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左宗棠评传-第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能破彼船坚炮利诡谋,老命固无足惜。或者四十余年之恶气藉此一吐,自此凶威顿挫,不敢动辄挟制要求,乃所
愿也。”彭玉麟说:“如此断送老命,亦可值得。”诸将校表示:“我辈忝居一二品武职,各有应尽之分,两老不临前
敌,我辈亦可拼命报国。”③对此,左宗棠非常激动,他不仅记述下了这段对话,而且还在家书中写道:“值此时水师
将领弁丁之气可用,悬以重赏示以严罚,一其心志,齐其气力,所为必成。我与彭宫保乘坐舢板督阵誓死,正古所谓‘
并力一向,千里杀将’之时也。”④正是为了一吐 40 余年之恶气,左宗棠甘愿拚命于疆场也在所不惜,他在给清廷的
上奏中表示:“总督亲履行间,所办者辖疆江海防务,责无旁贷。遇有寇警,应
    ①《筹办海防会商布置机宜折》,《左文襄公全集》奏稿,卷六○,页三六至三八。
    ① '清' 李鸿章:《复张蒉斋署副宪》,《李文忠公全书》朋僚函稿,卷二○,页四三。
    ②[清]李鸿章:《论海防兵单未轻言战事》,《李文忠公全书》译署函稿,卷一四,页一○。
    ③《与孝宽孝同》,《左宗棠全集》诗文。家书,第 241页。
    ④《与孝宽孝同》,《左宗棠全集》诗文。家书,第 241页。
    亲临前敌,督战防所,即其汛地。如敌人轮船冲过白茅沙总要隘口,则防所即是死所,当即捐躯以殉。“①左宗棠
的这些话是多么感人肺腑!
    左宗棠还牢记“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古训,把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生产用以“保民”视为加强海防的重要内容
之一。他说:“莅事以来,以治水行盐为功课,而精神所注,则在海防。盖必治水而后可以保民,能保江淮以北之民不
为岛人所驱使,而后两江之兵不可胜用。岛人之势日孤,官军之气日壮。”因此,他在两江任内“唯农田水利一事,躬
亲相度”,“凡修堤坝、开沟洫,去淤垫”无不认真部署,治理了运河、淮河,加固了淮北盐城沿海一带的滨海大堤。
左宗棠以为实现了治水“保民之道”,再“加以桑棉之利”和“垦荒成熟”,就可以用中国的“本富”去抵抗外国的
“末富”,说下了“彼之末富安能与我之本富争,彼之淫巧安能与我之食货比”②的话。这表明他对西方资本主义的发
展的认识是有误差的,且同他曾意识到西方“以经商致富,广造机器,增制轮船”的思想也是相矛盾的。但他着眼于兴
修水利和发展农业生产,则对于农业经济的发展不无促进作用。实际上左宗棠加强海防的主张更多的是强调师法西方,
引进和仿制外国船炮,并在两江督所令江南制造总局和金陵机器局增制枪炮,以御外侮。正如左宗棠谈及他治水的目的
时所指出:江南要政,以水利、海防为急。??我朝治吴有声绩者,推陈鹏年、陶澍、林则徐,皆名显当时,功垂后世。
诚以民为邦本,食为民天。水利兴,而后旱潦有备,民得所养。
    民得所养,而后礼义廉耻由此兴,尊亲乐利之心由此笃。民心定,民力纾,官司有所恃以为固,更得精兵利器辅之,
自可销好慝之萌,折骄寇之焰。由是言之,水利固关系国计民生,亦实海防根本。左宗棠意识到为进行反侵略战争必须
在国内创造一个民有所食、民有所养的安定社会环境,这种思想是有着十分积极意义的。此外,左宗棠在筹划海防的过
程中、对沿海人民群众的力量寄予厚望。
    他令滨海 20 多个州县的官府组织渔团,加以训练,藉此作为反对外国武装侵略的一支生力军。他亲自到沿海校阅
渔团,认为:“此军有成,则海外有截,豪俊之士闻风而至,以战以守,均确有把握。”②左宗棠在筹划两江布防的同
时,对法国侵略越南并进而入侵中国南疆的局势极为关切。特别是光绪九年四五月间奕䜣、李鸿章等人的议和妥协主张
以及李鸿章拒绝往广东“督办越南事宜”而仍以北洋大臣的身份去上海同法国代表脱利古谈判,对此,他异常愤懑。他
致函总理衙门说:“法越交兵一事,议论纷坛,究以执咎无人,莫敢以正义达诸政府”。他则“默察时局”,强调“惟
