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诸葛亮大传_2-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在此时,荆州北面形势不但如凉风袭人,阴霾盖顶,而且夹有隆隆的雷声。暴风雨就要来了!   
  第二节曹军铁骑催化荆州   
  曹操想得到荆州,但却不急于取荆州。   
  取得荆州,就取得了乘江而下扫灭江东的战略优势,从这个意义上说,一心想统一全国的曹操是决不会放过荆州这个战略要地的。   
  然而统一全国要有步骤地进行,不可能一蹴而就。当时,幽、冀二州还有袁绍的残余,关中地区还有马腾、韩遂据险不服。在这种情况下,南取荆州总有后顾之忧。因此,曹操的战略方针是先北后南,巩固住黄河流域,然后全力以赴夺荆取吴。从这个意义上说,曹操的当务之急又不是取荆州。 
  
  建安八年(203)十月,曹操撤回攻荆州之兵,专力攻打袁尚。从建安九年二月至八月,曹袁两军在邺县一带长期激战,最后曹军攻下邺县,袁尚败走。建安十年,曹操又攻灭袁谭,将其斩杀,平定了冀州。袁尚、袁熙二人受到手下叛将的攻击,向北逃靠乌丸。建安十一年正月,曹操又出兵攻打并州高干,高干求救于匈奴不成,欲南奔荆州,途中被上洛(治今陕西商县)都尉王琰捕杀。 
        

第23节:第三章宏图初展(6)         
  在短短三年时间里,袁绍原来所据的青、冀、幽、并四州,均被曹操所平定。   
  当时的辽西郡(治今辽宁义县西南)、右北平郡(治今河北丰润东)、辽东属国(治今辽宁义县)等地区,聚居着许多被称为乌丸的少数民族部众。袁尚、袁熙跑入乌丸地区后,曹操集团中许多人认为二袁不会再有什么大作为,主张南下荆州。而曹操的谋士郭嘉却力排众议,认为乌丸及袁尚、袁熙仍是最危险的敌人。他说:〃袁绍活着的时候,对乌丸人有恩惠,如今袁绍虽死,但袁氏兄弟尚存,必受乌丸人拥戴。况且,幽、冀、青、并四州虽归我所有,但只是武力的征服,并未征服那里的人心。如果此时南征,袁尚就会倚仗乌丸的力量,招诱故地的下属,卷土重来。乌丸的首领蹋顿就会膨胀侵吞中原的野心,那时候,恐怕青、冀二州就不是我们的了。〃 
  
  曹操权衡利害,认为郭嘉说的有理,便决定暂缓征荆州。建安十二年五月,曹操北征乌丸,八月,在白狼山大破乌丸,斩杀乌丸首领蹋顿,降服乌丸部众及汉人二十多万。袁尚、袁熙率几千残兵逃往辽东郡。有人劝曹操乘胜进攻辽东公孙康,抓住袁氏兄弟以除后患。曹操说:〃不须劳烦士兵了,我要让公孙康主动把二袁的首级送来。〃果然,在曹操从柳城凯旋后,公孙康即杀了袁尚、袁熙及其他乌丸首领,并派人将首级送给曹操。有人称赞曹操神算,曹操解释说:〃公孙康一向畏惧袁尚等人,我如果进攻公孙康,就会使他与袁尚等人联合,如果对其放松,他们就会自相残杀。〃 
    
  袁氏残余消灭了,乌丸威胁解除了,按照先北后南的方针,曹操应该先平定关中,然后以统一北方后强大的人力物力征服江南。然而,时局的发展并没有给曹操从容实现计划的机会。 
  
  就在曹操北征乌丸时,孙权率领的孙吴军队向荆州东门的守将黄祖发动了第二次进攻。北征乌丸的第二年,当曹操在邺县休整军队,演练水师时,孙权向黄祖发动了第三次进攻,并杀死黄祖。与此同时,在荆州内部,随着刺史刘表的病越来越重,各种矛盾也越来越尖锐。 
  
  若不急取荆州,恐怕这块战略〃争地〃将要落入他人之手。形势紧迫,时不我待。建安十三年七月,曹操放弃了先征服关中的打算,匆匆挥师,踏上了南下的征程。   
  曹军的南下铁骑,所到之处,风尘滚滚,战马嘶鸣。其强大军事威力所发出的震撼,使得荆州的内外形势发了微妙的变化,各种力量在这种震撼的作用下,重新确定着自己的位置。 
  
