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芙蓉-2005年第3期-第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道瓦什纳住过这间房。这是她特有的气味。年轻人满屋子翻找,有手帕的香味,有女人的发结,连地毯底下都找了,亲爱的在哪儿,木犀香味从何而来。没办法只好找女房东,太太请你告诉我,这之前是谁租过房子。我告诉过你,是蒙纳和施普劳斯小组,她是蒙纳太太。在他俩之前是谁。房东说是个单身汉,再之前克劳特太太,还有陶威尔先生,一年之前的我就不记得了。 
  年轻人垂头丧气回房,一切希望幻灭,信心丧失。他把床单裁成碎条,把门、窗缝堵起来。最后吹灯,把煤气开到最大,怀着感激心情躺在床上。 
  当晚一般说来麦柯尔太太打啤酒,珀蒂太太和她坐在地下室,珀蒂太太对着酒泡说,今晚总算把三楼后房间租给了年轻人,他两个小时前就睡着了。麦柯尔太太说,你真有办法,有好些人知道那间屋床上有人自杀过,别人很长时间没租用的。上个星期我还帮你收拾那间后房,那么漂亮一个小姐,没想到也会用煤气自杀。珀蒂太太说,长得挺漂亮,不过就是她左眉旁边长了一颗黑痣。可惜。来吧,麦柯尔太太咱们把杯子装满吧。瓦什纳小姐在那间房子里用煤气自杀是正常的,后来年轻人用煤气自杀也不奇怪,但是先说年轻人找恋人自杀,然后再补充恋人同样方式自杀,这便是极为偶然了。 
  4。 故事来自现实生活中偶然的启发。一类是现实生活中真实的细节,另一类是全然开启的感觉与意象而形成了新的故事。最能说明问题的是博尔赫斯的小说《第三者》,又名《闯入的女人》。这是一个关于爱德华多和克里斯蒂安两兄弟的故事。作者认为是旧时城郊平民性格的一个悲剧性的缩影。这兄弟俩很穷,家徒四壁,到莫隆县来的时候一辆大车,两头牛。老大是个无赖,赌博嫖娼常有的事,当弟弟克里斯蒂安把胡利安娜·布尔戈斯带回家同居他没在意,胡利安娜黝黑皮肤,细眼,爱笑,会跳舞。爱德华多去阿雷西费斯做买卖,带了一个姑娘,没几天把她轰走了,很阴郁,在杂货铺喝醉酒,爱上了弟弟克里斯蒂安的女人。街坊便幸灾乐祸地看着兄弟俩吃醋。一天爱德华多很晚才回,克里斯蒂安对他说,我去法里亚斯玩,胡利安娜留给你排上用场。他口气很诚恳,骑马从小路走了,他把女人当成一件物品。从那晚开始哥俩共了一个女人,开始几个星期相安无事,后来便有了一些小分歧了。俩人不提胡利安娜,也不叫她名字,兄弟俩表面争生意,而心里却另有事,争吵时克里斯蒂安声音大,爱德华多一声不吭,他俩都喜欢上这个女人。 
  一天下午,爱德华多在广场碰到伊贝拉·伊祝贺他弄到漂亮女人,爱德华多揍了他,后来没人敢开玩笑。而胡利安娜精心伺候两兄弟,但对老二更有好感。有天哥俩在红砖地院子里谈事,女人午睡,兄弟俩叫她起来把衣物放在一个包里,另有念珠,十字架,叫她上了大车,三人一声不吭在走,清晨五点到达县城,把胡利安娜卖给妓院。回到图尔德拉,兄弟俩希望恢复男子汉生活。但过得很荒唐,各自找理由分别外出。过年老大说去首都办事,克里斯蒂安便奔县城,但在房子前认出了爱德华多的花马。克里斯蒂安说,长此,马会累坏,不如把女人带在身边。他又把胡利安娜从妓院弄出来。因而又回到原来的状态,这成了兄弟俩的危机。可两兄弟只能把烦恼发泄在别的事物上。三月份完了,燠热。爱德华多从杂货铺回来,看见克里斯蒂安在套牛车。克里说,去帕尔多卖几张皮子,我们乘晚上去。帕尔多集市在南,他们走车路,又拐上岔路。夜色更深,田野广阔。他们来到了针茅地,克里扔掉烟说兄弟我们干活儿。我们把她杀了,将衣服留给她,她再也不会给我们添麻烦了。兄弟俩痛哭。如今终于有一条纽带把兄弟捆在一起,杀掉的女人,把她从记忆中抹去。 
