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茅盾文学奖]第6届-熊召政:张居正-第3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从七月份大病一场后,冯保明显感到体力不支,这会儿走进慈宁宫的院子,跨过大门槛时,因为腿抬得不够高磕碰了一下,竟一个趔趄朝前窜了几步,差点摔倒。碰巧李太后刚抄完《心经》,才说走出书房到院子里蹓蹓腿儿,一眼瞧见,就喊了起来:
    “冯公公当心!”
    冯保好不容易站稳身子,喘息方定,李太后已走到跟前来了。只见她穿着一件淡绿色的绣花长裙,脚上穿了一双青缎面子的苏样浅帮花鞋,完全是居常的住家打扮。由于不施脂粉,眼角上也爬上了几道细细的鱼尾纹。冯保看她一眼,忽然觉得她这几个月也憔悴了不少。正怔忡间,只听得李太后又问道:
    “冯公公,今儿个怎么来了?”
    冯保答:“为今儿晚上演戏的事,老奴特来请示太后。”
    “又有什么好班子啊?”李太后笑着问。
    冯保答:“大约一个月前,老奴预备庆祝太后的皇长孙出生,特地知会南京守备太监刘全,让他将留都最好的戏班子雇请几家到北京来演出。刘全接到老奴的手札后即刻办理,大约是前天,被雇请的三个戏班子乘船从运河抵达了通州,昨儿进了城,被安排在苏州会馆住下。念着他们旅途劳顿,本说让他们歇息几天再说,凑巧儿今天是重阳节,明天又是皇长孙满月的吉庆日子,老奴便想着让他们今儿夜里进宫演出,不知太后意下如何?”
    “好呀,”李太后是个戏迷,一听说有戏看便有精神,饶有兴趣地问,“来的这三个戏班子,是不是南京最好的?”
    “肯定是最好的。刘全办这类事情,是一把好手。”
    说话间,两人已走到一溜九楹的慈宁宫正房廊下。在长廊东头,摆着一张铺着团锦靠垫的藤椅,那是备着李太后闲暇时坐在这里欣赏院中花木的。她坐上去,并示意冯保坐在她旁边的一张小矮椅上。她正说问一问戏班子的事情,忽然瞥见冯保的脸色苍白如纸,一双眼泡儿亮晃晃的,似乎有些浮肿,便关切地问:“冯公公,你是不是病了?”
    眼下,冯保最忌讳的就是这个“病”字儿,因为他知道皇上现在只要找到任何一个借口都会让他在家赋闲。因此,不管筋麻骨痛多么不舒服,每天他都准时赶到司礼监当值。李太后此时的问话,正好触动了他的心思,想起进院时差点摔了一跤,回道:
    “启禀太后,老奴没有病,方才是被迎面的阳光眩迷了眼,才歪了一下。”
    李太后听出冯保这是在要强,想起他十几年如一日任劳任怨服侍皇上,不免深为感动,动情地说:
    “冯公公,这三个多月来,朝廷接连发生大事,先是张先生去世,你忙得脚不沾地,终是病倒了。刚刚好一点,接着是皇长子——咱的孙儿出生,你又没日没夜地操持,这样连轴儿转,不要说你这大一把年纪,就是二十郎当岁的年轻人,身子骨儿也熬不住啊。”
    “太后……”冯保眼角潮润了。
    “冯公公,如果咱记得不差,你今年六十五岁了吧?岁数不饶人啊!咱看从今以后,你在司礼监坐个纛儿就行,杂七杂八的事,尽让手下人做去。”
    李太后一番体恤话儿,让冯保悲欣交集,他确信李太后对他的信任一如既往,止不住的泪珠子便簌簌地直往下掉,他哽咽着说道:
    “太后如此体贴,老奴感恩不尽。也不瞒太后说,这些时老奴常常犯迷糊,想着是不是自己真的就老了,成为皇上的累赘了。”
    李太后双眸一闪,吃惊地问:“冯公公,你怎么能这样想?常言说得好,家有老,是个宝。如今张先生走了,皇上就得靠你。”
    逮住这个话缝儿,冯保赶紧言道:“太后,老奴如今是有力使不上,真正能够替皇上把舵的,还是太后您呀!”
    “我?”李太后一愣,咬着嘴唇沉吟着说道,“自张先生去世后,钧儿自己操持国事,几个月下来,倒也井井有条。过去,咱老是对他放心不下,现在看来,他被张先生调教出来了。”
    冯保叹了一口气,苦着脸说:“依老奴看,朝中大事,还得您太后把把关。”
    李太后听出话中有话,敏感地问:“怎么,冯公公你听到了什么吗?”
