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千古之谜--世界文化史500疑案-第1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察这一问题;他们援引了主人公在第一幕第五场的结束语:〃这是一个颠倒混乱的时代;唉;倒媚的我却要负起重整乾坤的责任……〃以此说明〃一件伟大的事业担负在一个不能胜任的人身上;……这重担他既不能肩起;也不能放下〃。这一主张的代表者有歌德多顿和阿尼克斯特等人。
目前较有影响的则是综合论派理论。这一理论的评论家认为;只从主观上或客观上分别去寻找哈姆雷特拖延复仇的原因都各有其价值;但两者都难免失之偏颇。要彻底弄清哈姆雷特拖延复仇的原因;必须从主客观两方面加以综合分析。造成哈姆雷特拖延复仇的并非是单纯的时机或方式;而是远为复杂深刻的主客观因素:作为文艺复兴时期的新人;哈姆雷特从思想上与本能上已经不能热衷于封建传统的复仇任务;而他所向往的〃整好时代〃和实现人文主义理想的要求;又只能是一番空想。从主观上来说;哈姆雷特性格稳重、谨慎、内向甚至有些多疑;但他并非是不善行动的人。他善于观察;敢于思考社会问题;深知自己有责任改造这个〃颠倒混乱的时代〃;但又拿不出具体可行的措施。他知道复仇意味着他不得不马上着手治理国家;但他又感到准备不够;因此信心不足;至少在潜意识里他并不想过早处死国王;于是;他的复仇计划便一拖再拖;最终导致自己与敌人同归于尽;酿成悲剧。
早在1898年;A。H。陶尔曼就列举了当时已经提出的十几种主要的解释拖延复仇的观点。这一问题至今仍困挠着评论界。究竟哪种见解更能说明问题;哪种观点更令人信服;还有待专家学者们继续探讨。
(刘佐)
谁是《呼啸山庄》的作者?
在文学界;大多数人都认为;《呼啸山庄》的作者是英国作家艾米莉。勃朗特(1818—1848年)。然而;谁又能证明这一点呢?《呼啸山庄》一书的初版是在1847年12月问世的;作者当时的署名是〃艾莉斯。勃哀尔〃;出版商是托马斯。科特雷。牛比。这部小说描写了18世纪末英国北部约克郡偏僻地区弃儿出身的希斯克利夫被恩肖家收养后的辛酸经历。他热爱恩肖的女儿凯瑟琳;但遭到恩肖一家的强烈反对和歧视。当凯瑟琳嫁给了富商林顿之后;希斯克利夫蓄意对这两个家庭进行报复;并一直延续到他们的第二代。
这部小说结构非同一般;富有奇特的想象和戏剧性的构思安排;笔法流畅而细腻;因而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和青睐。
当艾米莉谢世之后的1850年10月;她的姐姐夏洛蒂。勃朗特(《简爱》的作者)主持再版《呼啸山庄》这部小说时;出版商牛比已经把原稿不慎丢失了。当小说刚开始发行时;就有人对交口称誉的《呼啸山庄》一书的真正作者产生怀疑了;当小说原稿不复存在之后;《呼啸山庄》一书的著作归属问题就更是成为人们争论不休的谜题。
有人主张《呼啸山庄》的真正作者不是艾米莉。勃朗特;而是她的同胞哥哥布兰韦尔。勃朗特。当时;已故布兰韦尔的一位名叫威廉。迪尔顿的旧友;在英国《哈利法克斯报》上撰文;肯定《呼啸山庄》是布兰韦尔写作的一部成功之作;称艾米莉是《呼啸山庄》作者的说法是失实的。在当时;有一位英国作家盖斯凯尔夫人在写作《夏洛蒂。勃朗特传》一书中提到《呼啸山庄》系妹妹艾米莉所著;为此;迪尔顿还专门为此书的作者问题公开责难盖斯凯尔夫人。迪尔顿回忆说:他曾和布兰韦尔决定各写一出戏或一首诗来比试各人的水平高低;他们还约定了聚会的时间和地点;并且找了另外一位朋友来当仲裁人。那天布兰韦尔到会之后;说是要当场朗诵自己写的一首名叫《死神》的长诗;但当他伸手去找随身带来的诗稿时;发现自己错拿了自己正在写作的一部小说的原稿。迪尔顿在文章中十分肯定地说:〃布兰韦尔这部小说开始部分的人物和背景与《呼啸山庄》中描写的人物和背景是一模一样的〃。
1879年;布兰韦尔。勃朗特的另一位朋友弗朗西斯。格兰特也在报章上发表文章;宣称布兰韦尔当年曾亲口告诉他正在创作一部小说;当我拿到《呼啸山庄》一开始读这部小说时;就已经预知故事中所有的人物情节了;因为布兰韦尔曾经在我面前一而再;再而三地念过这部小说的手稿了。所以;《呼啸山庄》的著作权应归布兰韦尔名下。
