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楚汉逐鹿人物正解-第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力还达不到能抑制章邯,争取主动的程度,然而正是田荣这样的人物,涣散和削弱了义军反秦的整体力量,给秦军提供了反攻的机会,使反秦斗争出现了更多的挫折。在这个意义上,毋宁说田荣是义军内部的一股消极力量。
  楚将项羽在巨鹿击败并招降了章邯,他西入咸阳,灭秦封土,在齐境封立了三王,把田荣所扶立的田儋之子田市改封为胶东王,建都即墨;齐将田都参与巨鹿之战并跟随入关,因功被封为齐王,建都临淄(今山东淄博东北);原末代齐王田建的孙子田安在项羽渡河救赵时攻下济北数城,率军投靠项羽,被封为济北王,建都博阳(大约为今山东省茌平县西北的博平镇,或泰安东南的博县故城)。号为“三齐”。田荣因为当初不肯出兵援助项梁,没有得到项羽的分封。
  田荣本也不是齐王,但他见到齐将田都封王,尤其是政治对手田假的侄孙田安也被封王,而自己所扶立的齐王田市被挤到胶东之地,因而大为不满。这位桀骜不驯的政治强人利用齐国的力量,首先对项羽分割天下的政治方案发起挑战。他先后采取了三项措施: 一是不让田市去胶东即墨赴任,公开反楚,发兵攻击田都,逼使田都逃亡楚国;二是策应并借兵给陈馀,使陈馀在南皮反赵,陈馀的部队一度掌握了赵、代之地,使项羽安排的天下政治秩序一开始就发生紊乱;三是派人去巨野泽(今山东巨野县),给率军万人无所归属的彭城送去将军印信,收编其军,让其进兵济阴(郡辖今山东西南部,治所在定陶),打击楚军,这支部队曾大破楚军,迅速扩充,长时期成为楚国北方的大患。田荣用种种军事、外交手段,广泛网罗和扶持反楚力量,意在全盘打乱项羽分封天下后的政治现状,以保持他在齐国的既得利益。
  以楚军入关、秦朝灭亡为界线,齐国对抗楚军的行为在前后已发生了性质上的转变。田荣对项羽的拒绝援助和对巨鹿之战的不与合作,以及之前挑起内讧的行为,实质上都是对反秦斗争的破坏,他不顾大局,心胸狭窄,为了争取自己的小集团利益而不自觉地充当了正义事业的叛逆者。项羽封王之后他为了维护自己将被剥夺的利益,公开打起反叛的旗帜,自觉充当了关外反楚斗争的总后台。这时的一切活动已演变成为各利益集团间的政治纷争。应该说,田荣的反楚措施还是很有实效的,他箭无虚发,刀刀见血,使西楚霸王对关外政治形势穷于应付。
  田荣要抗拒楚国,不让田市到项羽所封的胶东去。田市身边的人对田市说: “项王强横暴躁,大王如果不到封地胶东去,肯定有危险。”田市很害怕,就私自跑到了胶东。田荣非常气愤,率军追到即墨城,杀死田市。回军后进攻济北,杀死了济北王田安,合并了三齐之地,自立为齐王,登上了齐国的最高宝座。
  田市是田荣先前在内讧中赶走田假而扶立的齐王,是田荣堂兄田儋的儿子,田荣一直任相国辅佐,他和田荣当属同一小集团内的人物。但从胶东就封、即墨被杀这件事上看,田市的政治观念并不是和田荣完全一致,他是一个被田荣所控制,又无可奈何的无权之王。为了避免项羽的强暴,他甘愿偏安胶东,但却被田荣的强暴所致死,也许他自赴即墨,就包含有摆脱田荣控制的隐衷,但终为田荣所不容。看来,田荣当初扶立田市为王,仅仅是要利用田儋的影响力,他心底里根本没有打算把田市当齐王来看待,当田市要想实施独立愿望,违背了自己意愿时,就会毫不留情地将其杀掉。田荣在小集团内部制造内讧,追杀君王,是他个人不良本性的又一次表露。
  项羽听说田荣合并三齐、自立为王的消息后大怒,于前205年冬率兵北上讨伐,到达城阳(今山东莒县、沂南一带),田荣在此迎战失败,逃至平原(今山东平原县南),被当地人所杀。
  田荣自东阿被项梁解救回国后就一直强权在手,横行无忌,他为个人的私利不断挑起内讧和外仇,在个人权势达到顶点时走向了毁灭。