  荆州的东面,孙吴军暂缓了进攻。孙权亲率大军驻扎在柴桑(治今江西九江西南),密切地关注着形势的发展。十几万曹操大军南下荆州,孙权不得不考虑重新调整一下战略方针。在这种形势下,荆州疲于应付南下的曹军,自然无力东顾,若攻之易如翻掌。然而攻入荆州后,必然和南下的曹军相会,双方必定为争夺荆州进行正面决战,荆州将转化为曹、孙角逐的战场。显然,这对孙吴是十分不利的。应该利用荆州内部的抗曹力量,与之联合,共抗曹操,这才是正确的选择,因为曹操此时毕竟是强大的。怎样利用荆州内部的抗曹力量缓冲一下曹军的压力呢?孙权陷入了冥思苦想之中。 
  
  此时,正值八月天气,滚滚热浪袭来,与心中的焦躁不安内外夹击,弄得孙权坐卧不宁。   
  这时,鲁肃来了,他对孙权说:〃荆州刘表已经病故了。〃〃什么?〃孙权感到很意外,刘表在这个时候死去,对荆州是福还是祸,对孙吴影响是好还是坏,他一时还吃不准。〃主公。〃鲁肃说道:〃刘表一死,对我们阻止曹军南下倒是个机会。〃 
  
  孙权一下子兴奋起来,鲁肃所说的,正是他苦心思索的事情。他急忙让鲁肃细说其中的原委。   
  鲁肃说:〃刘表刚刚去世,他的两个儿子一向不和睦,军中诸将有的亲近刘琦,有的依附刘琮。在荆州寓居的刘备,是天下闻名的枭雄人物,因为与曹操有仇,所以寄身刘表篱下,刘表对他心有疑惧而不敢用。刘表一死,如果刘备能与刘氏兄弟齐心协力,致使荆州上下和睦,那么其力量不可小看,我们就应该对他们采取安抚策略,与他们结为盟好;如果他们之间离心离德,我们就应该另外打主意谋取荆州,以成大事。〃 
        

第24节:第三章宏图初展(7)         
  孙权说:〃卿之议论,正合我心。然而怎样与荆州方面接洽呢?〃   
  鲁肃说:〃请让我作为使者,前往荆州,对刘表之死表示吊唁。我将乘机问候荆州军中的当权者,再劝说刘备,让他安抚刘表的部下,与我们同心合力,共同对付曹操,刘备必欣然从命。如果这事能成功,天下可定也。如果我们还迟疑,恐怕就要让曹操占先了。〃 
    
  孙权听了鲁肃一番话,心中非常高兴。他感到事不宜迟,立即让鲁肃启程。然而,鲁肃还是晚了一步。   
  ……   
  第三节联吴抗曹   
  滚滚长江从夏口东流,蜿蜒几百里,便到了樊口。   
  一叶小舟从樊口沿江东下,江风鼓满了船帆。   
  坐在船上的鲁肃和诸葛亮,一个是告辞刘备,回去复命;一个是临危受命,前去结盟。此刻他们的心就像这风帆一样,对结盟充满了希望和信心。   
  自从到达樊口后,刘备几乎每天都引颈东眺,盼望着东来的消息。然而日复一日,只见大江东去,不闻喜讯东来。刘备不由暗自心焦,难道鲁肃热心的联合事宜在江东遇到了什么麻烦? 
  
  鲁肃还真遇到了麻烦。   
  想当初鲁肃自告奋勇去荆州时,向孙权描绘的图景是这样的:去荆州看看情况,如果刘备与刘琮、刘琦兄弟同心同德,荆州上下齐心协力,就与他们结成同盟,如有违离,则别作他图。而且,鲁肃表示,此去荆州,尽力说服刘备,让他安抚刘表的部众,同心协力,共拒曹操。孙权满以为,鲁肃此去定会给他带回一个拥有荆州八郡、十几万军队的强大盟友回来。 
  
  然而,事实却让孙权非常失望。   
  曹操大军南下,刘琮举州投降,荆州八郡,大部分归曹操所有;十几万军队,多归曹操麾下。鲁肃倒也不虚此行,带了一个盟友回来。然而这是多么弱的一个盟友啊!他并没有做到与刘氏兄弟同心协力,使荆州上下翕然相从;他也未能抵住曹兵的南下铁骑,反而在当阳被打得大败。如今,他只是一个借寓于江夏,与江夏太守刘琦共有两万余军队的盟友。 
  
  这一切,与孙权所期望的相差太远了。   
  孙权不仅是失望,更重要的是担心。与曹操直接交锋这个看来似乎是很远的事情,在两三个月内竟迫在眉睫了。曹操已经占领了荆州的大部分领土,正屯兵于江陵,若顺江东下,很快就会进攻吴国。能不能抗拒曹操的大军,怎样抗拒,孙权心里实在没底。偏偏在这紧要关头,又有一些人公开提出投降曹操的主张,其首领人物不是别人,正是老臣张昭。张昭惧怕曹操由来已久,建安七年(202),曹操给孙权下书,要求孙权送儿子到许昌为质,以控制东吴。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