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总统是靠不住的(近距离看美国之二)-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确实,我在读美国宪法的时候,也常常从字里行间读出两百年前美国的荒野,美国 
的泥泞小道,以及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美国建国者们对未来发展预测的局限和他们的 
种种无奈。 
    事实上,他们只是定下了一个最基本,但却是非常聪明的设想和构造,而后来的美 
国人在他们建立的基础上,又进行了不断的改进和完善。 
    例如,我在上封信提到的,最高法院的“司法复审”。 
    又例如,美国的宪法规定,总统副总统都是任期四年。因此每四年选一次。但是, 
对于总统连任,或是多次当选,宪法最初并没有限制。可能考虑既然是每四年选一次, 
连任也是再选举选出来的,只要选举公正,连任也不会有大的问题。干得好就再干下去 
呗。所以,美国历史上有过当选三次的总统,如罗斯福总统。 
    罗斯福是美国历史上当得比较成功的总统之一。他和美国人民一起度过了非常艰难 
的三十年代大经济萧条。他每天在收音机里主持的“炉边谈话”,也给困难中的百姓带 
来极大的精神支持。在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被美国人民推选出来,带领大家走过战争 
岁月。他是在大战即将结束之前,在总统任期中去世的。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美国本身的发展,美国政府的行政机构迅速膨胀,总统所 
掌握的财力人力物力甚至军力也水涨船高,无形大增。美国人又一次感到不安全。尽管 
有罗斯福总统这样良性的例子,他们还是觉得应该在总统的连任上也加以限制。因此在 
1951年的宪法第二十二条修正案中,规定了一个人在总统的职位上只能任职两次(即连 
任一次)。这也是美国人对于“收银机”机制的又一次改进。这一修正案事实上更强调 
了对于“人是不可靠的”这一基本出发点的坚持。 
    美国人认为让一个凡人连续多年处于这样的权力中心,无论如何都是危险的。即使 
这位总统看上去干得很出色,也得请他下来。即使换上去的新总统相对更没有经验,能 
力也不如前任,那也要换上去。因为,对于美国人来说,安全第一。只要能够让防止出 
现专制和暴君的整个“收银机”机制能够正常运作,其他都是次要的。 
    这条宪法修正案,实际上对“四年一度选择一次总统”这个选民抉择机制,也作了 
修正。也就是说,当多数民众连续选一个人,并使他当了八年总统之后,他们对一个固 
定对象的续选权就被中止了。他们被迫中止一股持续的热情,被迫冷静一下,再重作选 
择。以防止民众被哪个高明的政客给灌了迷魂汤。而这种灌迷魂汤的现象在各国历史上 
都是并不罕见的。 
    这条修正案发生在二次世界大战后的1951年。美国人刚刚领教了德国迷魂汤的作用。 
在参观华盛顿的浩劫博物馆时,最使我震惊的还不是惨绝人寰的集中营,最使我震惊而 
沉思良久的是当年德国人民,希特勒的追随者们,排山倒海般的呐喊声。博物馆的设计 
者让这种激昂狂热的呐喊声时不时地伴随着参观者,犹如身临其境。“人是不可靠的” 
有了新的含义。不仅处于权力巅峰上的当权者有可能是不可靠的,监督群体的“人”, 
同样也可能是不可靠的。因此,不断改进整个监督机制,使得一切不可靠因素处于制约 
与平衡的系统之中,一种权力的恶性扩展和群体的疯狂行为,才可能被抑制,在整个社 
会处于最弱势的个人的自由,才可能不被吞没。 
    历史的发展确实是惊人的。我们只需举个简单的例子。当制宪者们在宪法中确定美 
国总统为军队总司令(但宣战权在国会手里)时候,,不仅仅因为他们推举的第一任总 
统华盛顿原来就是独立战争的总司令,并且一致公认他既无政治野心,也无军事野心。 
更在于当时的美国事实上还没有什么军队,因此,这个权力看上去尽管可怕,但是还不 
能说是绝对无法控制的。但是,他们想象力再丰富,也一定没有想到,今天美国总统, 
作为一个宪法所规定的军队总司令,手中能够握有怎样的军事力量。 
    短短二百年以后,美国总统手中可以控制的军队已经超过三百五十万,手里掌握的 