    冯保瞧着东墙角处一株正在盛开的嫣红的月季,迟疑了一会儿,才鼓足勇气问道: “朝中最近发生的几件事情,太后知道吗?”
    “什么事?”
    “戚继光被调离蓟镇……”
    “他去了哪里?”不等冯保说完,李太后抢着问。
    “广东,虽然都是总兵,但蓟镇担负着拱卫京师的重任,事权之重,为各路总兵之首。还有吏部尚书王国光,前几天也被免职了。”
    “啊,这是为何?”
    冯保便把这两件事发生的始末缘由详细禀报一番。李太后听罢,半晌没有作声。这时,一只槐叶般大小的花蝴蝶从院墙外头飞了进来,绕着月季花翩翩而舞,正在花树下浇水的宫女看见了,忙跳跃着想把它捉住,李太后对那名宫女嚷了起来:“芹儿,让它飞,不要打扰它。”看着宫女重又弯下腰来给花树浇水,李太后才扭过头来对冯保说道:“咱自添了孙儿以后,这一个多月来,只想着消受做奶奶的福气,没想着要过问朝廷的政事,钧儿与咱多次见面,也不言及政务。咱还以为他可以单独柄政了,没想到捅了这大的漏子。”
    听到李太后的口气中明显露出不满,冯保说话的胆子就大了起来:“太后,戚继光与王国光落得如此下场,老奴听了也不免心惊胆战。”
    “你担心什么?”李太后睁大了眼睛问。
    冯保回答:“皇上登极十年,张居正忠心辅佐,终于开创出国富民安四海咸服的万历新政。戚继光与王国光,都是张居正生前最为倚重的干臣,如今张先生尸骨未寒,张四维就撺掇皇上把这两个人除掉。现在朝中所有大臣,无不人心惶惶。这情形,倒很像隆庆六年春天。”
    “啊?”一提起那段难以忘怀的惨痛岁月,李太后心下猛地一紧,看着脸色就变了,她问道,“怎的像隆庆六年?”
    “那时候,先帝爷病重缠身,已很难亲理国事,外头内阁一个高拱,内廷司礼监一个孟冲,两人心术不正,勾结起来架空皇上,把持朝局……”
    “不用说了,”李太后已是脸色燥赤,提高声调问道,“如今内阁是张四维,内廷与他勾搭的是谁?”
    “张鲸。”冯保脱口而出。
    “张鲸?”李太后一怔,“他不是你的手下么?”
    “是啊,”冯保一副痛心疾首的样子,说道,“这人原在御马监值事,肚子里有些墨水儿,一眼看上去老实巴交,老奴就将他提拔进了司礼监。万历八年起,又让他专门上西暖阁给皇上读折。谁知道这家伙,竟是一头中山狼。”
    “你说他与张四维勾结,有何证据?”
    “据东厂报告,这张鲸自张居正去世后,曾偷偷摸摸到张四维家中去过多次。近些时弹劾潘晟、王国光以及调离戚继光的折子,皆出自张四维门生之手。张鲸与张四维的这些个门生,私下里也打得火热。前天,张鲸还做了一件坏事,被老奴侦伺出来了。”
    “什么事?”
    “他花重金,从云南给皇上买了些缅铃。”
    冯保说着,从怀里掏出一个锡纸包儿,小心翼翼打开给李太后看。只见里头有几颗绿豆般大小金灿灿的小球儿。李太后拿一颗在手上,见这小球儿外头用头发丝般的金线镶架,轻轻一捏,只觉软软的手感很好,李太后从没见过这物件儿,不解地问:
    “这小球儿制作如此精细,你说叫什么?”
    “缅铃,产自缅甸国,从云南那边弄进来的。小小一颗,值一百两银子。”
    “这么贵,它干啥用的?”
    冯保扭捏了一阵子,才道:“当着太后的面,老奴实在说不出口。”
    “有什么不好说的,说!”李太后弯眉一挑,眼角皱纹越发深了。
    “启禀太后,这缅铃是淫器。”
    “淫器?”李太后将放下的缅铃又重新鹄起来,揉捏着问,“这怎么是淫器?”
    冯保知道李太后问话的意思是这缅铃如何使用,遂答道:“老奴打听过,听说是将这缅铃塞进男人的那个里面,缅铃受热之后,便有一种气味散发出来,令女人大生快感。”
    李太后一听,顿时满脸羞赧,盛怒之下,一扬手将那颗缅铃掷了出去,骂道:
    “张鲸这个狗奴才,竟敢引诱皇上。”
    “是啊,当初孙海、客用两个,将皇上骗到曲流馆,做那见不得人的龌龌事。如今这张鲸,引诱皇上的花招更离谱,胆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