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个军统报务员的悲剧人生-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悲哀莫过于为人作祭了!   
  他终于想清楚了,自己做了党争与战争的祭品!是国民党把我从求学的路上拉进了战场,共产党又把我从天真的报国梦中拉进囚牢,命运,为什么这样嘲弄我?   
  然而,他致死都不会明白铸成他悲剧命运的文化渊源,因为,他早已被这种文化所化了。大凡融入一种文化之人都难以从这种文化中跋出脚来。中国传统知识份子由士而仕的单一选择不仅酿成了许多悲剧人生,也酿成了许多悲剧人格。葛连波在自觉自身无望之后,又把希望寄托在自己儿子的身上。他希望儿子再走一遍由士而仕的千古正途,如果儿子走得顺遂,自己不同样可以扬眉吐气吗?儿子在与他相依为命的日子里,每一次劳动回来或挨批斗回来,茂恩总是拉着爸爸的手问这问那:“爸爸,今天有人打你吗?”   
  “没,没有。”   
  “我不信,你要疼,你就哭吧!我给你擦眼泪。”说着,葛茂恩就用毛巾擦试着爸爸的眼角。葛连波边制止边说:“孩子,我没事,你要记住,你要活出个人样来呀!”   
  葛茂恩连连点头,父亲的话他已铭刻在心中。   
  葛茂恩确属出类拔萃之才。读小学时就品学兼优,且琴棋书面样样精通,当时在村里曾有神童的赞誉。那样恶劣的家庭出身,那样严酷的政治形势都不能影响他被破格吸收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员。   
  儿子随养母迁居铜矿之后,时常给父亲来信,儿子的每次来信,葛连波都珍藏着,象是珍藏着他赖以生存的救命绳索。这天晚上,他又拿起儿子新近的一封来信读起来。其实,这封信他已读过几遍了,每一遍都能听到一个幼小心灵因不满家庭出身而发出的急切呐喊;每一遍都能看到一张瘦弱脸庞因受他拖累而出现的痛苦模样。他又找出那张信笺,让儿子的声音再度敲击自己的心灵,他认为这种敲击虽是痛苦,也是一种精神享受。   
  “爸爸:   
  “很久没给您去信了,您也没有给我回信,不知家中情况如何。   
  “我们现在正进行着紧张的阶级斗争和复课闹革命……   
  “爸爸,您是历史反革命份子,您要在抗旱中好好改造自己。我是多么希望你能把那反革命的帽子摘掉啊!您的问题直接影响我的前途!   
  “您要加倍努力,用毛泽东思想改造自己,争取早日回到毛主席革命路线一边来……”   
  葛连波慢慢摘下老花镜,眼里又一次噙满了泪水。他自然自语的说:“孩子,我已经努力了!你还让我怎样努力呀?难道说,我还能夜以继日吗?孩子,我能理解你,我不怪罪你,我只怪我自己……”   
  突然,他拔亮了油灯,找出纸笔来。他放好了炕桌,伏案疾书起来……   
  鸡鸣三遍的时候,油尽灯残。葛连波像个松软的泥人一样跌卧炕上,像是熟睡,实则是昏睡。   
  桌上,一份七仟多字的建议稿已经写好。标题是:对中梨树沟大队农田基本建设的建议书,落款是:历史反革命份子葛连波。   
  这份建议书是葛连波先生连同他的自传体回忆材料一同交给我的。他说,这或许能在为写他的纪实文学时派上用场。我认真阅读了他的这份建议书,建议书写在发黄了的蓝格信纸上。我曾一度对着这份建议书陷入深深地思索。村人们却大都不以为然。很显然,这仍是他书生情怀的再度流露,那种“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咏叹大都指向书生意气。所谓“位卑未敢忘忧国”,这其中就蕴藏着悲剧意识。你纵然嫌弃我,我也不敢忘怀我的家国,俗话中有“心到佛知”的说法,这其中有着浓浓的宗教意识,而“位卑未敢忘忧国”中的虞诚不也显而易见吗?   
  你采不采纳我的建议是另外一码事,反正,我的心意到了。就葛连波的政治面貌和当时的社会背景,葛连波的献计之举无疑是自找苦吃。而他却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这不是书生气的流露是什么呢?几天后的批斗会,他以新的罪名:“破坏农田基建设”被彻夜批斗,原因当然是他写了那篇洋洋七仟言的建议书。   
  下面,我把这份建议书的原文梗概援引如下:   
  “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号召我们,以阶级斗争为纲,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反修防修安定团结,努力把国民经济搞上去……再提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甲,治水……”   
  治地下水……   
  水平梯田……   
  治天上水……   
  “乙,治山……”   
  “丙,前景的展望……”   
  葛连波对本村的水土流失表现出那样的忧心如焚,建议书用心良苦,言辞中恳,读来实在让我感慨万分!或许就值此时,他的儿子葛茂恩在清源县苍石红透山铜矿因工殉职了!      
