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文学]冷雨敲窗 朱国良著-第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实对不少领域都适用。 
  由此我想大凡成名的东西,自身强、有特色这是最重要的,即便不做广告,也会花香蝶自来,酒好不怕巷子深。而只靠吹出来的东西,说得“此曲只有天上有”,讲得“东边日出西边雨”,也只会应了“破洋伞里戳出”的这句老话所说,因为硫化铜终不能成为黄金,这是真理。 
  香榧古称“千年香榧三代果”,又称“长寿果”。宋代苏东坡赞曰:“彼美玉山果,餐为金盘实”,山核桃也有文人雅士咏赞。这两样东西,都长在树上,曾共同享受雨露阳光,一并拥有高山土壤。一落地上,又乐为别人一快朵颐,各自风风火火闯市场。即使是命运安排走阳关道,抑或是行独木桥,而他们的主人都互不排斥,都互不贬低,只把精力放在培育良种、精选品种、闯荡江湖、拓展市场上。他们深深知道,百货销百客,自古成一理。与人方便,自己方便;相互中伤,两败俱伤。这又是何其豁达的胸襟、睿智的见识! 
  如同洛阳的牡丹和郑州的月季,恰如春日的兰花和秋天的菊香,临安的核桃与诸暨的香榧各呈一时之秀,自成一体,别拘一格,你有你的味道,我有我的滋味,一旦离开大山大树,都是“将军上马,各奔前程”,可谓劳燕一分飞,何须计东西!因此,我吃着朋友们送来的那一点核桃和香榧,不仅品出那一点义气,掂着那份山野田畴的生气,更感觉别一番风味上心头:那就是凡事凡物自身总要有些具有特长和特色的东西,这是立足处世走天下的根本,是真正能够信赖的靠山,是源头活水的碧泉,是他无我有的法宝。而不排斥,不作损,也是独行天涯迈步天下的一条真理呢!银杏树·小白菜·食人草江南多奇树,白果树便是很有特点的一个树种。在一些山区,这种树长得高大威猛,参拔云霄,像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它的果实便是我们俗称的白果,炒热了吃,香糯糯的却略带一丝丝苦味,让人感受到这位“伟丈夫”向人类无私奉献的一番柔情。 
  说来这白果树恐怕也能与出土文物媲美的了。白果树,学名应叫银杏树,这是几乎濒于绝种的树,在200多万年第四纪冰川大劫难中留了下来,成了植物中的“活化石”。据说在遭原子弹袭击的广岛废墟上,最先吐绿的就是这种银杏。郭沫若曾有《银杏》一文,礼赞这一“东方的圣者”,“中国人文有生命的纪念塔”。在民间,它还有一个很有意义的土名公孙树。这是因为这种树长得慢,结果也不容易,往往是公公这一代栽下树,要等到孙子这一代或恐有没有果子吃亦未可知。 
  而一般的果子,见效就快了,“桃三李四杏五年,栽树十年可成材”。这是自己种树自己摘果现实的。如果嫌这还慢,那么种小白菜则更快,差不多个把月时间就能尝新果腹。君不闻有“雨后小白菜,天天长身材”一说么! 
  种树植苗,有个眼光问题。都求小白菜种收之快,恐怕我们永远也吃不到好果子。许多时候,小白菜要种,但也要种桃李和种银杏的气魄和目光。急功近利,坐收眼前,图一时之快,为一己之利,这实是缺德的、短期的所为。而小白菜毕竟生活少不了它,吃腻了大鱼大肉,那更是一种享受。如今运河中水葫芦泛滥,堵塞河道,被人憎恨。而被沿海居民形容为“食人草”的大米草更是疯长,如今已惊现黄河,所到之处,不仅壅塞航道,还使许多贝类濒临绝境,极大地破坏了生物栖息环境。作为水葫芦和大米草,当年饲猪育羊,是有贡献的。曾几何时,却成了一种灾害。这种教训,引人沉思! 
  银杏树,种的是远见卓识;小白菜,种的是眼前实惠;食人草,则在祸及人类。栽树种菜如此,养花莳草如此,为人处世亦如此。种德之路往往窄而险,种罪之路常常宽而平,可是两条路止境不同:前者永生,后者死亡。于是,我想起了臧克家的一句诗:“有的人活着,他却死了,有的人死了,他却活着。”自然,活着的是灵魂,是品德,是人格。确乎,作出牺牲,付出代价,为后人考虑是重要的,想得长远些是要紧的。千万不可“新浦新柳三年大,便与儿孙作屋梁”。不然,《增广贤文》就不会害怕地留下“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的告诫了;一代文学大家苏询著文赋诗就不会有“不怕先生骂,只怕后人笑”的感慨了。而我们有没有这样的“怕”呢? 
