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诸葛亮大传_2-第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建安五年夏,孙策再次西击黄祖。此时,原广陵太守陈登乘孙策西征,招诱严白虎余党图谋起事。孙策回军欲进击陈登,兵至丹徒(治今江苏镇江东南),驻兵待粮。一次,孙策外出打猎,恰逢被他杀死的吴郡太守许贡的宾客,这个宾客为主人报仇,用暗箭射中孙策面颊。孙策伤势很重,生命垂危,便把谋士张昭等人叫来,对他们说:〃中国方乱,以吴、越之众,三江之固,足以观成败,公等善相吾弟。〃又把弟弟孙权叫过来,将自己的印绶带在他的身上,说:〃举江东之众,决机于两阵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如卿。〃孙策的意思很明显,要孙权继承他的事业,在众臣的辅佐下,保住江东。 
  
  孙策死后,张昭等率领僚属,拥立孙权上表朝廷,下移属城,使中外将校,各奉其职。不久,周瑜也赶回赴丧,以中护军之职与张昭共掌众事。在周瑜的推荐下,孙权接见了鲁肃,与之相谈,甚是投机。当众人退去后,孙权把鲁肃单独留下,与他合榻对饮。孙权问道:〃今汉室倾危,四方云扰,孤承父兄余业,思有桓文之功。君既惠顾,何以佐之?〃鲁肃回答说: 
  
  昔高帝区区欲尊事义帝而不获者,以项羽为害也。今之曹操,犹昔项羽,将军何由得为桓文乎?肃窃料之,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为将军计,惟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规模如此,亦自无嫌。何者?北方诚多务也。因其多务,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此高帝之业也。 
  
  鲁肃为孙权在江东建功立业所作的策划分为三步:第一步立足江东;第二步打通长江中上游,全据长江;第三步建号帝王以图天下。第二步需要实力,第三步需要时机,只有第一步是当务之急,且符合哥哥的临终嘱咐。 
  
  孙权是个英杰人物,他的即位,意味着孙吴对江东的控制进一步加强和巩固。   
  在北方,曹操与袁绍两大军事集团正在进行激烈的角逐。   
  袁绍以讨董卓起家,在关东群雄联合讨董时,袁绍被推为盟主。名为盟主,实际上只占勃海一郡,实力并不雄厚。他先用软硬兼施的手段,逼迫冀州刺史韩馥让出冀州,又用武力打败公孙瓒取得幽州,与此同时又派长子袁谭占据青州,任外甥高干为并州刺史。这样,到官渡之战前夕,袁绍已占据了青、冀、幽、并四州。 
  
  曹操一开始也参加了讨董联盟,后来,曹操被任命为东郡太守,郡城设在东武阳(治今山东莘县东南)。青州黄巾进入兖州,杀死刺史刘岱,济北相鲍信等人迎接曹操任兖州刺史。曹操据有兖州,又打败并收编了青州黄巾,势力开始壮大。汉献帝兴平二年(195),杨奉、董承、韩暹等人迎献帝东归,经过艰苦跋涉,到达河东(治今山西夏县西北)。袁绍的谋士沮授建议把献帝接到邺县(治今河北临漳西南),但缺乏政治远见的袁绍没有接受这个建议。这无疑给曹操留下了机会。当时曹操正在许县(治今河南许昌东),他听从谋士荀彧的主张,立即派人把汉献帝迎到许县。从此,曹操不但尽有豫州之地,而且还占有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优势。建安三年(198),曹操又击杀占领徐州的吕布,从此,徐州也归曹操所有。 
        

第18节:第三章宏图初展(1)         
  袁绍据有青、冀、幽、并四州,曹操据有兖、豫、徐三州。袁术已在建安四年称帝不成呕血而死。这样,黄河中下游地区最有实力的割据者只剩下袁绍和曹操了。一山不容二虎。袁、曹各自势力的发展,使他们都成为想吞掉对方的老虎,一场兼并战争在所难免。汉献帝建安五年,袁绍、曹操两个军事集团在官渡(在今河南中牟东北)进行决战。结果,处于劣势的曹操战胜了处于优势的袁绍。官渡之战的胜利,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 
  
  身居隆中的诸葛亮,没有一天不关注着天下形势的变化。   
  心怀远志的诸葛亮,对上述形势的每一个变化,都了如指掌。   
  诸葛亮对天下形势的了解,首先得益于荆州襄阳优越的地理位置。史载:〃襄阳上流门户,北通汝洛,西带秦蜀,南遮湖广,东瞰吴越。〃这种四通八达的水路交通,使得襄阳成为南来北往人流的交汇所在。当时四面八方的军政情况,必定随着来来往往的过客传到这里。 
  