对此;勃朗特一家的观点则是一致肯定《呼啸山庄》是艾米莉创作的;她在此书最初出版时署名〃艾莉斯。勃哀尔〃正是她本人姓名的笔首英文字母;同时也承认了此书的著作权归她所有。老勃朗特先生说过;他的儿子完全不可能写出这样一部作品来;布兰韦尔既没有写过《呼啸山庄》的任何文字;也未插手过该书的构思编排。布兰韦尔的文风与艾米莉迥然不同;如果人们了解到布兰韦尔的生平思想和写作风格;就不会枉费心机地把他和《呼啸山庄》的作者等量齐观了。只要熟读了艾米莉创作的其他大量文学作品;也就不难看出《呼啸山庄》的真正作者非她莫属。
艾米莉的姐姐夏洛蒂。勃朗特也在《呼啸山庄》第二版序言中指出:《呼啸山庄》的主题构思与情节安排在勃朗特一家人中间;只有艾米莉是最熟悉最有体验的。艾米莉幼年丧母;父亲是一位偏僻乡村的穷牧师;她在童年时代曾在专门为穷苦牧师的子女寄读的学校上过学;也曾与姐姐夏洛蒂一同远赴比利时异国他乡学习法语和德语;准备将来自己开办学校;但这个愿望始终未能实现。为生活所迫;文米莉还担任过待遇菲薄的家庭教师。艾米莉性格倔强;文风简洁明快;是一个不信教;罕言寡语而具有强烈自我感的人;她的几位哥哥姐姐在性格上都比她怯弱得多;这正是艾米莉能够创作出这部撼世之作的不可或缺的前提条件。同时艾米莉也是一位卓越的诗人;一生中写下了大量清丽而深刻的隽永诗文。《呼啸山庄》既是一部感人心腑的不朽小说;也是一首完美动人的叙事诗。
《呼啸山庄》在世界文学宝库中是一颗璀璨的星座;尽管其中的人物情节已经为成千上万的读者所熟悉;长久地留在人们永恒的记忆之中。但是;
这部不朽之作的作者是谁?读者们在掩卷之余不妨再费揣度。
(章瑞华)
《约翰。克利斯朵夫》最早的中译本究竟出版在何时?
《约翰;克利斯朵夫》是法国大作家罗曼。罗兰(1866—1944年)不朽的传世之作;写于1904年至1912年;1915年作者曾因此而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小说叙述了德国天才作曲家约翰。克利斯朵夫。克拉夫脱不屈不挠、奋斗成名的一生。小说前三卷《黎明》、《清晨》、《少年》写了这位少年琴师性格刚烈;公然反抗贵族对贫穷艺人的控制和奴役;当他与富商的儿子第一次友爱被隐没;和参议员女儿弥娜两人无猜的恋情被金钱和门第的鸿沟阻隔后;他带着深深的创痕回到了故乡。对普鲁士军国主义的反感和对暴发户和靡靡之音的厌恶;被逼到绝境的他不得不离开相依为命的母亲;越境亡命法国。作者认为这是描写这位音乐家感官和感情的觉醒;知道英勇的受难与战斗便是他的命运。四、五两卷《反抗》和《市场》写了他在巴黎为糊口而东奔西跑、到处碰壁的经历;这使他阅尽了世态炎凉;对当时文艺界的庸俗、腐化与颓废的现实有了特别敏感的认识。六、七、八三卷《安多纳德》、《户内》、《女朋友们》写了这位音乐家对那些为了谋生;为了做一辈子正直诚实的公民、埋头苦干的人寄予的深切的同情;控诉了资本主义社会对艺术人才的摧残。九、十两卷《燃烧的荆棘》、《复旦》写了他凭着人道主义的善良愿望、作出一系列的努力;要求自己逐步接近劳苦大众;并通过他与阿娜的遭遇重复着〃爱情〃、〃友谊〃的少年时期的人生;以追求最伟大、最单纯、最美好的一切。这部小说中文经典译本的译家傅雷在《译者献辞》中这样写道:它〃不是一部小说;——应当说:不止是一部小说;而是人类一部伟大的史诗。它所描绘歌咏的不是人类在物质方面而是在精神方面所经历的艰险;不是征服外界而是征服内界的战迹。它是千万生灵的一面镜子;是古今中外英雄圣哲的一部历险记。是贝多芬式的一首大交响乐。愿读者以虔敬的心情来打开这部宝典罢!〃
据马宗融在1926年《小说月报》上发表的《罗曼。罗兰传略》;该书在法国已重印到120版;先后有英、德、西班牙、荷兰、意大利、丹麦、波兰、俄、瑞典等多种译本。谈到该书的中译本;人们都会不由自主地想到傅雷。
他的中文经典译本自1950年9月三联书店出版起;先后有平明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参与重印;加上编入安徽人民出版社的《傅雷译文集》;至1986年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