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妹 头-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一个人。他溜出门去,走上了鹅卵石路面,身后的门关上了。事情到此,才有了
些不正当的含义。
    初冬的时候,他们就都有了去向。妹头分在一家中型国营羊毛衫厂里当质检工,
他则如妹头预测的那样,去了郊县的崇明农场。去时他带了满满一板箱的书,大部
分是从阿五头家中书橱里取出的,还有一些是从各学校图书馆流失到社会上,再在
偶然间传到了各人手上。好像他不是去农场谋生,而是读书去的。这也是因为在心
底深处,他决不以为他真的会在崇明农场待一辈子。倒不是说他有什么远大的理想,
他们这样的,乱世里长成的少年,热情和颓唐都谈不上,而是务实的心。他所以不
以为他会在崇明农场待久,亦是出于实际的经验。不是先前下去的知识青年都在陆
续回来吗?所以不必太为前途挂虑。并且,在他这个年龄,还都是乐意离开家庭的,
以为那样就可以获得自由。所以,他没有因为有人留在上海,他却去了崇明农场而
感到委屈,只是和阿五头的分手使他伤感了一时。阿五头的情况本来和他很相似,
上面的哥哥也是有去有留,但是他的父亲又一次进了牛棚,这不可能不影响他的分
配。所以,很识相地,分配方案一下来,阿五头就报名去安徽插队落户。分手前,
他俩又去了一次人民广场。这一回,两人都没有什么话说,互相觉出对方有些陌生,
却又不知道该如何接近,了解,再交流。阿五头甚至已开始在啃原版的“康德传”,
所啃得的一些东西大都与原义相去甚远,可池的思想却已被引进一个抽象的境地,
与现实高远了。而他的,有关妹头的一些事情,却是浮在现实的表层。他们俩相距
有十万八千里了。天色黑了,那山东人的风筝已经“扑”地一声落到地上,擦着地
面,他们还没有回去的意思。暮色里,山东人在线轴上绕线的身姿看上去很寂寞。
他绕完了,将风筝送了收起,走了。
    他和妹头的告别却是简单得很。妹头上他家来,给也送了一件手织的毛线背心,
还有一双买来的松紧布鞋。他阿娘看见妹头来,高兴得很,下了糯米圆子给他门做
点心。这时候,她已经把妹头认作她的孙媳妇了,那里晓得,在后来把妹头迎进门
的日子里,她和妹头做了天下第一对头。他对妹头的来访态度冷淡,因为感到巴尬,
就干脆摆起了架子。他从头到尾斜倚在那张宁式民床上看一本书,对妹头带来的东
西看也不看一眼。妹头背对着他坐在床沿上,和阿娘说话。他很厌烦似地掉了个身
子,脸朝里躺着。不料,妹头一边同阿娘说话,一边背过手在他的脚底心搔了搔。
他险些跳起来,好容易忍住了,余下的时间里,他都板着脸,不理妹头,但即时刻
警惕着不让妹头的手来搔他的脚底心。不过妹头已经够了,她把手收回去,放在膝
上,端端正正地坐着,和阿娘一起讨论着如今买菜的种种难处,叹着苦经。妹头还
向阿娘介绍着一些新方法,既可节约,又可将单调的品种换出花样。比如买那种猫
鱼大小的杂鱼做鱼松,再比如冷油条切成段,油里炒了沾辣酱油,也是一个菜,最
妙的是那种小而多刺的盎子鱼,打上了一个鸡蛋,放在饭锅里清蒸,肉就凝结不散
了,特别鲜嫩。阿娘一边谦虚地听着妹头的经验,一边又有些不服,就给妹头出难
题,说,她的孙子是肉和尚,靠鱼是打发不了的,要靠肉。妹头就眼睛一亮,身子
一直,说:肉?肉就更好办了,三毛钱买一个鸭壳子,炖汤给他吃;两毛钱一堆的
肉骨头,炖汤给他吃;还有圈子,放葱结,姜块,浓油赤酱,烧给他吃!这个“他”
既是泛指,又是指的他,就带着些嘲笑。又听到要给他吃“圈子”,这种猪下水部
位,就更生气了。他在眼角里看着妹头的背影,她的短头发下面露出一截颈子,颈
子中间有一道浅浅的凹槽,长着一些茸毛,他直想在那上面使劲拍一下。阿娘去端
了糯米圆子来,他们就一个半躺着,一个坐着,端了碗吃。吃完了,妹头就要走,
阿娘让他起来送,他磨蹭着下床穿鞋,妹头早已出了门。等他穿好鞋走出去,妹头
