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芙蓉-2005年第3期-第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因为下岗了才来山里找活的,本来说好了一块来的,我家里有点事他就先来了。他生前在你家里做雇工,死了你就出点钱雇辆车把尸体给送回城里火化,你看行吗?老孙说行,这是应该的,他的火化费我也出了吧。 
  黄荣跟万小胜的堂姐商量了一下,就将人装到了老孙雇来的一辆机动柴油车上,梅子不知从哪儿找来一床印了花的棉被盖在了上面。黄荣跟司机说兄弟你慢点、稳当地开,安全到了城里我请你喝好酒。 
  两个人就上路了。 
  柴油车沿着沙土路拐出河滩的时候,还有两个女人抹着眼睛在后面跟着。黄荣知道那个岁数稍大点的是胜子他堂姐,年轻一点的模样挺俊的他不认识,就问开车的司机说,那岁数小的女人是哪一个?那司机回头看了一眼说不是咱村的,好像是老孙家的雇工。黄荣就在心里想,那女人还哭了呢,没亲戚关系是不会掉眼泪的,那女人会是谁呢?难道两个雇工之间有了感情?五六天的时间哪会这么快啊?黄荣想着想着眼里就又涌出了泪水。 
  车往前走就到山根了,满山金黄的树木像被阳光洗了一般,黄荣给司机点了根纸烟说,兄弟你担量一点,我想我弟弟了,想哭两声。 
   
  徐岩,男,汉族,祖籍吉林,1966年1月生于吉林九台市,1986年考入武警哈尔滨指挥学校。1986年开始写作,迄今已在《人民文学》《十月》《解放军文艺》《大家》《清明》《作家》《天涯》等报刊杂志发表诗歌近千首,小说、散文等二百多万字,有作品多次被《小说选刊》《小说月报》转载并获奖,著有诗集《肩上的灯盏》,中短篇小说集《临界有雪》等,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文学院合同制作家,现就读于鲁迅文学院第三届高级作家研修班,供职于武警北陲某部。 