  田荣死后,他的弟弟田横自任相国,立田荣之子田广为齐王,在项羽撤军后恢复了齐国失陷的城邑。前203年,韩信率二十万大军突袭齐国,生擒齐王田广,占有齐地,被刘邦封为齐王。田横投奔彭越,次年逃亡海岛,又演变出一出曲折的故事。
  齐国是东方大国,战国时常与楚国在摩擦中争高下,这其中有南北文化的差异,也有大国应有的自负。大泽乡起义后的反秦斗争一直是楚人演唱主角。田荣对这场斗争的配合不力和与邻争胜等行为自然与地域文化的影响有关,但他在与外对抗的同时一再制造内部的斗争,并以狭隘的心理去处事和为人,当然不会有好的结果。被自己辖地内的民众所杀害,这在义军将领中可能是惟一的情况。       楚汉逐鹿人物正解说 作者:李明华第二部分:谋道 天下共逐之 魏豹:依违楚汉 终难独立自主
  魏豹是原魏国王族的公子,他的兄长魏咎曾被陈胜部将周市拥立为魏王。秦将章邯击垮张楚政权后围攻临济,魏咎在城中危急时为民众生命考虑相约降秦,之后焚身自杀。
  魏豹在兄长魏咎死后逃至楚国,楚怀王熊心给他数千人马,让其恢复魏国地盘。乘秦军在巨鹿被项羽击败之机,魏豹一连攻下二十多座城邑,被立为魏王。感念项羽破秦之功,他率领魏国精兵随项羽入关中。前206年,项羽在关中分封诸侯时自己想占有魏国大梁之地(今河南开封一带),乃迁移魏豹于河东(今山西西南部),建都平阳(今山西临汾市西南),称为西魏王。
  魏豹是靠楚国的援助恢复了国家,是楚国灭秦斗争的真实追随者。但秦灭之后,东部国土却被楚国占有,自己仅有西部的河东之地,他心中一定非常恼恨,但因力量不足和与楚国的故旧关系,只好隐忍不发。
  楚故都纪南城东南角鸟瞰不久,汉王刘邦暗度陈仓,攻取了关内三秦之地,兵出临晋关(今陕西省大荔县东黄河西岸的蒲津关),准备向东攻楚。魏豹遂归属刘邦,并跟随刘邦打进了楚国之都彭城。前205年,刘邦在彭城大败后退至荥阳,魏豹向刘邦请示,回家探望双亲之病,回去后立即断绝了黄河渡口,阻止汉军渡河,与刘邦决裂。
  魏豹本想借助汉军之力夺回自己的东部失地,未想到折兵损将,空忙一场,于是找借口摆脱了刘邦的控制,之后断绝了双方的关系。魏豹所以断绝与刘邦的关系,一是他从现实中看到,依靠刘邦的力量夺回失地只是空中泡影;二是对刘邦的待人态度大为不满,他曾对人讲: “汉王对人傲慢侮辱,骂诸侯群臣像骂奴仆一样,没有上下礼节。”经过现实经验的教训,魏豹在天下政治纷争中准备严守国家独立的立场。
  魏豹所以背叛刘邦,还有一件非常蹊跷的事情。魏豹初为魏王时曾纳一位叫薄姬的女子入魏宫,薄姬的母亲魏媪也是魏王同宗族的人,她到一个相面的许姓老妪那里给女儿薄姬相面,许妪说薄姬将来会生天子。魏豹在荥阳跟随刘邦时听到此事,想到自己的一位宫女会生下天子,内心暗自幸喜。当时楚汉分争,未知鹿死谁手,魏豹内心也许以天意自属,于是下决心脱离刘邦,一意独立。
  刘邦听说魏豹反叛,因当时正与楚国对峙,来不及派兵攻打,便派郦食其去婉言劝降,希望能说服魏豹归顺。魏豹谢绝了刘邦的劝归之意,他对郦食其讲了自己对刘邦的不良印象,认为“人生一世间,如白驹过隙”,表示自己要有尊严地度过短暂人生,不愿忍气见到刘邦。在国家独立的问题上,他的立场是坚定而不动摇的。
  魏豹担心汉军报复进攻,乃与楚国讲和。刘邦遂派韩信率军攻魏。魏豹封锁了临晋关,陈兵蒲坂(今山西省永济县蒲州镇),在潼关之地的黄河对岸严阵以待,准备与汉军对抗,固守魏地。不想韩信佯装强渡临晋,实际伏兵夏阳(今陕西韩城县南),以木罂缻偷渡黄河,突袭安邑(今山西省夏县西北)。魏豹惊觉后率兵仓促迎战,兵败被俘,被押送至刘邦所在的荥阳。
  魏豹以军事手段与汉军对抗,保卫家国,表明了他维护独立与尊严的坚定信念。但他在军事战术上远不是韩信的对手,中了疑兵之计,又沦为刘邦的掌中之物。
  汉军破魏后,刘邦在魏豹所属的西魏之地设置河东、太原、上党三郡,实是兼并其地。前204年,项羽包围荥阳,四面攻打,刘邦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