  诸葛亮对天下形势的了解,还得益于所接触的各种人物。他在隆中所接触的人物,大体上可分为三类:诸葛亲族,在野士人,政界要人。   
  兴平元年(194)夏,曹操令荀彧、程昱驻守鄄城,自己率军第二次攻打徐州,〃拔五城,遂略地至东海〃,〃所过多所残戮〃。诸葛亮已随叔父离乡,哥哥诸葛瑾仍奉继母在家。徐州再一次遭难,在〃本州倾复,生类殄尽〃的大难中,诸葛瑾只好〃弃坟墓,携老弱,披草莱,〃〃避乱江东〃。孙策死后,孙权广揽江东人才,以保江东巩固。由于孙权姊婿的推荐,诸葛瑾被任为长史,转中司马。另外,除诸葛亮兄弟南迁以外,还有许多诸葛族人留在家乡。诸葛亮可以通过与他们的联系知道一些有关江东、中原方面的情况。 
  
  ……   
  第三章宏图初展   
  第一节荆州风雨   
  飘摇中的危楼《孙子兵法·九地篇》说:〃我得则利,彼得亦利者,为争地。〃荆州在当时战略家眼中,就是一块必欲得之以取其利的战略〃争地〃。   
  诸葛亮说:〃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     
  孙吴鲁肃说:〃夫荆楚与国邻接,水流顺北,外带江汉,内阻山陵,有金城之固,沃野万里,士民殷富,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     
  曹操的谋士荀彧对曹操说:〃愿公急引兵先定河北,然后修复旧京,南临荆州,责贡之不入,则天下咸知公意,人人自安,天下大定,乃议古制,此社稷长久之利也。〃     

  从上述三个人的言论可知,刘备若得荆州,就可以从荆州和益州夹击中原,实现〃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目标。孙权若得荆州,便可依长江天险,鼎足于江东,抗衡曹操,进而谋取天下。曹操若得荆州,便可雄据江东上流,乘长江而下,吞灭孙吴,一统天下。 
  
  荆州既为战略争地,就决定了它的安宁期是有限的。荆州的安宁,外取决于各路军阀忙于自身的巩固与扩展,内取决于刘表团结荆州士人拥兵自保。一旦这两个条件起了变化,荆州就将陷入风雨飘摇之中。 
  
  建安八年(203)以后,荆州得以安宁的两个条件已经起了变化。   
  先说外部条件。诸葛亮大传第三章宏图初展   
  官渡之战后,袁绍于建安七年忧愤而死。他有三个儿子:袁谭、袁熙、袁尚。袁绍生前对三个儿子作了安排,小儿子袁尚,因受后妻刘氏之宠,袁绍把他留在自己身边,打算让他继承自己的位置。长子袁谭,被派出去任为青州刺史。二子袁熙,被任为幽州刺史。外甥高干,被任为并州刺史。对于这样的安排,谋士沮授认为不妥,他谏劝说:〃世称万人逐兔,一人获之,贪者悉止,分定故也。谭长子,当为嗣,而斥使居外,祸其始此矣。〃对沮授的劝告,袁绍并没听进去。袁绍死后,众人都认为袁谭身为长子,当继承袁绍。袁谭自己也认为理当如此,赶回来继位。袁绍的老部下逢纪、审配、辛评、郭图分为两派,逢纪、审配不满于袁谭,辛评、郭图则依附于袁谭。逢纪、审配二人怕袁谭继位于己不利,便抢先假造袁绍遗书,拥立袁尚为嗣。待袁谭赶回,木已成舟,无法改变,便自称车骑将军,屯兵黎阳(治今河南浚县西南)。从此,兄弟二人矛盾加深。 
        

第19节:第三章宏图初展(2)         
  袁谭、袁尚兄弟不和,给曹操北平冀州造成机会。建安七年九月,曹操出兵攻打袁谭。曹操大兵压境,反倒促成了二袁暂时的联合。袁尚率大兵授助袁谭,与曹军一直对峙到建安八年。这时,曹操的谋士郭嘉献计说:〃袁绍爱此二子,莫适立也。有郭图、逢纪为之谋臣,必交斗其间,还相离也。急之则相持,缓之而后争心生。不如南向荆州若征刘表者,以待其变;变成而后击之,可一举定也。〃曹操接受了郭嘉的建议,撤兵回许县。 
    
  建安八年八月,曹操南征荆州,屯军于西平(治今河南西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