第十四回   
  我们有必要对葛茂恩的情况做一些描述。葛茂恩随其养母迁居后,在异母姐的资助下又读了几年书。由于父革期间学校秩序混乱不堪,葛茂恩很快去清源县苍石红透山铜矿当了工人。葛茂恩长笔者几岁,在大梨树沟小学读书时,我读二年级,他读六年级。当时我所风闻葛茂恩的专长应该是音乐方面,据说他对二胡,手风琴都是无师自通。他有极强的乐感能力,并极富创见性的钻研着乐理。据说他能用二胡描摹各种鸟叫,杏花开放的季节,大地上涌动着暖流。少年葛茂恩用他纯净的双眸发现了远方波浪般的暖流在涌动。他取出二胡在树下拉起来。,一曲过后,他又用二胡摹仿鸟叫,不多时,十多种知名不知名的鸟竞然齐聚于他门前的槐树上。他拉一声二胡,鸟们就有一声回应;他依次摹仿完各种鸟鸣之后,鸟们竞齐声合唱起来。之后,葛茂恩用二胡与鸟对话的事竞传为佳话。乡新们都说这孩子有灵性。他用手风琴描摹的小河流水声,大海波涛声更是惟妙惟肖,从此,神童的美誉就悄悄传开了。   
  我敢说,这个英年早夭的翩翩少年如果有幸接受正规的音乐教育,或许能成为我国的音乐奇才。看来人的成长的确带有极大的偶然性,且莫说大才奇才弥足珍贵,就是每一个平庸之人能够像模像样的尽享天年也属侥幸万幸了!人生的道路上潜伏着多少危机哟!政治的、伦理的、观念的、文化的、时局的、健康的、意外的,又何止是七灾八难!   
  葛茂恩因工殉职就有着极潜隐的观念原因。本来嘛,对这样一个音乐天赋极高的少年,就应当因材施教,扬其所长,为什么还要迎合那种狂热政治呢?我猜测,除了特定的社会原因之外,其父葛连波的入仕观一定对孩子有过耳提面命或耳濡目染。葛连波是由士而仕这种单一选择的殉葬品,然而,他不甘心于自己的殉葬命运,他还企图在下一代身上找回点面子。这一点,葛连波先生对入仕的评说曾引起我深深的思索。他说,唐宗以来,传统的士子(知识份子)唯有登科入仕方为正途。无论文武,总以科甲为重,谓之正途;否则,纵使你学贯中西,胸怀韬略,皆可目为异途……   
  这就是说,中国人读书的目的只有做官为正路,否则,你多大学问去从教、从艺、从科技、从工商都不算正路!好家伙,难怪中国人对当官都那么热衰。难怪中国的科学技术那么落后!这种官本位文化化了多少代人哪!   
  葛连波先生还知道一个仕子的出路为上、中、下三等:上等是入仕做官;中等是入府当幕僚、末等是设馆授徒执教。   
  葛连波不仅在这种单一选择上葬送了自己,他又把儿子也引到这条路上来了!根据红透山铜矿对葛茂恩的评价可以断定,这个音乐天赋极高的翩翩少年却放弃了所长,在极其险恶、狭窄的政治曲径中攀登了!   
  一九七四年十月的一天,这是多么罪恶的一天哪!红透山铜矿来了一伙下井参观的学生,当时的学生以学工、学农为时尚,他们不仅要下矿井参观还要实习操作,用当时的话说,叫做接受再教育。这一天,来自西伯利亚的一股寒流早早的就来到了这里,矿井外,到处是随风飘零的落叶,两块铅灰色的乌云在铜矿上空游来荡去,象凶神恶煞般阴沉着脸。北风卷起一团团旋风在矿井外转来转去。当时葛茂恩正在车间抄写材料,带工班长对他说:矿革委会主任让你带领学生去井下参观。葛茂恩应声站起,爽快地接受了任务。带工班长笑着对他说:“行啊小伙,这差事可是升官的苗头哇!”葛茂恩涨红着脸说:“只要领导看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