  我登山,常为前人那一块块精心铺就的石板路浮想连翩;我穿林,总为那一棵棵刻着远古的大树肃然起敬精神格调说起书法,大家总首推王右军。对于王羲之的书法造诣,人们往往只想到其学艺、练艺之类,如说他12岁就苦读了前人写的《笔论》,以及后来又如何效仿东汉的“草圣”张芝,继之因苦练书法把水池子弄黑,这才形成了“龙跳天门,虎卧凤阁”的艺术神韵。这些话都对,但我还是要说王羲之的书艺书术首先得益于心性不俗。他虽然生活得很阔气,且又早早取得了官衔,但偏偏视名位如浮云,独爱在艺术之河坚韧前行,这叫精神境界! 
  顾恺之小名很凡俗,叫虎头。他在20岁时就有了“三绝”的盛誉,即“才绝”、“画绝”、“痴绝”。“二绝”先指他的诗文,他的绘画,第三个“绝”便是特殊地指他的人性格坦荡率真,名利无著于心,万物不萦于怀。大约只因为他有精神格调,才绘制出了当时的、人物景物纷繁的生活画卷,如《女史箴图》、《洛神赋图》、《列女图》等。 
  唐代的大书画家,如颜真卿,怀素,吴道子,于书艺画艺之外,于人格品位、心态品位上大都堪称上品。颜真卿由于讨伐安、史有功,曾被唐太宗封为鲁郡公,兼做过太子少师的高官,堪称大腕。但他在叛将李希烈的严刑拷打下,终未改节,直到殉身。而颜氏的人和字,首贵精神。 
  看张旭、怀素两位的“狂草”书法,哪里只是看他的字,首先是在看人!那种“狂”气,本质上是精神上的正气、勇气、傲气、刚气,即“英雄气”,足以慑人魂魄。难怪比他年长25岁的李白,为此曾写诗惊叹:恍恍如闻神鬼惊,时时只见龙蛇走! 
  明朝的画家陈老莲,少时便丧考妣,生活艰辛,后来学起了版画。他特殊地喜欢画“水浒图像”,至少画过四种,最出色的是《水浒图卷》,给40个英雄画了像。陈老莲的画,用笔的路数、风格最能体现中国的“书画同源”特点,既像是“画”的,又像是“写”的。他笔下的英雄人物,无论其形其神都很有个性,栩栩如生中足显勃勃英气。 
  无学问必非豪杰,有肝胆方是圣贤。作为艺术家们的艺术品,无个性就无一切,任何神韵和才气也提不到。艺术这东西,不只是艺中有术,胸有成竹,更有功夫在诗外一层,那就是做人处世。“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何以有神韵、有才气?说到底,作者的精神品格、精神格调所产生的精气神所致也。学艺先做人,即是此理。在这一点上,郑板桥的书与画颇能说明“丹青难写是精神”之意,他的“怪” 
  就是指人格、文格上的个性风骨、个性风采。对市井民生那“一枝一叶总关情”的心地,对百姓人家“疑是民间疾苦声” 
  的共鸣,对俗浊官场那“难得糊涂”的愤激情肠,使板桥书画中的深刻寓意大大厚实了。 
  “风花雪月”别有韵说起“风花雪月”,不少人就认为格调太低,境界不高,一些所谓写大事、议大情、创大业的人也会不屑一顾,以为那是闲适文人,或是“鸳鸯蝴蝶派”的仰慕者们所钟情的东西,其实真正感知“风花雪月”,真可大补风云之养,大辟境界之阔呢! 
  天地间,其实最可壮观的,就是自然界的东西,因此,康德先生便固执地认为:惟有日月星辰和道德准绳,才让人心震撼。生活中,缺了“风花雪月”,那生存的厚度和深度,便要大打折扣。其实,不去接近生活,不去贴近实际,不去靠近民众,也写不出、写不好“风花雪月”的美好篇章,对生活的认知也是肤浅的,甚至对历史的思考也是片面的。毛泽东是为诗人,诗书堪为一绝,读读他的诗句,“风花雪月”比比皆是: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战地黄花分外香”、“梅花欢喜漫天雪”、“红旗漫卷西风”。而一部鲁迅先生的全诗选集也多这样的绝句:“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风波一浩荡,花树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