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楚汉逐鹿人物正解-第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是陈地立王显露了反秦领袖的个人私欲,对各路义军的政治目标发生了消极误导,使这场声势浩大的反抗运动一开始就染上了个人名利的浓厚色彩,大家所共有的政治目标反而模糊不清。事实上,关东所以能发生陈胜一呼,四方响应的情况,就是因为天下民众痛恨秦朝的残暴,有推翻秦王朝的共同心愿。陈胜只有始终打起灭秦的旗帜,才能团结和调动各路义军,而陈胜称王包含了过多的个人欲求,一时模糊了关东义军的目标定向。受陈胜称王的影响,各路首领互相攀比,争相立王,甚至为此而互相猜忌和攻击。如陈胜派攻赵地的武臣,兵至邯郸后自立为赵王,下设大将军和左右丞相。武臣派往燕地的韩广,在燕地得手后自立为燕王,不久又为争夺地盘与武臣之军发生火并。武臣派攻常山的李良,平定常山后因个人意气反攻邯郸,竟杀掉武臣,投了秦军。陈胜派攻魏地的周市兵至狄县时,狄人田儋借义军神威杀掉狄令,掌握齐政,旋又率兵击败周市,自立为齐王。周市败退魏地后扶持魏咎为魏王,自为魏相等等。大敌当前,各路首领已失去了统一的目标,他们争相称王,相互攻击,最后大多被秦军各个击破。除李良败降章邯外,周市、魏咎、田儋均在章邯军的进攻下败亡于临济。
  陈胜早年受雇耕田,就向同伴们抒发自己的“鸿鹄之志”。对大泽乡的九百戍卒他公开宣称: 王侯将相是人力可为的。他一直不乏英雄的豪情和远大的志向,在陈地建政称王,实现了他固有的抱负和理想,但从他称王后的一系列政治行为看,他缺乏一个王侯将相应有的胸怀和才能,是一个志大才疏、难当大任的人物。他欲问鼎天下,却缺乏应有的战略思想。
  首先,陈地建政后,他看不到张楚政权与秦王朝的不共戴天之势,不是拼全力去灭秦,而是坐镇一隅,分兵四向,分散了西攻咸阳的兵力。他不懂得战略上应以怎样的旗帜来号召天下。在军事进展较顺利的一段时间,他被胜利冲昏了头脑,且过分夸大了秦政之乱,以为秦朝的军队已经不堪一击,因而在军事部署上轻敌懈怠。博士孔鲋进谏说: “兵法上认为,不要侥幸于敌人不来进攻,要依靠自己不可战胜。现在大王的部署不是把希望寄托在自己身上,万一有个闪失,恐怕悔之无及。”陈胜回答说: “寡人的军队,毋须先生牵念。”轻敌、浮躁、骄傲,导致他战略思想上的种种失误。他以为只要凭借两三支西征之军就可以击溃秦王朝,在陈地安坐天下了,这是一种目光极其短浅的思想。
  其二,在领导方式上,陈胜沿袭了秦朝君主的严责群臣之术。陈地建政时,他创设了中正、司过两职,前者考察群臣,后者专司群臣过失,他把两职分别交给朱房和胡武两名亲信。各路将领回来汇报,若不听命的,即被逮捕问罪,亲信们以严治群臣来显示忠诚,反而能得到陈胜的赏识。自蕲县进军东南的葛婴攻取了东城,大概是为了镇抚地方,遂立贵族襄疆为楚王,不久听说陈胜在陈地已立为王,于是立即杀掉襄疆,返回陈地报告,但陈胜最终还是处死了葛婴,因为在陈胜看来,葛婴的行为无论如何已经侵犯了自己为王的独尊地位,是无法饶恕的。从郏地兵败归来的邓说亦被陈胜斩杀。陈胜并没有秦皇嬴政开国时的气度和胸襟,但苛察群臣不亚于二世胡亥,他常常对自己不满意的下属不去交给狱吏按法处置,而是亲自出面治罪,使陈地小宫殿弥漫着一种恐怖气氛。被派攻赵的武臣正是在听到“陈王听谗,还报,恐不脱于祸”的恐惧心理下被人劝说,走上了自立为王的不合作之路。
  其三,受个人素质的局限,陈胜在用人和处事上有一系列的缺陷。秦嘉等几股起义部队包围了郯城,陈胜派去做监军的武平君畔一则年轻,再加没有作战经验,难孚众望,被秦嘉借故杀掉。在西攻的主力部队中,将军田臧与假王吴广在荥阳作战中意见不和,遂假借陈胜之命杀掉了吴广,将其首级献给陈胜。对这样一个矫命欺君之人,陈胜竟派使者向其送去楚令尹之印,拜为上将,成了张楚政权的二号人物,这或许是陈胜看中了田臧的个人才能吧,但身为令尹的田臧在与秦将章邯的敖仓对抗中一战败死,使西征的主力部队全军覆没,可见其并无多少突出的才能。对田臧的这次晋升,虽然不无笼络之意,但对义军内部擅杀大臣的邪恶行径却起到了姑息纵容的作用。武臣在邯郸称王后,陈胜一怒之下捕获了武臣的家室老小,准备全部诛杀,后在上柱国蔡赐的劝谏下勉强派使入赵祝贺,但却继续将武臣的家属转移关押,致使楚赵关系一开始就被浓重的阴影所笼罩。