主战于正义有合,而于事势攸宜”。③左宗棠还令其部将王德榜于回湖南省墓之际,将云贵总督岑毓英(字彦卿,广西
西林人)在江南制造总局订造的枪炮顺道由上海经湖南转运云贵,并嘱王德榜“回籍后,遗其旧部与刘永福熟识者,径
赴刘永福处探视军情,路途据实禀报,以便区画,一尽南洋职分”。①不久,左宗棠在写给两广总督张树声(字振轩,
安徽合肥人)
    ①《筹办海防会商布置机宜折》,《左文襄公全集》奏稿,卷六○,页三九。
    ②《与周荇农阁学》,《左文襄公全集》书牍,卷二六,页九。
    ①《出省勘收水利工程折》,《左文襄公全集》奏稿,卷六○,页一二。
    ②《校阅渔团回省日期折》,《左文襄公全集》奏稿,卷六一,页四二。
    ①《上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左文襄公全集》书牍,卷二六,页四三。
    的信中,说他筹防江南海防乃“未雨绸缪之计,果能制敌死命,与否固未可必,而自处之道则预以白诸朝廷。盖衰
朽余生,得以孤注了结,亦所愿也。
    法虏骄横,谓越南非我属国,竟思倾国从事,而不顾其后。刘永福以一健卒,为越捍边,力挫虐焰,似亦人所难能。
但孤立无援,势难持久,吾华将有唇亡齿寒之虑。南洋以兼筹边防为责,岂能袖手旁观“?②接着,左宗棠致函其密友、
时为潜运总督的杨昌浚,谈了他愿请求奔赴抗法第一线的想法。他说:”法越交兵一案,枢部束手。不得已为赴滇粤边
界之请,先令王朗青方伯(按指王德榜)于回籍之便挑募广勇乡兵数营,一面径赴刘永福处察看军情、地势。弟再率新
募各营接踵前进,一往图之,为西南数十百年之计,以尽南洋大臣之职。未知朝廷许我否耳。“③七月,左宗棠专折向
清廷陈述南洋应办边务机宜。他指出,法人脱利古”始则欲以西贡为屯兵之所,继则扬言进规广东矣“。对此不能在谈
判中示弱。”我愈俯则彼愈抑,我愈退则彼愈进“,”法人得陇望蜀,滇、黔、广西边患愈迫。中国吁食方勤,未敢置
之不理。臣任重南洋,兼管七省海口,尤属义无可辞。“尽管左宗棠对李鸿章不愿赴两广”多责备之词“,他欲”反而
求之“,即希望清廷能派自己去”督办越南事宜“,但”朝命未临“又使他不能实现这个愿望。于是,左宗棠请求”由
南洋出师,助滇越边防“,计划”于巡勘崇宝海防后,率新募各营回湘继进,以赴戎机“。①然而,清廷并没有同意左
宗棠奔赴抗法前线的要求,以”滇粤边界,均有重兵“为由,令左宗棠继续留任两江。
    从左宗棠的上述言论来看,他是一反李鸿章之所为,甘愿冒死命请缨前往抗法前线,“以赴戎机”。尽管未能如愿,
但其抗击法国侵略的决心则是始终不渝的。尤其是他对刘永福领导黑旗军抗法斗争的肯定,回击了李鸿章把刘永福称作
“土寇伎俩”②的说法。他派王德榜携军火至云南,并在广东、湖南一带募兵,确为增强抗法前线的军事实力起到了积
极作用。光绪九年秋冬之交,王德榜募军十营,被左宗棠命名为“格靖定边军”。左宗棠调派提督陈广顺等富于作战经
验的将领充实该军,并解去饷银十万余两和军火物资。随后,左宗棠令王德榜率领该军驰赴广西。该军在抗击法国侵略
的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左宗棠是称得上恪尽南洋大臣职守的。
    光绪九年十一月十二日(1883年 12 月 11 日),法国侵略军在孤拔的指挥下,向驻扎在越南山西的中国守军发起
进攻,正式挑起了中法战争。十六日,法军攻占山西。光绪十年二月二十五日(1884年 3月 12 日),法军新任统帅米
尔又率军占领北宁。
    山西、北宁失守的消息传到北京,清廷大为震惊。慈禧太后把责任全部推给与她有权力之争的奕诉。经与奕䜣策划,
于三月十二日(4 月 8日)下令革除以奕䜣为首的五名军机大臣的职务。任命以礼亲王世铎为领班军机大臣的新的军机
处成员,命令由庆亲王奕䜣主持总理衙门,并于次日宣布“军机处遇有紧要事件,著会同醇亲王奕䜣商办”①,奕䜣从
此控制了军机处。此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