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风雨半支莲 作者:钟鸿-第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962年我8岁的时候正上小学二年级,一天,我走进爷爷的房门,爷爷亲切地问:“有什么事吗?”我却双手反背靠着门,有点紧张。因为这次不是我提问题来的,而是来给爷爷背诗词的。接着我就一口气把毛主席的词《沁园春。雪》背完。爷爷高兴得很,对我说,今天恰巧他也填了一阕词,词牌正好也是沁园春。并告诉我他昨夜做了一个梦,梦见台湾解放了,他乘宇宙飞船绕地球一周,醒后忙将梦中意境填成词。过了几个星期,爷爷又借为齐白石的画题字的机会,另给我书写下他那首表现梦境的词,这就成了我拥有的一件最珍贵的纪念物了。全词如下:

    解放台湾,雾净波澄,风举叶飘。笑星沉海底,当窗历历,河源雨过,隔坐滔滔。远掠层空,近探圆月,银汉翱翔孰比高!从天降,又百花齐放,万种妖娆。

    地球映日呈娇,瞰海岸回环尽舞腰。叹向戌弭兵,徒劳唇舌,屈原爱国,空赋离骚。民主阵营,和平堡垒,谁在张弓射大雕,试目看,被东风压倒,曾不崇朝。

    春节前夕记梦词,和毛主席《沁园春。(雪)》原韵,写给建一。

    (此处放黎墨宝照片)

    爷爷说过:“幼时读李商隐《碧城》游仙诗‘星沉海底当窗见,雨过河源隔坐看’喜其写得真高,迄今看来算不了什么了。”

    在词中,爷爷浮想翩翩,超脱九天之上,气势不凡。他老人家想象丰富,其思想纵横数千年中国历史,遨游数万里太空。他满含着诗人的情感,乘着宇宙飞船“远掠太空,近探圆月”到银河中去翱翔,又绕地球一周鸟瞰大地。“万种妖娆”“当窗历历”,将科学的眼光和浪漫主义的遐思结合在一起,水乳交融,天衣无缝。全词字里行间散发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他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放眼全球,看到“民主阵营,和平堡垒”,东风正压倒西风;对那些魑魅魍魉,他大声呵斥“谁在张弓射大雕?”接着又展望了祖国统一的远景。

    今天重读一遍爷爷在二十多年前写下的这首词,备感亲切。现在人类已经能够离开飞船在太空中别的星球上行走,我国成功地发射了同步地球卫星,古老的中华民族正在向四个现代化迈进。“河源雨过”“当窗历历”已经成为事实。祖国和平统一事业已经成为当今不可阻挡的潮流,我相信爷爷的夙愿定会由我们这一代人来完成。

    (一九八四年四月于北京)

    建一在黎老的长期教诲下,终于成材。改革开放,使他有机会发挥才干。1983年他辞去了长安戏院锅炉房的工作,向崇文区教育局申请民办夜校,起名《新知》。批准后,他和妻子王菲就日夜操劳。开始他们没有钱,就先找小学借教室,协商好只要收来报名费和学费,立即支付租借教室的费用,他们又一个一个大学去张贴请老师的小告示。一条街,一条街的去张贴招生广告。经过几个月的筹划、奔忙,《新知综合教育学校》终于成立开课了,建一儿也进入三十而立之年了。

    (三)著名主持人许戈辉《新知》学英语

    当时人们学习热情很高,他们请来的老师也都是有真才实学的大学老师,教学质量高,后来著名的电视台主持人许戈辉也到他们学校来学英语,学校越办越红火,报社来采访了。1987年三月初,北京日报这样报道了他们:“位于崇文门船板胡同的北京市新知综合教育学校,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创立反馈教学法,开设自学英语和哲学辅导班,取得明显效果。该校参加自学英语考试的学生,及格率获得全市第一。”并在报上登载了建一与王菲和同事研究教务工作的照片。区教育局也将建一评为民校模范校长。

    第十五章、扪心终不悔

    ———曹雪芹拍摄记

    一、为曹雪芹呐喊

    “无才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

    1992年10月24日,我站在南京乌龙潭公园曹雪芹塑像前,思绪绵绵。

    刚从扬州参加完“九二国际红学会会议”,来到南京。参加国际红学会议的国内外红学家120余人,观看了我们的京剧电视剧《曹雪芹》,都很称赞。并且有位雕塑家照我们剧中主演曹雪芹的形象塑了雕像,就是我身旁的这座雪芹塑像。雕塑家还复制了许多小型的紫沙泥瓷雪芹塑像送给每位代表。小塑像现在还在我厅里的玻璃展示柜里,保存了那逝去的年华……

    “悠悠岁月,欲说当年好困惑。亦真亦幻难取舍,悲欢离合都曾经有过,这样执着究竟为什么?”