  陈胜称王后,他的旧友与过去一同佣耕田亩的同伴前来投奔,敲着宫门喊: “我要见陈涉。” 宫门守令要将其捆绑起来,经友人一再解释,才给予赦免,仍不给通报。陈胜一次偶然出宫,同伴们在路上看见呼喊,方被召见入宫。召见的人中也有陈胜的岳父,因陈胜接待中长揖不拜,有失礼行为,岳父当面斥责他“怙乱僭号,而傲长者,不能久矣”,竟负气而别。有位客人受召后满心欢喜,口无遮拦,向人们谈及陈胜过去庸耕时的事情,陈胜以为客人的这种自我炫耀严重伤害了他为王者的尊严,在身边人的劝说下即将其斩杀,由此,过去的同伴全部离去,当年他佣耕垄上时与同伴们相约: “苟富贵,毋相忘。”看来他称王之后的心境已大不相同,与佣耕同伴之间已有无法逾越的鸿沟。
  由于政治行为上和个人性格上的种种缺陷,陈胜控制的军队终于不能抵御秦将章邯的反扑,军事上一败涂地,而其故旧亲随也不堪猜忌而纷纷离去。在陈胜称王不到六个月的时候,章邯的军队击破了陈地,陈胜退至下城父(今安徽涡阳县东南的下城父聚)作困兽之斗,被他的御者庄贾杀害,结束了其悲壮的一生。       楚汉逐鹿人物正解说 作者:李明华第二部分:谋道 天下共逐之 热血溅地 彪炳千秋
  陈胜在专制暴虐的华夏大地上首创了如火如荼的抗秦风暴,但终其生命,并未推翻秦政,如愿张楚。这位热血男儿所以血溅中原,壮志未酬,不仅由于他个人素质诸方面的局限,也是由于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
  首先,秦王朝的统治是在止息战乱的基础上建立的,千百万民众身受其压榨和奴役,但却并不愿再回到秦之前分裂割据、遍地厮杀的时代,狭隘的眼界限制了他们对理想社会的想像和设计,他们宁肯厮守和忍耐现有的生活。加之秦王朝历时十年许,赵高败政二三年,人们对这一专制王朝的本质及其后期的腐败尚未认识清楚,故此黎民百姓大多尚没有产生与之拼死抗争的思想准备。陈胜反秦,本质上也并不是代表他们的利益,因而广大民众始终是这场反秦斗争的旁观者。义军西征兵败后不能得到有效的兵员补充,章邯率军出关后竟能一路势如破竹,就是这一原因。
  另外,秦王朝是在十三年前灭亡了六国,他们和六国贵族的矛盾尚未被时间所化解。陈胜揭竿而起,四方响应者多是贵族后代和游离于主流社会之外的政治投机者,他们各有自己独立的政治目的,这就决定了反秦阵营中的成分极其复杂。如张楚政权的上柱国蔡赐为楚国贵族,任陈胜博士的孔鲋是孔子的八世孙,武臣攻赵部队的左右校尉张耳与陈馀是原魏国名士。齐王田儋、魏王魏咎、会稽起事的项梁均是六国贵族,沛地起事的刘邦和东阳起事的陈婴均为秦朝低级官吏等。不同的社会地位决定了他们有不同的政治目标。陈胜不能用反秦的旗帜将其统一起来,而陈地称王,又为他们提供了各行其是的借口,相互间的利益分歧使他们很难一致行动。十三年前,秦国利用关外六国的利益分歧对其分而治之,一统海内;十三年后,历史几乎又要重演。若不是由于咸阳宫中腐败不堪,已非昔日可比,反秦的火苗在此难免被荡灭。
  陈胜个人到手的政治目标很快破灭了。他的遇害使反秦斗争失去了公认的首领和核心,打击了人们抗秦的信心,一时间形势急转直下,秦军益发肆虐。各路义军多被击溃,西征南阳的宋留兵败降秦,被毫不留情地车裂于咸阳,关东各地笼罩在一片恐怖之中。然而,陈胜首创的反秦斗争的余绪并未立即中断。受命南攻广陵(今江苏扬州市)的召平在军事失利,又听说陈胜败走,秦军大兵将至的情况下,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