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茅盾文学奖]第6届-熊召政:张居正-第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这是在哪里?”皇上问。

  “启禀皇上,这是内阁,臣高拱与张居正在此候驾。”说罢,两位阁臣又跪了下去。

  “平身。”皇上有气无力地说道。

  大堂空空荡荡,凳子也没有一只,高拱请隆庆皇帝进楼上的朝房稍事休息。于是张贵留在楼下等候,两位阁臣随着皇上到了楼上的朝房。

  皇上的情绪显然还没有安定下来,坐在椅子上不安生,来回地挪动。这时早有一位小太监泡了一碗参汤上来,皇上呷了一口,忽然又连声叹气,高拱观察皇上的一举一动,小声地问:“请问皇上,要不要起驾回宫?”

  皇上摇摇头,说道:“这会儿好多了。”他起身走了两步,叹了一口气,又坐了下来,勉强问道,“你们两位阁臣,有何事奏来?”

  高拱本有许多事情要向皇上面陈,但因碍着张居正在身边,一时又不知从何说起,想了想,问道:“殷正茂的谢恩折子,昨日送进宫中,不知皇上是否看到。”

  隆庆皇帝答道:“昨日孟冲挑了几份折子给我看,没有殷正茂的,他谢什么恩?”

  见隆庆皇帝压根儿忘掉了这件事,高拱奏道:“上次皇上让臣下票拟,起用殷正茂替代李延任两广总督,圣旨发下已经一个多月。殷正茂到庆远接任后,给皇上寄来谢恩折子。”

  “啊,”隆庆皇帝点点头,问道,“李延呢?”

  “已经致仕回家了。”高拱答道。

  隆庆皇帝的眼珠子有气无力翻动几下,说道:“这个李延,眼睛中完全没有朕这个皇帝,早就该撤职了。”

  隆庆皇帝突然冒出这么一句话,让两位阁臣大吃一惊。高拱警惕地瞟了张居正一眼,他疑心是不是张居正背着他在皇上面前说了李延什么坏话。

  “皇上,”高拱陪着小心说道,“李延愚钝无才,不堪重任,但对皇上,却决不敢存有二心。”

  “你吃过李延送的果脯么?”隆庆皇帝问道。

 “果脯,什么果脯?臣没有吃过。”

  “你呢?”隆庆皇帝又问张居正。

  “回禀皇上,臣也没有吃过。”张居正恭敬答道。


  隆庆皇帝干巴巴地一笑,说道:“如此说来,这个李延不但眼中没有皇上,也没有内阁啊。”

  高拱奏道:“皇上所言,臣等实不明白,还望皇上明示。”

  “李延秘制的果脯,滋阴壮阳有特等功效,他每年都做了几十坛子送人。你们查查,都送给谁了?朕吃不上,首辅吃不上,次辅吃不上,都是哪些人吃了,呃?”

  隆庆皇帝说着说着就动了怒气。高拱生怕他又气出了“妄症”,赶紧奏道:“李延的果脯实乃区区小事,皇上圣体要紧,大可不必为此动怒。”

  “我是病了,但我得的并不是绝症。”隆庆皇帝听高拱说他病了,越发生气。发了一通脾气后,又伤感说道,“你们两位,都是朕裕邸旧臣,应该知道朕的病起因为何。”

  两位阁臣脑子中几乎同时想起奴儿花花,但谁也不敢明说。正在愣怔间,隆庆皇帝又开口说道:“昨日孟冲领了一个老道进宫,这老道深谙阴阳大法,是世外高人,看过我的病后,献了一个方子,朕觉得这个方子比太医的方子好。”

  “请问是何方子?”高拱问道。

  “老道说朕并不是什么大病,只是节令交替,导致体内阴阳失调而已。他说可为朕秘制丹药治疗,这丹药叫阴阳调和散。取十二岁男童子时尿液和十二岁女童初潮经水,这经水也一定要取自午时,然后将它们混合配以中药炼制而成。因为剂量要大,所以童男童女各要一百,朕想这也不是什么难事,一百童男童女也不多,或许京城里头就可找齐。朕就让孟冲办理此事。”

  隆庆皇帝轻松说来,张居正的心情却越听越沉重,忖道:隆庆皇帝的父亲嘉靖皇帝一生笃信道教方术,终日在西苑内斋醮炼丹,导致国事糜烂,政风颓败。现在眼前这位九五之尊又要步其父亲的后尘,听信妖道之言,再行让大臣嗤鼻让百姓詈骂的虚妄之举……想到这里,张居正忘记了个人安危,脱口说道:

  “皇上,臣以为此事要三思而行。”

  “为何?”隆庆皇帝问。

  张居正肃颜奏道:“陛下乃天下至尊,万民垂范,决不可妄听妖道之言。”

  “高拱,你说呢?”