已走得看不见了。他本来也可以回身进屋的,可却又奇怪起来,想她走这么快为什
么?便也向弄口走去。弄口对着一条嘈杂的马路,街道很窄,而且弯曲,多是些日
用杂货,家用五金的小店,洋铁匠“哐哐”地敲着铅皮桶,车辆壅塞在街心,性急
地摁着喇叭。他正左望有望,想妹头怎么一眨眼就不见了,忽然眼睛就被一双手蒙
住了。他晓得是妹头,但是惊讶她的放肆。还好,她只蒙了一下,很快松了手。
    然后他们就走到前面大马路上去买冷饮吃。天很冷,包装纸冻在坚硬的冰砖上,
揭都揭不开来。可他们不怕冷,也不怕刚吃过糯米圆子就吃冷食,伤了肠胃。都是
这样的年纪,又都是好食欲的身体,生冷不忌。他们很坦然地吃着冰砖逛着马路,
嘴上没说,心里都认为自己已经是走上社会的人了,不必再忌讳什么。尤其是妹头,
她已经有了工作,自立了。
    现在,她每天早上,背着包,背包的带子,也像玲玲的二姐姐那样,收得很短,
卡在腰里。她背着包,去乘公交车。临到车站前,就紧跑几步,正好和后面上来的
公交车同时到站。挤上车,她把包拉到前面,抽出月票,朝卖票的一扬,管他看不
看见,就抬着下巴,对着车窗外面看街景。车上的人,还有马路上骑自行车的人,
都是和她一样,去上班的人。带着忙碌,郑重,还有些疲乏和厌倦的表情,向着各
自的工作单位赶去。下一路车,还要再转一路车。转车的气氛就更紧张了。许多人
都是走同一条路线,一齐拥下这一路车,跑步着冲向下一路车。那一路车的卖票的,
多少有些认得他们,有意在站上等他们,同时虚张声势地“啪啪”拍着铁皮的车厢
壁,吆喝着关门离站,等他们一个个气喘吁吁的上车,门还没关上,车已经动了。
上大夜班的时候,公交车就比较空一些,不那么疾风骤雨的,但却有着一种孤单和
冷清。尤其是下班回家的路上,天刚蒙蒙亮,车上没几个人,都在打瞌睡。卖票的
也懒得说话,到了站都不报站名,反正这时候坐车的都是老乘客了,谁能不知道什
么地方下站?简直是笑话。而且,车上再人少也总有几个同路的人,他们彼此都有
些认识,但从不说话。他们都要比她年长,一个是中年妇女,两个是男的。有的转
车的时候,那一个比较年轻力壮的跑得快,还会帮他们拉住车门,等他们一一上去,
才最后一个上。等她走进弄堂,那些读书的正好是去上学。她青着眼圈从他们身边
擦过,有气无力地回应着他们的招呼。说:看你们多么享福啊!然后她草草洗漱了
就上床睡觉。睡是睡得着,就是睡得浅,有什么声息都传得进耳朵。小弟中午回家
吃午饭,揭锅盖,关锅盖的声音,妈妈让他轻一点的声音,窗外那些不上班的人晾
衣晒被,说话走路的声音,还有小孩子做游戏奔跑的声音。她听见妈妈对着弄堂,
压低声音呵斥:轻一点,妹头在睡觉,做大夜班呢!于是,这一切声音也都压低了,
小孩子压低了声音在争吵。这些都使妹头感到很甜蜜,她渐渐变得很清醒了,但还
是睡着,听着妈妈在桌上安置着她的一份饭菜碗筷,等她起来吃了早晚饭好去上班。
她起了床,仔细地梳洗一遍,感到精神很好,和早上起床没什么两样。但她依然恹
恹的,将开水泡了饭,一点一点往嘴里划,很勉强的样子。要是小弟正好跑进来,
发现桌上有一样中午未曾见到的特别的好菜,眼睛陡地一亮,妹头就总是慷慨地邀
请他共享。正在长身体的男孩子,随时都可进餐的。妈妈则在一边训斥小弟不懂事。
妹头就说:让他吃,让他吃,反正我也吃不下,再说,还有夜餐呢!她很着重地点
出“夜餐”这两个字,小弟就问她“夜餐”吃什么。妹头不耐烦又不得已地说:夜
餐嘛,就是吃夜餐,油豆腐线粉汤,什锦盖交饭,两面黄炒面,馒头,随便吃什么,
并不好吃。她放下碗,就到出门的时间了。此时正是弄堂里人最多的时候,读书的
回来了,上早班的也回来了,晒出的衣服在收,烧晚饭则还有一会儿,就在弄堂里
说几句闲话。她从人堆里走了过去,去上大夜班。
    妹头的师傅是文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