    “漫漫人生路,上下求索,心中渴望真诚的生活。”(电视剧《渴望》插曲)

    我独自徘徊在寂静的秦淮河畔,仰望着寒星闪烁的夜空,一边踱步,一边哼唱着电视剧《渴望》中的插曲。心中的泪水滋润着歌词。我受制片主任小沙的指引,昨夜乘火车坐席来南京,找他的熟人拉赞助。一夜未睡,又跑了整个白天,结果扑了个空;人与住址都是子虚乌有;涮了我一趟。唉!我怎么这样傻,这样轻信?“这样执著究竟为什么?”

    (一) 高门槛

    剧作者想拍电视剧,必须自己筹款,否则作品难以上荧屏。为了筹款,面对冷眼、磨破嘴皮、到处求人,有时还会吵架、哭鼻子、挨呲儿。

    开始我想以我操持的北京市京剧昆曲振兴协会为主拍单位,可是会长新派来一个管财务的同志,是刚退休的一个女干部,她完全按着国家机关、党委机关的财务制度来管理。有次我与协会三位同志星期天加班干活,中午在外面吃了一顿饭,花了10元左右,她就批评我这个秘书长:“工作餐规定是五角钱!你们怎么花那么多?”我说:“五毛钱,还不够买白薯呢!机关食堂有国家补贴,我们协会是民间团体,哪来补贴,怎能等同?”当时我已了解如果组织拍电视剧,按机关财务标准那就非泡汤不可。

    我怎样才能自主地、顺利地完成电视剧的拍摄?经过一番思索,决定请市委政法委主任黎光同志和民政局负责人段天顺同志支持我。他们看了修改后的曹雪芹剧本,比较赏识,于是协助我直接向民政局申办了一个民间学术团体————《北京电视戏曲研究会》,这样我就有了正规社团主办电视剧拍摄工作了,筹备拍摄经费,不仅师出有名,也有了帐户。

    京昆协会会长李筠对我另起炉灶尚不理解。我将电视剧拍成后,他原谅了我,而且对我很宽容,没有将我从京昆协会除名,依然念我助他创建京昆协会之辛劳。他是为人宽厚,在文革中也曾一时补戴“漏网右派分子”的帽子。他当时在《前线》杂志当编辑,为邓拓、廖沫沙、吴晗《三家村》组稿、发文,自然在劫难逃。

    我将在京昆协会学到的拉资金的窍门,用在这个电视剧上面了。将剧本和名须生言兴朋、中央电视台京剧名导演莫宣的支持信及红学家周汝昌、清史家朱家溍等人对此剧本的评论全附印于《京昆通讯》上,广泛地赠送给当时关心京剧发展的北京市长称希同、副市长张健民、张百发,政协主席王大明等市领导同志,请他们支持。他们看了剧本后都热情地为我写介绍信和打电话到大企业、大公司,请协助我拍摄京剧电视剧《曹雪芹》。于是我很快,就从北京的一些大企业大公司筹到了40万人民币的赞助费,助我跨进电视剧的高门槛。

    (二) 争取到卓琳的支持

    我又将剧本送给关心京剧的几位中央领导人的夫人:邓小平夫人卓琳、习仲勋夫人齐心、万里夫人边涛,她们也热心地帮助我。卓琳仔细地看了剧本,很感兴趣,决定予以支持。1988年春节,她和邓小平在上海度假时,特别召见了我和主演言兴朋,及当时上海市委宣传部部长陈至立,上海文化局长孙滨,上海京剧院院长马博敏。在上海西郊宾馆一个用玻璃门窗封闭的亮堂的会客室里,卓琳接见了我们,她还安排了会议摄象。她说:“曹雪芹剧本,钟鸿立了头功,但不是钟鸿一人的功劳。现在拍摄资金不足,上海江泽民、朱镕基倒是很支持的。钟鸿!你把你筹到的四十万资金交给上海,由上海拍摄。不足资金由上海负责。”我满口答应:“好!”陈至立也表示同意,我悬着的一颗心一下子踏实下来。

    卓琳接见后,不几天她就回北京了,陈至立部长召集我们有关人员到上海京剧院开会。主要内容是请上影吴贻弓导演执导此剧,要求资金起码80万,上海方面只能出20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