天牛事件(中篇小说)
易卓奇 
  一 
   
  “你到底治不治?天牛不仅吃树,快要吃人了。”林业局长巴东没好气地跟县长阳光说。 
  “治,治,怎么不治?放心吧,马上就治。”阳光很有耐心地说。 
  “那为什么还不行动?还要等到什么时候?是不是非等到所有的白杨都死光了才肯行动?”巴东有些咄咄逼人。 
  “再给我一点时间好吗?老巴。”阳光像是在乞求,希望巴东别逼他太紧。 
  “我能等,白杨不能等,天牛不肯等,留给我们的时间都不多。”巴东说。 
  “我知道,我的心情并不比你轻松。”阳光说 
  一点不错,阳光的心其实也像被天牛吃了一样,难受。 
  最近一段时间,在西北的万里平川上繁衍着一种叫天牛的虫子,专吃白杨树。这是以前任何时候都不曾有过的。不知是气候的变化还是天牛生存状态的改变,一时间内专家众说纷纭,没有一个结论。但不管什么原因,西北的天牛之灾却在天天逼近,天天加深,犹如沙漠风暴,势如破竹。天牛侵蚀白杨与任何其他害虫侵蚀的方式都不同,不吃叶,不吃皮,更不吃白杨的根和茎,表面上什么都不吃,实际上深入到树表的里层,吸干白杨的最后一滴“血”,使白杨不知不觉地死亡。最初人们什么都不知道,只知道白杨树一棵一棵死掉,死得很安详,死得很完整,看不到任何被伤害的痕迹。人们还以为是什么病毒,什么瘟疫,拼命地喷洒农药,可是没用,农药洒了,树照样死。人们就弄不明白,白杨怎么会不明不白死了?死几只羊死几只鸡也许没什么,人们不会那么着急,死树就不行,谁都知道,这些白杨对西北是多么重要,这是西北几代人创下的财富,它不仅赶走了肆虐无度的风沙,也给西北人民带来了一片清新、美丽的生存空间。人们无法想象没有了白杨他们会怎么生活。 
  马上请专家研究,为什么白杨死于非命? 
  专家学者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探索出结果,原来都是天牛惹的祸。天牛从树茎钻一个小孔,把自己的卵排在树皮与树茎之间,老天牛爬出树皮树上树下活动一段时间就死了。天牛的卵却在树皮里演变成小天牛,小天牛在树皮与茎之间通过吸食白杨的养分一天一天地长大,就像吸血鬼一样,把白杨的养分吸得干干净净,白杨没有了养分身体就一天天衰弱,直至死亡 。 
  天牛没有公母之分,谁都能射精,谁都能排卵,谁都能做爹,谁都能当妈,只要找到了白杨它们就会繁殖,而且繁殖的速度非常惊人。一棵白杨死了,天牛又爬到另一棵白杨树上,又用同样的方法钻孔,繁殖,循环往复,以至无穷。 
  天牛繁殖越快,白杨死亡的频率也就越快,西北平原面临的灾难也就越快,而且是灭顶之灾。 
  怎么办?有什么办法来根治天牛的侵害?用什么方法来战胜这场灭顶之灾? 
  人们在想办法,在研究,在实验。 
  什么农药 都用尽了,没有效果。 
  专家说最好的办法就是一旦发现白杨枯萎就立即把树砍掉,连同树根都要挖出来,立即、迅速、全部把它们烧掉,不留任何痕迹,不然天牛马上又会爬到别的树上。 
  最早巴东是反对的,怎么能砍树?沙漠上的绿洲没有了树哪还有绿洲?作为林业局长的巴东最痛恨的事情就是砍树,树就是他这个林业局长的命根子,平时谁折了一棵树枝他都要跟谁吵上半个小时,写检查,罚款,对谁都不手软,更别说砍树了。前年老县委书记李明高为了调整农业结构,打算把一批老白杨树砍了种枸杞,巴东第一个出来反对,发出话来谁敢砍白杨他就砍谁,结果县委书记作了让步,不砍树,但枸杞还是种了。西陵县的白杨看上去一马平川,事实上中间间歇很大,西陵的农民就是在这些间歇中刨地求生。县委就在白杨林中搞了个“万亩”枸杞种植基地,声势浩大。现在枸杞也种活了,还挂了几棵小枸杞,县委书记也因此提拔到了地委当副书记、常务副专员。 
  可现在,不砍树能行吗?难道就眼睁睁地看着成片的白杨死去?看到绿洲消失? 
  阳光说没有别的办法,没有别的选择,砍吧,惟有砍树才是出路,惟有把树根都挖出来烧掉才是出路,砍倒一棵是为了挽救其它千万棵。尽管非常难受,每砍一棵树每砍一刀就如同砍在自己的心上,树在流血,人也在流血。 
  可有什么办法?这是最痛苦的选择。 
  巴东不信就没办法根治小小的天牛,从第一棵白杨树枯死起巴东就困守在白杨树林里寻找根治天牛的办法,却什么也没寻找到。他实在不忍心白杨就这么被天牛蚕食,心里像刀割一样难受。突然有一天他在乡下检查工作时发现几个小学生捉住几条天牛玩过家家,巴东灵机一动:这不是很好的根治天牛的方法吗? 
  捉天牛。 
  巴东立即把自己的想法跟县长阳光汇报了,阳光沉思了片刻,说:“是个好办法,马上写个方案上来吧。” 
  巴东立即写了活捉天牛的方案交给了阳光县长,建议全县动员,打一场活捉天牛的人民战争。 
  可方案上交三天了,巴东催了三天,阳光那里就是没有结果。 
  巴东就质问到底是怎么回事? 
  阳光说就批,方案马上就批下来,回去准备吧。 
  巴东没耐心等待,说:“你哄谁呀,方案报上来三天了,一点动静也没有,你把我当三岁小孩打发呀。今天你要不把根治天牛的方案批了我就不走了。” 
  阳光就有些恼怒:“你……” 
  阳光有苦难言,他又何尝不着急?白杨每天在死,他的心每天都难受,他很清楚西陵的这块绿洲对全县人民的生存是多么重要,作为一个有良知的县长他觉得不能让白杨毁在他的手上,毁在他的手里他就是千古罪人,他决不能做这个千古罪人。可他又不能马上答应巴东的请求,不能马上批准巴东的方案。活捉天牛是个没有办法的办法,也是目前最原始也许是最有效的办法,怎么才能让人们去活捉?像巴东说的发个文就行?发个号召动员一番就行?阳光觉得远远不够。何况现在不是动员号召的时候,天牛之灾不止在西陵县,在全地区,甚至在全省都形成了势头,上面的唯一做法就是砍树焚烧。这在某种程度上讲正与老县委书记李明高思路不谋而合,李书记本来就有砍老树种枸杞的想法,在西陵县他虽然没能砍树,但还是种下了大片的枸杞,西陵种植枸杞不仅给西部农村调整农业结构作出了一个示范作用,而且还可能提高西部农民的收入,省委省政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