  博尔赫斯跟索尼蒂诺谈话的时候说,《第三者》是我撰写的最好的短篇小说。后来他又说,毫不怀疑,我这篇小说,也许是我写的最好的一篇(《作家们的作家》280页)。很难想象这个故事来自他同朋友尼古拉斯·帕雷德斯一次偶然的谈话,他们被颓废歌词“喧闹的自我同情”所打动。后来他们被同伙背叛了,帕雷德斯严厉指出,任何一个连续五分钟想一个女人的男人,决不是男子汉,而是一个女人的女人。在这种人中间爱情显然是有规定的。我知道。其实真正的热情是友谊。从这种相当抽象的思想出发,我展开了我的小说。很显然这篇小说受语言的启发,是一种思想带来的结果。而且有一则故事:小说结尾,作者遇到困难,博尔赫斯妈妈不喜欢这篇小说,一天早晨她说,乔治,我知道他对他说什么了。干活儿吧,兄弟,今天我把她杀了。这句原话被作者采用了,成为故事最精彩的灵魂。 
  5。 故事来自生活,思考,是一种复杂的综合,也就是说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可能构成故事的元素。古今中外一部长篇的故事写几十年、几年,有时一个故事也在心里许多年,直到偶然的机会才能瓜熟蒂落。博尔赫斯有一个短篇小说叫《代表大会》主要说我参加了世界代表大会,经历了这个代表大会的始末,认识主席堂亚历山大,乌拉圭庄园主。秘书,诺拉,红头发代表,特威尔。故事写了筹备世界代表大会,它的机构,人员,活动。几次会议,然后受主席的约请去喀里多尼亚庄园参观建筑中的巨大工程。回来在春天的一次会上特威尔说代表大会图书馆不能只限收工具书,而应收各国的古典作品。巴黎成了美洲人的乌托邦,代表明确提出轮流去巴黎参观,我在1902年元月到巴黎认识了贝雅特丽齐并爱上了她。回国后,代表大会图书馆购了许多书,我写了一个在伦敦的报告给主席,在阿尔西纳街的院子里卸了很多书,地板门通向的地窖,只听到主席上帝一样的声音,所有的书一本不留地搬出来,院子里书堆成了小山,主席下令统统点火烧掉。特威尔委屈地说,花了大力气弄来又烧掉。世界代表大会需要它们。主席讽刺说,我从来没听过世界代表大会。每隔几个世纪都得焚毁亚历山大城图书馆。我如今什么都不要了,包括我卖掉喀里多尼亚庄园。 
  他还说,世界代表大会从世界产生的一刻开始,全世界庞大的事业不是几个庄园棚里人说的大话。世界在继续,它无处不在。代表大会什么都不是,它是牛群。我们不需要,我们应该庆贺这种取消。 
  大家在城里欢快地玩了一个晚上。我隐约看到的东西一直留在我的记忆。我们的计划秘密存在过,那个计划是世界宇宙,是我们。大家相约永不提起这次往事,直到所有人包括主席都去世了。博尔赫斯谈到这篇小说,《代表大会》这篇小说我构思了三十多年,最近才提笔写成。可能故事的情节跟原先有所差异,当然是幻想的情节,不过不是超自然的幻想,而是一种不可能实现的幻想。因为,它取材于一次我不曾有过的神秘经历。我决意讲我自己并不完全相信的东西。(《博尔赫斯七次谈》48页)。博尔赫斯这个故事经过漫长的故事构思,类如传奇。说实话这个故事并不复杂,一是我在梦里的经历,二是代表大会始末。故事实际是毁掉一次幻想的存在,因为世界宇宙的存在是永恒的,我死后仍在继续。这使故事具有一种哲学思辨的内涵。 
  一个故事长期的孕思,一方面使它完整丰厚,另一方面作者长时间在寻找它的内核。我的一篇小说《金小蜂》其故事也经过了十五年的构思。故事形成是来自于生活中真实的片断,来自于长期艺术思考的综合,这一原则是现实主义写作中大多数作家故事的构思准则。特别是我们从许多作家的小说中看出他的自传性,这表明故事中有大量的作家生活痕迹。昆德拉的长篇小说《玩笑》是1962年写的,作者33岁,激发他灵感的是一座捷克小镇中发生的故事:一位姑娘因从公墓里偷花,将它们作为礼物送给情人而被捕。昆德拉的长篇《玩笑》实际便是以此次事件的骨架构筑而成的。同时说明这个论点的博尔赫斯的《第三者》也是如此,他不仅受听到言谈的启发,还直接把母亲说的话作为小说人物的话。 
  6。 故事来自大胆的想象,或一次幻觉,某一个中心意象,或心中一个朦胧的想法。这几乎是现代小说故事来源的主要原则。为什么,因为现代小说不特别讲究故事的完整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