  高拱内心赞同张居正的看法,但出于政治需要,却违心答道:“臣认为老道言之有理,试试但也无妨。”

  隆庆皇帝长出一口气,对高拱投以信任的一瞥,然后恼着脸怒斥张居正:

  “张居正哪张居正,你虽是朕裕邸旧臣,却全然没有爱朕之心!” 
 








张居正 之 木兰歌
第八回 江南大侠精心设局 京城铁嘴播弄玄机 



 
  出东华门不远,紧挨着皇城有一片热闹非凡的街市,这便是棋盘街。有一首诗单道棋盘街的繁华:“棋盘街阔静无尘,百货初收百戏陈。向夜月明真似海,参差宫殿涌金银。”这棋盘街在元朝就是京城里第一等繁华之地。永乐皇帝迁都北京,在元代大内的太液池之东,新修了当今的这座皇城,其规模气派不知超过了元城多少倍。元城周围的市廛店肆也迁走了不少,但是这棋盘街却留了下来。棋盘街又名千步廊,它一头靠着皇城宫禁,另一头连着富贵街。宗人府、吏部、户部、礼部等重要政府衙门,都在那条富贵街上。棋盘街得了这寸土 
寸金的上好地望,不热闹那才叫怪。天下士农工贾,无论是来京述职交差,还是经商谋事,都得到这棋盘街上落个脚儿,溜个圈儿。因此,这一条四围列肆、百货云集的棋盘街,每日里驰马传牒,肩摩毂击,喧喧哗哗,一片锦绣丰隆之象。

  苏州会馆就坐落在棋盘街上。它当街的门面并不宏阔,但却显得格外富贵。大门之上的骑楼,装扮得朱梁画栋,锦幔宫灯,一看便知是纸醉金迷之地。门里便是花木扶疏的庭院;接着是一进五重的楼阁,都是安顿旅客的房间。嘉靖年间,北京时兴建立会馆。各个地方的士绅商贾,为了进京旅居方便,有一个固定的居停场所,供同乡朋友宴集,于是会馆便应运而生。什么顺天会馆、山西会馆、四川会馆、福建会馆、扬州会馆等等,北京城中骤然间就冒出百十来座。就是这棋盘街上,也有十几座之多。苏州乃江南膏腴富饶之地,文华藻渥之乡,因此建在北京的会馆,比起别的州府,自然也就要胜出一筹了。

  昨夜到京的邵大侠,就下榻在苏州会馆。因旅途劳累,当夜休息无话。一大早,他就让仆人把帖子投到高府,原想趁高拱赴阁之前就能看到他的帖子,没想到高拱走得更早,管家高福知道邵大侠的来头,也不敢怠慢,亲自跑到内阁送信。高拱立即约定今晚见面。

  这邵大侠究竟何许人也,就连权倾天下的高拱也不敢马虎,这事还得从头说起。

  邵大侠今年刚过不惑之年,应天府丹阳县人氏。他的父亲是当地的一位乡坤,虽算不得望族,倒也是一个书香门第。邵老先生一妻二妾,生有三个女儿,儿子就邵大侠这么一根独苗。因此邵老先生对邵大侠疼爱有加,期望他认真读书,将来博取功名光耀门庭。偏偏邵大侠兴趣不在“之乎者也”上头,虽聪明过人,却毫无兴趣读书。硬着头皮读完《四书》,应景儿的吟诗作对也学会了一些,便再也不肯呆在书房中当那咬字的书虫。他整天在街上胡闹,一会儿拜这个师傅学螳螂拳,一会儿拜那个师傅学太极剑。这一阵子研究风水符卦,下一阵子又研究房中秘术。一年三百六十日,他天天都是闲人,却又天天忙得脚不沾地。他本名邵方,久而久之,人们见他使枪舞棒,装神弄鬼,便都改称他邵大侠,倒把他的本名忘记了。父亲见他如此胡闹,气得吹胡子瞪眼睛,却又束手无策。那一日见他又跑出去和几个不三不四的人鬼混,恨他不过,在院中照壁上写了一句话骂他:“赌钱吃酒养婆娘,三者备矣。”邵大侠看过一笑,拿起笔来,在那句话下边又添了一句:“齐家治国平天下,一以贯之”。两句相叠,正好是绝妙的一联。邵老先生看了,这才发觉儿子心中还藏有一股奇气,也就只好听之任之了。

  长大成人后,这邵大侠便成了远近闻名的江湖人物。浮浪子弟,市井屠儿,师爷拳手,和尚道士,甚至仕宦人家,内廷大,三教九流各色人等,他统统交往。这作法,竟有点像水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