油光可鉴了。等到现代主义在世界上大行其道以后,美国19世纪封闭、幽深、高敏感的艾米莉·狄金生开始与惠特曼并驾齐驱。生前无人知晓的她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成了最早的现代主义者之一。 

  二十四 

  20世纪不同于以往任何一个世纪。科学技术的理性累积改变了世人的时间观,使得非理性有了速度的土壤,这样,传统哲学和伦理学便面临着危机,而哲学对于本体论的放弃标志着上帝的退场(诚如布莱克所预言的那样)。起自文艺复兴的人本终于战胜了神本,但这也成了人本终场的时刻。恰逢公元纪历转向第二个千年的终结,末世论便再度荡漾开来。但末世论的此次荡漾不同于历史上的任何一次荡漾:在此次的末世论中没有了上帝,这比有上帝的末世论更加可怕。在西方,它激发出虚无,在东方(指政治地缘上的东方,下同),它掀起了革命。虚无加革命,一右一左把死亡拖向大地的中央,死亡的激情迎来了战争,诗人成了念诵咒语的人:Shantih ShantihShanfih。这是某一优波尼沙士经文的正式结语,意为〃出入意外的平安〃。T.S.艾略特以此结束了他颠三倒四的长诗《荒原》可是,再念诵…遍Shantih,它的发音像不像中文的〃上帝〃?西方文明就此崩溃了吗?不知道,但西方文明优雅的艺术形式却首先崩溃了。形式的崩溃意味着魔鬼的解放,意味着诗歌不得不向内而不是向外寻找其存在的理由。20世纪的西方诗歌因此既五彩斑斓又晦涩费解。 





 

您所在的位置:登陆网站>深浅>正文回目录
鸟瞰世界诗歌一千年(十)
作者: 西 川

  二十五 

  尽管20世纪西方诗人各有各的说法象征主义、意象派、未来派、表现主义、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新浪漫主义、新现实主义、自白派、垮掉派、纽约派、运动派、具体诗、反诗歌、新形式主义、极少主义、语言诗,等等但我们完全可以不为这些先锋派的说法所动。80年代中期,我国在媒体上春光乍泄或狰狞闪转的青年诗歌流派曾多达88个。可到如今,荷戟独彷徨者又有几人?我个人对构成意义的诗人抱有如下信念:一、他必有创造力(主要指文化推进力);二、他必敏感于语言作为一种艺术;三、他必懂得向无意义处寻找意义,向有意义处寻找无意义;四、他的作品必使我们有再生之感;五、他饱含敌意的固执已见必与他开阔的视野成正比;六、如果他疯狂,他必神秘,否则他的疯狂没有意义;七、如果他反文化,他必以一边缘知识体系反对主流知识体系,否则他的反文化没有意义。把持住上述信念,我们便可以依循两条线索分辨出三类诗人:即强调直觉的诗人,强调智性的诗人,以及平衡于直觉与智性的诗人,会有这种情况发生:同属于一个诗歌流派的诗人会在写作品质上拉开距离。例如马拉美与韩波虽同属象征主义,但显然前者倾向于智性而后者仰赖直觉。在我将要提及的现代西方诗人中(包括拉丁美洲诗人),平衡了直觉与智性的诗人有法国的波德莱尔、爱尔兰的叶芝、美国的庞德、奥地利的里尔克、阿根廷的博尔赫斯、墨西哥的帕斯;以智性见长的诗人有法国的马拉美、英国的艾略特、美国的史蒂文斯;而挥霍直觉的诗人是法国的韩波、奥地利的特拉克尔、西班牙的加西亚·洛尔加、智利的聂鲁达和美国的威廉·卡洛斯·威廉斯。我这样将以上诗人归类是为了让读者一目了然。他们每一个人都没这么简单。我在下一节谈论他们自然也不会依循这个顺序。 

  二十六 

  我要首先谈到的是波德莱尔,因为从波德菜尔开始,现代主义诗歌就算正式登台丁。波德莱尔的写作紧接雨果而展开。但他走到了雨果的反面,或者说走到了浪漫主义的反面,或者说走到了正面价值的反面。波德莱尔并没有把自己撒旦化那是崇高心力反抗平庸秩序的关键。他发现平庸秩序并不值得反抗,因而他把自己现代化了;他盲目地游荡于时间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