军费已经超过七百五十亿美元。当初的美国建国之父们,更不会料到核武器的诞生。他 
们绝不会想到,今天的美国总统会掌握一个叫做氢弹的玩意儿,而一个氢弹的破坏力, 
就能超过在他们以前几千年来所有战争破坏力的总和。 
    因此,美国总统虽然已经被宪法限制在“行政主管”的定位上,但是,随着政权的 
行政分支本身的膨胀,即使是“行政主管”,他也是一个超级的。 
    我也和你一样感到怀疑,如果在当初的制宪会议上,能预测到二百年后的世界,他 
们还会放心地交出这部宪法,交出他们的设计图吗?但是,我们确实看到一个难以置信 
的事实,二百多年过去了,世界和美国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许多国家宪法改 
之又改,甚至几经推倒重来,却还是无法避免政局动荡。与此同时,美国却在这部一字 
不改的宪法之下,稳定地按照两百年前的设计,正常地进行政权交替,三个权力分支始 
终维持平衡。有了氢弹的总统也没有因此而作法作怪,一到四年,若是选不上,就会乖 
乖下台,把一切大权连同氢弹一起交给竞选对手,然后搬出白宫,从哪里来,回哪里去。 
    话说回来,第一任“开国元勋”对于宪法和权力的态度还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在他 
的头上带着一个特殊的桂冠,人们往往习惯于对他“另眼相看”。那么美国的第一任总 
统华盛顿,是如何在美国的权力和平交接史上,走出他历史性的第一步的呢?我们曾经 
提到过他在独立战争之后的“解甲归田”,那么在他正式执掌了总统权力之后,他又是 
如何对待这份权力的呢? 
    如果华盛顿沉溺于权力之中,他有着最优越的双重天然屏障。首先是他“开国元勋” 
的功绩,其次是当时的宪法对总统任期没有设限。但是,华盛顿在当选并出任了第一, 
第二两任总统之后,坚决地谢绝了再一次作为总统候选提名人。他又一次回到了他静静 
的庄园之中,只带回去了他在总统任期内的那个坐椅。这把坐椅如今还在华盛顿简朴的 
故居里,两百多年过去,已经十分陈旧了。 
    对于华盛顿的这一举动,美国人并没有对他作什么很特别的赞誉,在这块土地上, 
人们把这样一个举动看得很平常。但是,我却不能不联想到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开国元勋, 
他们往往已经用尽了人民的“崇敬资源”,依然对手中的权力依依不舍,垂垂老矣仍然 
坚守岗位,使人叹为观止。 
    这当然并不是说,在二百多年来,这部美国宪法没有遇到过具体的挑战,四十几届 
总统恰恰都是恪守本分。在美国历史上,向宪法作出最大挑战的总统大概就是尼克松了。 
对于尼克松总统,我们都非常熟悉,他在中国几乎是大家最熟悉的美国总统之一了。由 
于七十年代历史性的中美建交,他对于中国有着非常特殊的意义。 
    此后不久,大洋彼岸传来消息,大家都知道他因为“水门事件”下了台。当时,我 
和许多中国人一样,对劳苦功高的尼克松总统,为了这么一件区区小事就丢了总统宝座, 
感到颇不以为然。甚至,还有不少中国人在心里暗忖,这家伙该不是在权力暗斗中喝了 
对手下的药吧?当时在中国,几乎很少有人想到,他的下台和美国宪法有什么关系。 
    到这里以后,我们发现有关尼克松事件在美国引起的震动,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大。 
它的意义也远远超出了一个“水门”。如果我想向你介绍美国宪法如何遇到一个权力分 
支的挑战的话,尼克松的故事大概是最合适的了。 
    毛泽东一直把尼克松称之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在尼克松下台之后,他曾经在 
接见尼克松的女儿女婿时,向他们表示了非常中国式的对待老朋友的同情,支持,甚至 
抱不平。 
    在艾森豪威尔做总统的时候,尼克松曾经做过他的副总统,因此他们两家也成了世 
交,并且儿女联姻。所以,当时在场的有尼克松女婿,也是前总统艾森豪威尔的儿子。 
尽管尼克松是他的岳父,但是,作为一个美国年轻人,他无法理解毛泽东表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